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汉字智能授课系统-云
资源
授课版
易文汉学汉字智能授课系统,是为语文教学与硬笔书法教学的一线老师提供的智能授课系统。该系统内含完整而丰富的教学资源、与一线教学相配套的语文识字写字课程体系、硬笔书法课程体系。该系统依托前沿的计算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从“如何写”、“怎么读”、“拆开看”、“说结构”、“讲故事”、“知字意”、“写好字”七个维度来透析汉字教学与硬笔书法学习的深层次教学内容。 通过在每个教室安装一套易文汉学汉字智能授课软件,通过账号来访问“易文云”资源和课程。系统可支持跨平台教学,可实现客户端软件和WEB端两种模式进行教学,支持校园内20个教室内安装使用调取授课资源。
北京易文汉学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华夏金东方校园
资源
管理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华夏金东方的特色:开放灵活、有效实用、管理方便、客户端免安装、维护简便、操作简单直观、突出素质教育。 华夏金东方的内容:校园网上的电影院、校园网上的图书馆、校园网上的音乐厅、校园网上的美术馆、校园网上的备课室、校园网上的展览厅。
华夏教育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2021-08-23
系列海洋
监测
浮标研制及在国家海洋环境
监测
中的应用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王军成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系列海洋监测浮标研制及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项目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该获奖成果瞄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迫切需求,突破了浮标用传感器研制的关键技术,攻克了抗恶劣海洋环境、高可靠性、深海系留、拼装式浮标等技术瓶颈,研制了适用于近海、大洋和极区等极端环境监测的12种规格系列军民两用浮标产品,形成了我国浮标的系列标准,构建了我国海洋监测浮标技术体系,使浮标用传感器国产化率从10%提高到70%,扭转了浮标用传感器依靠进口的局面,显著降低了浮标平均故障率,使浮标在位可靠运行时间提高了三倍,观测数据接收率提高到95%以上,全面支撑了国家浮标网建设。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4-22
薄形全采光高效
自然
通风隔声窗
薄形全采光高效自然通风隔声窗采用多层薄空腔微穿孔共振宽频消声结构形成消声 通道技术,内不含任何传统多孔纤维材料,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并解决了厚薄形透 明材料微孔加工的工艺问题;消声通道安装简便,易于清洗更换;现场实测效果优于现 市场上使用的通风隔声窗。
同济大学
2021-04-11
国
自然
首批“优青”项目专家名单公布
7月1日,国自然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公布了首批优青项目会评专家名单。生命科学部2022年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会议评审专家,共有129人。
国自然基金委
2022-07-01
基于
自然
路标提取的移动机器人
移动机器人平台上的环境感知在生产和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日本在该方面发展 都很快,我国近些年也开始开展移动机器人软硬件方面的理论和实体研究。项目“基于自然路标提取 的移动机器人构建环境全局地图的研究”在北京市教委资助下,设计了一台集视觉和激光、红外传感 器于一体的移动机器人,可以初步实现对环境的探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视觉信息的提取。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学龄前儿童SID
自然
矫正训练法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on Disorder,SID)在我国检出率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儿童SID检出率为10%~40%,个别地区报道检出率更高。 SID与许多心理问题如学习困难、焦虑、抑郁、自闭症、多动症、原发性遗尿等有关,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育产生了不良影响。 3~6岁是儿童身体急速发展的时期,也是预防感觉统合失调的重要阶段。感觉统合训练多通过运动的形式实现。 本研究成果根据神经心理的理论,开发出一套学龄前儿童SID自然矫正训练法,将感觉统合训练与适合幼儿身心发育水平的体育游戏结合起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感觉刺激,以提高其感觉统合的自然发展。研究成果开发的方法具有适宜、安全、有效、娱乐的特点,能够有效矫正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四川大学
2016-05-03
浙大最新研究成果登《
自然
》
浙大研究团队利用前沿的化学遗传学干预手段,精确抑制小鼠嗅觉感受神经元活动。研究人员发现,抑制嗅觉感受神经元活动后,肿瘤体积显著下降;而激活其活动后,肿瘤体积增加。结果证实,嗅觉环路神经元的兴奋性活动是胶质瘤产生的根源。
浙江大学
2022-06-08
一种水貂尿粪
自然
分离的消化代谢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貂尿粪自然分离的消化代谢笼,包括为水貂提供活动区域的笼体和为水貂提供睡眠区域的笼舍,笼舍和笼体组成一体结构,笼舍和笼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的下方是一个尿粪分离装置,该尿粪分离装置由两层组成,上层是使尿液从粪便中分离的过滤层,下层是用于收集来自分离层尿液的导流层,导流层的横截面呈V字形,导流层的底部基线和水平面的倾斜度可调,导流层呈V字形,尿液从导流层的两个侧翼向流向中间谷底,这样可以调节导流层的底部基线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实现对导流层的整体倾斜,目的是调节尿液沿谷底流动的速度,这样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倾斜角的大小,获得理想的尿液流动速度。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穿山甲或是可能的潜在
自然
宿主的研究
云南大学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志刚团队一项关于马来穿山甲不是新冠病毒中间宿主,而可能是与新冠病毒类似的病毒潜在自然宿主的研究结果,近日在Cell子刊《当前生物学》上正式发表。 2020年2月2日,张志刚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对来自2019年3月24日无法救护成功的一只穿山甲肺样本病毒组学数据进行重新组装和全面分析,发现其携带有与新冠病毒相近的冠状病毒,被命名为穿山甲冠状病毒(Pangolin-CoV),这种病毒与新冠病毒以及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报道的蝙蝠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相似性分别为91.02%和90.55%。 研究发现,穿山甲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的亲缘关系仅次于蝙蝠冠状病毒,但是穿山甲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的S1功能基序高度一致,涉及与人类ACE2受体互作的五个关键氨基酸残基完全一致,而蝙蝠冠状病毒发生了四个突变,提示了穿山甲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具有相似的宿主细胞识别能力。研究还发现在S1/S2酶切位点,新冠病毒含有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类似的Furin蛋白识别序列,而穿山甲冠状病毒、蝙蝠冠状病毒以及SARS冠状病毒都缺失了该功能基序,表明新冠病毒与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具有相似的宿主细胞侵入机制。 相关研究进展于2月15日第一时间上报到科技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攻关项目”,预印本于2月20日在bioRXiv上公布。2月26日,《自然-新闻》作了引用报道。3月19日Cell子刊《当代生物学》以“马来穿山甲可能是类新冠病毒的潜在自然宿主”为题正式发表,研究数据可在相关平台上自由获取。 马来穿山甲(Manis javanica)地理分布 张志刚研究团队认为,从目前发现的中菊头蝠、马来穿山甲两个可能的潜在源头宿主分布区来看,中国华南也只是目前发现的可能潜在自然宿主之一的中菊头蝠的部分分布区,现有研究不能确定新冠病毒的发生地,更不能表明新冠病毒起源于中国。 中菊头蝠(Rhinolophus affinis)的地理分布 这项研究还首次全面澄清了新冠病毒与穿山甲冠状病毒、蝙蝠冠状病毒、SARS冠状病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关系,认为在蝙蝠和穿山甲之外,新冠病毒存在其它未知中间宿主,这为进一步攻克病毒源头和传播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 对未来新冠病毒的溯源,张志刚研究团队建议,可集中到与走私马来穿山甲交叉分布的蝙蝠、食肉动物以及偶蹄类动物、啮齿类类动物及其自然分布区展开全面调查采样,以及集中到与中菊头蝠交叉分布的食肉动物、偶蹄类动物、啮齿类动物及其自然分布区展开全面调查采样。
云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19
20
21
...
97
9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