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太阳能电池增效薄膜材料
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是评判太阳能电池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在国外实验室 最高转换效率已达 24.8%,而国内最高为 19.79%。为了改善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必须提 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而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表面上的光反 射作用,太阳光不能全部都入射到太阳电池中去,导致电子一空穴对的产生率不高。减 少反射就成为增加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重要途径。 同济大学研究了在太阳能电池光电板外制备减反射涂层来增加太阳能转化效率的方 法。减反射薄膜的镀制是相关课题组纳米多孔材料应用的主要方向之一,具有近十年的 技术积累,相关的成果已被用于国家的激光武器。基于以上基础及优势,通过涂布二氧 化硅减反射膜,可使电池总体光电转换效率明显提高。 
同济大学 2021-04-11
动力电池包液冷结构优化设计
电动汽车采用动力电池包提供能源,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是电动汽车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动力电池的热管理决定了电动汽车的充电速率以及极端条件下的使用性能。乘用车通常采用蛇形管液体对流冷却电池。高性能的电池热管理系统通常要求冷却系统体积小、重量轻,耗能小,冷却快。本项目通过高精度的数值模拟技术对液冷管道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达到传热系数高,压降小,体积小的目的。
厦门大学 2021-04-11
锂电池极片轧制卷绕线
个人简介 毕业于河北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现为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机械学院副院长,主要负责科研及研究生工作。学术兼职:天津市自动化应用研究会秘书长;河北省工程图学会理事;河北工业大学包装机械研究所负责人;河北工业大学电池极片成套设备研究所负责人。研究领域 以企业的生产需要为出发点,以研发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为目标,进行光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及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围绕创新制造工艺、机电控制及自动化,开展绿色化、系统化智能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1)绿色新能源生产技术及设备(2)特种加工机械(3)新型包装机械(4)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定制光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生产线)的研发。科研成果及简介 所承担主要项目: 锌空燃料电池极片干嵌法成形过程控制的理论与技术(国家自然基金) ·高速水墨柔性印刷模切机CL1224 (国家科技部) ·机械软起动控制系统的开发(天津市教委) ·柔性传动行星轮差速机构的研究 (河北省教育厅) ·机械液压自动控制软启动系统(石家庄科技局) ·自动分页装订机的开发研究(河北省教委) 横向课题: 纸管机开发(天津巨业衣架制造有限公司) 盘料螺纹钢滚丝机(天津市天鹏建筑器材有限公司) 五金平台自动机械手的研制(庆辉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乒乓胶皮海绵上料系统的研发(天津七二九体育器材开发有限公司) 电池极片卷绕设备(海裕百特锂能设备有限公司) 锂电池极片轧制卷绕线 ; 流延膜挤压收卷装置及控制系统的合作研发; 瓦棱机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研制; KSQ-500电池极片卷绕设备开发 木工挖船机(威卢克斯有限公司) WS-260卫生巾生产线获奖与专利一种布料机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0910068754.x一种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机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0910069172.3一种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机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0910069171.9一种双向水泥土搅拌桩钻杆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0910069170.4一种收获机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0910069269.4可转让项目 可承担(合作开发)科研项目与技术合作光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生产线)的研发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二次电池的循环生产
本项目涉及所有工业化生产的二次电池,如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和镍镉电池。对每一种电池,指化学成分一致的电池(如:锂离子电池可以进一步分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等),都有特定的废旧电池资源化方案。项目直接生产新电池的电极活性物质,不使用任何冶金技术,所有的电池成分(100[%])都得到了最有效的分离和充分利用。
东南大学 2021-04-13
X射线电池自动检测系统
本系统是国内第一台 X 射线电池自动检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对多种型号的电池的电极进行检测判断,控制软件同时还具有图像采集、数据通信、数据及工艺文件存储、空夹具判断、合格不合格统计及数据库查询、图像处理、加密、打印及帮助等功能,既可以工人进行自动操作,也可以工艺员进行示教操作。该系统能长时间稳定可靠地运行,检测误差在静态 GR&R 指标可达到 5% 左右,动态 GR&R 指标可达到 10~15% 左右。各项指标与目前日本电池检测系统的指标接近。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国内首款液态金属电池及系统
本项目研发了大容量新型储能电池、储能装备及系统,研发出国内第一款50A、200Ah 的大容量液态金属电池,解决了新能源电网大规模储能与峰谷差调结的技术难题。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Ø 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技术中,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技术是其中重要的研究项目,其最大优点在于制作简单、原材料便宜、应用范围较大、捕获太阳光的能力较强,适合生产BIPV(建筑一体化光伏)系统。据估算,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成本远低于硅电池的成本,能在昏暗甚至是室内人工照明的环境下发挥作用,而晶体硅系统和其他薄膜技术几乎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课题组成员多年来从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开发工作,针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无机纳米粉体和薄膜的制备和表征,电解质制备和应用,染料敏化太阳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高性能锂氟电池生产技术
和传统电池相比,锂氟电池以电压稳定、适应温度广和体积轻等优点被运用在极端工作条件下,如植入式医疗器械供电设备、汽车报警器、轮胎测试器、工业控制主板,智能电子标签和紧急疏散设备电源系统等。氟化碳纳米管作为锂氟电池的阴极材料,以良好的机械、光电、热稳定以及生物兼容性受到电池材料行业的广泛关注,它的可控制备是锂氟电池制造中的关键技术所在。这项技术作为高能电池储备项目,技术附加值极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投资价值。 目前,氟化纳米碳管的合成技术可以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求,相关生产技术难点均已得到有效解决。该项技术已经成功运用在美国Contour Energy System能源公司,使它成为世界上首家可以批量生产用于高性能锂氟电池电极材料的公司。此项技术成熟度高,投资风险小,可持续性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全聚物太阳能电池
设计了两种基于双噻吩酰亚胺的n-型聚合物受体材料(见图a)。这两种材料在场效应晶体管中都能达到1 cm2 V−1 s−1 左右的电子迁移率,但是其分子结构的微小变化对太阳能电池性能有巨大影响。研究发现,通过并环的方式将双噻吩酰亚胺结合起来,能够极大的提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器件性能,能量转换效率最高可达到6.85%,同时实现较大的开路电压1.04 V(见图b),这是萘(苝)酰亚胺体系以外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最好结果。   通过一系列材料和器件表征手段发现,双噻吩酰亚胺并环使得聚合物半导体具有更窄的带隙、更低的导带能级、更高的共面性和结晶度,从而使得并环聚合物半导体具有更高的电子迁移率。同步辐射表明,并环使得高分子半导体在场效应晶体管和太阳能电池器件中具有更合适的分子空间取向(图 2),从而有利于电荷的有效提取,取得更大的电流值和实现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并环设计是实现高性能聚合物n-型材料的有效途径,为新型受体材料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新型能源材料及燃料电池研究
“氢化燃烧合成(HCS)镁基储氢合金”项目,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和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的资助,并与美国通用(GM)公司开展国际合作。主要研究HCS和高能球磨(MM)复合制备纳米镁基储氢材料的工艺条件;研究高容量、高活性镁基储氢材料的HCS反应过程和MM复合机理;研究HCS+MM制备镁基储氢材料结构特性,揭示低温高容量高活性储氢机理。纳米镁基储氢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1)储氢量> 5.5 wt.%,(2)吸氢温度< 100℃,五分钟内吸氢达到储氢量90%,(3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52 5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