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端全自动录播
现代中庆全自动录播系统是学校建设精品录播教室的优选方案。系统采用空间网格智能跟踪技术,自动控制多路摄像机,在无须人员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录制教学现场信号,形成画面流畅,语音清晰的视频文件。 旗舰型产品录播专家R300配备最先进的服务器级录播工作站,可灵活支2-5路摄像机(广播级或专业级)的智能跟踪和全高清拍摄,产品具备专业导播台,对于有特殊要求画面可以切换的人工进行精确控制拍摄。 R300采用一体化设计,方便录播设备的部署,降低了录播教室工程建设难度。     系统优势 图像技术 录播专家R300内置高稳定性、高性能的服务器级录播工作站JP100HDII。 服务器级录播工作站 JP100HDII 录播工作站JP100HDII采用服务器设计理念,具有性能高、运行稳定和极高的可扩展性的特点。JP100HDII集音视频采集、导播、编码、录制、直播于一体,是录播图像系统的核心设备 控制技术 录播专家R300内置教师和学生跟踪机,控制摄像机进行跟踪拍摄 高精度识别 基于空间网络定位及跟踪技术,支持红外识别和图像识别技术,更可以结合两者的优点,采用复合识别技术,大大提高跟踪识别精度。 专业导播台和远程导播 对于一些需进行细节拍摄的特殊课程(如实验课、分组讨论等),自动录播难以达到最佳配设效果。通过R300自带的专业导播台,可以自动和手动相互配合录制出理想的画面。 系统支持管理端对录播教室进行远程导播。 音频技术 录播专家R300内置全自动调音台,高清晰采集教室声音进行 智能拾音技术 教室内多支话筒同时采音时,混响和环境噪音增加,导致声音采集不清晰。 全场景智能调音台采用智能拾音技术,自动探测话筒和主声场的位置,仅开启最近的一只话筒,大幅度提高录音质量。 自动语音增益技术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移动,采集到声音会发生声音大小变化。自动语音增益技术对采集的声音自行调整,确保声音大小一致。 平台支持 中庆教育云平台以人人通空间的方式提供多层级的资源管理、展示和深度应用 中庆教育云 录播专家R300录制的教学现场视频,可自动上传到中庆的教育云平台,形成教师个人资源或者成为校/区级的优质资源,为后续录播资源深度应用和大数据采集提供有效的支持。
北京中庆现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全自动录播系统
北京中庆现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NMT自动灌流系统
“NMT界乔布斯”许越先生推荐创新平台 中关村NMT产业联盟推介成员单位创新产品 “全球抗疫,人人有责” 推出背景:         灌流是向细胞内插入细管并注入液体,用人工液置换细胞质的过程。为了使离体的组织、器官能长时间保持生活状态,灌流液必须能代替血液。为此都使用Na+、K+、Ca2+组成的且与该动物血液的主要离子相近且具有近似pH的生理盐溶液。   灌流常用在离体器官的血液置换上,本质实际上是溶液的置换。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溶液的置换呢?培养样品的溶液环境,检测样品的溶液环境,亦或者处理样品的溶液环境,这些都可以根据科研工作者的需求进行溶液的置换,确保溶液环境中提供的成分保持一致。   产品介绍 名称:NMT自动灌流系统 型号:RPD-100 品牌:旭月 产地:中国 简介: 应对挑战: NMT的瞬时处理需要快速地更换溶液,确保瞬时的意义 处理样品时需要保持恒温,或者恒定的离子浓度 样品处理中两种处理液的更换量和更换速度无法保证 解决方法: NMT自动灌流系统能够针对瞬时处理,提供快速的溶液更换,确保瞬时的效果 NMT自动灌流系统能够提供持续的溶液供应,提供恒温以及恒定浓度的条件 NMT自动灌流系统可以设置溶液的更换速度和更换量,保证实验的一致性   功能特点 1.基本功能: 自动添加、抽离、更换测试液、培养液等,满足多种实验需求 2.性能参数: 工作电压:220V 添加、抽离溶液的速度等级:3个档位 添加、抽离溶液速度:1档0.05mL/s;2档0.1mL/s;3档0.2mL/s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模拟驾驶人主观感知与反应的交通流微观仿真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驾驶人主观感知与反应的交通流微观仿真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元胞的总数和仿真车辆的个数,初始化仿真系统;(2)仿真系统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演化:根据驾驶人的最大期望速度,对车辆进行加速操作;根据交通状况对车辆进行速度调整操作;根据交通状况,对车辆进行随机慢化操作;更新车辆在下一仿真时刻的位置;(3)计算交通流的密度、速度和流量关键交通参数。本发明在速度调整操作和随机慢化操作等关键技术环节更加真实地考量了驾驶人的主观感知与反应特征,使得模型能够更好地分析驾驶人的主观因素对交通流运行的影响,为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提供支持。
东南大学 2021-04-11
未来之路:无人驾驶移动充电桩的创新解决方案
随着电动汽车(EV)市场的蓬勃发展,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成为了推动这一领域进步的重要因素。然而,传统的固定充电站面临着布局不均、建设成本高昂以及用户寻找充电站不便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无人驾驶移动充电桩(AMCS)的概念应运而生,它结合了自动驾驶技术和移动充电服务,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灵活的充电解决方案。
徐州星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24-05-21
焦炉自动测温、 自动火落判断与加热燃烧优化控制
成果简介(1) 实现焦炉立火道温度的直接测量; (2) 建立火道温度变化趋势数学模型; (3) 实现焦炉加热过程的全自动控制; (4) 建立炼焦指数模型;(5) 建立标准火道温度模型;(6) 根据甲方要求生成所需要的各种工艺流程、 趋势、 报表、报警和操作指导画面; (7) 节约煤气量达 3%左右; (8) 实时监测全炉各炭化室的工作状态; (9) 有利于延长炉龄, 稳定焦炭质量, 降低劳动强度; (10) 自动连续测量焦饼表面温度, 并自动生成趋势曲线和报表。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锻造自动线伺服步进梁自动上下料装置
项目背景:锻造作业存在难以克服的高温、粉尘、噪声、 振动等严重危害操作者健康的缺点,基于职业健康安全的要 求,锻造生产实现自动化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加之劳 动力成本的增加,智能制造成为发展趋势,也是中国制造业 的重大发展战略。锻造伺服步进梁是锻造自动化的专用设 备,是面向高端锻造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多工位连续锻压, 实现自动化抓取锻件装置,不使用关节机器人,通过锻压机 和步进梁手抓的同步自动控制,抓取工件实现多工位锻压过 程。具有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用工量和生产成本,效 率是普通机器人的 2~3 倍,价格却只有机器人的 1/2~2/3, 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核心设备。步进梁锻造自动化生产线适用 于批量大、多工位连续化锻造生产。通过步进梁自动化方式 实现大批量稳定化生产是世界知名锻造公司采用的最先进 生产方式。目前成熟的产品和技术,都是由国外大公司垄断, 国内尚无可替代的产品。锻造伺服步进梁的主要难点在于步 进梁属于三次元,各种参数的设计需要大量基础科学的理论 知识储备和实际经验的积累。本研究主要解决国内锻造伺服 步进梁面临的困难和技术难点,突破关键技术,实现其国产 化替代,保障供应安全,降低成本。锻造伺服步进梁主要部 分由左右单元框架,2 根梁,多对夹爪,锻件有感知装置, 操纵装置,10 台伺服马达(上,下移动闭合各 4 台,左右位 移 2 台),2 台减速器构成。锻造伺服步进梁的上下移动由伺服马达,滚珠丝杆来实现。夹爪的闭合由闭合伺服马达左右、 前后旋转滚珠丝杆来实现。梁的前进(右移)和后退(左移) 由减速器与齿轮、齿条驱动。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上料装置位置移动,误差出 现,导致步进梁第一工位夹爪抓取不到棒料;2.夹爪抓料移 动下一工位过程中掉料;3.夹爪抓料移动下一工位过程中放 料位置偏移;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大学研究机构;熟悉锻造工艺和 伺服控制技术。具有智能制造技术的实施案例。 
青岛默森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2021-09-13
全自动离心管开关盖移液工作站-草履虫P5
长沙演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5-05-19
河北建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河北建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5-04-19
仪研智造(上海)药检仪器有限公司
仪研智造(上海)药检仪器有限公司始创于2007年,是由原中国药科大学技术专家和上海市光学研究所多名科研人员组成,主要开发生产与销售药物检测仪器。依托高校雄厚的智力资源,结合多年来与国家药典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国家/省/市级药品检验所、各大医药教学/科研院所等建立起来的良好合作关系,公司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水平,现已发展为以电子信息、光机电、计算机技术一体化产品为主的现代化制造企业。 公司主营药品检测仪器,包括药物黏度测定仪、药物锥入度测定仪、膏药软化点测定仪、药物凝固点测定仪、药物旋转粘度计、溶出仪、崩解仪、片剂硬度仪、片剂脆碎度仪、透皮扩散仪、融变仪等60多个系列,120余品种。主要产品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区,部分产品已进入海外市场。我司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制药行业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公司不断投入研发和技术创新,保持与行业前沿的联系,并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更新。
仪研智造(上海)药检仪器有限公司 2025-02-2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1 22 23
  • ...
  • 259 26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