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室内供暖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室内供暖控制系统,包括管道、控制模块、室内温度检测模块、室外温度检测模块、压力检测模块、人员数量检测模块、执行机构、无线通信模块和远程管理终端;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室内温度检测模块、室外温度检测模块、压力检测模块、人员数量检测模块、执行机构和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远程管理终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检测方便、结构简单的特点,避免室内无人或环境温度适宜时,供暖系统继续进行供暖,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大大降低供暖成本和能源浪费,且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家用无水循环高效供暖设备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微热管阵列式供暖散热器
成果简介将微热管阵列式平板热管技术应用于供暖散热器,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供暖铸铁散热器和当前流行的钢制及铜铝复合型供暖散热器的金属热情度低、耐腐蚀性差等技术瓶颈,提高供暖散热器的热效率,降低消费者的日常使用成本,同时进一步改善产品的使用性能。这种外形更加小巧精致、集热效率特别好的新型产品可以让消费者自行选择安放空间,实现一定程度的个性化。全新微热管阵列式平板技术将是新型高效供暖散热器发展的核心,在中国目前的整合产品,销售、服务的大背景下,可以预期,新型供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纳米复合相变蓄热电锅炉
正在申请专利,已加工出二台样品锅炉。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无水蓄热电热水器
无水蓄热电热水器热水出水量大、体积小(只相当于目前同容量热水器体积的1/3~1/5);安装方便(挂壁、落地、室外均可);使用方便安全(微电脑自动控制、漏电保护、过电流保护等);蓄热效率高于95%;额定出水温度下的放热效率达90-95%;水量无级调节,按需加热,做到最大限度的节能;水垢自清除;无污染、无腐蚀;水电完全隔离。 该项目的其技术热点包括: 高效蓄热技术 采用多种潜热高、显热大的蓄热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用,使之能够用最小的体积积蓄最多的热能。同时蓄热方式采用中心加热、外围取热,保证蓄热效率最高。 高效热交换技术  将水与电完全隔离,加热时保持机内无水,利用水与蓄热材料交换热量,不但安全而且换热效率高。 自动除垢技术 随时自动清除水垢,保证热水器长期使用不结垢。 汽—水混合技术 汽—水混合过程噪声大、不稳定是广泛存在的世界性难题,该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热水器使用过程中平稳、无噪音、控制灵活。 最大限度的节能 可无级调节加热水量,用多少水,加多少热,不必象目前常规热水器那样,不论用水多少,必须全部加热所储存的水量。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秸秆“肥热联产”近零碳供暖技术
本技术对农林有机固体废物好氧发酵堆肥过程中的潜热与显热均予以回收,大大提高了热回收效率。并开发了适于典型应用场所(温室大棚、禽畜棚舍及农村住宅)的肥热联产热回收装置。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有机固废(如秸秆、动物粪便等)好氧发酵堆肥(Composting)是在微生物作用下使有机物矿质化、腐殖化和无害化而变成腐熟肥料的过程。其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热约为燃烧时热值的1/2~2/3(约相当于0.25-0.35倍同质量标煤),堆内最高温度可达70°C以上。用好氧发酵生物热为建筑、温室大棚及禽畜棚舍等冬季供暖,可视为(近)零碳排放。“肥热联产”是消纳秸秆及动物粪污的一种颇具发展前景的新思路。 本项目对典型的有机固废-秸秆开展了“肥热联产”研究,成果先进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技术对农林有机固体废物好氧发酵堆肥过程中的潜热与显热均予以回收,大大提高了热回收效率。并开发了适于典型应用场所(温室大棚、禽畜棚舍及农村住宅)的肥热联产热回收装置。 2)本技术实现了静态堆肥,方法简单易行、经济高效。解决了传统堆肥中需要人工或机械“翻堆”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适于典型应用场所的“肥热联产”供暖系统设计方法。秸秆肥热联产的发酵周期、产热率、热回收率、供暖热媒温度等参数都有其独特的规律性。相应供暖系统设计方法异于常规。 4)结合物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秸秆肥热联产供暖系统智慧化调控方法,实现热能生产、供给与需求以及肥料生产所需理化条件的动态最优匹配。 5)技术应用范围广泛、应用形式灵活。可分散式利用,如田间地头、温室大鹏、禽畜圈舍、孤立场站、冰雪旅游景区等;也可集中式利用(大型发酵工厂),为供热厂、工业企业补充廉价热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2-08-15
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毛细管辐射供冷供暖空调系统
针对重点水域水质安 全和生态状况,集成影响 水质、生态安全的污染物 快速在线监测设备,建立 水质监测预警信息资源共 享和服务平台,构建了水 环境安全监测服务系统, 为水环境管理部门及社会 公众提供信息支持与服务。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带蓄热的太阳能双效吸收式热泵烘干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蓄热的太阳能双效吸收式热泵烘干系统,该系统通过将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和增量型吸收式热泵的复合叠加,针对不同烘干环境的不同烘干量/温度要求,通过阀门的开关实现两套吸收式热泵系统的切换,以太阳能集热器内导热油作为热源,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制取热风进行烘干操作,配备的蓄热罐可以将多余的太阳能储存,随时备用;本发明系统通过一套机组实现了两种工作
东南大学 2021-04-14
一种相变蓄热型地埋管换热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变蓄热型地埋管换热器,属于土壤源热泵空调领域。相变蓄热型地埋管换热器由一个或多个相变蓄热型地埋管换热井组成,所述相变蓄热型地埋管换热井包括水循环 U 形管、相变 蓄热管相变蓄热材料和回填料;水循环 U 形管设置在钻井内,水循环 U 形管的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相变蓄热管,相变蓄热管内填充相变蓄热材料,相变蓄热管的两端口密闭,钻井壁与水循环 U 形管之间、水循环 U 形管与相变蓄热管之间的空隙填充回填料。本发明通过提高钻井内蓄热能力和减少地埋管热短路,由此增强地埋管换热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太阳能与热泵联合供热的多水箱蓄热装置
太阳能与热泵联合供热的多水箱蓄热装置是在太阳能集热器与热泵之间的环路上依次并联2~5个蓄热水箱,每个蓄热水箱供水或者回水主管上设有电磁阀,进水或者出水支管上也设有电磁阀,各个蓄热水箱的底部设置温度传感器;热水连接管从蓄热水箱的底部进入,上部出来,并把各个蓄热水箱串联连接;太阳能集热器的供回水管在靠近冷水进水一端与并联蓄热水箱的供回水主管相接,热泵的供回水管在另一端与并联蓄热水箱的供回水主管相接。系统设有热泵充热、太阳能充热、太阳能与热泵联合充热等多种运行模式。 本装置的优点:1) 能结合太阳能与热泵的优点,在各种天气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和低谷电,节约电能,降低运行费用,减小了电网的高峰电力负荷。2) 采用多水箱并联蓄热的方式,可以将水箱的集中荷载以及占用的空间分散开来,使得水箱的布置有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 3) 水箱间温度分层,有利于提高太阳能集热器和热泵的运行效率。 技术指标: 1) 采用热泵辅助加热,比电辅助加热节能60%以上2) 采用夜间低谷电进行蓄热,又可以比普通太阳能热泵系统节约运行电费10%~20%(按夜间电费减半计算)。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536 53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