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MXY8001(Ⅱ)光电传感器实验平台
一、产品介绍         MXY8001(Ⅱ)光电传感器实验平台是针对高校关于导轨式光学实验需求设计的一款实验平台。由光学导轨、数字仪表及电子元器件平台等部分构成,仪器配备各种电源接口及0-200V 高压可调电源和0-12V低压可调电源,可为学生搭建各种实验电路提供电源。学生能够利用平台自行搭建各种光电传感器的变换及处理电路,完成各种关于光电技术方面的应用开发设计,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帮助高校培养光电技术人才。  1、光学导轨     可利用导轨滑块自行调节光学配件的距离,配合电子元器件搭建出几何光学、物理光学、光电检测与光电控制等系统,并与仪器内部的数据采集系统相结合完成各种实验系统。 2、数字仪表、电子元器件平台     平台提供1块数字电压表(四位半),1块数字(四位半)电流表和1块自动更换量程的数字照度计,这些数字仪表可以应用在电路中进行各种电路参数的测量。此平台还配备各种电阻、电容、可调电位器、二极管、三极管、集成运算放大器、光电耦合器件等。 外形尺寸:410mm(长)×400mm(宽)×150mm(高)   重量:7.5 kg 二、教学目的 1、了解并掌握各种光学配件及其实验的原理和应用; 2、了解并掌握各种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变换电路、处理电路; 3、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三、配置内容  1、平台电子元器件    ① 光电二极管2只;   ② 光电三极管2只;   ③ 光敏电阻2只;   ④ 硅光电池1只;    ⑤ 发光二极管R、G、B、W四色各1只;    ⑥ PIN光电二极管1只; 2、平台实验装置   ① LED点光源装置1支;    ② 光电器件安装装置2件;   ③ 热释电实验装置1件;   ④ PSD实验装置1件;    ⑤ 52单片机开发系统装置;  3、光源配置   650nm点型3mw半导体激光器1只; 4、夹持器具配置   ① 导轨固定底座4个;    ② 导轨底座支撑杆4个;   ③ 一维调整架1个; 5、连接线配置   ① 300mm连接线40颗;    ② 500mm连接线40颗;四、实验内容 光电传感器件原理与特性的实验 1、光敏电阻特性参数及其测量; 2、光敏电阻伏安特性实验; 3、光敏电阻的变换电路; 4、光敏电阻时间响应特性; 5、光电二极管光照灵敏度的测量; 6、光电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测量; 7、光电二极管时间响应特性的测量; 8、硅光电池在不同偏置状态下的特性参数及其测量; 9、测量硅光电池在反向偏置下的时间响应; 10、光电三极管光照灵敏度的测量; 11、光电三极管伏安特性的测量; 12、光电三极管时间响应的测量; 13、光电三极管光谱特性的测量; 14、光电耦合器电流传输比的测量; 15、光电耦合器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16、光电耦合器件时间相应的测量; 17、热释电器件基本原理实验; 18、热释电器件光谱响应的测试实验; 19、PSD位移传感器特性参数的测量; 20、PIN光电二极管特性实验; 21、智能语音控制及遥控控制窗帘设计实验; 可实现智能人机交互功能,通过设计、搭建、调试测量电路,可实现对智能语音控制及遥控控制窗帘系统进行设计,通过对语音识别/声控芯片发出的语音指令,对 STM32 编写、烧录程序可以实现控制窗帘的打开、关闭功能。 二次开发实验 1、52单片机程序编写实验; 2、52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实验; 3、基于52单片机的数字时钟设计实验; 五、 平台配套文件资料   实验指导书1本;                        备注:客户自行配置示波器。
天津梦祥原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7
开放式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平台
以电能为核心,可汇集和管理电、冷、热、燃气以及其他形式的能源,具备能量灵活转化、变换、传递和路由功能,并实现能源物理系统与信息系统的融合,是支持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装置。 1、独立统一的控制器、DSP(C6000)控制和快速原型控制器都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 2、交流端口、直流端口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端口数量和电压等级均可灵活变化。 3、直流端口电压等级可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端口复用。 4、具备策略调度系统功能,统一控制器下所有变流器之间不需要通讯,通讯调度不需要考虑延时,是真正意义的实时控制,离并网实时切换,外接设备即插即用。 5、能量路由器具备二次开发特点,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完整硬件原理图和软件全部源代码。
南京研旭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22
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超近距离自主导航装置与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超近距离自主导航装置与方法。该装置包括传感器子系统、信息融合子系统、敏感器扫描结构和指向导引结构,将可见光成像敏感器与红外成像敏感器结合,并结合光学成像敏感器组成的被动式测量方式与激光测距传感器组成的主动式测量方式获取数据。自主导航分为三个阶段:远距离段采用双目可见光成像敏感器和双目红外成像敏感器组合的导航方式,近距离段采用双目可见光成像敏感器、双目红外成像敏感器和激光测距传感器阵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自主移动消毒杀菌机器人
自主移动消毒杀菌机器人,由西北工业大学18、19届校友马文科、安玉玺、汪志康等组成的团队研发。以服务机器人底盘为载体,针对环境物体表面和空气进行自主移动式消毒作业,打造全无人的智能消毒杀菌系统。自主移动消毒杀菌机器人现已完成样机开发,已在深圳虚拟大学园投入使用,得到了虚拟大学园管理者管理方高度认可。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0
自主巡检与故障监测机器人技术
(1) 长时间鲁棒定位与建图:未知室内外环境下激光雷达/视觉建图,基于深度学习的跨时段场景识别克服天气/季节/场景变化并修复运动对象干扰,分层路径规划实现高效率自主导航。 (2) 电力设备表计识别:基于图像识别算法研发形成移动终端侧的典型指针式表计自动读数技术。 (3) 电网设备图像部件级实例分割: ① RGB-T自动标注技术突破了制约设备样本获取难的共性瓶颈; ② 基于深度学习的实例分割技术攻克了背景复杂、目标占比小和多目标共现的电网设备部件级分割难题; ③ 弱/半监督学习技术提高了样本利用率,大大降低标注成本; ④ 模型压缩与加速技术使得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设备识别方法在低功耗移动终端侧应用成为可能。 (4) 设备图像故障监测:基于红外/紫外/可见光的电力设备过热、渗水、漏油、明火等典型故障检测与故障报警,具备自定义通信报文与远程推送功能。
东南大学 2021-04-11
全自主智能无人机检测追踪系统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在复杂场景中全自动检测低空飞行无人机目标,并进行动态跟踪与预警,防止“黑飞”无人机进行违法拍摄、违法运输等恶性行为。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智能公交车自主导航控制技术
成果提出了面向实际运营需求的智能驾驶导航控制方法,突破了车辆跟踪控制强依赖于模型的技术瓶颈,提升了大惯性车辆系统的跟踪控制品质,为智能驾驶导航控制技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提出了一种大惯性电动客车的智能驾驶横纵向解耦控制方法,提升了大惯性客车无人驾驶环境下跟踪期望轨迹的控制精度,优化了控制结构,有效克服了其大惯性和滞后性,改善了大惯性无人驾驶客车控制的响应速度和跟踪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前后轴融合参考的自主招车导航及控制方法,增加了对长轴距车辆的精准控制,提高了车辆导航控制的精度。
中南大学 2023-03-13
自主起降的无人机侦查救援系统
本项目旨在推出一款于移动平台自主起降的无人机侦查救援系统,充分发挥无人机在安防救援领域的优势,改进传统救援系统救援时间长、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海底/水下全地形自主移动作业车
研发了多种海底/水下履带式全地形作业车样机,综合采用虚拟样机技术、机电液控多系统联合仿真技术及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现已开展虚拟现实分析、陆地软底质试验及大型实验室水池试验。 全地形作业车可在海底/水下稀软底质、硬底质以及复杂崎岖地形上自主行走作业,具备稳定行走、爬坡越障、自主避障、路径跟踪控制等综合行走通过性能;可携带多种作业工具并提供动力与控制,具备良好的重载性、机动性及可靠性。
中南大学 2022-12-06
自主移动消毒杀菌机器人
自主移动消毒杀菌机器人,由西北工业大学18、19届校友马文科、安玉玺、汪志康等组成的团队研发。以服务机器人底盘为载体,针对环境物体表面和空气进行自主移动式消毒作业,打造全无人的智能消毒杀菌系统。自主移动消毒杀菌机器人现已完成样机开发,已在深圳虚拟大学园投入使用,得到了虚拟大学园管理者管理方高度认可。   智能紫外消毒机器人   智能喷雾机器人 工作原理:以移动机器人为载体,集成紫外线消毒、等离子空气过滤等消毒方式,充分发挥机器人的自主移动能力,做到无死角、无接触的规模化消毒作业,经过大量实地测试,作业5分钟可以对环境物表(光滑表面,粗糙多孔表面)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新型冠状病毒等的平均灭杀率达到99.9%以上的杀灭效果。使用流程:远程设定→自主消毒→自主移动→自动回充→等待下次工作使用方式: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安全,用户无需去作业现场,远程即可设置消毒时间和路线,设定并保存好时间和路线后,机器人每天会自动开机工作,不再需要人为干预。由于消毒过程中无需人为干预,打造无人智能消毒杀菌系统,极大的减轻防疫人员的工作量、降低感染风险。 智能系统:无人值守、APP管理、自定义消杀计划。 应用场景:医院、商场、办公场所、工厂等人员流动大、密集度高的场所。 自主移动消杀机器人50分钟定点消杀范围达1000平方米,工作效率大概是人工的10倍以上,越障高达10mm,减少人员传染风险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消毒作业效率。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402 40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