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电动汽车无线供电模式关键技术
项目2011年启动以来,重庆大学即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开展了紧密的国际 合作,项目负责人戴欣及成员周继昆于2012年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展开联合研 究,而外方代表呼爱国(Hu Patrick Aiguo)也于2013年到访重庆大学展开合作。 经过三年研究,双方就电动车无线供电模式先后开展了模式方案设计、系统架 构、总体设计、模块实现及实验平台调试与测试等一系列研究工作,开发出 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构建电动车无线充供电技术体系, 重庆大学搭建了电动车无线供电实验系统平台,并与广西电网等大型企业合作 将该技术进行推广与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重庆大学 2021-04-11
新型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
成果简介新型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主要解决高效率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问题, 为各类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自然能源供电。 本系统采用高频双开关互补调制技术, 减小无源滤波器的应力, 并且将纯正弦半波电路与类似线性有源校正技术的融合应用;使系统具有结构简单、 控制容易、 性价比高、 负载适应能力强等诸多优点。本项曾获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支持。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本项目具有良好的技术指标, 虽然作为创新基金项目成功结题, 但没有找到投资至今尚未产业化,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及其装备研制
本成果来自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和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横向项目,已申请发明专利18项,其中授权7项,知识产权属于西南交通大学。该系统利用电磁耦合原理实现对电力机车的非接触电能供给,能解决现阶段接触网、第三轨等接触供电出现的接触火花、断线、摩擦损耗等问题,是一种新型的牵引供电方式。该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保障了电力机车供电安全以及供电可靠性。目前,课题组已研制200kW的非接触供电实验系统,在20cm的传输距离下能达到90%的传输效率,为现阶段国内研究的最大功率的实验系统,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空白。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牵引供电三维虚拟实训系统
本成果来自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横向项目,经四川省科技厅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系统首次将基于动作捕捉的人机交互技术、沉浸式显示技术引入牵引供电系统培训,提高了设备认知和系统培训演练的真实度;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虚拟培训与实际变电所、接触网运行系统的有机融合,实现了牵引供电系统的高效、集约化培训;研发了实时高效、自由可控的牵引供电系统业务流程解析引擎,实现用户自由定制业务和功能扩展。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电气化铁路同相供电装置
交流供电可从根本上避免直流供电产生的迷流及其长期有害影响,交流同相供电技术不仅可从根本上解决电分相和电能质量问题,还可带来提高供电能力、保障运输能力、提高系统可靠性等多方面效益。2010年10月28日补偿式同相供电装置在成昆线眉山牵引变电所投入试运行;单相-三相组合式同相供电技术2013年8月中铁总公司通过技术评审,2014年3月通过上道评审,2014年5月在中南通道投入试运行。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风电互补抽油机供电系统(产品)
成果简介:石油生产的主要成本为电费,为了降低游梁式抽油机的使用成本, 在风能资源比较好的地区可以采用风电互补供电系统有效降低对电网的用 电量。通常 4 台 30kW的抽油机通过一台变压器供电,因此可以利用 2 台 50kW 的风力发电机向抽油机提供 80%的用电量,不足部分可以通过电网补充,这 一过程是通过1 台 100kW 的并网逆变器实现的。本产品利用先进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一种新型击振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击振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被测试件、紧定螺钉、筒体、击打器、调节螺母、挡片、弹簧、分隔片、螺盖。所述筒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且筒体上设置有缝隙两道,所述调节螺母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盖的一端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中间有一孔洞,所述筒体外螺纹与调节螺母内螺纹、螺盖内螺纹吻合一致。所述挡片的两边有两翼,所述筒体中的小缝隙宽度与所述挡片两翼的宽度对应一致,所述撞击球的直径略小于螺盖中孔洞的直径。各构件之间相互连接成一个整体。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造合理,连接质量稳定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消振式振动深松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耕整底土用机械,尤其是一种消振式振动深松机。包括机架和入土铲,其中,还包括随机浮动机构、动力逆转机构和角度调整机构,随机浮动机构、动力逆转机构和角度调整机构均设置在机架上,入土铲与随机浮动机构连接;所述机架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横梁和下横梁,上横梁位于下横梁的正上方,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调整轴和调整盘,调整轴的两端分别与机架铰接,调整轴沿平行于下横梁设置,调整盘固定在机架的一侧,调整盘呈弧形,调整盘上间隔设置数个调整孔,调整轴靠近调整盘的一端固定有调整板,调整板与调整孔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结构简单,机械性能稳定,可调整入土角度,并且保证了入土角度一致性,松土效果好。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把叉锥轮摆杆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把叉锥轮摆杆自行车涉及的是一种人力驱动自行车装置,特别是二轮、三轮、四轮人力驱 动自行车装置。由车架部分、车座部分、操纵部分和驱动部分组成;车架部分包括摆轴前撑、摆轴后撑、 上斜梁、下斜梁、前叉套、车把套、左簧套、右簧套、后轴架、中轴套和车座套;车座部分由座椅垫、靠 背、车座插杆组成;操纵部分包括车把、前刹、后刹、前叉和前轮;驱动部分包括左摆杆、右摆杆、左脚 蹬、右脚蹬、左绳链、右绳链、左飞轮、右飞轮、左弹簧中轴、右弹簧中轴、链轮、链条和后飞轮;后轮 轴装在后轴架后端固结的后轴叉上,后轮装在后轮轴上,后轮轴左侧装有后刹,后轮轴右侧装有后飞轮, 链轮通过链条带动后飞轮,驱动后轮运动,带动整车前进。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一种诱导损伤可观测耗能杆
本发明公开一种诱导损伤可观测耗能杆,包括核心杆和外约束套管;所述核心杆的两端为连接段,连接段之间为耗能段,所述耗能段的横截面小于连接段的横截面,在耗能段表面打磨一段形成诱导损伤段,外约束套管上预留观测窗,其位置与诱导损伤段保持一致。本发明同时具有诱导损伤以及损伤可观测的特点,通过打磨切削耗能段形成诱导损伤段,使得诱导损伤段的累积损伤更严重,先于耗能段发生开裂、甚至断裂破坏,基于上述损伤定位,观测窗可直接观测损伤,同时,观测窗仅需要略大于诱导损伤段,避免了对于外约束套管过大削弱,保证了耗能杆的整体稳定性。本发明能够为耗能杆的震后损伤评估和更换提供依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33 3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