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旋转蒸发器
产品详细介绍RE-501旋转蒸发仪作者 杜甫仪器厂 浏览 74 发布时间 11/08/23 RE-501旋转蒸发仪(器)主要特征 RE-501旋转蒸发仪(器)能在恒温加热、负压条件下旋转形成薄膜,高效蒸发,然后再冷却回收溶媒,特别适合对热敏感物料结晶、分离、溶媒回收等作业,部分机型还能做回流提取.是生物、医药、化工、食品行业科研生产的重要仪器设备. ◆RE-501旋转蒸发仪(器)独特的密封结构和精选密封材料,耐蚀性强 ◆RE-501旋转蒸发仪(器)高蒸发效率,高回收率 ◆RE-501旋转蒸发仪(器)模块式系列化设计,可扩展性强 ◆RE-501旋转蒸发仪(器)装拆方便,操作方便,维修方便 ◆RE-501旋转蒸发仪(器)不锈钢底盘,立柱,立轴,铝合金铸件,造型美观,耐腐蚀 ◆RE-501旋转蒸发仪(器)关键密封件,电子原件为进口件 RE-501旋转蒸发仪(器)产品规格基本参数 型号 RE-501 蒸发瓶(ml) 5000/50 收集瓶(ml) 3000/35 水浴锅功率(kw) 1.5 水浴锅控温范围(℃) 室温—939 真空度(MPa) -0.096 转速(rpm) 0—120 蒸发速度(H2O) ≥2L/h 电机功率(w) 40 电压/频率 220V/50HZ 外形尺寸(mm×mm×mm) 780X340X1050  功能配置 氟橡胶密封 ● 球口收集 ● 立式冷凝器 ● 智能温控 ● 数显转速 ● 电子无极调速 ● 浴锅升降 ● 5L旋转瓶 ● 3升收集瓶 ○ 下放料 ○ 油浴控温(室温-399)(予华和长城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
郑州杜甫仪器厂 2021-08-23
旋转蒸发器
产品详细介绍 旋转蒸发器是医药、化工、生物制品等行业科研和生产过程中蒸发、浓缩、结 晶、干燥、分离、溶媒回收等过程必不可少的仪器设备。旋转蒸发器是应用真空负压条件下,恒温加热,薄膜蒸发的原理研制而成。本仪器采用进口高档变频器控制,无级调速使玻璃旋转瓶恒速旋转,物料在瓶壁形成大面积均匀薄膜,再由可控恒温水浴锅对旋转瓶均匀加热,在系统抽真空条件下高速蒸发,溶媒蒸气经高效玻璃双冷凝器冷却,回收于收集瓶。本仪器另设有加料接口及放料机构,便于蒸发过程中自动、连续工作。由于本仪器是在真空条件下工作,且与物料接触部分全部采用耐高温高硼硅玻璃和聚四氟己稀材料,所以本仪器特别适用于对热敏感性物料及对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有污蚀的物料的浓缩、结晶、分离、溶媒回收。 本仪器接触面积大、蒸发效率高、使用方便、噪声低、密封可靠,可处理易发泡物料,且规格齐全,已形成2L、5L、10L、20L、50L等多种规格产品,便于不同需要的用户选择。 本公司产品设计遵循高效、实用、方便、优质可靠的原则,汲取国内外同类产品之精华,以满足用户使用条件为宗旨,一切为用户服务。 
巩义市科华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R-1005EX防爆大型旋转蒸发仪'大型旋转蒸发
产品详细介绍R系列大型旋转蒸发仪,主要用于生物、医药、化工、食品等领域的小试、中试和生产。具有大容量、大口径旋转蒸发瓶,置于水浴中,边旋转边加热,使溶液高效扩散蒸发。产品可与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隔膜真空泵、低温循环(真空)泵,循环冷却器,恒温循环器,低温冷却液循环泵等配套组成系统装置。● Teflon(PTFE)和氟橡胶双重旋转密封,专利技术保证高真空度。● 温度控制系统,精确可靠。● 在不影响系统真空和溶液蒸馏的情况下,可连续收集。● PTFE放料阀门,耐腐蚀、无污染。● 有常规和防爆型两种,可根据实验环境进行选择。
郑州杜甫仪器厂 2021-08-23
瑞德RE-1002旋转蒸发器立式蒸发仪
产品详细介绍二、RE-1002旋转蒸发器参数基本参数 型号 RE-1002 玻璃材质 GG-17 支架材质 304不锈钢 锅壳材质 喷塑防腐 锅胆材质 不锈钢304 底板尺寸 500X550 旋转瓶容积(L) 10 收集瓶容积(L) 5 旋转功率(W) 180 旋转速度(rpm) 0-120 真空度(Mpa) -0.098 浴锅加热功率(kw) 6 浴锅控温范围(℃) 室温~399 控温精度(℃) ±2 升降行程 180mm 电源 220V/50HZ 外形尺寸 950X500X1800 包装重量(kg) 127功能配置 调速方式 变频调速 温度显示方式 数显 控温方式 智能控温 密封方式 四氟组件密封 升降方式 浴锅手动升降 冷凝器 立式冷凝器 连续加料 34#标口加料阀 放料方式 四氟放料阀¢50可选配置 升降方式 自动升降 防爆 防爆电机、防爆变频器 框架部分 喷塑或喷四氟 浴锅材质 全304不锈钢
巩义市瑞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低温空气分离的超导磁分离器、分离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空气分离的超导磁分离器、分离装置和方法,其中超导磁分离器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的分离芯体,分离芯体包括:外磁体;至少一部分为多孔超导薄膜的分离元件,该分离元件设置在外磁体磁场内部;多孔超导薄膜一侧与自空气原料进口进入的空气原料接触,用于收集氧气,并通过氧气出口排出;超导体另一侧用于收集穿过孔结构的氮气,然后经氮气出口排出。相比于传统的磁力空气分离,本发明磁场强度、梯度更高,低温的原料空气中氧分子的磁化率成倍增大,并且可以提供磁体和薄膜维持超导状态所需的冷量,因此分离效率、产品纯度更高,在化工、冶炼、医疗等需要提供高纯度氧气的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浙江大学 2021-04-13
制备结晶氮化碳薄膜的装置
1.项目简介:本设计了一种制备结晶氮化碳薄膜的装置,设有脉冲电弧放电的机构及电路,该电路由高压和电弧产生电路组成;该机构包括基板和与之相连的电加热器,设有半密封箱体,基板、电加热器和电极位于半密封箱体腔内,基板位于电极的下方或四周,设有2条带有控制阀的管道,分别通氮气和溶液,其下端深入半密封箱体腔内,通溶液的管道下端出口处于电极的上方。该装置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制备出结晶氮化碳薄膜,能方便地将结晶氮化碳薄膜涂层制备到管径较小的管道内壁,从而有利于结晶氮化碳薄膜的推广应用。项目已获实用国家新型专利权。2.技术特点:该发明解决了氮化碳薄膜低温常压沉积的困难,而且提供了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制备结晶氮化碳薄膜的方法及装置。与其它方法相比,该发明的显著特点是:在常压下合成的产品主要为结晶氮化碳薄膜;沉积速率快,在大气环境下产生稠密的含碳、氮等离子体,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利于推广结晶氮化碳薄膜的应用。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旋转蒸发浓缩器
为彻底解决强制循环蒸发器的不足,开发了新型高效节能蒸发浓缩器,利用传统蒸发器的溶液与加热管间需形成一定的相对运动速度避免粘壁堵管现象的原理,进行了结构创新,加热蒸汽设置在管内,管外与蒸发溶液直接接触,利用机械方式使加热器旋转起来,形成了溶液与加热管的相对速度,解决了加热管管外结料、结垢的问题,旋转的加热管束具有加热、搅拌、混合、旋流推料等功用,实现了工艺创新和原理创新。
东南大学 2021-04-11
空气循环强化蒸发技术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与医药成果介绍:该装置为常温常压蒸发,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小,所出产品质量高,同时可适用于热敏性的物质,没有复杂的预处理过程,蒸发用水基本达到蒸馏水的标准,几乎提取出所有的杂质,可再次回收利用其中的贵重物质,达到了经济最大化的效果。该技术工艺流程简单,其热源选择也不仅限于蒸汽,根据不同的工艺场合,还可使用电能、太阳能作为蒸发系统的能量供给来源。可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制药、废水处理、海水淡化等领域。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薄膜蒸发/短程蒸馏技术
1. 项目概述南京工业大学化工设备设计研究所多年从事薄膜蒸发/短程蒸馏技术研制工作,在设备性能研究、生产制造及生产使用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完成了1~20m2薄膜蒸发器开发应用工作,其中20m2薄膜蒸发器技术水平在国内处领先地位。薄膜蒸发器适用于蒸馏、分离、浓缩、萃取、除臭、脱气、反应等工艺中物质的分离;具有很高的传热系数,对水和有机溶剂等溶液的蒸发强度值可达到150~300Kg/h﹒m2;具有很短的加热区停留时间,只有数秒至数十秒,适用于处理热敏性物料;宽广的粘度加工范围;产量调节幅度大,产品最终浓缩比高;反混量为最小;由于良好的搅拌,设备具有最小的表面结垢;操作稳定、方便,易于实行自控。2. 技术优势(1)开发多种结构型式薄膜蒸发器。转子型式有用固定间隙式、可调间隙转子式;加热方式有高温型、普通型;物料有高粘度、普通粘度型。(2)已开发一套“薄膜蒸发器远程CAD系统”,该系统可实时、实地实现薄膜蒸发器的设备选型、工艺计算、结构强度计算、二维/三维设备图形的生成及设备报价。(3)研制了配套设备-短程蒸馏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空气循环强化蒸发系统
成果简介: 空气循环强化蒸发系统利用水分子随着温度的升高,其逃逸动能增大,扩散到湿空气的速率增大且高温气体载湿能力增强的原理来去除蒸发溶液中的部分水分以达到蒸发的目的。由于本蒸发工艺的核心原理是利用高温气体的载湿能力带走水分,故本工艺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且多在常压常温条件下进行操作,对工艺设备的制造要求较低,初期投资成本低,设备便于维护安装。同时可适用于热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8 3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