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活塞瞬态温度检测系统及发动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塞瞬态温度检测系统,其包括永久磁铁、 活塞瞬态温度检测组件及霍尔传感器。所述永久磁铁设置在连杆朝向 所述活塞瞬态温度检测组件的一侧上,其用于为所述霍尔传感器提供 磁场。所述活塞瞬态温度检测组件与所述连杆相对设置,且其与所述 霍尔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活塞瞬态温度检测组件包括存储芯片,所 述存储芯片为 NAND-Flash,其用于采集信号的同时并将采集到的所述 信号存储进所述存储芯片的内部存储空间。所述霍尔传感器设置在所 述活塞瞬态温度检测组件上,其用于提供电平信号。本发明还涉及一 种具有所述活塞瞬态温度检测系统的发动机。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双燃料发动机电控系统(技术)
成果简介:该技术是指以柴油机为平台的天然气发动机多点电喷电子控制系统。发动机系统在燃用柴油时,可将天然气切断;燃用天然气时,需少量柴油起点火作用。对柴油机需要进行压缩比的改造,并加装各种电控传感器和执行器。电控单元以16位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天然气的多点喷射,外接端口具备串口通讯和CAN总线。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 技术领域:先进制造 应用范围:柴油机厂 现状特点:天然气对柴油的替代率平均不少于80%,达到国内外同类机型的水平。 成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TX系列佳美发动机剖面教具
★ 配套台架操作使用说明与实训课题的实训指导书; ★ 经高温烤漆处理,带万向脚滚轮台架,便于移动教学。
芜湖中方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TX系列尼桑发动机剖面教具
★ 配套台架操作使用说明与实训课题的实训指导书; ★ 经高温烤漆处理,带万向脚滚轮台架,便于移动教学。
芜湖中方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TX系列电喷发动机解剖模型
一、规格: 1、发动机型式、前驱动、直列四缸水冷。 2、曲轴、活塞、气门等部件在剖开的气缸中清晰显示。 3、进排气系统、冷却系、供油系、润滑系。 4、彩色的剖面,增强结构间的层次感。 5、采用优质钢管、烤漆柜架,靠其4个万向脚轮移动。 6、电机带动、观察发动机工作状况 7附使用手册,和安全防护罩。 二、重量:150g 外形尺寸:900×900×1300
芜湖中方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三相感应电动机模型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张人禾
张人禾,1962年7月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气象学会会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副校长。 1982年张人禾从兰州大学地理系毕业后进入南京农学院植保系工作;1984年考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博士毕业后留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4年在日本东京大学气候系统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短期气候与季风研究中心副主任;1998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气象系作高级访问学者;1999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2001年出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5年担任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任;2012年担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科技委副主任、研究员;201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担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2018年出任复旦大学校长助理、副校长;2024年11月,当选中国气象学会会士。 张人禾主要从事气候动力学研究,研究方向包括热带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亚洲季风、青藏高原气象学等。
张人禾 2022-01-12
八人圆桌
25㎜弯曲防火板贴面台面,钢质烤漆骨架,玻璃钢面板坐椅。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八人长桌
供八人使用的长方形桌子。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
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是远海岛礁大规模高效吹填造陆的国之重器,是南海资源开发、一带一路港口建设等国家战略任务和重大工程的紧迫需求。绞吸疏浚装备具有同步完成海底岩土快速挖掘和长距离管道连续输送的可靠作业能力,需要作业定位、岩土挖掘、物料输送和疏浚监控四大系统的高度集成,其核心技术长期被欧洲垄断并严格封锁。项目组围绕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历经15年产学研用攻关取得如下创新成果:     一、多自由度顺应式重载精确定位技术:针对漂浮作业装备高效稳定定位的挑战,提出主体、挖掘、定位等系统的多体耦合动力学分析方法,揭示了海洋环境与疏浚作业载荷的复合作用机理,发明了多自由度顺应式重载钢桩台车定位系统,保障了恶劣海洋环境中“定得稳”的疏浚作业要求,使得作业抗风等级从6级提高到9级,南海作业窗口期从约120天增加到约180天。     二、多参数自适应重型大挖深挖掘技术:针对海底坚硬岩石快速挖掘的挑战,提出大挖深倾斜弹性结构超长轴系设计方法,解决了机构运动和岩石挖掘的强冲击载荷导致系统失效的难题,研制出特种重型挖岩绞刀、超长轴驱动装置及多参数自适应控制技术,实现了36米水深下快速挖掘单轴抗压强度超过60MPa的坚硬岩石,满足了国家重大工程“挖得快”的需求。     三、多介质高浓度长距离连续输送技术:针对大颗粒物料高浓度长距离连续输送的挑战,提出多级颗粒混合流态分析技术,攻克了扭曲叶片型叶轮和对数螺旋线泵壳内流道设计难题,研制出高效输送大颗粒物料的系列疏浚泵和驱动装置,实现“排得远”的强大能力,将高浓度管道连续输送距离由6公里提高至15公里。     四、多系统集成优化总体设计技术和装备研制:针对各类型疏浚工程的不同需求,攻克了多系统集成总体设计、多工况功率平衡动力配置、装备综合控制与信息化管理等关键技术,构建了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研制出电轴、变频等五大类56座绞吸疏浚装备,形成“系列化”产品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     本项目授权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软件著作权33项,制修订国家标准5项,发表论文112篇,构建了我国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的完整体系,研制的“新海旭”、“天鲸号”、“天麒号”等装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不断创造中国记录,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会认为:“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在总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获奖等级: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     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长江航道局、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江苏科技大学、江苏海新船务重工有限公司
武汉理工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9 90 91
  • ...
  • 146 14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