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小麦-簇毛麦远缘新种质创制及应用
本成果创制的高抗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新种质,可以作为育种中间材料提供回交转育到不同生态区的小麦品种中。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栽培品种遗传基础日趋狭窄已成为作物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瓶颈,外源物种蕴藏大量优异基因,而外源易位系诱导效率低、外源基因克隆难是制约外源基因导入和应用的主要限制因子。为将小麦亲缘物种簇毛麦的抗病、抗逆、优质等多种优异基因导入栽培小麦,在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下,将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历时三十余年,成功地按照“染色体组→染色体→染色体臂→染色体区段→目标基因”由大到小、逐步深入的技术路线,将簇毛麦优异基因特别是抗病基因转入栽培小麦,对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源更新贡献突出,新种质在小麦育种中大规模应用,产生了重大影响。该项目在簇毛麦优异基因发掘和利用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成果创制的高抗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新种质,可以作为育种中间材料提供回交转育到不同生态区的小麦品种中。目前,利用该课题组提供的易位系以及该易位系衍生的新品种作为亲本,四川内江市农科院、河北石家庄市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江苏里下河农科所等单位育成了内麦8号~内麦11号、石麦14、远中175、扬麦18等40余个小麦抗病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抗病高产,累计已推广1亿亩左右。还有一批新品系正在参加全国和省级区域试验。 本成果创制的高抗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新种质,既能提高小麦产量,又能减少病害损失,还能减少施用农药带来的污染和危害,对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源更新将做出突出贡献,将会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成果提供的分子标记以及克隆的基因,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设计育种奠定基础。此外,本成果创造性地将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有效解决了外源基因精细定位和克隆难的问题,为克隆外源基因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可供其他作物和更多优异基因向栽培作物转移作借鉴。
南京农业大学 2022-07-25
基因编辑新型底盘工具Cas12i和Cas12j的发掘
利用Cas12i和Cas12j在水稻、玉米、大豆、拟南芥和猪等农业生物中验证了基因编辑的靶向剪切活性,达到产业应用的基本要求,为我国基因编辑产业化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基因编辑技术的核心是底盘核酸酶(Cas9、Cas12a、Cas12b),核酸酶的原始核心专利被美国等少数国家所垄断。这些底盘核酸酶的多个核心专利已经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获得授权。因此,我国农业生物基因编辑技术在产业化方面有受制于人的风险,必须研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酸酶,打破国际专利垄断。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积极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底盘核酸酶发掘。2017年以来,研发团队从微生物宏基因组中发掘了一系列核酸酶,申报了14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Cas12i(专利号ZL201980014560.3)和Cas12j(专利号ZL 201980014005.0)两个基因编辑核酸酶已于2021年获得中国及中国香港地区的发明专利授权,并向美国、日本、欧盟等14个国家或地区提交专利申请。已经利用Cas12i和Cas12j在水稻、玉米、大豆、拟南芥和猪等农业生物中验证了基因编辑的靶向剪切活性,达到产业应用的基本要求,为我国基因编辑产业化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两个专利已经以排他性的方式许可给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8-15
CNG发动机单缸自充气系统及其自充气方法
其他成果/n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NG发动机单缸自充气方法,通过将CNG发动机内的一个气缸作为充气气缸,余下的部分或全部气缸作为动力气缸,使充气气缸作为活塞式压缩机气缸,将民用天然气压缩后充入高压CNG储罐内。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CNG发动机单缸自充气系统,包括CNG发动机、高压CNG储罐和连接管网;所述CNG发动机包括气缸和ECU,所述气缸包括气缸进气阀、气缸排气阀、气缸盖和火花塞;所述气缸包括一个充气气缸和至少一个动力气缸;所述充气气缸设置有闭缸装置和充气通道,所述充气通道上设置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上设置有气缸充气控制阀。该方法和装置能够使用民用天然气对CNG汽车进行充气,改装幅度小,易于实现,不影响CNG发动机的性能。
武汉理工大学 2021-04-11
十万次级自复保险丝及半自复电路
本保险丝可用于替代普通可熔保险丝,与半自复电路配合使用,可避免电 路自复,使用寿命长达十万次以上。
山东大学 2021-04-13
多功能自清洁玻璃
自清洁玻璃能够利用阳光、空气、雨水,自动保持玻璃表面的清洁,并且玻璃表面所镀的TiO2膜或其他半导体膜还能分解空气中的有机物,以净化空气,且催化空气中的氧气使之变为负氧离子,从而使空气变得清新,同时能杀灭玻璃表面的细菌和空气中的细菌。自清洁玻璃不仅能净化本身,还能净化周围的环境,有着人们希望的理想功能。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01
防雾自清洁涂料
防雾自清洁涂料可在多种材质如玻璃、镜面、塑料等表面使用,在保持材料原色度、透明度等外观特性的情况下,使材料表面具有防雾、抗菌、自洁、光催化分解污染物和清洁空气等新功能。该涂料可在玻璃窗、交通道路指示牌和警示牌、大型广告牌、照明器具、建筑物外墙等场合使用,使物体表面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洁净和美丽,显著减少清洗次数和难度。涂料使物体表面污物易于用水清洗,因此大大减少清洗所需的人力、物力消耗,降低清洗成本和危险性。由于涂料膜的超亲水性及防雾性能,也可用在交通镜、汽车倒视镜、汽车前后挡风玻璃上,提高雨雪天气和寒冷季节的行车安全。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4-10
多功能自清洁玻璃
本产品可应用于以下范围: 1)        建筑玻璃:大厦墙面和玻璃屋顶,建筑门窗,建筑装饰,屋顶光棚,玻璃幕墙,玻璃采光顶,玻璃温室、阳光房等。 2)        车辆玻璃:汽车车窗玻璃,列车车窗玻璃,城市轨道列车车窗玻璃,船用玻璃等。 3)        可以复合加工成钢化玻璃、中空玻璃、夹层玻璃等玻璃制品。 技术指标: 1)    超亲水性:多功能自清洁玻璃与水的接触角度为0-15°,显示出超亲水性,超亲水性一方面可以隔离油污与玻璃表面的直接接触,另一方面可以将灰尘、污垢从玻璃表面浮起,污物随着水膜在重力作用下从玻璃表面滑落,达到自清洁效果。雨水即能清洁玻璃。 2)    光催化性:TiO2等颗粒具有高效催化活性,能氧化或还原多数有机物或无机物,这一特性能将玻璃表面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分解成为水和二氧化碳,保持玻璃表面的洁净。阳光即能使玻璃洁净。 3)    防紫外线特性:能减少紫外线的射入,使室内环境温馨舒适。 4)    隔热特性:这一功能首先能减少热量的直接射入,其次,膜本身的隔热效能,可以提高室内外的温差,夏天可以减少空调的运行,冬天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使其具有良好的节能特性。 5)    美观特性:多功能自清洁玻璃表面有纳米尺度的钛颗粒,具有淡雅的金属光泽,使大厦及装饰物表面美观亮丽。 6)    增透特性:多功能自清洁玻璃具有减少反射,增加透射的功能,这一功能使景物更加清晰亮丽。 本项目与国内外类似产品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    多功能性,除自清洁功能外,还具有节能特性、舒适特性和美观特性。 2)    生产适应性,即可在线生产,亦可单独生产;既可小型非自动化生产,亦可全自动化大规模生产。 3)    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小,产品质量稳定。 4)    制备成本价格低,利润空间大,具有市场竞争力。 应用前景: 1)    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等已经把多功能自清洁玻璃广泛应用于幕墙、大厦、住宅; 2)    日本权威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国际上利用TiO2光催化功能制作生产的建材等各类环保产品将会达到42~84亿美元的销售产值,国际市场发展前景看好; 3)    随着人民对环境清洁程度的要求提高,多功能自清洁玻璃产品市场会越来越大。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自记温度计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珍稀药材白及新种质创制与规范化种植
可以量产/n白及是兰科植物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类群之一,药用历史悠久,具有止血、抗菌、消肿、抗肿瘤、生肌敛疮等功效,并在食品、 化工行业等领域运用广泛,开发潜力巨大。该研究组致力于白及资源的基础生物学、道地性机理、优异新种质培育、规范化栽培及产品开发的系统研究,目标为推动白及开发成为我国中药支柱产业之一及国家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目前已取得系列重要进展。白及一般亩产1000-3000kg,目前市场价格为800-1000元/kg,得率约25-30%。按照价格及产量的最保守估算,亩产直接经济效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高油花生种质资源创制技术与新品种培育
该项目发明了花生离体诱导突变技术,以花生胚小叶作为外植体,平阳霉素作为诱 变剂,体胚诱导和诱变培养基为MS + 4 mg/L 平阳霉素 + 10 mg/L 2,4-D。 发明花生再生苗无菌嫁接和移栽新方法,解决了再生苗生根难、移栽不易成活的问 题。以体胚再生苗为接穗嫁接于无菌催芽的花生苗下胚轴。无菌培养 3-5 天后,嫁接 苗直接移栽田间,成活率达 98.7%,接穗全部结果。32 发明了花生高油性状离体筛选方法,解决了高油性状选择效率低的难题。高油离体 筛选培养基为MS + 4 mg/L BAP + 6mmol/L 羟脯氨酸,筛选与体胚萌发成苗同时进行。 再生植株后代含油量≥55% 。 利用离体诱变、高油精准筛选获得的再生植株,采用发明的嫁接移栽方法移栽田间, 后代利用常规田间选择技术,培育高产高油花生新品种。利用上述技术育成高产高油花 生新品种5个,含油量均在55%以上,达到花生高油标准,含油量最高的品种达到61.05%。 产量均比区试对照增产13%以上。并且兼具抗旱、耐盐性。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9 2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