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光标定位、光标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标定位、光标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S1:将显示器等分为预设数量的子区域,各个子区域以不同的频率进行闪烁;S2:接收脑电采集处理设备发送的脑电信号,所述脑电信号为所述脑电采集处理设备对用户注视所述显示器时的脑电信号进行采集后获得的;S3:对所述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根据处理分析结果从所述各个子区域中确定第一子区域为所述用户的注视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该无线充电系统包括高频逆变电源、能量发射装置、能量接收装置及能量变换电路;控制装置包括充电控制器、光电开关传感器,光电开关传感器安装在能量发射装置的四个角;光电开关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充电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充电控制器用于控制高频逆变电源是否工作;能量发射装置、充电控制器、高频逆变电源均安装在地面充电站。本发明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智能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巡检机器人能够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长期工作;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动充电还是手动充电;投入成本较低,控制方法灵活方便、可靠性较强,有很强的实用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激光焊接过程中焊缝内部孔洞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焊接过程中焊缝内部孔洞的控制方法, 在激光装置的激光头对工件进行深熔焊的过程中,利用吹气装置在熔 池上方吹出气流以形成局部负压,从而将匙孔内的蒸气吹走,保证匙 孔的通畅,使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逃逸出熔池内部而避免形成孔洞, 本发明能够有效地解决激光深熔焊过程中的孔洞问题,且适合多种材 料、不同板厚、不同接头形式的激光焊接,尤其对厚板、夹层板、表 面涂层板的孔洞控制有很好的效果。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无刷双馈轴带发电系统短时过载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刷双馈轴带发电系统短时过载控制装置及 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三相变压器、三相可控整流器和电流传感器; 三相变压器的原边用于连接无刷双馈轴带发电系统轴带发电机的功率 绕组;三相可控整流器的交流输入端连接三相变压器的副边,电流传 感器的电流输入端连接三相变压器直流输出端;电流传感器的电流输 出端用于连接无刷双馈轴带发电系统轴带发电机的控制绕组;在无刷 双馈轴带发电系统里,该装置并联在无刷双馈轴带发电系统本身的控 制系统两端;当出现短时过载,则由该装置代替无刷双馈轴带发电系 统本身的控制系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保持型仿人PID的系统控制方法
一种基于保持型仿人 PID 的系统控制方法 获取偏差信号后,对偏差信号进行 保持型仿人 PID 控制运算,再输出对执行器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 , 控制执行器且通过执行器对 被控对象的被控变量进行调整 , 用测量装置实时检测被控变量。本发明设计合理、构思巧妙、实现方便且适用范围广、控制效果好,运用保持型仿人 PID 控制方法的控制系统调节时间短、超调量小且抗干扰能力强。该技术与 2012.2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授权专利号: ZL 201010190132.7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DG34C 型消防车中置式水泵振动控制研究
针对 DG34C 消防车水泵流量在 55-67L/S 范围时(不同工况下,振动的流量范围略有变化),水泵进出水管、谁带出现明显振动现象进行研究,设计经济的、有效的改进方案(不允许更换水泵、水带),使该消防车水泵在流量( 0-67L/S)的各工况下,满足 GB7956规定的四小时连续该工作时间试验,水袋无损坏,并且水泵稳定工作时,水带与地面无周期性滑动摩擦。以 DG34C 型消防车为研究对象,研究车载中置式消防水泵在不同压力、流量工况下,水泵进/出水管及车架振动情况,分析振动源和车辆车架
江苏大学 2021-04-14
一种连铸中间包内旋型湍流控制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中间包内旋型湍流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和形成在控制器本体内的中空腔室,所述中空腔室上端设有出口,中空腔室底部四周设置有旋向一致,不与侧面垂直的立方体旋流挡片。本发明通过在在中间包长水口的正下方,与浇注的长水口对应的中空腔室底部设置旋向一致的立方体旋流挡片,使经中间包长水口注入的钢水形成一个旋流的速度场,即能防止液面波动过大,稳定钢液,降低湍动能,产生的离心力又很大程度的促进了非金属夹杂物的碰撞几率,碰撞聚集长大后更好的上浮,能更有利于去除,最终达到了净化钢液的目的。本发明结构简单,加工简便、操作方便;能在内部形成旋流的速度场,有效除去夹杂物,有效降低湍动能。 (注:本项目发布于2014年)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12
XM/CPR780型计算机控制心肺复苏模拟人
XM/CPR780高级全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 (计算机控制/有线版)   XM/CPR780型计算机控制心肺复苏模拟人在培训时间内可利用现有的资源办公电脑进行软件安装即可进行培训,退出操作程序就可以进行其他日常操作,执行美国心脏学会(AHA)2015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 一、主要特点: 1、本模型为成年男性整体人,采用热塑弹性体混合胶材料,肤质仿真度高。 2、解剖标志明显,具有仿真的头颈部,头部可水平转动180度,有利于清除异物。 3、胸部体表标志明显(胸骨角、乳头、剑突等),便于胸外按压的操作定位。 4、可触及颈动脉搏动,死亡状态下,颈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搏动与有效按压相关联。 5、心肺复苏术:仰卧位,头可后仰,便于清除呼吸道异物,可进行胸外按压。 6、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者使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有效人工呼吸可见胸廓起伏。 7、瞳孔示教:死亡状态下,瞳孔散大,抢救成功后,双侧瞳孔由散大变为正常。 8、模拟人和计算机之间通信方式:USB通信。 9、模拟人关节灵活,可进行搬运练习。   二、软件功能: 1、生命特征模拟:瞳孔变化及颈动脉的搏动。 2、模拟标准气道开放。 3、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时:模拟心脏搏动显示、模拟心电图显示。 4、人工手位胸外按压时: ■ 动态条码指示灯显示按压深度; ■ 计数显示;详细记录按压正确和错误的次数,并区分错误的原因; ■ 语言提示:中文语音提示,详细提示按压错误的具体原因,以便训练者及时改正; ■ 实时操作波形图显示按压操作的过程; ■ 实时矩形图显示按压深度(通过红色、绿色、黄色、灰色直观体现操作过程)。 5、人工口对口呼吸(吹气)时: ■ 动态条码指示灯显示吹气量大小; ■ 计数显示:详细记录人工呼吸正确和错误的次数,并区分错误的原因; ■ 语言提示:中文语音提示,详细提示人工呼吸错误的具体原因,以便训练者及时改正; ■ 实时操作波形图显示人工呼吸操作的过程; ■ 实时矩形图显示人工呼吸量大小(通过红色、绿色、黄色、灰色直观体现操作过程)。 6、操作时间、CPR操作比例、CPR循环次数可单项设定; 7、操作方式:训练操作、模拟实战、标准考核。 8、语言设定:可进行语言提示设定及提示音量调节设定或关闭语言提示设定; 9、成绩单保存打印,可连接通用打印机对成绩单进行打印; 10、可进行多媒体教学,也可进行与投影仪、触摸屏等连接播放教学; 11、学员管理:可自由编辑学员名称及编号,用于存档; 12、检查瞳孔反应:死亡状态下,瞳孔散大;抢救成功后,双侧瞳孔由散大变为正常。 13、检查颈动脉反应:用手触摸检查,死亡状态下,颈动脉无搏动;抢救成功后,颈动脉连续搏动。   三、标准配置: 1、心肺复苏全身人体模型:1台 2、手拉推式硬塑箱:1只 3、计算机:用户自配或选配 4、USB连接线:1条 5、电源适配器:1个 6、CPR安装操作软件:1套 7、复苏操作垫:1条 8、一次性呼吸面膜(50张/盒):1盒 9、可换肺囊装置:4套 10、可换面皮:1张 11、操作指南光盘:1张 12、急救手册:1本 13、说明书:1册 14、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电供暖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本成套设备,以电供暖的各个电暖气为控制对象,以建筑内不同房间不同区域的取暖温度为控制参数,自下而上,组成了由单片机现场控制器(控制室单独使用PLC控制器)、PLC中间层算法控制器、工控机为上位机构成监控界面的DCS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控制系统。此系统的目的在于替换传统水暖系统,利用合理科学的软件算法,实现节能、环保、减排的效果。设备兼具教学、实验、科研及实用的功能。 成果技术特点:本套装置由四个单片机组成现场控制器,一个PLC组成的控制室控制器,与中间层面的S7-300PLC控制系统,以及顶层监控层的工控机装置,统一安装到了一个整体的平台上。此平台便于实地集中实验、研究,也有利于集中编程与项目演示。 图1 设备实物图 图2 为智能控制系统电脑操作界面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2025-05-19
山地小城镇合建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关键技术
本新技术为绿色智能新型城镇市排水系统,包括一种新型双层排水管道、双 层检查井和智能截流控制系统。其技术创新为将目前采用两条管线分别输送雨水 和污水变革为采用一条管线分流输送、且可对前期雨水进行智能截流的新型系统。
重庆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 14 15
  • ...
  • 510 5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