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OPS-2003A型放射治疗计划导航系统
OPS-2003A型放射治疗计划导航系统主要改变了传统和模拟静态放疗,进行了创新,实现拉数字化、反馈式放疗。OPS系统是以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为辐射源,通过CT医用影像系统引导和高科技红外设备系统导航,采用超精确定位跟踪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呼吸门控技术等,将患者治疗中心精确引导至加速器等中心,并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实时跟踪患者体表标记从而动态跟踪病灶中心点,达到精确摆位、实时跟踪、全程监控、自动报警的目的;同时辅以三维精确放疗计划软件(TPS),最大限度杀死病灶组织,保护病灶周围健康组织,全方位保障放射治
南京大学 2021-04-14
神经外科智能导航与手术机器人
本成果为自主研发的神经外科智能导航与手术机器人系统,核心包括手术规划软件、导航定向系统、机器人辅助器械定位和操作系统。 该系统能够提供开放的人工智能建模与手术规划功能,让建模与规划更加智能;提供个性化3D打印部件功能,让导航设置更简便,术中操作更安全;具有界面友好、功能强大的神经外科建模与手术规划软件,支持CT/MRI多模态图像自动配准融合、智能重建、解剖测量、手术方案设计等功能。此手术机器人可用于脑外科手术、活检、电极测量、囊肿或血肿等手术。机器臂可实现精确的术中定位,手术更加微创,并且可以连续稳定工作,降低医生疲劳程度,提高手术安全性。
中南大学 2022-12-06
多导航系统互操作定位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导航系统互操作定位方法及系统,包括:(1)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定位模型的构 建;(2)每次接收机定位结束时,存储本次定位结束时估算的系统间钟差偏差;(3)每次接收机定位时, 若本次定位与上次定位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间隔,引入上次定位结束时估算的各系统间钟差偏差,采用定 位模型进行定位;(4)每次接收机定位时,若本次定位与上次定位时间间隔不小于预设间隔,采用定位 模型实时解算各历元时刻下各系统间钟差偏差的变化值,采用定位模型进行定位。本发明可用于多导航 系统组合定位,仅需估计一个接收机钟差即可进行定位解算,从而可解决可视卫星数量较少情况下无法 定位的问题。
武汉大学 2021-04-13
图像导航下的微创手术机器人
成果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近距离放射治疗是通过穿刺手术将放射性药物植入病灶,通过放射性药物阻断癌细胞增殖,达到治疗的作用。课题组主要研究低辐射损害、高精度、高可靠性,核磁兼容微创放疗手术机器人,图像导航手术辅助平台等技术;满足三维精准微创放疗手术需求。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1. 机器人系统设计及制造通过对图像导航的近距离粒子植入引导机器人结构设计及控制部分的研究,解决了核磁图像导航机器人结构兼容性、材料兼容性和控制兼容性等难题。解决了超声图像导航机器人的自动控制技术和基于图像及电磁传感装置的反馈控制技术。在穿刺针局部放入放射性粒子,经微创进入人体后,放射性粒子会留在体内发生作用。目前已有成品,下一步开发目标是可以放入液体药物,经手术机器人直接注入病灶中。 2. 图像导航系统平台 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像导航手术辅助平台软件。能够完成病人的数据管理,三维重建,三维剂量规划,术中导航和术后验证等功能,是微创放疗手术必不可少的部分。本软件特点是能否针对用户需求进行模块化组合,减少用户投入。软件能实现多种图像模式融合,便于术前核磁、CT 检查与术中超声图像导航的匹配。三维剂量规划可以实现保护周边健康器官,最大限度进行放疗的作用。 3. 力学机理及轨迹规划 轨迹规划是手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局部放疗手术中,粒子的准确植入,是躲避重要器官,准确到达目标位置,获得准确剂量的关键技术。本技术通过对穿刺过程针与人体软组织力学的研究,确定穿刺点及最优手术轨迹。 应用领域:医院、医疗器械公司 技术转化条件:大型医疗器械公司 合作方式及条件:根据具体情况面议
天津大学 2021-04-11
汽车教学设备智能网联GPS惯性导航教具厂家
北京智扬北方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2021自主审核单位学位点名单公布
2021年,全国31家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共撤销学位授权点3个,增列学位授权点116个,其中增列博士学位授权点91个,含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17个。
兰州大学 2022-07-16
高速移动场景下列车轨道安全自主感知系统
本项目搭建一套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列车轨道安全自主感知系统,利用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多传感器,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和物体检测技术,对轨道安全进行监测感知。通过视觉目标检测,实现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处理和多传感器数据整合。
北京交通大学 2023-05-08
仿蓝鳍金枪鱼自主潜航器(AUV)
01. 成果简介 为适应未来水下航行器技术发展的要求,海工装备界在开发具有广域活动能力和高机动性的新型水下航行器的同时,也正在为传统水下航行器寻找更优良的推进和操纵系统。仿生技术则成为水下航行器的重要研究方向。 水生动物经过上亿年的演变和进化,早已在优胜劣汰中将其在水中的运动能力发挥到了极至,其中鱼类和鲸类等哺乳动物的游动方式具有高速、灵活、低噪等特点,其游动和控制姿态能力,是任何装备传统操纵与推进系统的人造水下航行器所无法比拟的。水下仿生技术,通过对鱼类游动机理的研究,利用机械结构、电子设备和功能材料来开发模仿鱼类的操纵和推进模式,并将其应用于水下航行器。 与传统的螺旋桨推进器相比,将仿鱼尾推进器应用于水下航行器,成为新型的仿生水下航行器,具有如下特点:(1)高推进效率,节能;(2)高机动性,灵活;(3)推进系统与操纵系统合二为一,共型;(4)噪声低、环保,隐身能力强。本项目旨在开发“仿蓝鳍金枪鱼潜航器”,以实现产业化为目标,依托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和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经前期数年研发,已完成实验室原理样机和试验样机I型,并于2018年10月份在天津东丽湖进行了水试,验证了核心技术。仿蓝鳍金枪鱼潜航器试验样机I型体长2.6米,设计潜深100米,最大航速1.7米/秒(3.5节),速度体长比0.65,功耗0.88kW,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经进一步研发和改进,2019年9-10月将进一步试验,预计航速达6~8节,远高于螺旋桨推进平均2-3节的航速。图1 仿蓝鳍金枪鱼潜航器-试验样机I型 总装图 图2 仿蓝鳍金枪鱼潜航器-试验样机I型 下水吊装图 图3 仿蓝鳍金枪鱼潜航器-试验样机I型 水试图02. 应用前景 本成果的新型仿生AUV,推进效率高、自体噪声小、机动性好,速度接近4节,成熟度达到产品化标准,在智慧海洋、智慧海防迅猛发展的新时代,可广泛用于现代渔业养殖、勘探开发、抢险救援、科考研究、水下检修、观光旅游等民用市场,为海洋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新型支撑手段;同时,也可用于海防等军用市场。03. 知识产权 已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近20项。04. 团队介绍 本项目以电子工程系任勇教授团队为核心,成立了海洋信息与智能装备研究所,隶属于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研究方向以自主式水下潜航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简称AUV)和多AUV水下蜂群为主,包括水下机器人的运动学机理研究、深海环境下的信息交换与处理、深海环境下定位与协同、深海AUV装备的研发制造技术、机器学习理论及其应用技术、复杂生产制造过程的建模与优化调度技术等。近五年来,在IEEE Transactions、IFAC Automatica、EJOR等专业顶级期刊发表国际权威期刊论文30余篇。05. 合作方式 投融资 / 商务合作。06. 联系方式 邮箱:liuyi2017@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 2021-04-13
一种自主汽化管理液氨微推进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主汽化管理液氨微推进系统,该系统是由贮罐、截止阀与汽化器依次连接构成汽化装置应用于推进系统内,对汽化器进行加热使其中的液氨推进剂完全汽化,实现恒压或增压汽化,使推进剂最终完全以气态的形式通过推力器以达到较高的比冲输出;利用加热调节推力前压力,实现对输出推力大小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微推进系统可实现对推力的精确、稳定控制,此外,还利用液体的比热特性,复用贮罐加热和采温、采压装置,解决了液化气推进系统推进剂余量难以精确测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系统可以提高微纳卫星的在轨机动能力,对于拓展微纳卫星的空间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大学 2021-04-13
多体制高性能卫星导航信号模拟源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项目在多导航系统兼容、高精度数据仿真、高动态高精度射频信号生成等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设计研发了国际国内领先的多体制高性能卫星导航模拟设备。其实现了BD-2(一期,二期)、GPS、GLONASS以及Galileo四个导航系统共22个频点导航信号的高精度仿真。 项目来源:国家十二五重点项目 技术领域: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等 应用范围:潜在合作领域 现状特点:国内先进 技术创新:高动态高精度中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17 1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