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双极化天线的 GNSS 信号捕获、跟踪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极化天线的 GNSS 信号捕获、跟踪方法及系统,本发明 GNSS 信号捕获方 法为:采用右旋圆极化天线和左旋圆极化天线分别接收 RHCP 信号和 LHCP 信号,基于 RHCP 信号捕获 卫星信号并提取未捕获卫星的编号;加长积分时间,分别基于 RHCP 信号和 LHCP 信号对未捕获卫星的 信号进行捕获,并且,基于 RHCP 信号和 LHCP 信号同时分别捕获相同卫星或不同卫星的信号。本发明 采用双极化天线同时接收直射信号和反射信号,并基于直射信号和反射信号处理卫星信号并定位,在多 径衰减严重和信号环境恶劣情况下,采用本发明可提高 GNSS 接收机在城市及室内等弱信号环境、复杂 信号环境下的灵敏度性。
武汉大学 2021-04-13
极小量细胞DNA蛋白相互作用捕获技术
1.痛点问题 细胞中蛋白和DNA相互作用对于细胞个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在极小量细胞样本中检测DNA蛋白相互作用的方法手段尚不成熟;而相关方法的升级可以极大地推动相关生命科学和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诸如早期胚胎发育、肿瘤免疫、神经生物学等。 2.解决方案 本项成果基于ChIC手段,通过改造后的可以识别抗体的融合转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标记基因组上对应蛋白的结合位点,并通过PCR扩增和二代测序,继而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取相应蛋白的DNA结合信息。 3.合作需求 寻找合适的应用场景,重点包括基于进一步样品小量化,例如单细胞情况下应用该方法。
清华大学 2022-10-11
北斗三代中基于深度学习的信号捕获技术
仅面向军工或军民融合单位公开
西华大学 2021-04-14
能量受限条件下的全双工中继能量自回收通信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量受限条件下的全双工中继能量自回收通 信方法及系统,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每一个时隙被划分为两个子 时隙,第一子时隙为信息发送阶段,信源产生信息信号并发送给中继, 各中继尝试解码该信号。第二子时隙为同步信息转发与能量收集阶段, 系统从上一阶段成功解码的中继中选取一个最优的中继将解码的信号 转发给信宿;同时信源向中继发送能量信号,各中继接收信源发送的 能量信号以及最优中继转发的信号并转化为能量,实现全双工中继的 同步信息转发与能量收集。其中,两个子时隙时长由预设时间分割策 略确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平衡两个子时隙下中继和信宿成功解码 的概率,达到降低系统中断概率、提升系统能量效率的目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人工上升流羽流捕获及海水采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上升流羽流捕获及海水采样装置,属于海洋监测技术领域;本装置主要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采水器,采水器上固定一收线器,通过水下电机控制线的收放,可以控制采水器处于不同水平位置,采水器本身具有浮力自调节能力,根据采水器上安装的传感器获得的深度、盐度等数据,可以控制采水器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第二部分是一个导流网兜,可以捕获羽流流向,保证采水器与羽流流向一致。整个装置各个部分结构清晰,分工明确,可以精确、有效地采集人工上升流羽流区的海水。
浙江大学 2021-04-13
液压挖掘机能量优化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压挖掘机能量优化系统。其第三电磁换向阀与液压挖掘机的工作油缸的无杆腔、控制阀、第二电磁换向阀分别连通,第二电磁换向阀与蓄能器、第一电磁换向阀分别连通,第一电磁换向阀与液压挖掘机的油箱、液压马达的进油端口分别连通,第四电磁换向阀与液压马达的出油端口、蓄能器、液压挖掘机的油箱分别连通,溢流阀的进油口与蓄能器连通,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液压挖掘机的油箱连通;液压挖掘机的发动机的信号输入端口、液压马达的排量信号端口、第一电磁换向阀的输入信号端口、第二电磁换向阀的输入信号端口、第四电磁换向阀的输入信号端口、液压挖掘机控制阀的输入信号端口、第三电磁换向阀的输入信号端口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浙江大学 2021-04-11
大线能量焊接专用药芯焊丝
本项目涉及的是一种与大线能量焊接用钢相配套的专用药芯焊丝。近年,随着构件的大型化和大跨度化,为提高焊接施工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诸如自动气电立焊、埋弧焊、电渣焊等大线能量焊接方法已相继在造船、建筑、桥梁、石油化工、海洋结构等制造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船舶制造中,焊接工时约占总工时的40%,焊接成本约占船舶制造成本的17%,日本造船行业从90年代初开始应用大线能量焊接技术后,焊接效率较传统的多道次焊接提高近10倍,但是在大线能量焊接条件下,焊接接头处的温度升高、受热时间增长,导致焊缝及热影响区(HAZ) 晶粒组织粗化,会使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韧性变差,为解决此问题,日本在20年前就已采用氧化物冶金新技术研究开发成功能够承受400kJ/cm以上热输入的大线能量焊接造船钢板,40至100mm厚度的钢板可实现一道次焊接成形,使造船成本显著降低、船舶建造周期大幅度缩短,但日本各钢铁公司对这项技术严格保密从不披露其工艺细节。在此背景下,国内钢铁企业和科研院校相继开展了大线能量焊接专用钢的研究开发,其中,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同国内钢铁企业合作已经工业试制成功线能量大于400kJ/cm的 战略石油储罐用钢(该项成果2013年获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和EH40、EH36级船板用钢,但是与这些大线能量焊接用钢相配套的国产焊接材料此前鲜有研究开发和实际应用业绩报道,目前国内市场所需的100-300kJ/cm 大线能量焊接专用药芯焊丝几乎全部从日本高价进口,而能够承受400kJ/cm以上线能量的高端药芯焊丝日方处于某种战略考量至今拒绝出口中国市场,为了改变这种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东北大学RAL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前期大线能量焊接用钢研发的技术基础,近期已试制成功直径1.0-1.6mm、焊接线能量100-500kJ/cm、适于气电立焊的大线能量焊接专用药芯焊丝,药芯焊丝在线能量200~425kJ/cm的较大范围内,各项力学性能均能满足目前国内常用船板的大线能量焊接要求,同样有望满足储油罐钢板的大线能量焊接要求。该焊丝除有望替代进口、满足国内造船企业和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建设的大量需求外,还有望在海洋工程、石油化工、高层建筑和桥梁建造等众多领域得到推广应用。
东北大学 2021-04-11
基于射频能量的血管闭合设备
基于射频能量的血管组织闭合属于智能电外科技术,以美敦力公司的Ligasure为代表,能够有效闭合直径达7mm的大血管;目前国内尚无同等水平的产品。为弥补相关国内空白,研发了射频能量发生器,并基于该硬件设计了智能算法,能够在双极器械作用下向组织施加大功率射频能量,同时检测组织阻抗变化,自动调整功率输出,达到闭合血管组织的目的。初步实验证明,闭合口爆破压可达人体收缩压的3倍以上,满足安全要求。该成果的技术全部为自主研发。 相关技术指标:检测输出目标生物组织阻抗变化,调节功率输出; 最大输出电流:4 Arms 最大输出电压:180 Vrms 输出最大功率:160 W 输出正弦波频率:450 kHz 输出正弦波品质因数:1.414(连续输出时) 输出功率曲线: 技术创新点: 采用对称式E类射频功率放大器,降低功率损耗,提高输出效率; 基于可调功率电源、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参数检测模块、主控模块形成硬件反馈系统,可以快速响应组织的变化; 实时检测目标组织阻抗变化,根据该变化,基于组织的生物物理特性设计智能算法,在安全闭合组织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了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
上海理工大学 2023-07-18
部分单元能量回馈级联型变频器及能量回馈单元配置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部分单元能量回馈级联型变频器及能量回馈单元配置方法,由基于三相不控整流 电路的功率单元和能量回馈单元级联构成,其中,能量回馈单元为基于三相 PWM 整流电路的功率单元, 由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构成的逆变电路、中间直压电路和三相 PWM 整流电路并联构成,所述的中间直 压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并联构成第一并联支路, 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并联构成第二并联支路,第一并联支路和第二并联支路串联。本
武汉大学 2021-04-14
智能电能量实时监测与结算系统
项目研究的背景及用途:该系统可以广泛的用于工厂、矿山、企事业单 位、智能居住小区的电能量自动计量及电费结算。另外,可不增加设备,不增加 经费,通过信息资源的再挖掘,实现负荷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可大大提高这类用 户单位用电管理水平和合理调配电力资源,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系统主要功能: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测、记录;按用电时段和用电种类进行 分类计量、结算;分户结算;生成各类电度、电费报表曲线;监测变电站负荷变化; 变电站设备档案管理;系统变更;实时故障诊断、报警功能、故障查询;事务日志的 记录、查询;网络安全授权管理;系统备份、恢复;交互性多媒体人机界面;C/S、B/S 集成的网络功能。 技术原理及流程:本系统是基于 Windows NT 操作系统平台、SQL Server 作为数据库、VB 作为系统开发工具,实现对电能量实时监测、电费的分类分时 段结算及电力负荷的实时监测与管理。它是由微机服务器(上位机)和智能抄表器 (下位机)组成的 DCS 系统。该系统具有通用化、模块化和网络化的技术特点。 成果水平及主要技术指标:由天津市科委组织召开了“智能电能量实时 监测与结算系统”成果鉴定会 该系统采用了多项高新技术,功能丰富,达到同 类系统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市场分析及效益预测:智能电能量实时监测与结算系统”具有通用化、 模块化、网络化的技术特点,有着很好的可扩充性和可移植性。为此,有着广阔 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该系统可适用于新建工厂、矿山、企事业单位、智能居住小区,也可适 用于老工厂、矿山、企事业单位、智能居住小区的改造。达到“科学管理,有偿 使用”的管理模式及成本核算。该项目推广,对合理利用能源、节能增效,将获 得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天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4 1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