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贵州:2021年计划扶持5000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为促进2021年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日前发布关于全力促进2021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将实施创业创新引领行动,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新华社 2021-04-01
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5月22日,上海11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22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建设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就业大市场;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调整优化高校毕业生相关服务等。
“上海教育”微信公众号 2022-05-23
十年来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水平保持稳定
过去十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扩大,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中国教育报 2022-08-26
一种密闭标记室内置可控CO2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闭标记室内置可控CO2发生装置,该装置包括酸液储罐、碱液储罐和反应皿,所述反应皿的侧壁固定连接安装耳,所述安装耳上插接有紧固螺栓,所述安装耳通过紧固螺栓紧固安装在标记室的内腔顶部,所述反应皿的外壁靠近其开口处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酸液储罐、碱液储罐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酸液储罐、碱液储罐的一端于标记室固定连接,所述酸液储罐、碱液储罐的底部分别插接有酸液管和碱液管,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益生优良芽孢杆菌发酵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益生优良芽孢杆菌是一类能对热、紫外线、电磁辐射等有强抗性的微生物。其独特优势可用来制成新型、高效、低残留的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等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益生芽孢杆菌产业化关键技术存在诸多问题。如:产品中活菌数低;有效期内活菌含量低造成货架期短;研发与生产脱节,研发单位工程技术应用相对滞后。针对当前问题,本技术攻克了芽孢杆菌发酵集成技术,包括: (1)N+离子诱变结合荧光探针追踪:利用低能离子注入技术对芽孢杆菌进行改良,筛选出性状优良的菌种。通过荧光探针追踪芽孢杆菌培养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人才需求:高分子材料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
高分子材料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
山东顺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2021-08-31
张春生一行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调研
12月5日上午,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春生一行6人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调研,走访学会各部门及直属单位,参观了学会文化墙和读书厅,与工作人员亲切交谈,了解工作情况。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12-07
益生优良芽孢杆菌发酵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益生芽孢杆菌因其独特的优势可用来制成新型、高效、低残留的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等科学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益生芽孢杆菌产业化关键技术存在诸多问题。如:活菌数低、出芽率低、货架期短、生产工艺研究不够深入、产品稳定性差等。 项目组在完成系列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基础上,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攻克了芽孢杆菌发酵集成技术,主要包括:N+诱变结合荧光探针追踪,筛选出性状优良的菌种;多阶段发酵与高密度培养结合,大幅提高菌体密度、芽孢出芽率及菌体适应环境能力;构建图像采集,发明新型反应器,进一步优化菌体生长条件;将反应分离耦合技术应用于发酵,解除发酵过程中产物对菌体生长及体内酶活力的抑制作用,实现高浓度的发酵、提高芽孢出芽率、降低产物分离能耗、简化产物分离过程。 创新优势: 项目组采用专利技术生产研发系列益生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活菌数由2亿cfu/g提高到8亿cfu/g,符合市售要求并高于农用微生物菌剂国家标准(GB20287-2006)3倍以上;芽孢形成率达到了89.02%,比国内最高提高33.6%,发酵周期21天,比国内最短时间缩短38.2%;凝结芽孢杆菌活菌数由0.5亿cfu/g提高到12亿cfu/g;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数由10亿cfu/g提高到13亿cfu/g。筛选出海藻糖、聚乙二醇400、吐温80、谷氨酸钠及甘油5种芽孢保护剂,延长芽孢半衰期45%以上,对菌体活性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在示范区内应用,病害抑制率达89%。项目生产的蜡样芽孢杆菌粉参照标准WS-10001-(HD-0902)-2002,检验为类白色粉末,干燥失重为3.3%,小于7.0%,异常毒性符合规定,霉菌小于10个/克,低于标准规定100个/克,未检出控制菌,活菌数为731亿/克,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检测标准。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项,授权14项;发表论文59篇,SCI收录43篇;出版专著5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12V50W迈瑞L9389生化仪灯泡
产品详细介绍12V50W迈瑞L9389生化仪灯泡category:  Specialty volt:  12 amp:  4.17 watt:  50 base:  GY9.5 - Prefocus, 2-pin; round 3.2mm & 2.4mm9.53mm centered, Ceramic Base(found on high voltage bulbs) glass:  T12mm filament:  C6 fil.res.:  2.88 ohm m.o.l.:  2.36 inch (59MM) l.c.l.:  1.31 inch (33MM) burn pos:  burn lamp in ANY position i.lumens:  900 cp:  72 cri:  99 color temp:  3000 d.hours:  2000 notes: clear glassPartNo.  Volts  Amps  Lumens  CCT  Burning Position  Filament Type  D  MOL  LCL  Base Type L9389  12.00  4.17  900  3000  Any  C-6  12  60.00  33.30  GY9.5 L9404  12.00  1.67  300  2900  Any  C-6  11  55.00  30.30  GY9.5 
东莞市毅迈光源照明有限公司 2021-08-23
电化学沉积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化学物理系曾杰教授、周仕明副教授研究团队发展出了一套利用电化学沉积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利用该方法研究人员成功制备出了34种单原子催化剂,覆盖了多种过渡金属和多种衬底。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发展对衬底和金属无选择性的普适性单原子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在电化学三电极体系下进行电化学沉积,并通过阴极沉积和阳极沉积获得了两种Ir1/Co(OH)2单原子催化剂。此外,研究人员又探究了沉积条件(前驱体浓度、沉积圈数和沉积速率)对单原子形成的影响,发现当金属的负载量低于某一限度时,可以获得单原子;高于这一限度时则有金属团簇或颗粒形成,这一变化类似于液相中晶体生长中的成核过程(图1)。电化学沉积制备单原子的机理研究。(a)阴极沉积示意图;(b)阳极沉积示意图;(c)在阴极沉积中,前驱体浓度、沉积量和单原子形成的关系;(d)在阳极沉积中,前驱体浓度、沉积量和单原子形成的关系。为了证明该方法的普适性,研究人员又在氢氧化钴、硫化钼、氧化锰、氮掺杂的碳等衬底上成功获得覆盖3d、4d、5d金属的单原子催化剂,并且对所制备的单原子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后发现,阴极和阳极沉积获得的同一单原子催化剂具有不同的电子结构,这为其在不同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研究人员还对所得单原子催化剂在电催化水分解反应中的性能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表明,阴极沉积所得的一些催化剂在电催化析氢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同时,阳极沉积所得的一些催化剂在电催化析氧反应中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该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不仅为单原子催化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为今后系统性研究催化剂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4917-6.pdf详细阅读:http://news.ustc.edu.cn/2020/0313/c15884a414545/page.ht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25 2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