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柔性在线自动测量方法、技术及应用
仪器仪表科学技术领域,创新性地利用工业机器人作为柔性运动平台,发明了面向现代混流制造的柔性在线测量新方法,通过有效的误差控制方法设计和精细的技术实施,结合专用多功能非接触测量传感器,很好地解决了柔性在线测量灵活性、测量精度、测量效率三者之间的矛盾,实现了高性能柔性在线测量应用。发明产品通过了一汽大众、东风神龙等国内主流汽车厂的严格考核,形成了产业化应用,为多品种混流制造提供了先进的测量手段支持。
天津大学 2021-04-14
技术需求:工业自动化智慧平台开发
1、智能车间:生产自动化、维护智能化、分装迅捷化智能车间为整个智慧工厂的核心功能模块,它在原有工厂电气化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加装各种控制器,将生产过程变得简单易学,可实现工人的快速培训、快速上岗、减少培训费用支出,降低生产成本;将生产过程程式化,降低生产过程中残次品的产生。2、智能仓储转运系统(WCS、WMS、TCS):成品(半成品)自动转运,自动出入库,仓库管理实现完全自动化。3、智能品质管控:产品品质管控智能化,智能品质管控依托工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智慧工厂品质管控环节历史数据以及当前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搭建计算机视觉识别网络,运用统计学原理对产品进行精准品质分析,避免残次品流入市场,影响企业品牌形象。4、集成相关管理系统:与ERP,MES系统集成,与工厂现有ERP和MES系统集成,实现订单、原料管控、人员管理、成本分析、生产计划、生产具体实施、仓储物流、成品进入市场全过程无缝衔接,工厂生产管理完全智能化。5、产品追溯系统:产品生产全周期追溯产品问题追溯一直是困扰工厂生产的较为严重问题之一,产品追溯系统从半成品开始就生成此项产品的唯一工厂标识码,存在于整个生产周期,通过追溯标识码可以定位到其生产机台,转运时间,入库时间,存储库位信息,出库时间,有效降低不合格品的管理成本,做到责任到人。
南昌思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21-11-02
技术需求:自动化生产管理系统
1、目前公司采取人工焊接,效率低,焊接质量不稳定,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通过优化工艺流程,采用自动焊接机器人,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使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2、目前产品装配采用手工装配,效率低,产品一致性差,通过产品自动化装配产线,实现产品装配规范,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
青岛天诺机电有限公司 2021-06-17
技术需求:产车间智能制造自动化
1、生产车间智能制造自动化;2、石墨烯玻璃深加工产品的深度开发3、二代钢化玻璃防眩板项目的夜间发电及GPS定位功能,使道路防护产业进一步升级,逐步向节能环保、智能、高速型推进。
淄博博山孟友钢化玻璃制品厂 2021-08-30
高中通用技术—湿度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套件
产品详细介绍金钥匙科教设备有限公司将电子元器件封装在模块化的注塑件中,解决了在课堂上无法使用PCB板、面包板来焊接电路的难题,具有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便利性及可重复使用性,为学校在电子教学方面提高质量和效率以及降低教学成本提供了保证。①认识雨水传感器,了解雨水传感器的特性及使用方法。②学会使用雨水传感器设计系统电路。电话:0513-8160127181601272EMAIL:ntjyskj@yahoo.com.cn网址:www.ntjys.com.cnQQ:979322621
南通金钥匙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自来水生产过程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自动化、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
“自来水生产过程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自动化、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项目通过对制水生产流程的关键性工艺流程的研究,针对整个工艺流程大时滞、大惯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在原有检测和控制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与实际工艺和设施相应吻合的系统数学模型,改进控制算法,开发臭氧投加,加矾和加氯系统的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并进行大系统整合、优化,实现对自来水厂整个工艺流程的自动控制,进而提高和稳定出厂自来水的水质,并实现节能降耗。该成果已经在南京城北水厂、北河口水厂、苏州相城水厂得到广泛应用。
东南大学 2021-04-10
自来水生产过程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自动化、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
简介内容文字控制在150-300字,主要说明成果的特点和技术创新点,应用领域(可以包括:主要技术、经济性能指标,成熟程度,应用前景,投资规模,希望的合作方式、获得的荣誉或专利情况等内容)“自来水生产过程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自动化、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项目通过对制水生产流程的关键性工艺流程的研究,针对整个工艺流程大时滞、大惯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在原有检测和控制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与实际工艺和设施相应吻合的系统数学模型,改进控制算法,开发臭氧投加,加矾和加氯系统的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并进行大系统整合、优化,实现对自来水厂整个工艺流程的自动控制,进而提高和稳定出厂自来水的水质,并实现节能降耗。该成果已经在南京城北水厂、北河口水厂、苏州相城水厂得到广泛应用。  ①平流池出水实际浊度值与设定浊度值的偏差在95%以上时间内应小于等于±1NTU(目前南京市自来水公司浊度内控标准允差±2NTU ); ②出厂自来水余氯在95%以上时间内控制在0.6mg/L~0.8mg/L (目前南京市自来水公司出厂自来水余氯内控范围为0.6mg/L~1.0mg/L); ③(相比目前)年均节约矾耗≥8%; ④(相比目前)年均节省氯气投加量≥10%; ⑤(相比目前)年均节省电耗≥5%; ⑥(相比目前)年均节约反冲洗水量≥10%; ⑦从自来水总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可实现对城北水厂一泵房(取原水)、二泵房(输出自来水)远程监视和远程调度。获得4项发明专利授权,5项软件著作权授权 1.基于废水排放比例采样时刻低比例系数的确定方法 专利号:ZL201110280585.3 2.在线采集水质数据有效性的诊断方法             专利号:ZL200910185421.5 3.一种水厂臭氧接触池进水流量的在线测量方法     专利号:ZL200910233689.14.基于RFID 的记忆式废水留样装置                专利号:ZL201120354013.0   ① 平流池出水实际浊度值与设定浊度值的偏差 在 95% 以上时间内应小于等于± 1NTU (目前南京市自来水公司浊度内控标准允差± 2NTU ); ②出厂自来水余氯在95%以上时间内控制在0.6mg/L~0.8mg/L (目前南京市自来水公司出厂自来水余氯内控范围为0.6mg/L~1.0mg/L); ③(相比目前)年均节约矾耗≥8%; ④(相比目前)年均节省氯气投加量≥10%; ⑤(相比目前)年均节省电耗≥5%; ⑥(相比目前)年均节约反冲洗水量≥10%; ⑦从自来水总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可实现对城北水厂一泵房(取原水)、二泵房(输出自来水)远程监视和远程调度。获得4项发明专利授权,5项软件著作权授权 1.基于废水排放比例采样时刻低比例系数的确定方法 专利号:ZL201110280585.3 2.在线采集水质数据有效性的诊断方法             专利号:ZL200910185421.5 3.一种水厂臭氧接触池进水流量的在线测量方法     专利号:ZL200910233689.14.基于RFID 的记忆式废水留样装置                专利号:ZL201120354013.0
东南大学 2021-04-13
间歇靛蓝生产工艺计算机优化控制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靛蓝是染色牛仔布的主要染料,每年全世界的靛蓝需求量达 10 万吨之多。靛蓝生产工艺主要以间歇法为主,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其中 的碱熔反应工艺堪称间歇反应的经典,在一百多年历史中,即使到上世纪 90 年代国际上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化学品公司最后放弃该产品生产的时候,也没有能够用一种连续的生产工艺来代替它。目前全世界大概 80%的靛蓝由中 国生产,其中 60~70%出自江苏泰丰公司。在 2006&nbs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电供暖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本成套设备,以电供暖的各个电暖气为控制对象,以建筑内不同房间不同区域的取暖温度为控制参数,自下而上,组成了由单片机现场控制器(控制室单独使用PLC控制器)、PLC中间层算法控制器、工控机为上位机构成监控界面的DCS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控制系统。此系统的目的在于替换传统水暖系统,利用合理科学的软件算法,实现节能、环保、减排的效果。设备兼具教学、实验、科研及实用的功能。 成果技术特点:本套装置由四个单片机组成现场控制器,一个PLC组成的控制室控制器,与中间层面的S7-300PLC控制系统,以及顶层监控层的工控机装置,统一安装到了一个整体的平台上。此平台便于实地集中实验、研究,也有利于集中编程与项目演示。 图1 设备实物图 图2 为智能控制系统电脑操作界面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2025-05-19
芯片热设计自动化系统
TDA(芯片热设计自动化)软件是清华航院曹炳阳教授团队全自主研发的国际首个芯片跨尺度热仿真与设计系统。TDA软件可实现芯片从纳米至宏观尺寸的热设计与仿真,支持芯片微纳结构内部热输运过程的模拟研究,直接提高芯片热仿真精度与结温预测准确度,进而提高芯片性能、寿命和可靠性。
清华大学 2025-05-1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859 86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