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航空发动机三维虚拟实验教学系统
适用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等专业。 航空发动机原理课程是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它的实验教学航空是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目前,现实中的航空发动机原理实验存在以下局限性:  1、工作原理难以理解。由于发动机内部结构看不见,学生对航空发动机整体结构及航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理解困难。 2、实验难以实现航空发动机的一些特性实验,一些实验在真实环境中无法开展需要较大的仪器设备,才能满足学生进行实验的需求; 3、实验成本太高,开展航空发动机整机及部件特性实验的建设和使用成本高,难以对大批量学生进行开放教学,部分实验的操作过程也比较繁琐。 4、实验风险大,航空发动机工作时转速高,排气温度高,学生开展该类型实验难度大、危险性高,部分实验设备学生无法透过外壳看到设备运行时内部零件的相互配合情况,如航空发动机组成原理实验。 随着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航空发动机原理实验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仪器设备台套数和实验教师数量相对不足等问题愈加突出。为了以最少的经费投入解决以上问题,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实验效果、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们开发了开放式网上涉及航空发动机原理等虚拟实验室软件。实验采用3D建模动画人机交互等技术,研发了航空发动机一系列虚拟仿真实验,解决航空航天类相关课程实验教学的不足。 使用现有器材模型,系统可开展如下6个常用航空发动机虚拟实验的训练: •航空发动机建模虚拟实验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虚拟实验 •航空发动机典型试车实验 •航空发动机的服役环境模拟虚拟仿真实验 •民航发动机运行监控及性能分析实验 •航空发动机热力循环分析及故障诊断虚拟仿真实验
北京润尼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9-09
可视化、智能化通信资源展示系统V1.0
可视化、智能化通信资源展示系统
西华师范大学 2015-01-31
VR教育/虚拟学科实验室/3D教学/虚拟现实
      云幻科教虚拟学科实验室解决方案,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实验要求,运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虚拟学科实验室,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操作对象,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不同实验,在虚拟的环境下进行实验观摩、模拟实验、拓展训练等操作,在虚拟实验的互动体验中更深入的学习知识。虚拟学科实验室由3D教育资源云平台与虚拟现实互动设备构成,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先进的教学设备联合打造优质的实验教学环境。 虚拟学科实验室的分类: 虚拟化学实验室:涵盖中学化学实验100多个,如中和反应、还原反应、二氧化碳的性质、镁在空气中的燃烧等 虚拟物理实验室:涵盖中学物理实验接近200个,如摩擦力、压力、浮力、光的折射等 虚拟生物实验室:涵盖中学生物实验80多个,如动植物细胞、细菌、光合作用等。 虚拟生物实验室:涵盖中学生物实验80多个,如动植物细胞、细菌、光合作用等。 方案特点: 交互式操作,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实验素材丰富,为探索提供多种选择 虚拟实验器材,节省资源损耗 正确操作指引,规避实验风险
云幻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设备状态点检网络化管理系统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设备状态点检网络化管理系统
设备状态点检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为点检系统)是工业企业全面实施设备状态点检信息管理的数据平台。该系统托企业内部网络,采用 c/s 与 B/S 混合体系结构,构建以数据库为核心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设备状态点检信息自动上传至数据库服务器,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实现数据共享。系统为用 户提供全面的数据获取手段,长运行周期的数据管理,丰富的设备状态监测功能,并利用便捷快速的网络,将企业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化并及时传递,以便企业中、高层技术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从而全面支持预知维修,优化设备管理,提升企业设备管理水平,为保障设备长期的高效、安全运行、降低运营成本提供了一个开放易用的信息化平台。点检系统是目前企业设备管理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的关键,也是构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设备管理信息基础。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Snapdragon 企业信息化系统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长电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 OA)是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网络功能结合起 来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是当前新技术革命中一个非常活跃和具有很强生命力的技术应用 领域,是信息化社会的产物。长电办公自动化系统针对行政管理模块、收发文管理模块、申 请审批模块、通知管理模块、公共服务模块、个性用户模块等需求分析,提出概念设计和物 理设计,最后设计用户界面,满足办公自动化需求。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城市灯饰亮化无线智能监控系统
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开发中心和自动化学院是南京工业大学重点科研单位,长期致力于无线遥控遥测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研究工作,专门研发了基于GIS和LAN操作的各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管理系统软件,专门研制了适用于各种无线SCADA系统的RTU/PLC远程控制终端单元,广泛应用于城市路灯、污水处理、环境监测、水文监测、人防工程和楼宇工程等领域,在天然气和电力系统领域也有应用。城市灯饰自控系统技术先进,功能齐全 遥控:可按时间曲线和光照度,由控制中心计算机自动或手动控制城市灯饰的开/关,包括全夜灯、半夜灯和饰灯等亮化灯具。 遥测:自动巡测或手动检测各控制终端线路的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和开关状态等工作参数。 遥信:能随时获取各控制终端的报警信息和开关状态。 高可靠性:无线遥控和终端自控相结合,时控和光控相结合,确保正确开/关灯。 高经济性:具有单灯和半夜灯控制方式,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高灵活性:站点设置,拖放自如;灯饰开/关时间可任意组态,实现群控、组控、单控和层次管理。 高智能性:终端可自主、独立运行;具有智能中继路由功能,可无限扩展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智能终端结合电力载波技术可实现现场故障诊断。 调度通话:利用一个通信信道,系统实现数局、话音兼容通信功能,对维修车辆和人员进行无线调度;降低成本,提高频率利用率,方便系统的维修、维护。  自动校时:利用卫星定位系统(GPS)对系统准确校时。 动态显示:大屏幕动态显示各控制终端亮化照明工况和参数,操作非常简便。 统计报表:数据存储、统计、分析、查询和报表打印。系统可查询打印各终端控制箱任意时间的定时数据和统计数据。可计算、统计、查询各终端控制箱的亮灯率。 故障报警:能及时发现亮化照明故障并用声光和语音报警,做到快速抢修;自动统计各终端的信号强度,信号若低于设定值可立即报警。• 终端供电停电报警        • 接触器吸合与断路报警• 电压缺相或电流越限报警     • 亮灯率异常报警• 回路熔断器开路         • 有功功率、功率因数异常报警• 回路接触器未释放报警      • 回路白天有电流报警• 各终端通讯异常或信号过弱报警  • 窃电报警• 电缆防盗报警          • 灯杆倾斜报警 电子地图:具有电子地图功能,可实时显示大楼亮化和路灯照明情况,方便全市灯饰照明设施的管理。 电能远抄:具有电表远传计量和抄录功能。 无限扩容:采用软件设置站号,系统站点和控制终端可无限点扩展,系统扩容方便。 接口扩展:监控终端有功能扩展接口,可实现各控制终端亮化照明的分层控制和分层检测。 人机界面:全中文界面,浏览方便,友好易学,支持单频和多频投影系统。 安全管理:系统安全措施严密,实行操作票管理,所有操作可靠记录。 备用接口:系统留有电视图像远程监视系统接口,必要时,增加电视图像监视和微波传输设备即可实现。 管控一体:将故障巡检、故障处理、维修管理、设备管理、备件管理融为一体,有利于提高城市灯饰管理整体水平,实现管理综合化和科学化。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数字化制造资源支持系统
数字化制造资源支持系统(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以实现数字化制造资 源的现场控制为重点,以提供数字化制造资源的网络化利用为目的,以 向制造环节及技术管理等相关部门发布数字化制造资源为核心,对各类 数字化制造资源进行接收、分发、利用、协作、控制等一体化管理,支 持制造型企业的异地网络化协同设计和制造,构建为科研生产服务的异 地网络化数字化制造资源支持系统。 特 点: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数字化立体显微成像系统简介
 数字化立体显微成像系统以传统的显微光学技术为基础,结合数字立体图像技术,形成具有显微立体影像显示能力的新型立体显微系统。在保留传统的双筒目镜观察功能的基础上,显微立体图像可以用自由立体液晶显示器和大屏幕立体投影系统的方式显示三种方式显示,大大提高了人机交互接口的自由度,扩大了立体显微系统的应用领域。以宽视角自由立体显示方式显示立体图像,从真正意义上使观看者的双眼摆脱了显微目镜的束缚,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以大屏幕方式显示显
南京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699 7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