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本产品是一种防治小菜蛾等蔬菜害虫的农药制剂。其主剂是主要包含下述重量百分比有效成分的混合物:鱼藤酮为 0.1-20%,氯虫苯甲酰胺为 0.1-50.0%,用该主剂制成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和悬浮剂等,药剂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内吸性等特性,对蔬菜害虫小菜蛾等高效、能够防治不同龄期的蔬菜害虫小菜蛾等,对害虫杀灭彻底,药剂对环境污染少,生产成本低,适合于小菜蛾等蔬菜害虫虫害的化学防治。
扬州大学 2021-04-14
一类抗肿瘤新药环苯替尼项目
环苯替尼是全新结构新实体化合物,为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按新药注册分类属于化学药品1.1。是格列卫 Gleevec(甲磺酸伊马替尼)的me better药物,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胃肠道间质瘤(GIST)。环苯替尼是通过骨架跃迁策略发现新结构化合物,机制研究表明为信号网络机制产生药效的新化学实体药物。 环苯替尼的显著特点是对人癌(CML)免疫缺陷性小鼠异体移植体内药效达到治愈的效果,肿瘤细胞完全被杀死,有效率达到100%,无严重毒性发生。 环苯替尼经8步化学合成,获得的全新结构的化合物,经一级检索未见相关报导(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查新)。目前已获得 2 项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和1项PCT国际专利申请,该课题的临床前主要试验工作已经完成,包括:环苯替尼合成工艺、结构确证、原料及制剂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主要药效学研究和部分安全性研究,已经具备成药性。
辽宁大学 2021-04-11
苯酚氧化羰基化法合成碳酸二苯酯
一、项目简介碳酸二苯酯(DPC)是一种毒性小、无污染的重要工程塑料中间体,可用于合成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及高分子材料,如聚碳酸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单异氰酸酯、二异氰酸酯等;还可作为聚酰胺和聚酯的增塑剂、溶剂和热载体等。近年来,随着对环境友好的以DPC和双酚A为原料合成高品质聚碳酸酯(PC)新工艺的开发,使DPC成为引人注目的化合物,世界范围内对DPC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采用苯酚氧化羰基化法合成碳酸二苯酯的主要原料为苯酚、CO和O2,较之目前工业上采用的光气法,不仅可降低成本,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原料及中间体无剧毒,不腐蚀设备,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苯酚氧化羰基化法合成DPC过程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高效负载型催化剂PdCl2-Cu(OAc)2/HZSM-5,DPC收率达到40%。二、市场前景  随着PC清洁生产技术在国际上推广应用,以及我国引进技术自行开发的大型PC装置的建成投产,DPC的市场需求量将迅速增加,使得清洁生产DPC的技术成为国内外化学化工界关注和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目前生产DPC的工业方法是以光气和苯酚为原料,但是光气的剧毒和强腐蚀性以及相当数量的无机盐的生成,使该法对生产安全、环境保护都十分不利,而且此法的生产规模小,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满足电子信息等朝阳行业的要求,面临着被淘汰的局面。苯酚氧化羰化法合成DPC为简单的一步反应,此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无污染、无有毒盐生成的优点。它不仅克服了光气法存在的缺点,而且与酯交换法相比,原料为初级化工产品,可降低消耗成本。该方法工艺简单、流程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三、合作方式寻求中试合作。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年产10000吨苯甲酰氯(或三氯化苄)
采用甲苯光催化氯化并以苯甲酸进行酸解的工艺路线,以甲苯为起始原料,通过氯化、水解和分离,开发成功了苯甲酰氯和三氯化苄的工业化生产技术,通过对工艺过程的优化,解决了其工艺路线长、生产设备投资大、生产过程能耗高、三废多、操作复杂的难题,降低了苯甲酰氯的生产成本,为苯甲酰氯和三氯化苄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扬州大学 2021-04-14
S‑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制备
可以量产/n该项目公开了一种高光学活性甜味抑制剂S-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D-取代乳酸酯与取代苯磺酰氯反应生成对应的R-取代磺酰基乳酸酯;然后将所得到的R-取代磺酰基乳酸酯与对甲氧基苯酚盐在溶剂下反应生成S-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酯;将所得到的酯水解、酸化后,再与含钠离子的碱反应,即得。本发明首次研发出S-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制备方法。所得到的S-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光学纯度高;感官法测定S-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较外消旋体对蔗糖有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季铵化碳纳米管附聚阴离子色谱填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离子色谱柱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季铵化碳纳米管附聚阴离子色谱填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季铵化碳纳米管附聚阴离子色谱填料制备的方法,包括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微球的制备、季铵化碳纳米管的修饰及季铵化碳纳米管附聚阴离子色谱填料的制备,本发明成本低,工艺简单,制备的填料使用寿命长,粒度均匀无需筛分,粒径分布窄,化学稳定性更好,能够耐受较宽的pH值范围;由于碳纳米管在耐压、耐高温、及导电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性质,本发明提供的季铵化碳纳米管附聚阴离子色谱填料,其硬度较传统的聚合物色谱填料有了较大增强,能够承受更大压力,且具有较快的色谱平衡速度,较高的色谱柱效。
浙江大学 2021-04-11
“水肥一体化”高效多聚磷酸铵-硫酸钾肥料
研究方向:具有生物活性含磷化合物合成方法研究、糖手性诱导不对 称合成、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不对称合成、金属-配体络合物催化 不对称合成。 项目简介: 多聚磷酸铵(APP)在农业上是配制高浓度液体多功能复合肥料 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原料,并具有一定的缓释与螯合作用,符合当前复 合肥料高效化、液体化、缓效化、专用化、多成分化和多功能化的发 展趋势。 由于短链聚磷酸铵溶解度高,比一般磷肥可提高液体肥料中磷的含量;可配置磷含量较高的液体肥料,pH 值近中性,作物使用安全 系数高;结晶温度较低,生产使用方便。利用聚磷酸铵原料作为无机 螯合剂,较有机螯合剂便宜, 同时又能提供氮磷养分。另外聚磷酸盐 不被植物直接吸收, 而是在土壤中逐步水解成正磷酸被植物利用, 因 而是一种缓溶性长效磷肥。 项目特色: 本项目开发了以磷酸和尿素为原料制备多聚磷酸铵的方法并顺 利实现了”水肥一体化”高效多聚磷酸铵-硫酸钾肥料的产业化生产。 开发的“水肥一体化”高效多聚磷酸铵-硫酸钾肥料,提高肥料利 用率 20-40%以上,平均增产 15%以上,节水同比提高 30%以上。
南开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氯化铵化学链循环的纯碱—氯乙烯联产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氯化铵化学链循环的纯碱—氯乙烯联产工艺,氯化铵化学链循环为:首先利用载体与氯化铵反应吸收氯化氢,释放出氨气,再将吸收氯化氢的载体进行加热,释放出氯化氢;然后将获得的氨气与氯化钠水溶液及二氧化碳反应生产纯碱,副产的氯化铵循环回用;将获得的氯化氢与乙炔反应生产氯乙烯,乙炔制备过程副产的二氧化碳回用至纯碱生产,释放氯化氢后的载体循环回用。本发明所述的氯化铵化学链循环技术,集成现有的纯碱和氯乙烯生产工艺,解决了氯化铵循环问题,有望实现纯碱工艺的低氨或零氨消耗;简化纯碱和氯乙烯工艺,大幅降低资金投入及能源消耗;同时减少了生产中CO2与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并得到高附加值的轻质碳酸钙。
浙江大学 2021-04-13
农用抗真菌剂苯菌酮的合成新技术
苯菌酮 (Metrafenon) 属于农用抗真菌剂,用于防治谷物的粉霉病,也用于防治葡萄的霉斑 病。在国际上目前主要有巴斯夫公司生产。华东理工大学率先在国内开发成功苯菌酮合成路 线,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苯菌酮合成工艺,做到工艺简便、收率高。所开发的苯菌酮解决了6-甲基-2-甲氧基苯甲酸合成的难题,也解决另一个关键中间体三甲 氧基甲苯的绿色合成。这二个中间体经过溴化、酰氯化和傅克反应即得目标产物。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苯一步羟基化合成苯酚的绿色合成工艺
成果描述:苯酚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用途,其需求量大,主要用于生产双酚A(亚异丙基二酚)和酚醛树脂,也用于生产己内酰胺、苯胺、烷基酚、脂肪酸等产品, 此外,苯酚还可直接用作化学试剂、防腐剂和消毒剂。近年来,由于电子通讯、汽车工业和建筑业的迅猛发展,苯酚的一些下游产品需求增长较快,相应带动了对苯酚需求的强劲增长,世界苯酚需求大约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长。目前世界上生产苯酚的主要方法有异丙苯法、甲苯-苯甲酸法。其中异丙苯法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苯酚最主要的方法,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苯酚总生产能力的92 %,目前,苯酚合成工艺正向无废、少废、不联产丙酮技术发展。 本成果提供原料易得、价廉、制备成本低、性能稳定、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的催化剂。采用活性炭直接作为苯羟基化制取苯酚的催化剂,可获得单程收率12%,选择性75-80%,重复10次左右活性保持基本不变;经硝酸氧化改性的活性炭浸渍负载硫酸铁后烘干,制得载铁活性炭,采用载铁活性炭作为催化剂,可实现温和条件下(30℃,接近常温)高选择性制取苯酚,收率可提高到20%,选择性达到90%以上;采用连续流动反应器体系,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最好可得到苯酚收率28.1%和选择性大于98%。此成果中的载铁活性炭有较好的的实用性,可用于取代苯的环氧化。市场前景分析:该项技术可应用于化工生产企业,使用该项技术,可以避免副产物,苯酚单程收率高,原料可回收进一步使用,生产过程更容易达到环评要求。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催化剂活性评价: 30 °C、苯:H2O2为 1:3、载铁催化剂用量0.5g、反应时间4~7 h,苯酚收率> 20 %。 催化剂稳定性评价: 30 °C、苯:H2O2为 1:3、载铁催化剂用量0.5g、反应时间4~7 h,催化剂重复3次,活性保持基本不变。 国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10 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