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可生物降解的磁控PVA微马达血管支架
微马达是一种自驱动的微纳米机器人,具有优良的运动性能和精准导航的性能,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潜在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国内外均尚无市场化的微马达产品。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血管支架植入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干预手段,但现有技术中,传统材料制备得到的血管支架存在生物相容性不足、需要手动导丝引入额外的形状扩张装置等问题,而且,为了确保植入的准确性,需要采用高侵入的介入方法,容易造成血管再狭窄和动脉损伤,从而降低了治疗的有效性。因此,需要研发一类能有效克服现有问题,能实现低侵入、高精准治疗的新型血管支架系统,以拓宽微马达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开发的磁性螺旋形形状记忆微马达血管支架,可以模拟细菌鞭毛的高效运动,无线旋转磁场下旋转并转化为平移运动,实现磁性微马达血管支架在血管内的精确无线三维导航。配合磁驱动马达的运动性能,控制血管支架在体内运动到达目标位置,微马达支架具有形状记忆功能,以对机体无害的无线超声触发形状恢复,可以撑开狭窄血管。整体设计可以简化支架植入流程,并且螺旋形的设计可以适应旋动流现象,使植入位点的血管壁切应力得到维持,抑制支架植入内膜增生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侵入性和植入风险,并有望实现完全远程智能操控支架植入。
中山大学 2022-08-15
类环状流微膜蒸发板翅式冷凝蒸汽技术
本成果深入研究和发展了微膜蒸发传热新机理,在国内外首次发现了传热亢进现象,采用狭缝结构和有效的补液措施发明了类环状流微膜蒸发板翅式冷凝蒸发技术,成为第六代制氧装置的关键技术。应用该技术在国际上首先研制出空分精镏装置的心脏�新型主冷凝蒸发器正式产品,已配置30套150m3/h制氧装置,配置12000m3/h和6000m3/h制氧装置各一套,其体积和重均比老产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金刚石微纳米粉体机械法制备新技术
项目概况 目前,国内外解决作为世界上已知的最硬材料——金刚石的超细粉碎问题,即超硬粉体 机械法制备超细粉碎技术,一般很难突破现有的微米级水平。成果应用非线性振动理论,创 建高振动强度振动磨系统,振动强度设为 10-16,围绕非线性振动与高振强所带起的诸多问 题,构建双质体振动结构,采用非线性振动系统,实施亚近共振方法,辅以变频技术,解决 超硬粉体不细化、易团聚等问题,已进入亚微米或纳米级水平。 本项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主要特点 在样机研制和金刚石微粉的振动试验中,掌握 K 值在上述区间范围变化时粉碎粒度向 纳米级细化的条件,使目前国内采用振动磨粉碎方法对金刚石粉体进行粉碎徘徊在 μm级 水平上的现状得以突破。体现了成果的先进性; 创建高振强系统,对于大多数振动机械,通常振动强度 K 取 4~6,K ≥8 时称为高振 动强度系统,简称高振强系统。为达到粉体超细化的目的,本样机振动强度设为 10-16,围 绕高振强所引起的诸多问题,构建双质体振动结构,解决超硬粉体细化时的团聚等问题, 体现了成果的创新性。 技术指标 选择高振动强度振动磨超细粉碎方法,研究高振动强度对超硬粉体粉碎细化的影响,应 用非线性振动理论,主振系统采用非线性变节距弹簧,使其刚度为变量,且随动载荷 即振动强度变化而变化,以适应系统变频调速与近共振的工作需求,要求不仅应达到节 能高效之特点,同时能使得系统工作稳定;采用环形橡胶弹簧作为减振系统的减振弹簧, 弹性模量小,可获得大的弹性变形,以实现理想的非线性特性,使系统具有高内阻,可对突 加载荷具有良好的吸收及隔振效果。 最小振动强度 k ≥8;最大振动强度 k≤18。 市场前景 金刚石的社会价格为 1-10μm 的,0.4-0.8 元/克拉;0.1-0.2μm 的,10-20 元/克拉, 约为微米级价格的 25 倍。我国人造金刚石微粉年产量达 10 亿克拉,若其中 10%制成亚微或 纳米粉,即 1 亿克拉,则每年经济效益为(15-0.6)×1 亿≈14 亿元,同时产生利税 4 亿元。 国内人造金刚石微粉年产量约达 10 亿克拉,但所需人造金刚石亚微或纳米粉多依赖进 口,成果的进一步中试与推广,将给国内同行企业产生一个非常可观的经济增长点。 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对于推动我国人造金刚石超硬超细粉体新材料制备及技术升级将产9 生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将产生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人造金刚石亚微米或纳米粉 体更有着是人造金刚石微粉几倍乃至数十、百倍的功效,人们对其制备研究与应用前景不可 限量。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铁炭微电解处理双甘膦废水技术及装备
项目简介 双甘膦是农药草甘膦的中间体,草甘膦是一种高效、低毒、光谱、安全的除草剂, 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性能,是目前除草剂产量最大的品种。双甘膦产生的废水不仅量 大且污染负荷高,很难处理。根据本项目利用铁炭微电解方法处理双甘膦生产产生废水, 不仅成本低、以废治废,已开发成套处理装备,处理效果显著,相类似的化工废水处理 可采取类似工艺和装备。 产品性能、指标 采用铁炭微电解为主要工艺处理双甘膦
江苏大学 2021-04-14
天然高Vc超微柿叶茶粉的制作技术
柿叶中富含维生素C(Vc)、多酚、氨基酸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预防贫血、减肥美容等多种功效。我国柿资源丰富,主要食用果实,柿叶一部分加工成柿叶茶代用茶。 该成果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根据柿叶Vc含量的累积和化学变化特性,采用新的制作方法,制作一种高Vc超微柿叶茶粉,使其达到富含维生素C、汤色黄绿、滋味醇和,口感较好的品质要求。该成果制作的超微柿叶茶粉外形为粉状,富含Vc,Vc含量可以达到30-40 mg/g,不仅可以单独冲泡饮用,而且还能作为面包、蛋糕等食品添加辅料,提高食品中Vc含量,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 柿叶是柿树( ( Diospyros kaki L.f.) 的叶子,柿树在我国广泛栽培,云南、广西、湖北、江苏、浙江、河南、河北、陕西等地都有分布。全国柿树分布面积近100万公顷。按亩生产1kg超微粉500元计,亩增收500元,100万公顷可增收增收70亿元,不包括添加柿超微粉产品带来的附加值。 成果完成时间:2015年12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万方数据基础教育微信移动端
万方数据基础教育产品已经实现了少儿数字资源产品在PC端、触摸屏端(触摸屏一体机端、平板电脑端)和手机端的多屏适配,可以与多款硬件相结合。 我们的微信移动端包含的产品主要有:科普视界、少儿数字图书馆、学前教育知识库、中小学数字图书馆。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高精度图像对焦伺服控制器及显微成像系统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领域存在着景深影响效率的突出问题,本产品以高性能异构处理器为核心运算单元,以嵌入式手段通过视觉流与控制流的严格对位,高性能实时完成视频控制信息的结算,并直接输出电机驱动信号控制相关执行机构完成闭环控制。         本产品主要面向高性能伺服闭环控制的视频应用领域,能够显著提升显微工业自动化领域的视频对焦及对位处理的效率及精度,亦可实现宏观领域的视觉嵌入化控制闭环应用。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GC-12E型地铁车站通风与空调模拟系统
地铁车站局限性、在满足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对地铁隧道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时,都要加入通风与排烟系统结全的模式
上海计呈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2025-05-27
分布式小型光伏电站系统设计仿真实训
本仿真实训要求学员根据常见60KW以下小型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需求书要求,到现场进行测量、采集项目所需数据,然后回到办公室使用设计软件进行项目设计,并且做出系统分析结果、施工图以及施工材料清单。 1.1. 场景设计 虚拟场景包括办公设计场景,楼顶建筑场景; 场景模型主要包括:办公室建筑模型、办公家具、办公设备、长度测量工具、方向测量工具、楼顶建筑模型等 设计软件模拟包括:阴影阵列分析软件、CAD制图软件、倾角分析软件、系统分析模拟软件 1.2. 互动设计 在办公室里使用电脑了解项目需求书,根据提供的信息收集项目所在位置的地理与环境信息 到现场使用长度与方向测量工具测量设计所需数据 回办公室使用各种专业设计软件对该项目进行系统设计。
广东顺德宙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5-06-02
用于脑中风治疗的一种具有溶栓和脑保护作用的融合蛋白
项目简介 脑卒中为脑血管破裂或血栓阻塞血管导致大脑缺血损伤,其治疗的药物非常缺乏,阿替普酶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FDA批准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药物,易引起再灌注损伤,可延长其给药时间窗和减轻再灌注损伤。但临床上神经保护剂十分缺乏。本项目为脑中风治疗的小分子蛋白药物研究,包括两个小分子量蛋白。其一是犬钩虫抗凝多肽5(AcAP5),是一种具有强效抗血栓形成(抑制FXa)和溶血栓(抑制TAFIa)两种功能的蛋白,其中溶栓作用为本团队发现(已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其二是在AcAP5基础上改造的蛋白TBN(已申请专利),具有溶栓和神经保护作用功能。体内外实验表明AcAP5和TBN均具有较好的溶栓(溶解动脉血栓)、抗栓(预防脑中风血栓溶解过程中血栓再形成)和神经保护作用(减小梗死体积),“三位一体”的功能使其具有更好的治疗脑卒中效果。项目团队 王银叶,教授,在心血管领域特别是脑卒中新药研究方面有20多年的经验,发表了数十篇相关文章,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和科技部项目。项目骨干:朱元军,博士,讲师。擅长蛋白质/多肽的设计、表达和纯化工艺研究。项目骨干:刘晓岩,博士,讲师。擅长脑卒中的疾病模型构建,以及药物的药理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以及硕士研究生4名。整个团队具有蛋白设计、表达、纯化、分子机制和药效学评价等技术能力和条件。 应用范围 AcAP5和TBN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高达200余万,假设仅仅5%的病人(10万)接受10000元的AcAP5或TBN等蛋白治疗,则年销售额可望达到10亿元。项目阶段 本项目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体内外实验表明AcAP5和TBN均具有较好的抗栓、溶栓和脑保护作用,150 nmol/kg给药剂量下AcAP5和TBN均可显著减少小鼠脑梗死的体积。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2 93 94
  • ...
  • 619 62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