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混凝土碳化试验箱
执行标准:GB/T 50082-2009,JTG 3420-2020 混凝土的碳化作用是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化学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水。碳化过程是二氧化碳由表及里向混凝土内部逐渐扩散的过程。碳化对混凝土最主要的影响是: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减弱了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可能导致钢筋的锈蚀。碳化还会引起混凝土收缩(碳化收缩),容易会使混凝土的表面产生细微的裂缝。 NELD-CA070型混凝土碳化试验箱是北京耐尔得公司研发的进行混凝土碳化试验的专用设备。产品采用中文液晶显示,操作简单,全程自动控制,性能完善。
北京耐尔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3-03-17
混凝土冲刷试验机
NELD-CSTM混凝土冲刷试验机是根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T352-2020》和《DL/T5150-2017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所规定的技术要求而设计的,利用高速离心力旋转叶轮转动水流冲击混凝土内环表面,以测定混凝土表面抗水流冲击磨损能力。客户可任意调整冲刷流速(10m/s∽40m/s)及冲刷时间。由于成型试件较重,产品采用液压升降试件箱的方式进行装卸,大大减轻人工吊车协助,试验箱内采用制冷循环系统实现试件箱体温度的控制(目标温度可设定),该设备是测定各类混凝土内表面高速抗水流砂冲击磨损能力的专用仪器。全自动升降试验箱体设计国内首创。
北京耐尔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3-03-17
轻型混凝土井盖支柱
近期我司正在研究轻型混凝土井盖支柱,原支柱是普通钢筋所制作,易变形、易生锈、易膨胀,导致井盖使用年限限制,现用复合纤维增强材料代替,研究验实检测中。
烟台新港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1-08-31
土壤修复示范工程项目介绍
本项目采用生物生态相结合的工艺,首先将筛选的高效微生物接种于受污染土壤,通过调整土壤的营养状态,大幅度降低硝基化合物,为生态修复创造条件;再利用特定植物根系的富集作用强化生物降解,并将硝基化合物转移至根、茎、叶中。经本项目处理后的土壤满足GB15618-1995中的III类标准,硝基化合物含量不超过2mg/kg。
北京大学 2021-02-01
土壤修复示范工程项目介绍
本项目采用生物生态相结合的工艺,首先将筛选的高效微生物接种于受污染土壤,通过调整土壤的营养状态,大幅度降低硝基化合物,为生态修复创造条件;再利用特定植物根系的富集作用强化生物降解,并将硝基化合物转移至根、茎、叶中。经本项目处理后的土壤满足GB15618-1995中的III类标准,硝基化合物含量不超过2mg/kg。
北京大学 2021-04-11
快速成膜和创面修复技术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小英教授团队提出一种由天然高分子和无机材料纳米杂化获得的冠状病毒防护材料,实现快速成膜,在口罩和防护服的最外层形成一层具有抗菌抗病毒效果的透气防护层。此外,针对医护人员长期带口罩而产生的疼痛、麻木、压红,甚至破损等问题,使用改性天然高分子和无机抗菌材料复合的超薄海绵作为防护夹层,实现集抗细菌感染、快速愈合和平衡修复为一体的创面修复,该技术已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州华侨医院等多家医院开展了合作研究。 团队研发的超薄海绵防护夹层点击查看原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0
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修复技术
"重金属的环境风险与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态含量而非总量密切相关。原位钝化修复通过在土壤中添加不同比例磷基、炭基等材料组成的新型环境友好钝化剂,通过提高pH、沉淀、吸附等作用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稳定化修复是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具备良好应用潜力的原位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由于其环境友好性和潜在的经济价值,科学选择修复植物并辅以绿色化学、生物强化方法提高其修复效率,在污染耕地修复、替代种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本成果研发的系列钝化剂可以有效降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一次施加,持续有效长达十余年,而且芦蒿重金属含量达到《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 开发的以柳树为核心的植物修复技术,在高效去除土壤重金属、改善土壤质量的同时,收获的柳树可用于绿化、岸边缓冲带建设等领域,具有很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同时,钝化剂在江苏、湖南、安徽等地推广,使中轻度污染土壤中水稻的重金属含量达到国家标准。以柳树为核心的植物修复技术在江苏、河南等地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南京大学 2021-04-10
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修复技术
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耕地污染点位超标率19.4%,其中以重金属污染为主。重金属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重金属的环境风险与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态含量而非总量密切相关。原位稳定化修复通过在土壤中添加不同比例磷基、炭基等材料组成的新型环境友好钝化剂,通过提高pH、沉淀、吸附的等作用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稳定化修复是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具备良好应用潜力的原位修复技术。本成果研发的系列稳定剂可以有效降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通过田间试
南京大学 2021-04-14
食管修复再生材料的研发
2008年度全世界67亿人口新发食管癌48.2万例,发病率为7.0/10万 。由于国民饮食习惯,生活水平,健康意识等多方面因素及食管的特殊生理功能,中国食管相关疾病一直呈现持续高发状态。我国是世界食管癌的高发地区,食管癌患者占世界的 50 %,高发区发病率达32 ~48/ 10 万,每年死亡人数达23.8万人。其中,先天性食管闭锁、发育异常的发病率在新生儿中约为1/3000。胃食管返流症状人群发病率为8.97%,糜烂性食管炎的人群发病率1.92%,化学性烧伤导致的食管广泛性狭窄,食管息肉、瘘等。 据卫生部统计,全国每年需进行食管手术 的人群超过 2000万人 ,目前使用胃镜是诊治食管相关疾病首选方案。尤其对于早期诊断及治疗,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由于创伤小,能完整剥离肿瘤,能保持食管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术后病人生活质量高,更是治疗食管疾病的优选方案。但是,早期食管癌ESD术后引起的溃疡、出血及狭窄的现象依然无法解决。 该项目制备的小肠粘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 SIS) 材料,是一种含生物活性因子的天然材料,可有效去除细胞成分,保留较多生物活性因子,有效降低免疫原性,降低炎性反应,提高材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组织特异性再生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食管癌ESD术后溃疡、出血及狭窄的问题。具有可持续性研发能力的开放体系,可根据临床需求,持续性研发形成系列产品。未来可扩展到所有肌性组织器官修复再生材料的开发(如尿道,膀胱,胆道、子宫等),最大限度满足医疗需求,具有更为广阔的商业市场前景。
四川大学 2016-04-20
抗工艺涨落的自修调集成电路片上振荡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工艺涨落的自修调集成电路片上振荡器,包括集成于同一芯片的用于产生基准脉冲的基准振荡单元,用于产生输出脉冲的待修调振荡单元,以及用于接收基准脉冲和输出脉冲,并根据接收到的基准脉冲和输出脉冲向待修调振荡单元发出相应的修调信号,控制待修调振荡单元对输出脉冲进行频率修调的自修调逻辑控制单元。由可片内集成的基准振荡单元提供频率调修所需的基准脉冲,并在修调完成后关闭基准振荡单元,实现了输出频率的片内自修调,避免片外修调,有利于降低芯片制备成本。且硬件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并在不修调时,关闭基准振荡单元,降低芯片的功耗。
浙江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5 3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