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采用高压静电喷雾制备药物多相控释的载药纳米系统
高压静电喷雾技术通过在喷头与接收端间建立一个高压静电场,使得工作流体在流出喷口后进行迅速雾化、制备固体微纳米颗粒的方法。由于雾化所形成群体雾滴带有相同的电荷,因此在静电场力和其他外力的联合作用下,雾滴一方面迅速分裂并固化,而另一方面则做快速定向运动而沉积在接受端。 通过具有套筒结构特征喷头的使用、实施同轴高压静电喷雾工艺,可以单步有效地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特征的载药纳米粒。选择合适的聚合物载体材料,可以控制外鞘药物快速释放、获得药物的速效治疗效果。然后通过芯部基材的性能,控制药物在结肠部位进行第二次药物的缓控释放、避免病人的频繁给药、提高病人的耐受性。 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不同药物的多相控释的载药纳米系统研制和开发。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EZH2蛋白降解药物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ZH2)因其功能异常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而成为极具潜力的肿瘤治疗靶点。目前EZH2抑制剂仅抑制自身甲基转移酶活性,无力应对其非催化功能驱动的致癌活性。研发靶向EZH2的蛋白质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分子以及分子胶,以实现EZH2的致癌活性的完全阻断并克服当前双功能嵌合型蛋白降解药物成药性不佳的问题。 基于前期发现的EZH2降解剂的基础,通过进一步结构优化,发现具有良好EZH2 降解活性的PROTAC分子E7、E13和分子胶水ED6Y。其中E13是当前分子量最小的EZH2靶向的PROTAC降解分子,并展现了良好的成药性;ED6Y是机制新颖的EZH2单价降解剂。在神经母细胞瘤、前列腺癌以及急性髓系白血病等恶性肿瘤中,EZH2可通过非甲基转移酶活性,持续激活癌基因活性。E7、E13和ED6Y通过诱导EZH2蛋白降解实现完全抑制EZH2致癌活性,在临床前药效学研究中展现了优越的抗肿瘤效果,并可诱导肿瘤免疫原性。EZH2蛋白降解药物为EZH2依赖性肿瘤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策略。 EZH2降解药物的市场前景广阔,以神经母细胞瘤为例,恶性程度高、疾病进展迅猛且治疗难度大,在儿童恶性肿瘤中约占8%至10%,死亡率15%。GD2单抗作为过去数十年唯一被批准上市的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的新药,共有三款产品获批上市,目前并没有小分子化学药物获批上市。本项成果的成功将为以神经母细胞瘤为代表的EZH2活化的肿瘤提供新颖的治疗策略,将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川大学 2025-02-11
可控微球制剂
项目简介本课题采用可生物降解的海藻酸钠作为载药材料,发明一种载药缓释系统,充分发挥海藻酸钠自膨胀、缓慢降解特性,维持局部血药浓度,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 果。在血管栓塞治疗中,与传统的栓塞剂碘油相比,维持药效时间更长,栓塞确切有效。海藻酸钠微球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组织相容性,其安全、无毒、降解周期可控、无长期异物刺激以及介入部位疼痛轻微或无疼痛感等特点。该产品的颗粒表面带有一定的负电荷,使颗粒之间相斥,在储存和使用中不凝聚、不堵管,在体内膨胀并嵌顿在使用部位,定位性更好。为今后研究开发生物“多功能微球”创造了良好的平台。以可生物降解的海藻酸钠为主要材料包裹临床一线使用的抗癌药物多柔比星或柔红霉素,通过不同的装载药物的方法的对比,寻找出了最佳方法和条件,制备了具有缓释功能的多柔比星-海藻酸钠微球、柔红霉素-海藻酸钠微球。粒径和降解时间可控可调,药物/载体比高于50%,包封率最高达到 99.5%。项目团队 齐宪荣教授现任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委员、药物技术创新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齐宪荣教授担任国家“外专千人”和“高端人才”计划评审专家,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北京市企业研究开发项目等评审专家。 齐宪荣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靶向递送系统、纳米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研究。作为第一完成人,齐宪荣教授获 2001 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应用范围 本研究以海藻酸钠微球为平台,可通过介入治疗学方法,治疗肝癌、肾癌等实体肿瘤,也可用于植入给药或肿瘤瘤周注射等治疗恶性肿瘤。项目阶段 临床前研究。知识产权已经获得相关专利授权。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北京大学 2021-04-11
可控微球制剂
本课题采用可生物降解的海藻酸钠作为载药材料,发明一种载药缓释系统,充分发挥海藻酸钠自膨胀、缓慢降解特性,维持局部血药浓度,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 果。在血管栓塞治疗中,与传统的栓塞剂碘油相比,维持药效时间更长,栓塞确切有效。 海藻酸钠微球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组织相容性,其安全、无毒、降解周期可控、无长期异物刺激以及介入部位疼痛轻微或无疼痛感等特点。该产品的颗粒表面带有一定的负电荷,使颗粒之间相斥,在储存和使用中不凝聚、不堵管,在体内膨胀并嵌顿在使用部位,定位性更好。为今后研究开发生物“多功能微球”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以可生物降解的海藻酸钠为主要材料包裹临床一线使用的抗癌药物多柔比星或柔红霉素,通过不同的装载药物的方法的对比,寻找出了最佳方法和条件,制备了具有缓释功能的多柔比星-海藻酸钠微球、柔红霉素-海藻酸钠微球。粒径和降解时间可控可调,药物/载体比高于50%,包封率最高达到99.5%。
北京大学 2021-02-01
中药复方抗癌制剂
约 30%的人类肿瘤是由于 ras 原癌基因突变后激活导致 RAS 蛋 白表达水平增高造成的。以 ras 信号通路为靶标的抗肿瘤治疗也成为 肿瘤治疗学的研究热点,因此,RAS 已成为公认的筛选抗癌药物靶 标。2005 年 12 月 20 日美国 FDA 批准的晚期肾细胞癌治疗药物 Nexavar, 其直接靶标就是 Ras&
兰州大学 2021-04-14
中药复方抗癌制剂
约 30%的人类肿瘤是由于 ras 原癌基因突变后激活导致 RAS 蛋白 表达水平增高造成的。以 ras 信号通路为靶标的抗肿瘤治疗也成为肿 瘤治疗学的研究热点,因此,RAS 已成为公认的筛选抗癌药物靶标。 2005 年 12 月 20 日美国 FDA 批准的晚期肾细胞癌治疗药物 Nexavar, 其直接靶标就是 Ras 信号途径,可抑制 Raf/MEK /ERK 信 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 兰州大学根据中药复方等的特性,经过数年艰苦努力,通过大量 高通量筛选分析
兰州大学 2021-01-12
可控微球制剂
本课题采用可生物降解的海藻酸钠作为载药材料,发明一种载药缓释系统,充分发挥海藻酸钠自膨胀、缓慢降解特性,维持局部血药浓度,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 果。在血管栓塞治疗中,与传统的栓塞剂碘油相比,维持药效时间更长,栓塞确切有效。 海藻酸钠微球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组织相容性,其安全、无毒、降解周期可控、无长期异物刺激以及介入部位疼痛轻微或无疼痛感等特点。该产品的颗粒表面带有一定的负电荷,使颗粒之间相斥,在储存和使用中不凝聚、不堵管,在体内膨胀并嵌顿在使用部位,定位性更好。为今后研究开发生物“多功能微球”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以可生物降解的海藻酸钠为主要材料包裹临床一线使用的抗癌药物多柔比星或柔红霉素,通过不同的装载药物的方法的对比,寻找出了最佳方法和条件,制备了具有缓释功能的多柔比星-海藻酸钠微球、柔红霉素-海藻酸钠微球。粒径和降解时间可控可调,药物/载体比高于50%,包封率最高达到99.5%。
北京大学 2021-04-11
一种包裹药物或生长因子的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生长因子是对于促进细胞增殖、组织或器官的修复和再生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类物 质,在组织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身体环境下保持且尽可能延长生长因子的生物 活性,是生长因子能够真正在临床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在临床应用中,生长因子可通 过载体基质直接释放到组织再生部位,这要求载体的生物相容性好,能控制生长因子在 组织缺损部位的缓释释放,促进新组织的生成。 静电纺丝是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高压电场下喷射形成纳米纤维的过程。其工艺简单, 纤维细度小,是制备具有表面活性的组织工程支架的理想方法。但由于生长因子在环境 中容易失活,因此这类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发明提供的包裹药物或生长因子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由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 与药物或生长因子复合,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药物包裹在纳米纤维内,通过控制聚合物 降解性,控制药物释放浓度,避免药物变性,生长因子失活。可有效提高药物或生长因 子的利用率。 
同济大学 2021-04-13
采用改进三级同轴电纺工艺制备药物的纳米储库。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人工智能药物筛选、药物设计
技术分析(创新性、先进性、独占性) 本项目已经具备具有200个CPU集群辅助计算,目前已建立了国际上领先的万个化学药物的化合物库和六万多种中药单体化合物库、利用国际一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Schrodinger, Discovery Studio, MOE等)进行大规模化合物数据库的虚拟筛选,并根据REOS预测、ADME/T性质的理论预测,结构聚类等,剔除成药性差的化合物。 目前已经针对多个靶点和药物做了国际创新性研究工作,相关成果在药学领域相关SCI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7篇,平均影响因子>4.5,他引460余次。
苏州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45 14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