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己酸菌
研发阶段/n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己酸菌GK13菌株CCTCCNO.M2010175。该菌株具有高产己酸及较好的生长稳定性特征,经强化功能菌后可用于制备高浓度复合己酸菌液,与应用于人工窖泥的培养,在实际生产中达到缩短新建窖池老熟周期与退化窖池功能复壮的效果,提高了出酒率和优品率,解决退化老窖池复壮及缩短新建窖池老熟时间等问题。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肠道菌群与疾病
肠道菌群致病的“肠脑轴心”理论已经在肥胖、糖尿病、肿瘤等疾病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实。我们的研究初步证实,肠道菌群在病原微生物感染、酒精成瘾等过程中,菌群种类、丰度会发生显著性变化,细菌自身以及代谢物可能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酵母菌发酵装置
分析酵母菌发酵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酵母菌装片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微生物菌剂
本品是一种超浓缩、高活性、多菌种、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它是有生命的活体肥料,它的作用主要靠它含有的大量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完成。公司采用国际尖端科技,使复合微生物有益菌在土壤及作物根表、根际以及体内定植、繁殖。在生产应用中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减少化肥用量高达30%--60%微生物经再增植后含有大量的固氮菌,可以大大提高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含量,减少氮磷钾和其它中微量元素的施用量;同时含有多种高效活性有益微生物菌,增加土壤有机质,加速有机质降解转化为作物能吸收的营养物质,大大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用量。 2.增产效果明显配方科学、营养全面,有机无机微生物三元相互促进,以肥养菌、以菌促肥,强根壮根、有效解决根系衰弱造成的养分吸收障碍,有效解决土壤养分不均衡问题,由于菌剂的代谢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无机有机酸性物质,促进土壤中微量元素硅、钙、铁、镁、钼等的释放及螯合,从而使作物增产高达20%—60%。改善作物和农产品的品质,使农民增收。
山东沃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08
灵芝(药用真菌)培养及菌丝体多糖制备新技术
研发阶段/n自从《神农本草经》记载茯苓、猪苓、雷丸等10余种药用真菌开始,我国对药用真菌的开发探索历经两千余年历史。药用真菌菌丝体多糖在抗癌、防癌及增强人体免疫力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1)开发的灵芝和桑黄袋装固态发酵培养新技术,使真菌培养周期短、易操作、产量高。(2)研发的灵芝菌丝体多糖提取、制备新技术,不添加、不接触任何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产品安全无毒且无需添加防腐剂,保质期长;产品对抗缺氧、抗疲劳具有显著作用,对糖尿病人血糖的抑制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在抗氧化延缓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滨海重盐碱地花生栽培技术
该项目通过起垄、覆膜、播种、除草等一体化技术手段,减少水分蒸发、消除盐分 表聚、提高土壤温度,从而解决了滨海重盐碱地花生栽培出苗难、发育迟缓、产量低的 问题,实现滨海重盐碱地花生高产、优质、高效。该项技术技术成熟,已经获得国家发 明专利。目前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推广应用3万余亩。该项技术全程机械化作业。黄河三 角洲地区适宜播种期为 5月上旬,每亩1.1~1.2万穴,每穴两粒,起垄、播种、铺滴灌 带、灭草、覆膜一次完成;生长过程中注意病虫草害防治,无需精细化管理;如遇干旱 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施;9月中下旬当花生叶色变黄时采用机械化收获。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大棚营养块人参栽培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棚营养块人参栽培方法, 该方法是以营养块为基质,同时利用大棚人工创造一个人参生长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人参育苗与栽培一步完成,属于设施参业范畴,是一种生态平衡参业新模式。包括大棚基底土及覆盖土处理、作畦、营养块摆放、点籽、温湿度控制和移栽步骤。大棚营养块人参栽培模式可延长人参生长期,缩短人参栽培期,有利于人参规范化栽培与新品种选育,降低人参非生理性病害,消除早春的缓阳冻和气温大幅度波动对人参生长的不利影响,适宜在非林地上大规模推广,节约大量林地资源,有效解决林地及农田地栽参不能重茬和连作的瓶颈问题。大棚营养块栽培人参三年半即可作货,较园参提前二年,对人参种植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意义。吉林省是中国的北药基地,人参留存面积约3500万平方米。本项目在参区推广后,仅吉林省抚松县每年可推广300万平日光温室人参栽培面积,节约林地500万平,带动5000户以上参农,年均增收总额超过1亿元。该新型人参栽培模式能显著提高参农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参农的种植积极性,吸引更多资本进入人参产业,从而推进人参产业快速发展。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4-29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及其应用
该成果 2011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技术使水稻生产能以最适宜的作业次数、在最适宜的生育时期,作最适宜的投入数量,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综合目标,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与广泛的适应性。建成的水稻精确栽培技术在千亩连片上应用后亩产平均700公斤,重演率达 80%以上;大面积应用后较常规栽培每亩增产 10%-15%,增效 15%-20%。
扬州大学 2021-04-14
栽培毛木耳的培养料及制备技术
已有样品/n该项目公开了一种栽培毛木耳的培养料配方及制备方法,它由苎麻麻骨、棉籽壳、麸皮、石膏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其步骤:A、装袋灭菌,将培养料组分按比例混匀,添加水量,搅拌,进行分装、封口,冷却至室温;B、接种培养,在接种室超净工作台上用制备好的栽培毛木耳的培养料进行接种培养,将接种好的菌袋放入培养室培养架上,进行暗培养,培养期间保持温度,每天通风,处理染菌的菌棒,喷洒灭虫剂及消毒液;C、出耳管理,整个出耳期要加强保湿,通风,出耳期间采取悬挂式培养管理模式。配方合理,操作方便。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7 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