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草本植物茎横切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柑橘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研发与示范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该项目自主研发并首创了椪柑开心形整枝、柑橘缩冠改造、防治果面伤害、无核椪柑丰产等技术,在机制效应研究的基础上在湖北柑橘产区得到全面推广,使得柑橘产量、品质和效益显著提升。同时在引进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柑橘产区实际消化创新了起垄栽培、覆膜增糖、隔年交替结果、留树保鲜、椪柑简易设施等技术,研究明确了其作用机制,实现了在湖北柑橘产区规模化的示范推广,在柑橘提质增效上成效显著。不仅具有适应性强、简单使用、增产增质增效明显的特点,同时各技术之间又可以互相组合,形成提质栽培集成技术。研究成果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小麦玉米保优环保栽培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麦玉米保优环保栽培装置,属于种植方式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棚顶、土壤、喷淋控制仪和侧墙,棚顶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架,棚顶的下方紧密贴合有土壤,支架,三块太阳能电池呈等间距布设。通过太阳能电池上的光伏组件,保证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和棚内小麦玉米的采光需求,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支持棚内灌溉系统,对小麦玉米进行补光,达到了供暖效果,可以使棚内小麦玉米快速生长,解决了在寒冷季节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弱筋小麦量质协调栽培理论与技术
该成果先后获得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和农业部丰收奖一等奖。该技术完善了弱筋小麦“足穗稳粒增重”栽培途径, “适期早播、 半精量播种、 适量减氮、 氮肥前移、 适时化控”等量质协调栽培技术体系, 制定了实用性好、 可操作性强的弱筋小麦量质协调栽培技术规程和明白图;多途径进行弱筋小麦量质协调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了五种不同形式的产业化模式。
扬州大学 2021-04-14
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集成
该成果 2014 年获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该技术建立了江苏机插稻品种区域化布局;明确了机插稻高产生育精确诊断实用指标;建立了机插稻标准化壮秧指标及其培育技术;提出了机插稻基本苗、栽插规格定量技术;建立了 Stanford 差值法定氮及其减少基肥、 增施蘖肥和穗肥的“一减两增”的定量运筹技术; 建立了“浅水与露田交替促活棵、 浅水勤灌活水促分蘖、 80%够苗早搁轻搁控蘖、 中后期干湿交替强根抗逆”的水分定量管理模式; 构建了以“标秧、 精插、 稳发、 早搁、 攻中、 强后”为内涵的水稻机插
扬州大学 2021-04-14
水稻高产与水分养分高效利用栽培技术
该成果于 2011 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技术创建了高产与水分高效利用的水稻全生育期轻干-湿交替灌溉技术; 引进创新了“三因”养分高效利用管理技术, 创建了因地(土壤基础肥力)、因色(叶色)、因种(品种类型)的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的养分管理技术;建立了水稻高产与水分养分高效利用的栽培技术体系,建立的水稻高产与水分养分高效利用栽培技术。成果应用后产量增加了 7.0%,氮肥利用效率提高了17.1%; 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了 39.7%。
扬州大学 2021-04-14
高品质棉高产保优栽培技术体系
该成果先后获得江苏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农业部中华神农奖二等奖。该项技术系统研究了高品质棉花高产和提高纤维生产品质的机理及途径,提出了高品质棉高产保优的总途径为确定适宜群体果节量,提高果枝数和成铃率。并明确了优化群体,培育健壮个体,促进棉株向纵向和横向发展,提高单株果枝数,提高成铃率的优、壮、高栽培途径。
扬州大学 2021-04-14
专用小麦品质栽培改良机理及其调控技术
该成果先后获江苏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技术建立了不同生态区不同类型专用小麦量质协调栽培技术体系和籽粒品质指标预测生态模型;制定了指标化、标准化、数字化的专用小麦量质协调栽培技术规范,形成了多种形式的产业化技术服务模式。
扬州大学 2021-04-14
肉苁蓉栽培技术及产业化示范
一、成果简介 管花肉苁蓉生产存在接种率低和腐烂两大问题,为寻求合适的解决途径,中国农业大学在新疆、河北、山东、天津、北京、内蒙建立实验基地,进行了15年系统实验研究,建立了管花肉苁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首次创立了管花肉苁蓉种子质量检测方法;阐明了管花肉苁蓉寄生机理,创立了管花肉苁蓉新型接种方法;研制出种子处理剂“农大1号”和接种融合剂“农大2号”;建立了管花肉苁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该成果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栽培猴头菇的培养料及制备技术
已有样品/n该项目公开了一种栽培猴头菇的培养料及制备方法,它由苎麻麻骨、棉籽壳、麸皮、石膏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其步骤:A、基质的预处理,麻骨晒干后粉碎,称取苎麻麻骨中相对应的含量装袋封口,于水池中浸泡,空置,备用,棉籽壳、麸皮栽培料均被晒干,分装,备用;B、按比例称取苎麻麻骨、棉籽壳、麸皮、石膏,对苎麻麻骨、棉籽壳、麸皮、石膏充分混匀,搅拌,直至用手握紧拌好的栽培料,其水分结成水滴,备用,得到了培养料。效果是:1、苎麻麻骨为苎麻生产中的废弃物,资源充裕,代料栽培猴头菇可以实现麻骨变废为宝,减少了环境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34 3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