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隶属于中航工业洪都航空集团。学院本部位于我国第一架飞机、第一枚海防导弹诞生地洪都航空集团大院内,交通便利,生活设施配套齐全; 2008年,学院在银三角建立了昌南校区,一校两区,优势互补。 学院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开设航空、机械、电子、信息、经贸五大类学科24个专业。学院教学设施齐全,除校内建有32个实验实训室外,还依托现代航空企业办学优势,建有飞机装配与调试、飞机维修与维护、航空电子设备维修、数控加工、模具制造、航空物流、计算机技术、机电技术等20个实训基地,为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提供了优越条件。 学院置身于现代航空企业环境之中,先进的实习实训设备、成熟的实习实训手段、完善的技术应用体系,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过硬的技术,而且可以接受现代航空精神的熏陶,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奋斗向上、感恩图报的优秀品质,成为深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近几年来,学院师生在全国及省市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中综合成绩名列前茅,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就业质量处于领先地位。 广阔的航空产业发展前景,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南昌航空工业城建设,是我省打造商用大飞机主力生产基地和国际航空转包生产基地,实现由航空工业大省向航空工业强省转变的一项重大举措。投资300亿元、占地25平方公里的南昌航空工业城正在建设之中。目前,南昌航空工业城建设项目正在大力推进之中, 北区大部件装配、钣金、表面处理等大部分厂房将陆续封顶投入使用;未来两年,一个现代化、充满生机的工业园区将屹立于赣江--瑶湖边上。 “大飞机”项目的启动必将辐射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对航空制造、航空机电设备维修、电子信息、航空物流等各类人才必将产生巨大的需求。 南昌航空城的建设为我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占地2000亩、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底蕴深厚、风格现代的新型校园将在航空城拔地而起;我院作为入驻航空城的院校,深深感受到航空产业化发展对高职人才多样化要求的压力;航空产业孕育了伟大的航空精神,“航空报国、追求第一”是航空人自豪的内心表露。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加入航空产业大军,必须接受航空精神的熏陶;航空精神已成为学院校园文化的精髓,成为学院优化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三大办学优势 依托洪都航空集团办学,拥有省内外一流的实习实训基地,学生能够学到全面的技术,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链接。 拥有一支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中国工程院院士、K8飞机总设计师石屏同志现任学院名誉院长,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洪都集团数千名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为学院提供了稳定的兼职教师,传授知识技艺效果显著。 58年来,学院在跟进国家航空产业发展中,积累了校企合一、产教结合的丰富经验,实现了“教学、生产合一”、 “老师、师傅合一”、“学生、学徒合一”、“作业、产品合一”,形成了鲜明的、难以替代的行业专业特色与竞争优势。 三大就业优势 部队专业技术士官培养的摇蓝。2007年起,我院每年向空军、海军输送一大批毕业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012年下达我院士官定向招收计划为100名,占全省的1/2。 航空企业就业优势。能在航空企业工作,是许多高职毕业生的理想;2011年仅洪都集团在我院招聘技术员工就达160名;中航通用飞机公司等多家航空企业在我院设立了定向培养班,提升了航空高职的教育价值。 广泛与知名企业开展办学或就业合作。学院先后与罗斯德尔工程有限公司、三一重工、广东美的、广东泰科、广东格兰仕、漳州灿坤等知名企业合作开办定向培养或特色班,保障了毕业生充分就业;积极开拓境外就业市场,自2004年起,推荐了数批毕业生赴新加坡高薪就业。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Chengdu Aeronautic Polytechnic)始建于1965年,由第三机械工业部创设德胜中级技术学校,1966年至1998年学校曾多次改名改制,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四川省第一所高等职业院校。是四川省教育厅直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国家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首批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联合培养学校和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人杰地灵,名师荟萃。学校地处四川省省会、四川天府新区核心区(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和世界级汽车产业城的成都市龙泉驿区,占地近900亩,建筑面积34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逾3亿元(生均2.5万余元),在校生近1.2万人。学校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中青年教师占比、研究生学历占比、海外培训经历占比均超过70%,拥有中共中央组织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名,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5名,以及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同时,还聘请了一大批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专业繁荣,硕果累累。学校始终秉承“服务航空、服务国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下设航空工程学院、通用航空学院、民航运输学院、士官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和管理学院等二级学院9个,开设飞机机电设备维修、飞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发动机装试技术、通用航空器维修、飞行器制造技术、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空中乘务、无人机应用技术、定翼机驾驶技术、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软件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会计等39个专科专业,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示范院校重点专业6个,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重点专业4个,国家示范专业点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精品专业6个,学校特色专业10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6个,定向培养士官招收专业6个。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职业教育国家级教育成果二等奖4项,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成果20余项。学校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3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门。主持建设完成1个、参与建设完成4个国家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产教融合、多元发展。学校广泛开展订单定制式和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产教协同发展和校企共同育人的格局,探索形成了独具成航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瑞士GF加工方案和瑞典海克斯康等国际国内的产业优势和技术领先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联合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等39家企业成立西南航空产教联盟,联合一汽-大众成都公司等130家企业成立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教联盟。面向全球,开放共融。学校努力为培养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使职业教育成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与14个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32所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选派学生赴英国、韩国及我国港台地区学习深造,并接受来华留学生来校学习。2015年以来,共选派教师400余人次赴德国、新加坡、瑞士、加拿大等国家和港台地区学习、交流和培训;连续4年承接国家商务部“援外”项目,共计培训非洲、中亚等地学员4批次、235人次,达到759人次。追求卓越,锐意进取。学校先后获得世界职教院校联盟高等技术技能卓越奖、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连续14年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航工业特级专家、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2014至2018年,学校学生连续四年代表中国赴美国参加国际超轻复合材料制造大学生竞赛(SAMPE),3次夺得全球总冠军、1次获得亚军。云空高远启征程,星光璀璨映华章。迈入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学校将以坚定的信心、豪迈的气魄、百倍的努力,加快建设扎根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以“航空报国,追求卓越”为己任,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数据更新至:2019年5月)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技术需求:研发领域
企业在研发领域势力较弱。目前在光学智能控制、透镜与灯体光学结构改善研发方面需要外包给软件工程师做嵌入式开发。企业欲增强研发领域的实力,希望能够与国内相关高校针对LED光学智能控制系统、灯光透镜、光学结构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及合作
山东希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4
一种用于拱桥的拱桥涡振控制建筑膜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拱桥的拱桥涡振控制建筑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拱肋的截面顶 部设有建筑膜结构,建筑膜结构由膜支撑架和设在膜支撑架上的膜体系构成。使用时本 发明在拱肋截面顶部设置建筑膜结构,该膜结构由膜支撑架和膜体系组成,能够有效控 制拱肋涡振。采用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减小涡振振幅 61%,其涡振 控制机理在于迎风侧拱肋顶面和底面的两个大涡被中间隔板隔离,使得上下两个涡产生 的涡激力因相反的旋转方向和不同的相位差 而有所相互抵消,可以有效地控制下承式或中承式拱桥的实体式拱肋涡激共振。
同济大学 2021-04-13
柔性驱动机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力放大单元、控制单元和储能单元。驱动单元通过镶嵌有单向轴承的力放大单元放大输出力作用于储能单元。驱动单元通过不断往复运动将能量输入储能单元中,当储能单元中的弹性能达到所需的要求时,通过通信单元遥控控制单元将储能单元中储存的弹性能一次性释放出来,以实现步行、爬行、滚动、跳跃、突进多种功能以及功能之间的相互切换。本发明采用智能软材料作为驱动器,其机电转换效率高,能量密度大,噪音低。并且大部分的结构都可以使用柔性材料进行替代,抗破坏能力强;同时柔性驱动机构通过与不同外壳的组合可以同时实现步行、爬行、滚动、跳跃、突进多种功能,可以应用于机器人,玩具,能量收集等多方面。
浙江大学 2021-04-11
悬浮电动机
245mm×245mm×210mm,磁铁和锥形电磁铁,只要将一端的金属线碰擦锥形电磁铁,其就能转动起来。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简易电动机
85mm×85mm×75mm,由无电枢的线圈、支架、磁铁组成,1号干电池供电。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海南省航天技术创新中心关于征集2024年航天专项项目建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海南省“陆海空”科技创新发展部署要求,加快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构建以及“三链”领域产业前沿引领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推进空间科学试验重大产出,促进国际航天交流与合作,推动海南航天高质量发展。海南省航天技术创新中心现公开征集项目建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需求 聚焦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构建发展规划,围绕科技创新、产业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政策咨询与研究方向,重点推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业成果落地转化等需求,2024年航天专项项目将重点围绕以下领域与方向开展。 (一)征集领域 1.火箭链:围绕低成本、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演示验证实验和产品开发试制,航天发射配套实验理论、关键技术、测试流程和支持系统优化更新等。 2.卫星链:围绕商业卫星平台优化和可靠性设计、低功耗轻质量小型化有效载荷研制、星地高速数传、卫星测运控等。 3.数据链:围绕天基观测数据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标定、真实性检验、信息提取、融合处理、可视化展示、保障与服务等。 (二)征集类型 1.科技创新:聚焦航天领域前沿技术引领,着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对海南航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驱动作用。 2.产业促进:具备一定的产业成果转化与落地能力与条件,项目执行期结束后具备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基本条件。 3.国际合作与交流:围绕与东盟、拉美、加勒比等国家的技术合作与双向转移,开展航天领域交流活动等。具有明确的国际合作对象。 4.政策咨询与研究:瞄准国内外航天科技前沿,研究提出有利于海南航天事业发展的技术发展战略和前瞻性政策建议。 5.创新创业团队引进:重点引进培育一批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三链”领域高层次创新科研团队,支持海南航天发展需要,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创新团队项目来海南孵化和成果转化。主要面向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相关团队。同时,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申请单位在海南省内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团队由1名带头人和至少3名核心成员组成,团队成员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团队研究水平和成果居本领域、本行业前列,科研成果创新性突出或产业前景好。 (3)团队成员中,具有博士学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入选省级以上重大人才工程项目的人员合计不少于2名。 (4)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超过55岁,其中,带头人年龄不超过65岁。 (5)团队成员承诺在海南工作5年以上。带头人及核心成员与用人单位每年在琼工作时间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 (6)具有明确的团队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合理的组织结构和合作基础。 二、征集方式 为切实落实相关工作,请有意向的单位提供2024年海南省航天技术创新中心航天专项项目建议,并于2023年7月18日(周二)前将《2024年海南省航天专项项目建议表》《海南省航天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征集表》发至邮箱qiunan@hn-atic.com。 附件1:2024年海南省航天专项项目建议表 附件2:海南省航天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征集表   海南省航天技术创新中心 2023年7月6日 (联系人:邱南,电话:18608998958)
省科学技术厅 2023-07-06
柔性驱动机构、包含所述柔性驱动机构的柔性驱动机构组和柔性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力放大单元、控制单元和储能单元。驱动单元通过镶嵌有单向轴承的力放大单元放大输出力作用于储能单元。驱动单元通过不断往复运动将能量输入储能单元中,当储能单元中的弹性能达到所需的要求时,通过通信单元遥控控制单元将储能单元中储存的弹性能一次性释放出来,以实现步行、爬行、滚动、跳跃、突进多种功能以及功能之间的相互切换。本实用新型采用智能软材料作为驱动器,其机电转换效率高,能量密度大,噪音低。并且大部分的结构都可以使用柔性材料进行替代,抗破坏能力强;同时柔性驱动机构通过与不同外壳的组合可以同时实现步行、爬行、滚动、跳跃、突进多种功能,可以应用于机器人,玩具,能量收集等多方面。
浙江大学 2021-04-13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由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经国家教育部正式备案的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公办普通全日制高校(高职教育)。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市,占地500余亩。现有六个系(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经济管理系、基础科学系)和二部(社会科学教学部、成教部)。学院开设27个专业,其中模具设计与制造是贵州省省级示范专业。学院依托航天科工集团的优势资源,设有两个校区和实训中心,拥有计算机教学中心、加工中心、机加实习厂,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多个实习厂,建有经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国家“第四职业技能鉴定所”,能对机械制造、数控、模具、计算机,电工等多个专业工种进行职业技能鉴定。 学院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始终视教学质量和就业为生命线,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力推行产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平台, 与航天科工集团061基地、贵航集团011基地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的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和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训实习、顶岗实习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院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院全称: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性质:公办 学院代码:12223 办学类型:普通高等职业教育 办学层次:高职教育 学习形式:普通全日制 学院地址:遵义市延安路314号,有两个教学区和实训中心。 网址:http://www.gzhtzy.com 电话:0852-8612782 0852-8612502 邮编:563000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59 6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