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红外成像的薄膜测厚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成像的薄膜测厚仪,包括光源、准直透镜、分光棱镜、参考路散射玻璃、参考路红外滤光片、参考路反 射镜、测量路散射玻璃、测量路红外滤光片、测量路反射镜、半透半 反分光镜、成像透镜、CCD;测量时参考物经反射镜、分光镜和成像 透镜成像到 CCD 光敏面,被测物经反射镜和成像透镜也成像到 CCD 光敏面,CCD 将图像传送至计算机,经图像处理后根据图像的灰度值 求得被测物的厚度;如此形成双光路测量系统,避免了光源光强变化 的影响;使用散射光透射成像的测量体系,避免了传统红外测厚装置 中存在的干涉影响;设置具有多个局部标准厚度的参考物,该装置可 以获取参考物各个局部标准厚度,从而能够更加精确地测量薄膜厚度。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薄膜蒸发与精馏耦合分离技术及设备
柔性智能互动终端的关键材料与传感器件是实现物联网技术革命的重要技术,柔性透明导电薄膜为其 中不可取代的关键元件。本团队在前期工作中针对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含材料合 成、导电墨水配方调制、大面积卷对卷制程工艺和柔性触控样机制备,已经初步建立起一条从材料、工艺 到器件应用的产学模式;并做了一系列十余项的专利布局(发明专利12篇,授权专利6篇)。其采用的技 术方法如下: (1)低成本的表面图形化工艺。包含基于光酸显影的可图形化配方调制、基于表面能差异化驱动的 自组装电极图形化,相比较于传统的激光、黄光刻蚀,溶液态的图形化方式成本更低,同时可保证满足柔 性触控传感器的线宽/线距要求; (2)高稳定性的纳米银导电薄膜。基于单分子缓蚀剂修饰的纳米银线稳定性提升方案,相较于业界 传统的单级分子蒸馏存在分离效率不高、能耗 较大和成本较高等问题,而常规精馏方法又会使某 些活性组分发生热变质或分解能等不足。薄膜蒸发 与精馏是一种特殊的液-液分离技术,本技术成果 将薄膜蒸发的高效蒸发性与精密精馏的高分离度融 合于一台完整的设备中,既可避免热敏性物质长期 暴露于加热器内,又可使各组分通过
中山大学 2021-04-10
透明防伪包装薄膜—透明激光全息防伪膜
该成果是原有的铝反射激光全息防伪末的升级替换品。这种薄膜结构简单,仅有信 息层和基底层两层组成。全息图像以激光全息技术拍摄并用激光雕刻和电铸手段,以光 栅条纹的形式复制到镍质金属模版上。以金属模版热压气凝胶或有机高聚物聚氨酯涂层, 形成承载全息图像的信息层,可在薄膜上再现全息图像。
同济大学 2021-04-11
太阳电池用ZAO透明导电薄膜
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透光性能,广泛应用于平面液晶显示(LCD)、电致发光显示(ELD)、等离子体显示(PD)以及太阳能电池、热镜、电磁屏蔽等。在相当一段时间内, In2O3:Sn (ITO) 薄膜作为一种典型的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得到了极广泛的应用,但ITO 薄膜中的铟有毒,在制造和应用中对人体有害;ITO 中的In2O3 的价格昂贵,成本较高, ITO 薄膜易受氢等离子体的还原作用,这些缺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ITO 薄膜的研究和应用。新型透明导电ZnO :Al (AZO) 薄膜中的ZnO 价格便宜,来源丰富,无毒,并且在氢等离子中稳定性要优于ITO,在很多领域特别是太阳电池领域具有逐步取代ITO薄膜的趋势。本产品是多层ZAO透明导电膜,具有透过率高和电阻率低的优点,而且非常适合制备绒面,可作为陷波结构应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中。 透明导电膜的主要性能指标有两个:透过率和方阻。产业化对透明导电膜透过率的要求一般要达到80%以上,南韩的Woon-JoJeong制备的ZAO膜在可见光区域的平均透过率大于95%,是国际最高水平。国外科研人员制备的ZAO透明导电膜室温电阻率最低可达3×10-4Ω·cm,方块电阻最低可达3Ω/□。国内制备的ZAO透明导电膜一般平均透过率约为80%,电阻率在10-3数量级。 本产品具体性能指标是:透过率>85%,方阻<50Ω/□。 太阳电池是正在蓬勃发展的产业。国务院刚刚颁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达到30万千瓦,其中全国将建成1000个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总容量5万千瓦,大型并网光伏电站总容量2万千瓦;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达到180万千瓦,其中全国建成2万个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总容量10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电站总容量将达到20万千瓦;另外,光伏发电在通讯、气象、长距离管线、铁路、公路等领域的应用,计划到2010年也将累计达到3万千瓦,到2020年将达到10万千瓦。而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将从2000年的10亿美元到2015年扩大到1500亿美元。透明导电薄膜是太阳电池中关键的薄膜,需求巨大。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全透明薄膜晶体管及其电路
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 TFT)本质上是一种场效应晶体管,其电性质与传统的MOS场效应管一样,都是利用垂直于导电沟道的电场强度来控制沟道的导电能力来实现系统放大,这被称为电导率调制或场效应原理。同时它也是良好的开关元件,当栅源电压小于阈值电压时器件截止,反之导通。场效应管是通过改变输入电压来控制输出电流的,它是电压控制器件,不吸收信号源电流,不消耗信号源功率,因此它的输入阻抗很高,它还具有很好的温度特性、抗干扰能力强、便于集成等优点。 与硅材料相比,ZnO薄膜材料的禁带宽度大、透明等优异的半导体特性,使得ZnO-TFT可能替代a-Si TFT成为平板显示器件的像素开关。若使用ZnO-TFT作为有源矩阵驱动的开关元件有以下明显优势: (1) ZnO为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可以避免可见光照射对器件性能的影响,保证显示器的清晰度不受太阳光照的影响; (2) 提高开口率,提高显示器的亮度,进而可以降低功耗; (3) 如果存储电容也用透明材料制备,制备全透明显示器件便成为可能; (4) 对衬底要求不高。ZnO薄膜的生长温度较低,即使室温条件下也可以生长高质量ZnO薄膜,因此衬底可以选择廉价的玻璃或者柔韧性塑料等,这又是柔性显示器成为可能; (5) ZnO具有很好的载流子迁移率,使得ZnO-TFT既具有很高的开态电流,又有效的抑制关态电流的增加;研究ZnO-TFT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推动透明电子学的研究。ZnO-TFT的实现对透明电子学来说是一个富有成效的进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制造透明电路和系统创造了条件。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n-型有机薄膜晶体管
设计并成功合成了两种新型噻唑酰亚胺缺电子受体单元,并在其基础上得到全受体类型均聚物PDTzTI(图1a)。单晶XRD分析表明,DTzTI单体中存在S…N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因而平面性较好,单体间的π堆积也非常紧密,非常适合构建全受体聚合物。噻唑酰亚胺的强拉电子能力也使得聚合物的前沿轨道能级较低,有利于晶体管中电子注入并提升器件稳定性,同时抑制空穴注入和降低器件关电流。基于PDTzTI的有机薄膜晶体管器件表现出优异的单极性n-型输运性能(图1b)。晶体管电子迁移率达到1.6 cm 2  V -1  s -1 ,关电流仅为10 −10 -10 −11 A,因而电流开关比高达10 7 -10 8 。该迁移率是全受体均聚物材料中的最高纪录,同时在晶体管关电流和开关比性能上显著优于常见给体-受体共聚物材料,表明全受体结构是实现单极性n-型聚合物材料的有效途径,为新型受体单元和单极性n-型材料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高压大功率薄膜电容器
该成果由于采用新型的安全膜结构和绝氧吸弧工艺(减小金属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氧化,降低接触电阻、电势垒等),产品具有自愈性,在高压大电流的冲击下不会发生短路击穿现象,无需防爆装置;由于采用端面高密度、低电阻的等离子放电喷射沉积制备技术和大功率电容器电极的电阻焊接技术,寄生电阻和发热量减小,使产品在可靠性、稳定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扬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红外成像的薄膜测厚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成像的薄膜测厚仪,包括光源、准直透镜、分光棱镜、参考路散射玻璃、参考路红外滤光片、参考路反射镜、测量路散射玻璃、测量路红外滤光片、测量路反射镜、半透半反分光镜、成像透镜、CCD;测量时参考物经反射镜、分光镜和成像透镜成像到 CCD 光敏面,被测物经反射镜和成像透镜也成像到 CCD光敏面,CCD 将图像传送至计算机,经图像处理后根据图像的灰度值求得被测物的厚度;如此形成双光路测量系统,避免了光源光强变化的影响;使用散射光透射成像的测量体系,避免了传统红外测厚装置中存在的干涉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大尺寸多频段应用BiLuIG单晶薄膜材料
本项目共包括8项授权专利,另有20余项专利正处于公开阶段。 项目主要创新点为:(1)提出了一种Bi+Lu共掺杂新配方,实现了在传统GGG衬底上外延出具有大法拉第效应的BiLuIG石榴石单晶薄膜材料。 (2)提出了“缓冲法”技术,克服了无铅液相外延工艺中熔体粘度偏高,薄膜均匀性差的难题,成功制备出3英寸的高质量单晶BiLuIG薄膜材料,厚度可达20微米以上,其法拉第效应是含铅工艺制备材料的10倍。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Bi+Lu共掺杂材料设计和无铅液相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声学薄膜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学薄膜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其制备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空心不锈钢管插入液态紫外胶并静置,再沿竖直 向上方向取出不锈钢管,在液态紫外胶自身张力的作用下,液态紫外 胶在空心不锈钢管的末端形成一层均匀的紫外胶薄膜;采用紫外光固 化该薄膜,使完全固化;制备得的声学薄膜厚度为 2.1um~8.1um,直 径为 0.11mm~2.61mm,在 0.025Hz~25000Hz 的声波频率响应范围具 有很高的灵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 14 15
  • ...
  • 356 35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