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液相氧化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研究
本课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不同氧化剂、不同喷嘴及布置方式对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的效果的影响,对设备的腐蚀、磨损影响等;通过理论分析、数值仿真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开发出氧化法脱硫脱硝除尘技术工艺包,进行工艺示范,形成完整的技术路线。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水酶法同时提制植物油脂和蛋白技术
项目以花生等高含油油料作物为原料,集成可控酶解、连续三相分离、膜分 离浓缩、高效破乳等技术,从油料中提取油脂与水解蛋白,工艺路线较为简单, 实验室小试条件下,游离油与水解蛋白得率分别达到 93%和 87%,中试实验中, 游离油得率和水解蛋白得率均达到 80%左右,所得花生油达到国家三级花生油的标准。该深加工技术大大提高了花生的附加值,为花生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一种有 广泛市场前景的途径。 创新要点 (1)处理条件温和,可得到无黄曲霉毒素污染、无溶剂残留的高质量的油脂,同时有效回收原料中的蛋白质; (2)工艺绿色环保,比现行分离蛋白工艺更为节能降耗。
江南大学 2021-04-11
高品质麦芽糊精的酶法生产关键技术
麦芽糊精是以淀粉为原料,通过生物酶法控制淀粉水解程度,从而得到DE 值处于 5-20 的淀粉水解产物。麦芽糊精的分子量介于淀粉和淀粉糖之间,是一种价格低廉、口感滑腻、没有任何味道的营养性多糖。 高品质的麦芽糊精流动性良好,无异味,几乎没有甜度;溶解性能良好,有适度的粘度;吸湿性低,不易结团;有较好的载体作用,是各种甜味剂、香味剂、填充剂等的优良载体;成膜性能好,既能防止产品变形又能改善产品外观;极易被人体吸收,特别适宜作病人和婴幼儿童食品的基础原料;对食品饮料的泡沫有良好的稳定效果;对结晶性糖具有抑制晶体析出的作用;有很好的乳化作用和增稠效果;有促进产品成型和良好地抑制产品组织结构的作用。由于麦芽糊精所具有的优良使用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饮料、冷冻食品、糖果、麦片、乳制品、保健品等行业,还可应用于纺织、日化、医药生产中。
江南大学 2021-04-13
纺织品溶胶法无氟疏水整理剂及应用
目前,常见的纺织品疏水整理剂是含氟化合物,但含氟化合物价格昂贵,且对人体和生态环境有一定潜在的危害,尤其是 C8 类化合物已被确认是非常持久、生物积累和有毒的化学品。基于上述生态问题的考虑,本项目以溶胶-凝胶技术为手段,利用不含氟的长链硅烷试剂为添加剂,制得无氟疏水整理剂,该整理剂制备流程简单、设备要求低、应用工艺方便。同时整理剂中无含氮组分,有机物含量低,对废水 COD 影响小,达到生态环保的要求。 关键技术 (1)溶胶法制备无氟疏水整理剂技术; (2)基于溶胶法构筑超疏水纺织品技术; (3)纺织品亲水-疏水智能转化整理剂制备技术; (4)基于溶胶法耐久性超疏水纺织品整理剂制备技术。形成产品:纺织品无氟疏水整理剂。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发表学术论文 5 篇,其中 SCI 论文 3 篇、CSCD 论文 2 篇。 公开发明专利 3 项,授权发明专利 1 项。 项目成熟度 较成熟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希望在纺织品助剂领域完成成果转化
江南大学 2021-04-13
预移相模型热线(膜)动态流速计
用于中低速风洞动态流速测量,是湍流研究,风洞试验的必备设备。 功能特点: 1.操作极简单,无需平衡消振荡调节; 2.流速全范围一次标定,任意测量; 3.动态响应极好,贫响宽; 4.全计算机控制处理,高速 A/D,软件包内含基本流体测量,研究算法。 应用领域: 风洞试验,环境现场流场测量分析等
同济大学 2021-04-11
无膜分步法电解水制氢
传统的电解工业(电解水、氯碱工业)阴、阳极会同时产生两种气体,一般采用离子交换膜防止两种气体的混合,避免爆炸性混合气体的产生。离子交换膜的使用增加了电解的成本,此外膜内阻也增加了电解的能耗。且由于阳极和阴极室的气体压力必须通过稳定的电源输入保持平衡,很难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不稳定的可持续能源来直接为离子膜电解池供电。另一方面,电解池中的高压气体和阳极氧化过程的中间产物也会加剧膜的老化降解,近一步增加电解成本。基于电池电极的分步法无膜电解技术有望为电池电极反应推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随着电池工业迅速发展,电池电极的制备已经非常成熟,分步法电解技术很容易利用现有的商业化电极实现产业化。
复旦大学 2021-04-10
MBR-X系列膜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方法的高效结合,其起源是用膜分离技术取代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经过一系列研究和改进后,膜生物反应器(MBR)可直接达到处理出水回用的目的,并且具有污水三级传统工艺无法比拟的优点: 1、微生物数量高于常规生物处理2~5倍,处理程度高,中空纤维膜孔径0.2μm,能高效进行固液分离,出水悬浮物浓度和浊度接近于零,细菌总数接近于零,可直接用于回用目的。 2、处理工艺简单可靠,构筑物少,可大规模节省占地面积和征地费用,降低水处理投资,占地面积约为常规二级处理加深度处理工艺的1/4~1/10。 3、污泥龄长,污泥产量低,除无机颗粒物外,基本无剩余污泥排放,由于不投加化学药剂,所以不产生化学污泥。 4、出水水质优良,各项指标低于国家污水回用有关标准规定,且不受进水水质影响。 5、自动化程度高,利用PLC进行控制,不需设置专人管理,人员经短期培训就能操作,维护工作量小。一、MBR-X系列膜生物反应器进水处理出水水质比较 1.进水水质:(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可采用在MBR反应器前增加预处理措施) CODcr<500mg/L               BOD5<300mg/L SS<300mg/L                 NH4+-N<40mg/L 2.出水水质: CODcr<20mg/L                BOD5<5mg/L SS=0mg/L                    NH4+-N<1mg/L 浊度<1NTU                  细菌总数<20个mg/L 大肠杆菌数未检出二、MBR-X系列膜生物反应器适用范围 1.生活污水                       2.工业污水①城市生活污水               ①食品工业废水      ②宾馆、办公楼污水 ②印染工业废水 ③工矿企业生活污水 ③制药工业废水 ④公厕粪便水 ④石油化工废水 ⑤洗车业废水 ⑤造纸工业废水 ⑥垃圾渗透液等                            ⑦焦炭或煤气含酚工业废水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一种塑性丝胶蛋白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性丝胶蛋白膜的制备方法。目前还没有一种工艺简单、制备条件温和、无有毒化交联剂、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的塑性丝胶蛋白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特点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将蚕丝蛋白原料置于浓度为7-11mol/L的LiBr溶液中,于30-100℃的条件下溶解处理0.25-15min,得到不溶胶状物;(2)将步骤(1)中得到的不溶胶状物取出,用蒸馏水洗涤数次,除去不溶胶状物中的LiBr分子,得到丝胶蛋白胶体;(3)将步骤(2)中得到的丝胶蛋白胶摊开铺平,干燥后制得塑性丝胶蛋白膜。本发明的工艺简单、制备条件温和、不添加任何化学交联剂而获得具有较好力学性能的塑性丝胶蛋白膜。
浙江大学 2021-04-11
超硬耐高温抗氧化纳米多层膜材料
"表面涂层技术是改善材料性能的有效技术之一,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涂层与基体材料的优良性能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材料的磨损,提高材料的强度,提高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等性能。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传统TiN、CrN等单一涂层材料难易满足其需要,通过复合单层材料而成的纳米多层膜涂层拥有单层材料无法比拟的综合性能而越来越被重视,成为了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材料,具有重大的应用和经济价值。 技术特点:该项目制备出了异结构TiAlSiN/Si3N4、CrAlSiN/Si3N4纳米多层膜及同结构TiCrAlN/TiAlN纳米多层膜,其硬度可超过36 Gpa,抗氧化温度超过了800℃;可以根据实际性能需求选择单层材料制备具有特殊性能的纳米多层膜涂层材料。 "
厦门大学 2021-04-10
关于超高通量分离膜的研究成果
纳米孔道的离子输运现象是材料科学和生物物理等领域研究的热点。当纳米孔道的尺度达到纳米即接近分子大小时,将会出现许多奇异的输运现象。研究这些输运现象对于了解细胞膜离子通道机制,制备新型高效分离设备淡化海水、处理污水,探索新型DNA测序方法等都有重要意义。基于核径迹高分子膜制备的纳米孔具有结构坚韧富有柔性并且可以高效大规模制备的优点,但是由于已沿用六十多年的传统化学蚀刻制备法不便可靠控制蚀刻速率,无法达到亚纳米尺度。刘峰和王宇钢课题组基于多年来核径迹纳米孔研究工作的基础(JACS,2008,2009;AFM, 2010,2011; EES, 2011等),首次通过高能重离子轰击高分子膜并进行充分紫外线照射,不进行蚀刻而成功制备亚纳米尺度的核孔膜 (Qi Wen, et al.,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16, Cover Highlights)。该膜具有超高离子选择性,比如阴阳离子选择性高达108,但导通量离实际应用尚有一定距离。事实上,选择性和通量对于所有离子分离膜都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2017年《Science》专门就此发表题为“Maximizing the right stuff: The trade-off between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d selectivity”的长篇评述文章,指出分离膜研究的正确方向是要同时具有高选择性和高通量。通过优选高分子膜并利用新的制备工艺,刘峰、王宇钢课题组所获得的新型纳米尺度核孔膜,在保持碱金属离子与重金属离子高选择性的同时,将离子的输运率提高了3个数量级 (图A)。 这种纳米核孔膜的优异分离性能突破了传统的分离膜和氧化石墨烯等新型分离膜的局限 (图B)。与此同时,他们还建立了高分子纳米孔模型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一方面由于孔的半径在0.5纳米左右极大减少了脱水势垒的阻碍从而极大提高了输运量,同时由于部分脱水的离子和表面吸附的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保持了高选择性 (图C)。 这项研究揭示了纳米孔道的离子输运新机制,并且为突破高选择性和高输运率的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该方法所制备的高分子膜在过滤重金属元素的水净化,制备新型电池等方面也有重要应用价值。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0 21 22
  • ...
  • 57 5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