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
本项目采用隧道结技术实现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扩展电池的光谱收集范围,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太阳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清洁,最丰富的能源资源,目前商用的太阳能电池以晶体硅电池为主,由于晶体硅消耗硅料较多,近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开发硅薄膜电池。非晶硅薄膜电池已经实现了商业化生产并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它仍存在不足之处,包括光致衰减效应和转换效率不高(约6%)等。本项目在国家863计划课题(2006AA03Z219)支持下,开展了以多晶硅薄膜、微晶硅薄膜和纳米晶薄膜的制备和相关材料的单结与叠层硅基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研究,已经申请发明专利5项,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 三、创新点以及主要技术指标 1.利用LPCVD方法和自扩散技术生长多晶硅p-n结,结合层转移技术制备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2.采用金属诱导晶化和快速热处理技术实现优质多晶硅薄膜的制备并在低温下制备太阳能电池; 3.在PECVD和HWCVD生长硅薄膜时,通过生长温度,气体流量,氢气稀释比,腔室气压等参数实现微晶硅或者纳米晶薄膜的生长; 4.采用双层膜技术减小表面处入射光的反射并实现表面钝化,提高入射光的收集率和少数载流子寿命; 5.采用高低结结构增加光生载流子的收集效率; 6.采用隧道结技术实现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扩展电池的光谱收集范围,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 四、知识产权及获奖 国家863项目(2006AA03Z21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2-08-12
适用于绿色建筑的智能控温薄膜
通过对建筑物窗体的研究,自主研发出一种能够智能控制调节温度的VO2智能控温薄膜及其镀膜玻璃,是一种可以响应温度改变自身结构和光学性能的材料,可以使得窗体对太阳光辐射的反射率和透射率随外界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在可见光保持一定透过率(>50%)的前提下,使得夏天进入房间的太阳辐射少,冬天进入房间的太阳辐射多,从而保证房间舒适度的同时降低室内制冷采暖能耗。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宋炳坷 材料/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2016/2019 赵起 材料/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2016、2018 刘帅 管理/企业管理 2016/2019 徐志龙 材料/材料学 2017/2020 王子璇 材料/集成电路工程 2017/2020 肖智戈 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2017/2020 范炜 材料/材料学 2017/2020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高彦峰 材料/材料学 研究员 材料学 四、项目简介 通过对建筑物窗体的研究,自主研发出一种能够智能控制调节温度的VO2智能控温薄膜及其镀膜玻璃,是一种可以响应温度改变自身结构和光学性能的材料,可以使得窗体对太阳光辐射的反射率和透射率随外界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在可见光保持一定透过率(>50%)的前提下,使得夏天进入房间的太阳辐射少,冬天进入房间的太阳辐射多,从而保证房间舒适度的同时降低室内制冷采暖能耗。该产品设计着眼于当前最先进的技术,立足于建筑节能材料研究前沿,以本团队关键技术作为支撑,目前团队制备的VO2基智能窗相关技术指标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由于产品绿色友好,环保节能,适用于温带和热带绝大部分地区的建筑建造以及城市基础建筑节能改造,因此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和积极的社会意义。
上海大学 2022-08-12
用于同时检测CU2+ Pb2+ Cd2+的阵列式薄膜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同时检测Cu2+,Pb2+,Cd2+的阵列式薄膜传感器及基制备方法,以p型或n型Si片作基底,在基底上依次为SiO2层,对Cu2+,Pb2+,Cd2+敏感的三种薄膜;该薄膜传感器是通过激光脉冲沉积技术在SiO2表面上制备三种敏感薄膜,采用激光沉积技术把三个敏感材料分别制备在SiO2表面上,最后形成三种阵列式薄膜传感器.它对溶液中的Cu2+,Pb2+,Cd2+具有选择性,能检测出Cu2+,Pb2+,Cd2+的含量.本发明可在江河湖泊,生物医学领域(如血液,体液),工业废水,中药,蔬菜,水果,茶叶等领域中对Cu2+,Pb2+,Cd2+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4-30
一种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碳基光子晶体背反射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碳基光子晶体背反射器,由两种结构不同的光子晶体叠加构成,其结构为[A/B]mAE[C/D]nC,其中A;B;C;D;E的厚度分别为d1=50nm,d2=100nm,d3=70nm,d4=140nm,d5=120nm,m;n为两种光子晶体的周期数,m取3,n取4。其制备方法是:RF-PECVD法在普通载玻片上交替沉积a-Si:H和a-C薄膜。本发明的碳基光子晶体背反射器,具有一维光子晶体全角反射,可实现600—1300nm光波段平均75%的反射率,增加光波在太阳能电池吸收层中的传播光程,提高光子利用效率,增加光电流密度和光电转换效率。制备工艺简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5-03
一种自行车省力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省力驱动装置,属于机械结构设计技术领域。该装置由右踏杆、左踏杆、 大小齿轮副、链轮传动机构、踏杆轴、圆盘、圆盘滑块销轴、中心轴、后车轮、前车轮、车架组成,其特 征是:右踏杆、左踏杆的同一端分别直接铰接安装在踏杆轴上,另一端安装有脚踏板,右踏杆又通过齿轮 滑块销轴与大齿轮作铰链联接,左踏杆通过圆盘滑块销轴与圆盘作铰链联接,小齿轮与大链轮同轴联接。 它通过人脚分别作用在左右踏杆上并交替带动大小齿轮副使后车轮随自行车后飞链轮转动使自行车前进, 其中,两踏杆的上下摆动总是保持能够越过机构的死点位置,从而实现连续不间断的运动来驱动自行车前 进,并实现省力的功能。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高频高功率密度GaN栅驱动电路
作为第三代半导体代表性器件.硅基GaN开关器件由于具有更小的FOM.能够把开关频率推到MHz应用范围,突破了传统电源功率密度和效率瓶颈(功率密度提高5-10倍).且具有成本优势,满足未来通信、计算电源、汽车电子等各方面需求,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对我国在下一代电力电子器件产业的全球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器件物理特殊性需要定制化栅驱动电路和采用先进的环路控制策略,最大程度提高GaN开关应用的可靠性,发挥其高频优势。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一种谷物检测用下料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谷物检测用下料驱动装置,主要包括气缸安装架,所述气缸安装架上采用螺栓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安装架呈水平杆状结构,且气缸的气缸轴竖直朝下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轴的底端采用螺丝以及法兰固定连接有铰臂座,本实用新型利用助力弹簧起到帮助气缸轴实现回拉,这样有助于减少气缸内部膜片的运作负担,利用指针指向中位标示贴实现助力弹簧正中心的指示,此时当助力弹簧长时间使用发生形变时,整个指针配合中位标示贴可以快速的实现观察查验,从而达到快速检修的目的。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交流电机驱动与节能控制技术
1)高性能交流电机(感应电机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技术,包括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自适应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以及非线性解耦控制技术; 2)交流感应电机(笼式异步电机)的变频调速控制技术; 3)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电机),包括表面式(SPMSM)和内埋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以及无刷直流电机(BLDC)的高性能转矩、转速和位置控制技术; 4)交流电机的数字化驱动控制器的设计、电机驱动集成模块、嵌入式电机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自行车省力驱动装置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900 吨轮胎式全液压驱动提梁机
该项目研发的提梁机是国内首台 900 吨级的提梁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 市发明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一等奖 主要技术特点: (1)采用双梁双门字型结构,克服了单梁抗扭能力差的弱点,使整车抵抗行走驱动不 平衡的能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很好地解决了吊点吊具重载纵横平移的支撑和偏载问题。 双门字结构克服了单腿结构运梁车通行单一的弱点,实现了运梁车纵横穿行。 (2)行走、转向、悬挂、起升和吊具微调均为液压驱动。全液压驱动结构紧凑、过载 能力强、运行平稳。有效地解决了 64 只轮胎均载问题,很好地解决了四点起吊、三点 均衡问题,保证混凝土梁吊装安全。负载敏感系统的采用使液压系统自动适应外负载的 变化,有效地节省了系统能量。 (3)多层网络结构使电控系统结构简单、扩展维护方便。针对多层网络控制系统,研 发的一套网络控制补偿算法有效地解决了信号传输延迟带来的稳定性问题,可以实现转 向、悬挂、提升和吊具移动过程中的高精度同步控制。清晰的网络拓扑结构方便构成整 车故障诊断系统,使其维护性能大大提高。 900 吨提梁机是高铁建设的关键设备之一。该项目研制的 900 吨级提梁机改变了我 国在高铁大型专项装备自主研发长期滞后的状况,使中国成为继德国、意大利后拥有超 大型架运专用设备研制能力的国家。继郑西客运专线之后,哈大、武广等专线也相继采 用 900 吨提梁机。2008 年 3 月为止,已有高达 3 亿人民币合同,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同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356 35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