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预应力碳纤维塑料板锚固系统
采用预应力碳纤维塑料板(CFRP 板)加固混凝土梁,不仅可以充分利用 CFRP 板的 高强度,还能明显改善混凝土梁的正常使用性能。由于 CFRP 板抗剪强度与抗挤压强度 很低,需研制专门锚具实现对 CFRP 板的张拉。目前国内对预应力 CFRP 板锚具的研究尚 为空白。 本预应力碳纤维塑料板锚固系统包括锚固端和张拉端两部分,锚固端和张拉端各设 有一个夹持机构,该夹持机构包括上下夹板和位于上下夹板之间的上下垫板(软金属片), 上下夹板之间以多个紧固件连接。本锚固系统的张拉端还设有一个连接件,连接件的一 端与张拉端的夹持机构通过销栓相连接,另一端设有螺孔,通过螺纹与拉杆相连接,利 用普通液压千斤顶即可实现对碳纤维塑料板的张拉和锚固。本锚固系统结构简单合理, 可操作性强,实用性能好,且成本低廉。
同济大学 2021-04-13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性能评价技术
先进复合材料,尤其是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质轻高强、抗疲劳、耐腐蚀、制造工艺灵活、可设计性强、易于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等优异特点,在轻质化、小型化、多功能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航空航天、工业、绿色能源、文体休闲用品等领域的应用规模呈明显递增趋势。然而,碳纤维复合材料如何应用、其应用能否获得显著效益,对其性能进行全面、科学的测试评价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我国是碳纤维的研发和生产大国,已建和在建的碳纤维产能已达到世界碳纤维总产能的水平,但是其碳纤维性能水平和下游产品的开发明显落后于国外,其中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性能评价技术的落后是阻碍我国碳纤维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国家重大研究项目支持下,北航先进复合材料研究团队建立了一整套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性能评价系统,可实现纤维、树脂、界面、复合材料等从微观到宏观性能的测试分析与评价,包括物理化学特性测试、微结构分析、工艺特性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该系统已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大型风电叶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相关产品上应用效益的评价、新材料体系的应用和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玻璃纤维绝缘软管用环保节能材料
现行国内玻璃纤维绝缘软管普遍采用浸漆电加热烘焙法进行生产,其缺点是“两高一低”,即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玻璃纤维绝缘软管制造过程中要求涂层在满足耐电压的前提下(≥5KV)必须足够柔软且有弹性,这就需要低粘度、高分子量的绝缘涂料,而现有的紫外光光固化涂料粘度普遍较高,必须加入大量的小分子光活性单体稀释,这样势必影响固化膜的性能,降低固化速率,无法满足玻璃纤维绝缘软管制造的需要,本项目经过反复研究试制,制备的玻璃纤维绝缘软管专用光固化涂料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缺陷,提高了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聚酰亚胺高性能纤维的应用研究
差别化纤维研究室近年来关注高性能纤维的发展趋势并对聚酰亚胺纤维的 制备、改性及其应用进行研究,针对聚酰亚胺的隔热保暖、防辐射、高强高模、 天然抑菌、电绝缘等特性进行产品开发,现已开发出保暖被子、防护手套、电绝 缘纸等产品。针对聚酰亚胺难以染色的缺点进行专项突破,联合企业研发人员进 行研究,通过化学改性和纤维原材料功能接枝改性等方法成功解决了染色难的问 题,拓展了聚酰亚胺纤维及面料在民用和产业用纺织品中的应用范围。 2 关键技术 (1)通过化学改性和纤维原材料功能接枝改性等方法成功解决了聚酰亚胺 染色难的问题; (2)对聚酰亚胺面料的染色色牢度最高能达到 4; 3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发表学术论文 1 篇;申请发明专利 1 项 4 项目成熟度 实现产业化生产,并已成功应用制备民用产品。308 5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项目研究成果已经申请发明专利一项,并在企业建立了防护手套和保暖系列 产品的生产线
江南大学 2021-04-13
天然纤维多维混纺制品加工技术
在特种动物纤维加工方向与企业保持着紧密的合作,与张家港中孚达纺织科 技有限公司联合立项开发精纺高支牦牛绒、羊绒、驼绒、罗布麻等系列多维混纺 纱线及其产品;与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立项开发高支紧密纺绢丝系列 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特种功能性纤维的利用效率,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增强了其产品的核心市场竞争力。 2 关键技术 (1)高效分梳技术:实现粗死毛有效去除,提高纤维长度的一致性,突破 该类绒纤维不能在精纺梳毛机上精梳制条的技术障碍。 ①适用于动物绒加工的高效去毛、纤维低损的梳绒技术,实现无毛绒条制备323 采用罗拉预梳机和四台盖板梳理机相结合的分梳工艺流程,经过三级梳理, 实现绒纤维含粗含杂率明显降低,粗死毛控制在 3 根以内,无毛绒综合提取率在 80%以上;通过降低梳理次数,实现绒纤维低损伤梳理,提高利用效率。 ②可实现动物绒纤维制条的针梳及配套纯纺精梳绒条制备技术,实现精梳绒 条制备 采用在喂入导条平台方增设主动运动的导条输送带的方法,实现绒条的针梳 过程,提高成条质量;采用毛型精梳和针梳工序,成品绒条手排长度提升 5-6mm, 突破该类绒纤维不能在精纺梳毛机上精梳制条的技术障碍。 (2)优质精纺细纱生产技术:突破该类动物绒纤维只能混纺或粗纺的技术 障碍,实现 60Nm 以上的高支精梳纯纺细纱生产 采用适合绒类精纺细纱生产需求的集聚纺精细化生产装置,实现绒纤维高效 集聚;配合吸风系统及配套组件整体优化设计,提高成纱综合质量,降低系统消 耗,实现 60Nm 以上高支精梳纯纺细纱的生产,突破该类动物绒纤维只能混纺或 粗纺的技术障碍,填补高档动物绒纤维在精梳纱生产的空白。 3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获相关授权发明专利 5 件,授权相关实用新型专利 7 件,获纺织工业联合 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 4 项目成熟度 已进入到产业化推广阶段。 5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通过在特种动物绒的高效梳绒、精梳制条与高支化纺纱环节获得的技术突破, 成功开发了系列化的高支纯纺精梳纱的生产,继而带动下游面料和服饰品的开发, 获得诸如精梳轻薄牦牛绒西服面料、绒/棉衬衫面料与服装、围巾、披肩等高附 加值终端产品,从而对带动上游牧区经济、推动下游面料和服装企业高附加值产 品开发具有核心作用,为传统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示范。 
江南大学 2021-04-13
高性能纤维纸基功能材料制备技术
本技术适用于芳纶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碳纤维、聚醚醚酮纤维、聚 酰亚胺纤维等高性能化学纤维,采用湿法造纸技术,制备绝缘纸、摩擦材料等纸 基功能材料和蜂窝纸等高强度结构材料等。解决了高性能纤维纸基功能材料生产 中的纤维改性、分散、湿法成形和高温热压等关键技术。可提供高性能纤维纸基 材料湿法连续生产线成套技术,为相关行业提供高性能纤维纸基功能材料和结构 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等高新技术材料产品。 2 关键技术 对于湿法抄造工艺来说,纤维能否均匀分散、湿法成型工艺和热压工艺是否 合理是决定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本项目成果解决了高性能纤维纸基材 料生产中的纤维改性、分散、湿法成形和高温热压等关键技术。 超高效碳纤维电磁屏蔽纸的制备创新地利用碳纤维、金属导电纤维这两种纤 维的优势互补,保证成纸在拥有良好屏蔽效能的同时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和柔韧299 性。性能良好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纸主要是采用纤维洗涤-超声预处理-疏解 分散-分散剂分散工艺,通过预处理、添加助剂、成型和增强而制得。采用聚酰 亚胺纤维通过自有技术制备得到高性能的聚酰亚胺纤维绝缘纸等纸基功能材料。 采用碳纤维配用聚醚醚酮纤维制备纸基摩擦材料。 3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一种聚酰亚胺导电纸的制备方法 201610487328.X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纸的制备方法 201610921059.3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预处理分散方法 201610920332.0 一种超高效碳纤维电磁屏蔽纸 201710204473.7 一种聚醚醚酮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 201710544478.4 一种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纸基摩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201710559878.2 4 项目成熟度 实验室试验和中试已完成,部分成果已经用于试生产。 5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期望在碳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聚醚醚酮纤维技等高性能纤维共同进 行技术开发或技术转让。 采用高性能纤维制备纸基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是航空航天、国防、高铁和电 力电机等重要领域开发的一类产品,目前主要是日本、奥地利和美国等国家生产。 国内近年开始关注,并有少数几家开始进行,但尚只能生产少数几类低档次产品。 目前已经利用本项目成果建成年产 150 吨聚酰亚胺纤维绝缘纸生产线,生产 聚酰亚胺纤维绝缘纸
江南大学 2021-04-13
纤维毡增强热塑性复合片材(GMT)
轻质高强GMT片材,主要用于汽车,已经应用于保险杠横梁,座椅骨架,前端,电池托架等40多种零部件。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可部分取代金属材料,较原金属件减重30%~80%,而且节省模具费用,并有利于多种零件组合,形成模块化生产方式,适应汽车轻量化,节能、环保的主要发展方向。华东理工大学聚合物加工研究室突破界面、浸渍、连续化三大关键技术,于2004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套熔融浸渍法GMT工业装置(与双良集团合作)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一种制备片材的新工艺——预混粉体浸渍法。该方法已获得中国国家专利以及国际专利,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生产技术。运用此种方法,不仅可以制得GMT材料,而且可以得到轻质热塑性片材等其它种类的复合材料。在对GMT材料制备、性能等进行了全面研究基础上,着重研究了GMT的模压成型工艺,掌握了GMT制品开发的成套技术,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一系列的汽车零部件制品。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LFT)
LFT已在汽车的防撞内杆、前端框架、仪表盘骨架、车门中间承载板、电瓶箱、座椅骨架板、备胎仓以及车底部护板等结构件和半结构件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华东理工大学聚合物加工研究室解决了LFT生产的技术难点,自主研发了??0吨/年在线混合LFT中试生产线,开发的LFT-PP-30已经应用于发动机防护罩。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高性能PBO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
内容介绍: PB0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哩)纤维正被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 星球探测等领域。由于PBO聚合物分子规则有序的取向结构使得纤维表面 非常光滑,聚合物分子链之间缺少横向连接,且分子链上的极性杂原子 绝大部分包裹在纤维内部,纤维表面极性也很小。纤维表面光滑且活性 低,不易与树脂浸润,致使纤维与树脂基体结合的界面性能差,界面剪 切强度低。差的界面粘结不能较好地进行力的传递从而影响复合材料综 合性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3D编织纤维/树脂复合材料
天津大学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首次提出了将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3D复合材料应用于生物医学骨科领域的理论构想,并就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研制了三维编织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骨折外固定架,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维编织纤维/树脂复合材料不仅提供了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强度600-1300MPa,模量10-90 GPa),不产生应力遮挡,与传统不锈钢骨折外固定架相比,还具有质量轻、在X光片上无遮挡等突出优点。 三维编织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骨折外固定架及临床应用 不锈钢与 3D复合材料固定物X光片的比较
天津大学 2023-05-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36 3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