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RO/SEDI”全膜法的超纯水成套技术产业化
电膜分离过程在水质净化、纯化、废水深度处理和特种化工分离中的应用;膜法清洁生产技术;新型集成膜过程的开发及应用研究(纯水与超纯水制备、水深度软化、海水及苦咸水淡化、基于“膜144bp 本项目属于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第五代全膜法超纯水技术。与第四代的“RO/RO/EDI”全膜法相比,前处理仅采用单级反渗透,SEDI可直接获得电阻率 15 兆欧厘米以上的超纯水。预处理的 UF 膜用量节省 40%,RO 膜用量节省 60%,RO 浓水排放量节省 45%,整个系统酸碱零消耗、废酸废碱零排放。单堆制水量最大 8 吨/小时,系统制水量无限制。
南开大学 2021-04-13
新型膜表面生物活性材料真菌疏水蛋白产业化及应用
真菌疏水蛋白具有自我装配成膜的性质,因此 (1)疏水蛋白可作为蛋白和细胞固定化的媒介,可用于生物传感器和生物芯片,作为引发层,交联上配体或形成融合蛋白,能使特定分子固定化到特定表面。 (2)它能改变表面的属性,保护表面。可用于提高医学器官移植物生物相容性和防止微生物细胞粘附;可应用于医药行业中烧伤、创伤的创面保护,为临床病人创面保护和恢复提供一种安全无毒、操作简便、高效低耗的新手段。 (3)作为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疏水蛋白还可以用于促进土壤中的污染物的降解和应用在石油泄漏后回收石油的过程中。 (4)疏水蛋白具有表面活性,可用于食品对抗相变能力并形成稳定泡沫,使其在密封食品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 (5)也可用于日用化妆品生产中,因疏水蛋白可以作为洗洁产品的成分,根据其疏水、亲水两相间的转变,可通过自我装配而将面部的油脂等疏水的成分包裹起来,再用水清洗将其除去,也可以作为保护秀发的天然膜,使发部维持清洁并保持一定水分;将它运用到面部的美容护理,由于它的特性,能使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天然生物活性保护膜,起到皮肤保湿、免受外界空气中污浊物的侵害,从而达到护肤美容之功效。 (6)疏水蛋白直接包裹药物以改变药物溶解性并实现控、缓释。通过真菌疏水蛋白与难溶于水的药物混合,可以达到良好的分散效果,并延长了两种药物的药效持续时间。 (7)真菌疏水蛋白与其他的功能性蛋白或小肽组成融合蛋白,同时发挥疏水蛋白的稳定吸附材料表面的特性和功能性蛋白或小肽的特异性功能,如在组织工程、抗炎抗菌材料等。 项目特色: 纯天然生物制品,无毒害,无污染。耐酸碱,抗相变能力强。自我装配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透气不透水性。由于它的特性,使得它具有:(1)自动成膜,无需贴敷,使用便利;(2)透气性优良;(3)纯天然无化学添加成分,瑞氏木霉已被证明是安全的菌种;(4)组织相容性好,避免了严重的排异反应;(5)耐高温(100 摄氏度仍保持活性),易于消毒;(6)稳定不降解,便于产品的长期保存;(7)用表面活性剂就可以很容易地清洗(8)延展性好,1 毫克的疏水蛋白在液面就可以展开 1 平方米的薄膜(9)透明,可直接透过成膜观察(10)性价比高。 市场应用前景: 目前国际上尚未实现疏水蛋白的工业化生产,其相关应用产品的开发更为滞后。我们在已实现疏水蛋白中试研发的基础上,扩大发酵规模,进行后续产品的开发,我们的技术和工艺现居国际领先地位,无疑会占有宝贵的先机。 疏水蛋白产品将作为新一代膜生物活性材料进入市场,它的出现将会革命性地取代现有化学产品,这无疑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益处,消除人类在预防和治疗疾病、食品加工、以及医学检测、食物保鲜方面为健康做出努力的同时给自身带来的潜在危害,而且价格更为低廉。因此,本项目大规模生产疏水蛋白及其应用开发是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的,并且我们的技术在国际和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这些产品都将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最优竞争状态。
南开大学 2021-04-13
超低渗油藏注水开发降压增注用纳米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田注水增注剂,尤其是超低渗油藏注水开发降压增注用纳米液及其制备方法。该降压增注用纳米液由双基团修饰纳米二氧化硅颗粒,NaOH水溶液组成。其中,双基团修饰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由烷基和烷基酸共同修饰。该降压增注纳米液制备简单,分散均一,稳定性好。注入地层后,双基团修饰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在储层岩石表面,将岩石表面的水化膜剥离,形成纳米吸附层,随着地层水环境中pH由碱性变为中性,使岩石表面润湿转变,从而产生疏水滑移效应,达到降低水流阻力和注入压力的目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02-01
液相羰基催化氧化法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
本课题组在非均相氧化羰基化法一步碳酸二苯酯的进展 本课题组2000年就提出非均相一步合成DPC且在此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首先对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现在其收率可达到26%、选择性能达到99%。发表有关论文13篇,其中SCI收录5篇、EI收录两篇,发明专利1项。申报并获得授权的与之相关的项目有:国家自然基金2项,省项目2项,武汉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1项。所以本课题组的实验室小试成果在国内外文献报道中尚处于先进水平。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新型锂电池多功能添加剂及功能电解液
1、与企业合作成功开发软包钴酸锂电池4.4V高电压电解液、阻燃电解液和低温电解液。完成主要技术指标4.4V&1C循环86%@500周,低温-40度3C放电,电解液燃烧性下降90%以上等特征指标,相关电解液配方已在合作电解液企业种得到应用; 2、为企业开发三元动力电池用电解液,实现电池高温55度1000周循环;
厦门大学 2021-04-11
一种单次取样多次定量排样的移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次取样多次定量排样的移液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中设置有推拉杆,推拉杆的一端安装有活塞,推拉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推拉柄,管体的前端安装有可拆卸的枪头,管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齿轮,推拉杆上设置有与齿轮相啮合的卡齿。通过管体外的齿轮以及与齿轮相配合的带有卡齿的推拉杆,通过齿轮定量的推拉推拉杆,带齿推拉杆下部连接有活塞,转动齿轮可实现推拉杆带动活塞上下移动,进行液体的吸入或排出,可实现液体定量的吸入或排出,并且,可连续多次排样,定量移液,还可以根据移液装置的容积设计不同的精度,使每次移液更加合理。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碲化镉粉末的高温液相合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碲化镉粉末的高温液相合成方法,将镉块和碲块,按摩尔比1:1分别装入到“Y”形管的A,B两端,并将“Y”形石英管水平放入三段加热的开合式“Y”形炉膛中;然后对石英管抽真空至1×10-3Pa~1×10-4Pa,并对“Y”形石英管的A,B,C三段分别加热到?350-400℃,480-600℃和600-1100℃,保温至试验完成。当碲和镉熔化成液体后,通过支架8将三段加热的开合式炉垂直放置,然后关闭真空阀门1和2,打开通气阀3、4和放气阀5,并通入0.01-1MpaAr气,使碲和镉液体分别从6和7喷口喷出雾化,碲和镉的雾化液滴接触即可合成的高纯碲化镉粉末,并散落于“Y”形石英管的C端底部。雾化完成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打开C端封头9,即可收集高纯碲化镉粉末。
四川大学 2021-04-11
一种丝蛋白组合液涂复涤纶织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蛋白组合液涂复涤纶织物的方法,包括:将涤纶织物放入NAOH溶液、乙二胺溶液、表面活性剂1227溶液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涤纶织物表面的化学刻蚀减量处理;再用清水洗至中性;或先用乙酸中和后,再用清水洗至中性;然后将涤纶织物放入丝蛋白组合液中,浸渍处理;然后用无水乙醇或120℃水蒸气进行结晶化处理;热水中洗涤;脱水干燥,即获得丝蛋白组合液涂复涤纶织物。本发明利用丝蛋白溶液对涤纶织物进行功能改性处理,改善了涤纶织物的吸湿性和服用性,提高了涤纶织物的档次和附加值;通过化学刻蚀减量处理方法,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具有保健功能的蚕丝蛋白涂复涤纶织物面料,特别是吸湿性提高3倍以上,具有抗静电性。
浙江大学 2021-04-11
解酒的蛋白肽复合营养液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解酒的蛋白肽复合营养液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是根据现有的解酒产品主要来自中药成分,加工制备过程易氧化,失去生物活性,中药成分易分解,解酒效果差等弊端而研制的一种解酒的蛋白肽复合营养液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它采用绿色食品作解酒原料,对人体无害,且采用微胶囊技术,不仅可将药物浓集于靶区,提高疗效,而且可消除解酒辅料的不良气味及口味,使液态辅料固态化的同时,提高溶解和吸收效率,使解酒效果更为显著。 解酒的蛋白肽复合营养液微球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植物蛋白肽,配以山楂、萝卜、甘草、橘皮的水溶提取物,按比例调配成蛋白肽复合营养液,然后采用微胶囊成型技术,制成蛋白肽复合营养液液芯微球,微球的粒径范围为5—500μm;微球制备时所选用的壁材可以为单一壁材或复合型壁材。 采用绿色食品作解酒原料,环保对人体无害,使用微胶囊包装技术,可以使蛋白肽在人体中缓慢释放,有效地解决大量饮酒所造成的血液中酒精浓度突升的问题;还可解决蛋白肽稳定性差,易变性,易被消化酶降解难题,微胶囊技术保护了有效成分,使蛋白肽在肠道中能够发挥更好的效用。不仅可将药物浓集于靶区,提高疗效,而且可掩盖解酒辅料的不良气味及口味,使液态辅料固态化的同时,提高溶解和吸收效率,具有良好的解酒、醒酒功效,并可适当改善人体机能,增强免疫力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冠清柠TM-柠檬苦素+柑橘黄酮口服液
大量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和柠檬苦素具有高效安全、抗病毒、抑菌、抗炎症等作用,可抑制危害人类的诸多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最重要的是以往研究表明:柠檬苦素和柑橘黄酮类化合物在治疗肺纤维化、慢性肺炎、矽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在内的多种炎症介导的慢性肺部疾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然而,目前国内对柠檬苦素和柑橘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和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基于柠檬苦素和柑橘黄酮类化合物对肺部炎症及损伤的修复作用和明显的抗病毒抗炎治疗作用,华南理工大学齐军茹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廖劲松团队全力攻坚柠檬苦素和柑橘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提纯应用技术,优化柠檬苦素和柑橘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及规模化生产,从而获得了安全高效的柠檬苦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并以此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和治疗技术产品--冠清柠TM-柠檬苦素+柑橘黄酮口服液,以应用于新冠肺炎后续肺部治疗和病人的康复治疗,同时减少呼吸道和支气管感染,抑制多种肺部炎症疾病。目前该口服液产品已完成量产下线。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0 51 52
  • ...
  • 70 7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