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渔船尾气氨水吸收式制冷机
该项目以渔船柴油机尾气驱动氨水吸收式制冷机解决渔产品的保鲜。本发明的特点是采用效率较高的SCA循环,换热器采用强化传热方案,简化系统流程和操作。
东南大学 2021-04-10
一种磁制冷机工质轮
本发明描述一种新型的磁制冷机工质轮。工质轮由工质盒、盒盖和轮毂组成;工质盒中 装填磁制冷工质,工质盒本身用具有磁热性能的结构材料作成,并通过轮毂进一步加强,在 保证工质盒的结构强度及刚度的同时,可使磁制冷机的制冷功率大大提高。
四川大学 2021-04-11
淮阴卷烟厂空调制冷自控系统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低谷电蓄能供热制冷技术与装备
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用电负荷峰谷差不断增大。开发利用低谷电技术,对平衡电网负荷,提高发电效率,降低电力设施投资,降低用电成本,促进环境保护都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进行了低谷电蓄能供暖热冷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开发。低谷电蓄能供热制冷技术就是将电价低廉低谷时段的电力转化为热能进行有效贮存,在需要时再将其释放出来,对外直接供热或通过吸收式热泵(或制冷机)对外供热或供冷。 将电力转换为热能进行贮存,属于“高能低用之举”,依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绝不能为之事,但研究结果表明,在特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实乃可为之举。依此项技术开发的低谷电蓄能供暖制冷装置,并配以先进的控制技术,使之在投资经济性上超过了燃煤、燃油或燃天然气锅炉;在运行经济性上超过燃油和燃天然气锅炉;在土地占用、自动化控制程度、运行安全性、应用的灵活性、环保效益等方面都显示出了极强的竞争力。 适用于居民小区或单个建筑的低谷电供暖制冷设备与装置;适用于居民小区、单个建筑、单个公寓或单个房间供暖供热的不同规格和形式的设备与装置。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超低充注氨制冷模块化机组
我国的R22等HCFCs类制冷剂的替代工作紧迫而艰巨,寻求安全、高效节能、零ODP、低GWP的替代制冷剂成为当前制冷界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氨作为一种天然工质,具有良好的热物性,ODP=0,GWP=0,对环境友好,系统投资和运行成本低,是被成功应用了上百年的制冷剂。然而目前的氨制冷技术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润滑油、压缩机、换热器等系统部件和系统组成部分的限制,氨制冷系统往往都为大中型集中式系统,制冷剂充注量很大,然而氨具有毒性和可燃性,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危害巨大,因此难以用于公共环境的空调和制冷系统,可见居高不下的充注量是其发展的重要瓶颈。另外,在应用方面,氨制冷剂非常适合于商用制冷系统的工况环境,是很有潜力的替代工质,而目前的问题是大量的分体式商用冷柜和中小型冷库制冷系统仍多采用R22作为制冷剂,例如2014年中国商超百强企业对冷柜的需求量达到6.9万台,其中82%为分体式冷柜,同时工商用冷凝机组市场共销售27.12万套,同比增长7%。而这些设备几乎仍全部采用R22。在R22完全淘汰的日期日益临近的压力下,在仍没有很好的替代工质出现的情况下,氨等自然工质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针对上述问题,研究所开展了超低充注氨制冷模块化机组的研究。一方面采用模块化机组方式取代传统大型制冷系统机房的集中供冷形式,降低单个独立系统的氨充注量,在不牺牲系统效率的情况下,将危险源分割为若干部分,避免大范围事故的发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局部可控性;另一方面,开发小型模块化氨制冷系统,充分发挥氨制冷剂的优势,提高系统效率,能够填补国内在R22机组淘汰后的市场空白。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4-11
制冷与空调喷射器增效节能技术
改善节流式制冷循环系统性能系数和提高制冷量(或制热量)是这一领域中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 喷射器作为一种膨胀增压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和成本低等特点;通过将喷射器引入节流制冷循环,可以回收节流过程的膨胀功并利用喷射器的增压作用,降低循环中压缩机的功率消耗和提高压缩机的输气量,从而增加了循环系统的制冷量(或制热量),改善了系统性能系数。该项目开发了小型喷射器计算机仿真与优化设计软件,可用于指导设计喷射器的结构并进行性能分析。 该项目开发了带喷射器的制冷/热泵循环系统仿真程序,主要应用于循环系统设计和循环性能分析。 相比较于膨胀机,喷射器在节流制冷系统中的使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特点。该项目特别适用于低温制冷与热泵技术,如低温商用冰箱和CO2空气源热泵装置。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太阳能热驱动吸附式制冷冰箱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技术
为满足武器装备领域精确制导、夜视枪瞄及单兵头盔系统等国防重点工程对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器件的急需,以打破国外垄断和封锁为目标,提出了以纳米氧化钒多层复合薄膜为敏感材料的单片集成微光腔低应力焦平面结构;突破了在高TCR下氧化钒薄膜的工艺兼容性、片内均匀性和片间重复性技术难题与低热导、小尺寸的微桥结构产生形变的瓶颈;实现了低噪声运算放大器,有效降低了器件的NETD和提高器件占空比的读出电路设计技术。实现了我国UIRFPA探测器的"从无到有、从设计制造到应用"两大跨越式发展。该成果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无源制冷光学超材料织物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能源消耗和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传统热管理系统所带来的高能耗挑战,以及由此导致的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不断加剧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同时,人们在生产和作业时不可避免地需要暴露在高温暴晒的室外环境,因此,实现零能耗的户外防护成为人们迫切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战略意义。作为一种面向人体个性化需求、实现人体局部环境加热或冷却的技术,“个人热管理”可以避免将多余的电力浪费在加热或冷却整个建筑物上,具有更高的能源效率,逐渐成为绿色环保、高科技、个性化的方案。通过衣物进行热管理是维持人体个性化热舒适需求的有效方法,有望高效率、低能耗地避免热应激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基于半导体制冷的迷你多用空调扇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公开了基于半导体制冷的迷你多用空调扇,其包括保温层(1)、冷端开门(6)和热端开门(14),冷端开门(6)和保温层(1)围成一个冷藏室(5),热端开门(14)和保温层(1)围成一个加热室(15);保温层(1)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20),半导体制冷片(20)左端设有冷端肋片(21);保温层(1)上设有底座(2),底座(2)铰接有连杆(3),连杆(3)上设有风扇(4);半导体制冷片(20)右端设有热端肋片(25),保温层(1)上设有第一凹槽(23),第一凹槽(23)内设有活动板(24)。本实用新型具有同时具备制冷和制热功能,提高使用寿命,提升储物空间的效果。
浙江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9 1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