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纯度氨糖生产
关键技术
及下游产品开发
课题组拥有甲壳素氨糖、植物源氨糖、微生物发酵氨糖及氨糖衍生产品等多项产业技术,采用超滤、纳滤等多级膜谱分离技术,开发出氨糖高纯度高品质提取工艺,提升了产品的综合性能。项目申报专利 13 项,其中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 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2 项;获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 A 类项目 1 项、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中以合作项目)1 项、江苏省重点技术创新计划项目 1 项、江苏省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及工业循环经济项目 1 项;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省级成果鉴定2 项。项目提升了我国氨糖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综合效益。
江南大学
2021-04-13
微生物发酵生产丙酮酸的
关键技术
丙酮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广泛应用于制药、日化、农用化学品和食品等工业中,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丙酮酸具有低成本、高质量等优势。本研究室在自行选育的四重维生素营养缺陷型菌株光滑球拟酵母 CCTCC M202019 的基础上,从代谢能力、鲁棒特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入手,阐释了影响 T. glabrata 高效积累丙酮酸的关键因素。提出并实践了全局高效调控 T. glabrata 代谢功能的新方法。
江南大学
2021-04-11
微生物发酵生产衣康酸的
关键技术
衣康酸是一种不饱和二元脂肪酸。由于衣康酸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它具有十分活泼的化学性质,既可以自身聚合,也可以和其他分子发生加成、聚合等化学反应,是一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化学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与化工、医药、农业等领域,被誉为有机酸领域中皇冠上的宝石。本研究通过诱变和高通量筛选获得一株高产衣康酸的生产菌株。
江南大学
2021-04-11
耐胁迫植物乳杆菌定向选育及发酵
关键技术
本项目以具有优良益生功能的植物乳杆菌为研究对象,筛选得到了耐胁迫相 关靶点基因和蛋白,发明了基于环境因子耐胁迫耐受的菌种定向选育技术;发明 了基于体外实验、细胞模型和活体动物模型的功能评价方法。可实现具有减除食源性危害因子功能菌株的靶向性高通量筛选。发明了一系列菌株高活性培养和高效制备的发酵关键技术,创新开发了植物乳杆菌新产品。
江南大学
2021-04-11
高效能驱动系统共性
关键技术
及其应用
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等支持,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 1、项目简介 开发先进的驱动系统,实现梳理齿条加工的数字化控制,解决其刚性机械耦合连接和热处理耗能问题,是纺织器材行业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难题。本项目以此为背景,对高效能驱动系统共性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开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高效能驱动控制器的研究、功率变换器的拓扑结构、智能化调制策略与控制方法研究、电机的数字化设计和控制平台研究。 2、创新要点 (1)提出了等价输入干扰估计器的优化控制策略。 (2)提出了正弦波电流幅值调制的概念。 (3)构建了虚物实化、实物虚化的电机数字化设计平台。 3、效益分析 本项目在 30 余家企业应用,累计新增产值约 36630 万元人民币,直接经济效益可达 11560 万元,出口创汇 3800 余万美元,节约用水近 100 万吨,节电 1340余万千瓦时,节约蒸汽 40870 万吨。 4、推广情况 本项目在苏浙豫等省的 30 余家企业,尤其是纺织器材企业得到推广应用。主要有常州蓝箭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南通惠通纺织器材有限公司、无锡市猫头鹰纺织器材有限公司、无锡市威华焊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江苏省无锡市亨达电机有限公司、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无锡圣马科技有限公司。 授权专利: 正弦波电流幅值调制逆变器200510095195.3 数字铅酸蓄电池容量测试修复仪 200710191362.3 数字式脉冲固定超前时间移相电路 200710190512.9 一种智能型摩托车限速点火器 200710020254.X341 智能移动捡球机器人 200710190398.X 感应加热快速热水器 20071019511.4 基于 FPGA 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200810025527.4 三相数字式分时平衡大功率交流焊接电源 200810195517.5 一种基于 FPGA 的风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器 200910184672.1 便拆装携带式风、光发电一体装置 200920258809.9
江南大学
2021-04-13
针织提花装备
关键技术
研究及产业化
针织提花装备是针织提花生产的基础和核心。本项目开展之前,我国针织提花装备以机械式和功能简单、精度较低的电磁式为主,高速提花、高密提花、复合提花、立体提花和成形提花等高档提花装备均依赖进口。项目组针对高档针织提花装备的关键和瓶颈问题,联合高校、针织装备和生产企业,形成汇聚工艺、机械、控制、设计和生产为一体的产学研联合创新团队,逐一攻克针织提花装备的技术难题,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档针织提花装备和配套设计系统。项目成果为针织提花装备和高端提花产品的生产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带动了我国针织提花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针织提花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使我国针织提花产业跃居世界第一。 1.主要科技内容: ①针织经编提花装备关键技术, ②针织纬编提花装备关键技术, ③针织横编提花装备关键技术。 2、授权专利情况:围绕高档针织提花装备、针织提花系统和针织提花生产,共申请发明专利 61 件,其中 2 件为国际 PCT,24 项国家发明专利已获授权,申获软件著作权 4 件,发表 SCI 等学术论文 60 余篇。 3、技术经济指标:应用针织提花技术研制的五个系列经编提花装备、四个系列纬编提花装备、三个系列横编提花装备,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其工艺技术先进、控制系统精确、设备运行平稳,整体技术水平国际先进。 4、应用推广及效益:项目成果已在针织装备和生产企业全面推广。应用提花装备生产关键技术,与江苏润源联合研制五大系列高档经编提花装备,累计推广 300 余台;与江苏润山联合研制四大系列高档纬编装备,累计推广 700 余台;与江苏金龙联合研制三大系列高档横编提花装备,累计推广 4000 余台;项目研发的高档针织提花装备市场占有率第一。配套的设计系统和生产技术在国内外150 余家企业推广应用。仅以应用本项目成果的 3 家提花装备生产、6 家提花产品生产做统计,其在 15-16 年,共新增产值 16.32 亿元,新增利润 4.1 亿元。
江南大学
2021-04-13
大豆磷脂生产
关键技术
及产业化开发
一、 简要综述 获2009年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7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 具体介绍 1、项目简介 以大豆油加工副产物油脚为原料,在研究复杂脂质化学、生物学特征的基础上,针对食品、医药磷脂过程中的胶束/反胶束、金属膜过滤、生物酶反应等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解决高粘性复杂生物活性脂质产品杂质含量高、色泽深、不良外源伴随物质含量高等突出问题,开发了浓缩磷脂、粉末磷脂、改性磷脂、高PC磷脂等产品,并实现工业化。 2、创新要点 (1)大豆磷脂精制除杂、酶促非水化磷脂转化、高效薄膜蒸发耦合技术; (2)大豆磷脂纯化制备药用磷脂技术; (3)大豆磷脂的化学∕酶定向修饰技术。 3、效益分析(资金需求总额 2000 万元) 采用大豆油水化脱胶制备磷脂工艺,避免了油脚或采用碱炼工艺产生皂脚引起的二次污染。一吨油脚制备黑脂酸产生2吨废酸水,全国植物油总量2500万吨,水化油脚150万吨,可减少废酸水排放300万吨。同时磷脂产品满足了国内对磷脂的需要,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4、推广情况 已推广企业,中粮东海粮油工业、九三粮油工业集团、上海(良友)集团公司等20家建立46条生产线。
江南大学
2021-04-11
密相干塔烟气
脱硫
技术
SO 2 的排放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而烟气脱硫系统是目前控制 SO2排放的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密相塔烟气脱硫技术是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中心针对我国在烟气治理方面的基本情况研究开发的新技术,它同其它半干法脱硫技术一样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无废水排放等特点,此外,它较其它的钙基半干法具有更高的脱硫效率和钙的利用率、且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费用低。密相塔烟气脱硫工艺主要由烟气净化和脱硫剂循环两个过程组成:除尘后的烟气经由输烟管道从脱硫塔的上部与脱硫剂同向并行进入塔体,在内构件的搅拌作用下,烟气与脱硫剂均匀混合,充分反应。反应后的烟气由脱硫塔底部夹带着大量颗粒物进入布袋除尘设备,除尘后的干净烟气经动力风机排放到大气中。除尘器收集到的循环灰经气力输送至脱硫塔低与少量新灰由提升机提升到塔顶加湿机内,加湿活化使含水量保持在 3%~5%之间,形成具有较好流动性的脱硫剂,后经布料器布入塔内。与烟气反应后少部分脱硫剂落到塔底,大部分随烟气进入除尘器内被分离下来作为循环灰继续使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密相干塔烟气
脱硫
技术
SO2的排放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而烟气脱硫系统是目前控制SO2排放的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密相塔烟气脱硫技术是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中心针对我国在烟气治理方面的基本情况研究开发的新技术,它同其它半干法脱硫技术一样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无废水排放等特点,此外,它较其它的钙基半干法具有更高的脱硫效率和钙的利用率、且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费用低。 密相塔烟气脱硫工艺主要由烟气净化和脱硫剂循环两个过程组成:除尘后的烟气经由输烟管道从脱硫塔的上部与脱硫剂同向并行进入塔体,在内构件的搅拌作用下,烟气与脱硫剂均匀混合,充分反应。反应后的烟气由脱硫塔底部夹带着大量颗粒物进入布袋除尘设备,除尘后的干净烟气经动力风机排放到大气中。 除尘器收集到的循环灰经气力输送至脱硫塔低与少量新灰由提升机提升到塔顶加湿机内,加湿活化使含水量保持在3%~5%之间,形成具有较好流动性的脱硫剂,后经布料器布入塔内。与烟气反应后少部分脱硫剂落到塔底,大部分随烟气进入除尘器内被分离下来作为循环灰继续使用。 在烟气净化过程中发生了如下反应: CaO+H2O→Ca(OH)2, Ca(OH)2+SO2+H2O→CaSO3·1/2H2O, CaSO3·1/2H2O+O2+H2O→CaSO4·2H2O, Ca(OH)2+SO3+H2O→CaSO4·2H2O Ca(OH)2+CO2→CaCO3+H2O Ca(OH)2+2HCl→CaCl2+2H2O 此工艺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 脱硫效率高,系统对烟气污染负荷变化较大的适应能力强。在设备正常运行下,脱硫效率能够保持在90%以上,系统出口烟气的含硫量能够维持在150mg·m-3以下,且烟气入口含硫量的较大幅度变化对出口烟气的含硫量影响不大。 (2) 系统采用脱硫剂循环利用的方法,使除尘器脱下的循环灰与新灰均匀混合,经加湿机加湿活化后布入塔内与烟气反应。脱硫剂循环系统很好的解决了钙基干法脱硫技术中钙利用率低的问题,且使副产物的处理量大幅度减少。 (3) 脱硫剂在进塔前先增湿活化,使CaO转化为更易于与SO2发生反应的Ca(OH)2,提高脱硫效率。含湿量为3%~5%的脱硫剂亦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系统不易发生板结、堵塞和腐蚀等湿法和部分半干法常出现的问题。 (4) 脱硫塔内安装了重要的内构件——搅拌轴,它能很好的加强烟气与脱硫剂的混合和系统湍流烈度,强化传质、传热,提高反应速率;而且能延长脱硫剂的反应停留时间。搅拌设备会使脱硫剂颗粒之间剧烈碰撞、摩擦,剥去表面的反应产物,不断地暴露出新的表面,使内部的CaO得到充分的反应,可使脱硫效率和脱硫剂的利用率得到充分提高。该技术申请专利十多项,已成功应用于烧结烟气脱硫工程中。应用范围:该技术可应用于钢铁企业烧结厂烟气脱硫系统、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系统、焚烧炉烟气脱硫系统。该技术已在石家庄钢铁公司烧结工序烟气脱硫系统中得到成功应用;武钢昆钢公司、攀枝花钢铁公司等企业亦采用该技术进行烧结厂和电厂的脱硫,目前正在建设中。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固体
脱硫
技术
开发研究
本技术采用固定床干法脱硫,蜂窝式脱硫剂,在无液相介入的情况下脱硫剂与 SO2 反应,达到脱硫的目的。脱硫剂的后处理也是在干燥状态下完成的,无废水、废气排放。该技术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单,设备投资小,并且不受气流温度的影响,脱硫剂使用寿命长达 3 年以上,主要是运行成本远低于湿法脱硫。
扬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26
27
28
...
673
67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