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稳定性试验仪
通过调节三脚架角度可以改变支撑面大小,通过调节横杆重物位置来调节重心位置,研究以上两个因素与稳定性关系。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人参冻干工艺的优化技术
人参作为传统中药材,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强壮体魄”的功效,长期以来在中医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在提升体力、增强免疫力等方面有显著作用。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冻干技术的应用为人参加工带来了革命性变化。通过低温和真空环境下的升华原理,冻干技术能够去除新鲜人参中的水分,最大限度保留其活性成分、营养物质和药效。这不仅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还改善了产品的便捷性,便于储存和运输,适应了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本项目专注于人参冻干技术的研发,旨在提高人参产品的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冻干后的产品不仅保留了原有的药效和营养成分,还具有更长的保质期,能够广泛应用于人参粉、营养补充品、保健食品等多个领域。同时,项目优化了冻干工艺,提升了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确保最终产品在营养和药效上的最大保留。 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本项目将推动人参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提升人参附加值,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高品质人参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为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1. 目标市场与市场规模: 本项目主要面向国内外高端健康食品、保健品和营养补充品市场,重点关注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及健身爱好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年轻消费者也逐渐关注天然、绿色健康产品,冻干人参成为理想选择。全球人参市场年增长率约为5%-7%,冻干人参的潜力尤为巨大,特别是在高端健康领域。 2. 市场竞争预测: 目前,国内外已有企业涉足人参冻干技术,但大多数仍处于初步阶段,技术尚不成熟,且现有产品集中于中低端市场,冻干工艺不够精细,导致有效成分损失较大。竞争者包括传统人参生产商和新兴健康品牌。随着消费者对品质要求提升,市场将向高品质、高效能产品倾斜。本项目的冻干技术创新和产品高端化,使其具备强大竞争力,有望迅速占领高端市场份额。 3. 本项目核心竞争优势: 本项目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冻干技术创新。相比传统工艺,项目技术能更好保留人参中的有效成分,提高营养价值和药效。产品形态多样(如粉末、颗粒、薄片等),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提供便捷使用体验。项目在原材料采购、生产环节和质量控制上的优势,确保产品的高品质和稳定性。随着市场对高品质健康产品需求增长,本项目具备较强的技术壁垒和市场竞争力。
延边大学 2025-05-19
报名中 | 平行论坛“标准引领的‘双一流’建设”
平行论坛“标准引领的‘双一流’建设”报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5-16
一种基于电网的时序建设安全稳定的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的时序建设安全稳定的评估方法, 包括步骤:获取任意一个时序建设方案中的原始数据,根据时序建设 方案中的建设时序和原始数据确定规划水平年中各中间建设年所对应 的电网网架结构;计算时序建设方案中各个电网网架结构系统的稳定裕度;根据稳定裕度计算时序建设方案中的稳定期望值;重复上述步 骤获得多个时序建设方案中的稳定期望值,并将多个稳定期望值进行 比较,稳定期望值最大所对应的时序建设方案即为安全稳定性最好的 时序建设方案。本发明考虑了大电网时序建设中初始年、中间建设年、 目标年电网的稳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水陆两栖小型水面无人船
成果简介: 水陆两栖小型水面无人船是依靠遥控和自主航行的无人、智能化观测平台, 内置两套螺旋浆推进模块,机动性高,航速大,高速可达 5m/s,搭载高能可充 电锂离子电池组,最大续航 8 小时,内置无线通讯及卫星通讯双通讯系统,无线 通讯可达 10 公里,内置高精度 GPS 定位系统,实时显示无人船体位置,内置前 视测距模块,实时定位前方障碍物距离并进行及时的避障。无人船采用泡沫材料, 质量轻浮力大,整体质量 25Kg,适合一至两人操作,可搭载多种传感器进行深 度测量、地形探测、管路检查、泥位测量、水质监测等工作。 该平台可以广泛应用于江河湖泊的地形地貌测量、深度测量测绘,水质监测、 水质取样、大众娱乐,视频获取等,科研做为大众娱乐消费品或者儿童玩具进行 营销,具有广泛的科研、业务和大众消费需求。 市场分析及前景: 随着海洋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无人艇的发展也逐渐受到关注,目前已由环境领 域向军事领域拓展,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据国外权威调研机构估算,到 2019 年, 仅无人船中的一个细分领域——视频巡逻无人艇的市场需求将达 600 亿元。未来 我国无人平台将形成空中无人机、水面无人艇、水下航行器共同组成的无人海洋 巡航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主体长度:1.3mx0.4x0.3 排水量:小于 30kg 最大航速:5m/s 最大续航:8 小时 排水量:小于 30kg 最大避障距离:80m 通讯距离:不小于 10 公里(无线通讯) 67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卫星通讯无限远 技术水平及知识产权认定情况情况:本成果属于国际先进水平,成果归独家所有, 已经申请多项专利 应用领域:工程机械、海洋科技等 应用范围:搭载多种传感仪器可在河流、湖泊、水库、港口及近海岸进行地形测 量、海底地形测绘、深度及泥位测量、水文参数观测、水质检测、渔业养殖作业 等。 该平台可以广泛应用于江河湖泊的地形地貌测量、深度测量测绘,水质监测、水 质取样、大众娱乐,视频获取等,科研做为大众娱乐消费品或者儿童玩具进行营 销,具有广泛的科研、业务和大众消费需求。 投资规模:生产线、装配车间等需要大约 100 万的投资。 合作方式及条件:技术转让;300 万。 
天津大学 2021-04-11
一种船用风水冷变压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风水冷变压器,其结构包括接头、电机、隔板、风机、横杆、底座、支撑座、高压连接杆、变压器箱、夹件、上盖板、平衡压力装置、外壳,所述接头与电机相连接,所述隔板下方设有风机,所述底座与支撑座相连接,所述变压器箱上设有夹件,所述平衡压力装置由膨胀水箱、膨胀管、液位管、溢流管、循环管、补水浮球阀组成,所述膨胀水箱与膨胀管相连接,所述循环管与补水浮球阀设在膨胀水箱内,所述膨胀水箱与外壳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设有平衡压力装置,能够起到了平衡水量及压力的作用,避免安全阀频繁开启和自动补水阀频繁补水。自动运行,压力波动范围小,安全可靠。
浙江大学 2021-04-13
水陆两栖小型水面无人船
水陆两栖小型水面无人船是依靠遥控和自主航行的无人、智能化观测平台,内置两套螺旋浆推进模块,机动性高,航速大,高速可达5m/s,搭载高能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组,最大续航8小时,内置无线通讯及卫星通讯双通讯系统,无线通讯可达10公里,内置高精度GPS定位系统,实时显示无人船体位置,内置前视测距模块,实时定位前方障碍物距离并进行及时的避障。无人船采用泡沫材料,质量轻浮力大,整体质量25Kg,适合一至两人操作,可搭载多种传感器进行深度测量、地形探测、管路检查、泥位测量、水质监测等工作。 小型无人船等轴侧模型 小型无人船侧视模型 小型无人船俯视模型 小型无人船样机 水陆两栖拖浅轮装置
天津大学 2023-05-12
低振动低噪声多用途船用泵
舰船用泵是安装于船舶的动力装置、货物装卸、生活服务安全保障和其他专用系统中的一种数量较大、品种繁多和作用重要的机械设备;其振动噪声性能对船舶的工作环境以及军舰尤其是潜艇的隐蔽性有很大影响。项目产品目前已在沪东中华、大连造船等客户使用,证明本项目产品性能优异,可靠性高,完全符合客户的使用要求。 在申请2项;已授权2项,专利号:ZL 201010520561.6、ZL201210205871.8技术指标:舰船泵的噪音≤75dB,振动加速度≤118dB。(1)采
江苏大学 2021-04-14
大型桥梁防船撞关键技术与装备
大型桥梁防船撞关键技术与设施研发。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大型桥梁是国家交通命脉,重大船撞桥事故常导致桥毁、人亡、船沉、环境污染等灾难性后果,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巨大。本团队通过15年研究,在大型桥梁防船撞关键技术与设施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成果主要创新点: 1.首创了通航孔桥刚柔匹配导向的桥墩防船撞技术,攻克了船撞桥过程中船舶巨大动能耗散的难题。 2.首创了非通航孔桥自适应、恒阻力耗能拦截船舶技术,解决了传统拦截设施难以有效拦截船舶、拖锚耗能不可靠以及抗风浪差的技术难题。 3.发明了大型桥梁防船撞系列设施,首创了设防最高吨位等级船舶撞击的通航孔桥墩紧凑型防撞设施,且原创了能有效拦截船舶、长期服役的非通航孔桥防撞设备,保护大桥、船舶和水域安全。国内外率先开展实船试验,验证了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宁波大学 2022-08-16
低振动低噪声多用途船用泵
项目简介 1、舰船用泵是安装于船舶的动力装置、货物装卸、生活服务安全保障和其他专用系 统中的一种数量较大、品种繁多和作用重要的机械设备;其振动噪声性能对船舶的工作 环境以及军舰尤其是潜艇的隐蔽性有很大影响。 2、在申请 2 项;已授权 2 项,专利号:ZL 201010520561.6、ZL201210205871.8 技术指标 舰船泵的噪音≤75dB,振动加速度≤118dB。 (1)采用主动控制技术和组合隔震技术相结合,振动噪音小,有利于改善船舶工作。
江苏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