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数字化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
iED 是由清华大学信息研究院联合武警总医院、倍肯公司专门为心脑血管意外早期现场快速鉴别诊断研发设计的。可在院前急救现场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采集分析,帮助现场急救医护人员进行心梗的自动诊断及处理,并将患者的生命体征等信息实时发送到区域医疗中心、医院和专家手机上,专家可以在患者到达医院前给予病情分析与指导,指定合理化的治疗方案。 
清华大学 2021-04-11
血管内单向分流带瓣膜的治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介入的方法利用输送器输送到分流部位,然后释放,释放后膨 胀成哑铃状弹性结构牢固固定在分流部位,可适合不同大小的分流,用于治疗先天性心 脏病左向右分流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具有微创、成本低、易于推广的特点。 其中第二、三项专利不仅在动物实验中得到验证,而且还成功应用于临床上,完成手术 40 余例,病人均得到治愈,无不良反应发生,相关的文章也已在国内外发表,而且经上 海市科委鉴定意见为:国际领先。下面是专利获奖情况: 1.带阀门内支架治疗疑难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研究获得 2001 年上海市第四届临床 医疗成果三等奖 2.带阀门内支架治疗巨大动脉导管未闭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获得 2002 年上海市 科技进步三等奖 3.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非开胸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获得 2002 年铁道部科技进步二 等奖
同济大学 2021-04-13
心脑血管疾病监护及佩戴式装置
24 小时动态心电 / 血压同步记录器:以动态心电监测、动态血压监测研究工作为基础,开发出了动态心电 / 血压二合一记录器,并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与传统的单心电或单血压动态测量相比,该装置对复杂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正确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心冲击图心血管保健设备
1 成果简介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据世界心脏联盟统计,平均每 3 个死亡病例中就有一个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全球每年因心脏病和中风死亡的人数高达 1720万,其中 80%来自中低收入的国家和地区。高血压是引发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心脏联盟预计, 2025 年前,在全世界范围内, 25 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每 3 人就有 1人将罹患心血管疾病,据估算, 2010 年,全球心脏疾病诊断 市场将达到 94 亿美元, 市场规模巨大。根据《中国心血管病2009 年报告》,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至少 2.3 亿,其中高血压患者 2 亿,脑卒中患者 700 万,心肌梗死患者 200 万,心力衰竭患者 420 万,风心病患者 250 万,先心病患者 200 万,每 10 个成年人中就有 2 人患心血管病。估计我国每年心血管病死亡 150 万人,总死亡每 3 人中至少 1 人因心血管病死亡,每 10 秒就有 1 人死于心血管病。  上图: 心冲击图心血管保健设备 心冲击图信号的大小和心脏的收缩、舒张能力、血液在体内的流速、流量有关。正常人的血液循环的反作用力的大小大约在 1.5~4N 之间。心冲击图仪就是通过血液在心血管循环中对人体的反冲作用力来反映心脏和血管功能。它主要反映的是心脏的力学性能。它具有非创伤性检测、检测方便快捷等优势心冲击图仪是一种技术领先的,专为健康群体和各种心脏病患者提供的一种快速简便无创的低成本心脏功能诊断设备。此技术是在心脏功能诊断领域中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诊断方法之后的又一种全新的诊断手段。与其他诊断技术相比,心冲击图的优势有制作成本和运行成本低; 使用此技术诊断时, 快速简便无创伤,无副作用;对心脏的力学功能进行直接检测。 课题组从 2005 年开始从事心冲击图研究,掌握了心冲击图采集,创新性开发出心冲击图心血管保健设备。该仪器由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和显示终端组成,可以同时同步采集心冲击图、心电图以及脉搏波和呼吸信号, 仪器的特点如下:实时采集,多路监护;无创、 无接触监护心脏与呼吸功能;数据自动保存;操作简便,性能稳定,维护简易。上述优点表明该仪器可以作为心血管以及呼吸监控专用仪器。查新表明,国内外目前尚未发现有相似原理的仪器。 性能参数:灵敏度高,信噪比达到 80dB;实时监护;工作温度/湿度 -15~100℃, 45~80%;低功耗。2 应用说明据心冲击图特点,心冲击在心率、呼吸率以及心脏功能检测上有很大的优势,考虑到采集姿势以及功能要求的不同, 设备可用于卧床病人监测、心率体重检测、轮椅病人心血管功能监测、 无接触睡眠监测、心血管功能日常监测、放疗呼吸相位监测等多领域。3 效益分析由于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产品,而污染预警和溯源的需求比较迫切,因此本仪器具有较大的推广空间。本仪器价格每台约 2000 元。而本仪器运行稳定、灵敏。总体上,仪器成本低,维护省,快速,无二次污染, 24 小时连续使用,具有明显的经济和技术优势。4 合作方式转让或者联合推广。5 所属行业领域医疗健康领域。
清华大学 2021-04-13
心血管微创手术磁导航技术
心血管微创手术磁导航技术是指手术者通过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操作由两个半球形的永久磁体和推进系统组成的设备,利用磁场来引导导管行进的方向,从而对一系列复杂多变、危险系数大、常规介入手术方法失败的多种心脏病变进行介入治疗的一项新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心血管微创手术磁导航技术是指手术者通过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操作由两个半球形的永久磁体和推进系统组成的设备,利用磁场来引导导管行进的方向,从而对一系列复杂多变、危险系数大、常规介入手术方法失败的多种心脏病变进行介入治疗的一项新技术。国内外多项病例报告显示,该技术不仅能够减少术者和患者的X射线暴露时间,而且能够提高各种介入手术的成功率,扩大了介入手术的适应病症范围,同时减少了手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潜在的风险。 由于磁导航系统价格昂贵,一个配备有磁导航系统的电生理导管室的造价是常规电生理导管室的3倍左右,这是磁导航系统在国内普及遇到障碍的原因之一。此外,传统的磁导航技术中,实现一个磁场坐标的定位需要同时使用三个单轴磁场传感器,且传感器与计算机通过有线连接,这种方案限制了磁导航的定位精度,同时也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因此,如何对现有磁导航技术进行技术创新,使其成本降低的同时还能让手术更加精准,过程更加简单,是未来国内磁导航需要攻克的难题。 图1 单器件实现三维磁传感原理 图2 系统框图 三、技术优势 本成果提出的磁导航技术方案中,一个磁场传感器便可以实现三个方向的磁场感知,具有高的空间分辨率和集成度,极大地缩减附有传感器端的导管尺寸,同时利用无线传输技术使心脏微创介入手术变得更加简单。 性能指标 线性度范围:x方向:±20Oe,y方向:±20Oe ,z方向:±20Oe; 灵敏度:x方向:377V/A/T,y方向:345V/A/T ,z方向:625V/A/T; 线性度误差:x方向:2.3%,y方向:2.9% ,z方向:3.3%。 四、专家介绍 游龙,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自旋电子器件及系统课题组组长。自2001年起一直从事自旋电子技术国际前沿课题包括磁记录、磁传感和磁逻辑等领域相关的物理、材料及器件研究。近五年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在非挥发性随机存储器、自旋神经形态器件、自旋逻辑计算电路、自旋信息安全芯片和磁场传感器等领域开创性地提出了多项重要的新技术概念和设计方案,尤其首次实现了使用单个器件对三维磁场的探测以及存储。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已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Electronics, 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PNAS), Nano letter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XM-630头面部血管神经模型
XM-630头面部血管神经模型   XM-630头面部血管神经模型显示头面部内、外侧面局部形态及其血管和神经等结构,共有100个部位指示数字标识标志及对应文字说明。 尺寸:自然大,21×32×19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BCX表面血管结扎止血操作模型
XM-BCX表面血管结扎止血操作模型   功能特点: ■ XM-BCX表面血管结扎止血操作模型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仿真度高。 ■ 模型上有16个出血点,当训练或考核时,16个出血点同时向外涌血,模拟真实流血状态,练习多处血管出血时的结扎止血操作。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BDX高级深部血管结扎操作模型
XM-BDX高级深部血管结扎操作模型   功能特点: ■ XM-BDX高级深部血管结扎操作模型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仿真度高。 ■ 可训练深部出血血管结扎及多处出血点同时出血的应变能力。 ■ 模型具有4处深部出血点,可以同时出血,血流速度可调节。 ■ 4处出血点的管径大小不同,损伤程度不同,设有全自动模拟器控制不同的出血速度。 ■ 模型具有出血自动回收结构,方便模拟血液回收。 ■ 可进行外科血管打结、结扎、止血、剪线等级外科操作训练。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630头面部血管神经模型
XM-630头面部血管神经模型   XM-630头面部血管神经模型显示头面部内、外侧面局部形态及其血管和神经等结构,共有100个部位指示数字标识标志及对应文字说明。 尺寸:自然大,21×32×19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头颅骨附血管神经模型XM-118
XM-118头颅骨附血管神经模型(仿真头颅模型10部分)   XM-118头颅骨附血管神经模型(仿真头颅模型10部分)可分解成10个部件,由颅顶、颅底矢状切面、额骨、颞骨、上颌骨、犁骨等10个部件等组成,显示脑颅骨、面颅骨和颅的整体观形态结构,颅顶、颅底的硬脑膜窦和动脉用彩色标志。 尺寸:自然大,20×13×18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17 1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