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不锈钢管列置双TIG电弧高效低能耗焊接生产技术
广泛应用于汽车、锅炉及装备制造等行业的不锈钢焊管是我国钢铁行业重点发展的高端不锈钢精品深加工产品,其由钢带卷制成管而由钨极氩弧焊接(TIG)而成,但在高速焊接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咬边和驼峰焊道成形缺陷,成为不锈钢管高效焊接生产的技术“瓶颈”和行业技术发展的堵点、难点。基于此,通过研究揭示不锈钢管TIG焊接生产提速后出现的咬边、驼峰焊道表面成形缺陷形成机理,提出利用辅助TIG电弧对熔池进行热力联合调控抑制高速TIG焊接过程中咬边和驼峰焊道的形成,发明了列置双TIG电弧(Tandem TIG)高效低能耗焊接工艺,将咬边和驼峰焊道缺陷防止在萌芽状态;与单TIG焊相比,焊接速度提高1倍以上,能耗降低20%以上,很好地解决了焊接高质量和高效率难平衡的问题;开发了钨极烧蚀在线监测系统和不锈钢管在线固溶热处理系统,实现了不锈钢管高效、低能耗、低成本焊接生产,提升了不锈钢焊管行业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基于相同热力调控理念开发了TIG电弧辅助MIG/MAG电弧高速焊接工艺,焊接速度提高75%。项目累计授权发明专利5件,制定团体标准2项,工信部认定节能技术1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等科技奖励6项。项目成果推动和引领不锈钢焊管生产向高效、低能耗方向发展,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 (a)工艺原理 (b)列置双TIG电弧和熔池图像 图1 列置双TIG电弧高速焊接工艺原理 (c)铁素体不锈钢焊管 (d)奥氏体不锈钢焊管 图2 不锈钢管列置双TIG电弧高速焊接生产 图3 钨极烧损在线监测系统 图4 奥氏体不锈钢管高速焊接生产过程中在线固溶热处理工艺流程
山东大学 2025-02-08
面向脑损伤与渐冻人的脑控康复机器人与语言交互系统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基于工业领域企业级数据中台的全生命周期透明生产管控平台
自疫情发生以来,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企业来说,尽可能减少工人聚集和交叉接触成为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保障。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要的沟通、协同、信息互通和反馈指导不可避免,这其中涉及了离散制造的多个部门(销售、采购、计划、生产、仓库、财务等)、多个生产工序以及多个工种。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智能工厂实验室利用工业领域企业级数据中台的优势,全面整合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关键数据,并利用数据智能对齐、行业知识图谱等关键技术,实现面向制造业的全流程可溯源的透明管控线上生产链,迅速帮助企业集中获得每一个线下关键生产环节的实时进度,并且能够细化到订单、生产设备、运行情况等细节,同时根据挖掘算法提供有效的智能辅助决策建议,在高效保障生产经营管控的同时,最大化地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聚集,实现数据中台的指挥室作用,快速实现复工复产,有效提升生产效能。 拟解决的核心问题: 1、无法在生产环境外远程下单,下单效率低; 2、工厂远程管控困难,无法掌握订单的详细生产进度,并预测交期,难以面向JIT及时交货; 3、对生产缺少全维度统计掌握,需要跨系统反复查询; 4、在线实时分析困难,缺少必要的预测辅助参考; 5、生产环节无法自下而上进行反馈; 6、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困难; 7、缺少人工智能的辅助决策。 预期实施效果: 1、移动端远程下单,基于混合云架构,实现内外网数据互通; 2、移动端跟单进度,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实现生产环节全流程线上实时可见; 3、生产数据实时监控,关键指标实时汇总,实现工作进度量化可见; 4、形成线上闭环数据看板,在线辅助指导生产经营; 5、沉淀大数据资产,形成工业领域企业级数据中台; 6、实现订单生产智能逾期预警、订单销量智能预测、原材料动态库存优化。
北京大学 2021-02-01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单片机的可跟踪节水控温淋浴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单片机的可跟踪节水控温淋浴器。冷水和热水供给管连接调节阀门,冷水供给管经冷水阀门连接调节阀门,调节阀门连接缓存箱,导管经导管阀门连接缓存箱,缓存箱经出水阀门、出水管连接淋浴喷头;出水管设有可进行转动控制的两段柔性连接管,淋浴喷头安装有摄像头;冷水、导管和出水阀门分别连接冷水、导管、出水阀门控制电机;热水供给管安装有液体检测传感器,缓存箱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控制模块和控制显示板;核心单片机处理模块分别与各个模块和控制显示板连接。本发明能使得洗浴用水被高效地利用,节水且成本较低,操作简便,特别适合在家庭及公共洗浴室使用,可以在大大节省水资源的同时增加洗浴体验,易于推广。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双路电压信号驱控的面阵电控液晶光发散微透镜芯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路电压信号驱控的面阵电控液晶光发散微透镜芯片,包括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第一驱控信号输入端口和第二驱控信号输入端口,面阵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为 m×n 元,其中,m、n 均为大于 1 的整数,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采用液晶夹层结构,且下上层之间顺次设置有第一基片、共地电极层、第一液晶定向层、液晶层、第二液晶定向层、顶面图案化电极层、顶层电极间绝缘层、顶面电极层、第二基片,共地电极层和顶面电极层分别固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微流控数字液滴中央处理器芯片及平台系统的研制
程鑫课题组主攻微纳加工技术,包括超高精度(亚5纳米)表面图形化技术、适用于产业化的大面积低成本纳米加工技术、微纳3D打印技术等。课题组同时开发微纳加工在半导体器件、纳米光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领域中的应用。近年来,课题组在微流控芯片领域开展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DNA/RNA测序前文库构建和蛋白质的结构大规模质谱检测等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都涉及到稀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国家基金委:加强应用基础研究部署,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
2024年11月16日,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2024年第二次务虚研讨会议在北京召开。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书记、主任窦贤康主持会议并讲话。委领导班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审计署科技审计局有关领导,咨询委员会主任李静海、秘书长高瑞平,特邀科学家代表,各科学部主任(兼职)、全委局级以上干部出席会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4-12-02
导航信号欺骗干扰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项目在星地高精度时间同步和数据同步仿真等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设计研发了GPS欺骗干扰模拟设备。该设备可用于多卫星导航系统间信号的干扰和抗干扰的研究。 项目来源:横向项目 技术领域:信息技术/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 应用范围:潜在合作领域 现状特点:国内先进 技术创新:星地高精度时间和数据同步仿真技术 所在阶段:研发阶段 成果转让方式:合作开发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可控离子渗入技术(PIP 技术)
项目简介: PIP 可控离子渗入技术是一种金属表面改性技术, 是在Q PQ  技术(盐浴氮碳氧多元共渗)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的新技术 , 进一步降低了零件的处理温度, 达到 480
西华大学 2021-04-14
综合智能视频监控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本项目是在长期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技术、 模式识别技术和 DSP 技术研发的综合性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它以高速计算和 控制模块为核心,实现视频图像的自动分析,发现并跟踪重要目标,抽取图 像中蕴含的有价值信息,实现视频监控环境下对视频信息的自动处理。本项 目中技术成果包括:基于 DSP 系统的复杂背景下运动目标自动检测和自动跟 踪技术;实时图像和录像中的特定目标自动搜索技术;多摄像机自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2 63 64
  • ...
  • 711 71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