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云计算平台与桌面云系统
1 成果简介该系统主要由云计算平台和桌面云终端组成。桌面云终端可以实时访问多个云计算平台里的虚拟资源;云计算虚拟资源可以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桌面云终端通过接入云计算平台、展示云平台虚拟化系统及应用、使用云计算和云存储服务;云计算平台解决应用需求繁杂、资源分散且不固定、资源配置复杂等问题以及提供能够自由获取的云计算服务功能。 桌面云终端是基于 Windows XP/Linux 系统的支持云服务的终端设备。云终端既可与云服务器主机远程桌面同步运行,也可作为迷你 PC 单独运行,其价格相当于传统个人 PC 的20%-30%, 并且采用软硬件一体化设计,综合使用成本低。采用虚拟化技术实现主机资源的共享,桌面终端无需 Windows 许可,大幅减少硬件投资和软件许可证的开销。利用 elop 云终端管理软件统一管理,利于维护,多位用户可以不受限制独立、同时使用一台主机的软硬件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和灵活使用。桌面云终端机身小巧,无需风扇散热,无噪音干扰,辐射低,绿色健康环保。 元计算平台提供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的虚拟化,用户可以利用软件方便的搭建和管理一个数据中心,软件本身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认证安全机制,使得资源的共享是安全的。实现了加密通信、身份认证、用户管理、资源调度、人机交互以及通用数据库服务等多项功能。各项功能均提供了相应的开发接口,高级用户可以在本软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得到针对特殊应用解决方案。 云计算平台划分为以下四层:E ( lement) 层:元素层是中间件架构的最底层,其基本功能是定义整个应用架构最基本的元素( element) 作为处理和调度的基本单位,完成元素间无缝的互操作、共享、访问控制与透明的管理功能。L ( ogic) 层:逻辑层实现平台的应用逻辑,将底层大规模异构的元素屏蔽起来,并提供统一的访问操作机制,使得上层应用能够不用关心具体元素的类型、位置等详细信息,只用按照逻辑层规定的接口采用与之适应的方式进行访问和处理。O( rganization) 层:组织层实现系统的合理布局,存储与安全访问机制,提供认证、授权、信任机制等安全策略,完成体系的动态构建、非授权访问控制等关键问题。P ( rocess) 层:实现直接和业务逻辑相关的操作与处理。本层只需关心具体的服务或者工作流程而不需要终端用户关心实现细节。2 技术指标桌面云终端通过虚拟桌面技术共享云服务器的软硬件资源,为每个用户提供自己的桌面,用户无需安装操作系统级其他基本应用软件。可以作为迷你 PC 单独使用,终端用户可以单独上网冲浪、享受云计算、独立运行office 软件等应用软件。用户也可根据个人需求安装所需软件,能够获得与独立电脑无差异的运行环境和速度。在服务器端为每个云终端用户配置各自的操作权限和磁盘空间,各用户拥有独立的账号和密码,工作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服务器端对云终端用户进行管理,包括创建、修改、删除用户,对用户统一管理。服务器端对云终端进行维护、升级等,实现终端的统一管理和安全策略。提供存储功能,用户数据统一存储在云服务器,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也可下载数据并存储到 U 盘或移动硬盘。通过服务器端的云计算平台对云服务器和终端网络计算机进行管理,提供对云服务器网络状况、虚拟机性能等的实时监控、云计算资源的调度迁移、云终端用户的管理、云终端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等功能。云计算平台基于 CA 和数字签名的身份认证,基于虚拟组织( Virtual Organization)的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基于 Socket 与 X.509 证书的加密通信,基于 VirtualBox的虚拟机配置和部署,基于嵌入式系统和 RDP 协议的虚拟桌面访问,基于 ODBC的数据库管理和访问。3 应用说明本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为计算中心的计算存储资源整合和安全管理提供解决方案,可用于构建云计算平台数据服务中心。提供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的虚拟化,用户可以利用本软件方便的搭建和管理一个数据中心,软件本身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认证安全机制,使得资源的共享是安全的。同时,高级用户可以在本软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得到针对特殊应用的软件。云制造在国家 863 云制造主题项目的支持下,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将云计算的资源共享理念和按需使用的商业模式引入制造业,实现制造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降低成本。电力云在国家 973 基础研究计划课题的支持下,与清华大学电机系和南方电网等单位合作,以云计算平台为基础形成广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闭环阻尼控制的仿真平台。教育云在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集成重大项目的支持下,利用云计算平台整合高等教育课件资源,解决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资源不平衡问题。医疗云在国家重大专项 3 的支持下,构建社区医疗服务框架,以云数据中心为核心,利用无线、有线等多种通信方式,通过医疗云平台支持远程医疗,健康监护和医疗协作。管道云在中石油科技项目的支持下,与中石油管道公司密切合作,在输油管道的实时监控、运维等方面引入云计算技术和平台,实现实时数据管理,第三方应用的接入等。政务云与北京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在北京市东城区云计算规划咨询项目中,提高现有IT 资源设备的利用率,整合不同环境下的政务应用系统,最大程度的减低成本。4 效益分析本系统的应用对于客户的长远运营和维护管理方面能带来丰厚的回报。能耗桌面云终端产品根据是否带触摸屏、是否开 Wi-Fi/3G 等情况,功耗分别是几瓦到几十瓦。即以 20 瓦来计算,与传统 PC( 320 瓦)或工作站相比较, 500 个终端一年(如果按每天 8 小时工作,一年 200 个工作日,电费 1 元/度)可节省电费约 20 万到 30 万元。同时,也相应的降低了终端设备对企业分支机构 UPS 负荷的需求压力。 此外,云终端发热低,不需风扇,因此无噪音。对于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都非常有利。可靠桌面云终端采用软硬件一体的嵌入式设计,整机设计紧凑,没有任何机械易损件和拔插件,使得云终端的硬件寿命大大的超过了桌面 PC,硬件设计寿命在 5 年以上,为企业节省了设备维护、 维修和更新成本。安全用户数据不在本机存储,一律存储在数据中心主机即服务器端,数据安全可靠,也降低了病毒感染和网络攻击的几率,这样大大降低了这方面的维护成本。易管理云计算平台的统一管理,真正做到终端接近“ 零”维护,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维护工作量,降低 IT 人力费用。 同时对硬件资源、安全认证等进行调度和管理,功能强大。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降低了对用户的专业化要求。快速部署时间就是金钱,这一点对于很多企业和部门都是极其重要的。 系统部署简单快捷, 桌面云终端开机即用。
清华大学 2021-04-13
云计算平台与桌面云系统
1 成果简介该系统主要由云计算平台和桌面云终端组成。桌面云终端可以实时访问多个云计算平台里的虚拟资源;云计算虚拟资源可以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桌面云终端通过接入云计算平台、展示云平台虚拟化系统及应用、使用云计算和云存储服务;云计算平台解决应用需求繁杂、资源分散且不固定、资源配置复杂等问题以及提供能够自由获取的云计算服务功能。 桌面云终端是基于 Windows XP/Linux 系统的支持云服务的终端设备。云终端既可与云服务器主机远程桌面同步运行,也可作为迷你 PC 单独运行,其价格相当于传统个人 PC 的20%-30%, 并且采用软硬件一体化设计,综合使用成本低。采用虚拟化技术实现主机资源的共享,桌面终端无需 Windows 许可,大幅减少硬件投资和软件许可证的开销。利用 elop 云终端管理软件统一管理,利于维护,多位用户可以不受限制独立、同时使用一台主机的软硬件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和灵活使用。桌面云终端机身小巧,无需风扇散热,无噪音干扰,辐射低,绿色健康环保。 元计算平台提供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的虚拟化,用户可以利用软件方便的搭建和管理一个数据中心,软件本身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认证安全机制,使得资源的共享是安全的。实现了加密通信、身份认证、用户管理、资源调度、人机交互以及通用数据库服务等多项功能。各项功能均提供了相应的开发接口,高级用户可以在本软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得到针对特殊应用解决方案。 云计算平台划分为以下四层:E ( lement) 层:元素层是中间件架构的最底层,其基本功能是定义整个应用架构最基本的元素( element) 作为处理和调度的基本单位,完成元素间无缝的互操作、共享、访问控制与透明的管理功能。L ( ogic) 层:逻辑层实现平台的应用逻辑,将底层大规模异构的元素屏蔽起来,并提供统一的访问操作机制,使得上层应用能够不用关心具体元素的类型、位置等详细信息,只用按照逻辑层规定的接口采用与之适应的方式进行访问和处理。O( rganization) 层:组织层实现系统的合理布局,存储与安全访问机制,提供认证、授权、信任机制等安全策略,完成体系的动态构建、非授权访问控制等关键问题。P ( rocess) 层:实现直接和业务逻辑相关的操作与处理。本层只需关心具体的服务或者工作流程而不需要终端用户关心实现细节。2 技术指标桌面云终端通过虚拟桌面技术共享云服务器的软硬件资源,为每个用户提供自己的桌面,用户无需安装操作系统级其他基本应用软件。可以作为迷你 PC 单独使用,终端用户可以单独上网冲浪、享受云计算、独立运行office 软件等应用软件。用户也可根据个人需求安装所需软件,能够获得与独立电脑无差异的运行环境和速度。在服务器端为每个云终端用户配置各自的操作权限和磁盘空间,各用户拥有独立的账号和密码,工作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服务器端对云终端用户进行管理,包括创建、修改、删除用户,对用户统一管理。服务器端对云终端进行维护、升级等,实现终端的统一管理和安全策略。提供存储功能,用户数据统一存储在云服务器,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也可下载数据并存储到 U 盘或移动硬盘。通过服务器端的云计算平台对云服务器和终端网络计算机进行管理,提供对云服务器网络状况、虚拟机性能等的实时监控、云计算资源的调度迁移、云终端用户的管理、云终端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等功能。云计算平台基于 CA 和数字签名的身份认证,基于虚拟组织( Virtual Organization)的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基于 Socket 与 X.509 证书的加密通信,基于 VirtualBox的虚拟机配置和部署,基于嵌入式系统和 RDP 协议的虚拟桌面访问,基于 ODBC的数据库管理和访问。3 应用说明本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为计算中心的计算存储资源整合和安全管理提供解决方案,可用于构建云计算平台数据服务中心。提供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的虚拟化,用户可以利用本软件方便的搭建和管理一个数据中心,软件本身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认证安全机制,使得资源的共享是安全的。同时,高级用户可以在本软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得到针对特殊应用的软件。云制造在国家 863 云制造主题项目的支持下,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将云计算的资源共享理念和按需使用的商业模式引入制造业,实现制造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降低成本。电力云在国家 973 基础研究计划课题的支持下,与清华大学电机系和南方电网等单位合作,以云计算平台为基础形成广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闭环阻尼控制的仿真平台。教育云在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集成重大项目的支持下,利用云计算平台整合高等教育课件资源,解决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资源不平衡问题。医疗云在国家重大专项 3 的支持下,构建社区医疗服务框架,以云数据中心为核心,利用无线、有线等多种通信方式,通过医疗云平台支持远程医疗,健康监护和医疗协作。管道云在中石油科技项目的支持下,与中石油管道公司密切合作,在输油管道的实时监控、运维等方面引入云计算技术和平台,实现实时数据管理,第三方应用的接入等。政务云与北京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在北京市东城区云计算规划咨询项目中,提高现有IT 资源设备的利用率,整合不同环境下的政务应用系统,最大程度的减低成本。4 效益分析本系统的应用对于客户的长远运营和维护管理方面能带来丰厚的回报。能耗桌面云终端产品根据是否带触摸屏、是否开 Wi-Fi/3G 等情况,功耗分别是几瓦到几十瓦。即以 20 瓦来计算,与传统 PC( 320 瓦)或工作站相比较, 500 个终端一年(如果按每天 8 小时工作,一年 200 个工作日,电费 1 元/度)可节省电费约 20 万到 30 万元。同时,也相应的降低了终端设备对企业分支机构 UPS 负荷的需求压力。 此外,云终端发热低,不需风扇,因此无噪音。对于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都非常有利。可靠桌面云终端采用软硬件一体的嵌入式设计,整机设计紧凑,没有任何机械易损件和拔插件,使得云终端的硬件寿命大大的超过了桌面 PC,硬件设计寿命在 5 年以上,为企业节省了设备维护、 维修和更新成本。安全用户数据不在本机存储,一律存储在数据中心主机即服务器端,数据安全可靠,也降低了病毒感染和网络攻击的几率,这样大大降低了这方面的维护成本。易管理云计算平台的统一管理,真正做到终端接近“ 零”维护,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维护工作量,降低 IT 人力费用。 同时对硬件资源、安全认证等进行调度和管理,功能强大。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降低了对用户的专业化要求。快速部署时间就是金钱,这一点对于很多企业和部门都是极其重要的。 系统部署简单快捷, 桌面云终端开机即用。
清华大学 2021-04-13
广度学习基础计算系统集成平台
01. 成果简介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辆增长迅速、路面交通任务日益繁忙,国内交通安全形势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虽然基础应用系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技术和应用水平,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各应用系统只针对本系统的数据处理;局限于简单的统计,统计信息都有其局限性,出现“信息孤岛”现象;无法实现数据融合、信息共享,不能为交通运行评估和辅助决策提供依据;不能进行相关系统的协同联动,使之使用在日常工作中;工作效率仍没有显著提高;由于缺少科学管理手段,各交通管理部门,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主要表现在:1)信息孤岛问题;2)缺少跨系统信息融合分析及挖掘;3)信息服务、协同指挥及公共服务功能不足;4)公路交通状况管控困难。 本成果团队自主研发的广度学习基础计算系统集成平台提供了一个基于全量多模态数据融合和协同挖掘分析的大数据智能系统支撑框架,可以对在地理、空间上分散的人、设备、环境、事件等进行大规模实时关联和因果分析,以指导复杂态势环境下的指挥行动。这些大数据技术已被运用于交通态势分析和预测,如实时分析城市交通流量与预测等。基于通用的大数据融合智能分析平台,使指挥人员和调度人员能在单一系统内解决所有问题,包括各类交通情报分析(情报报告,事件行为等),关联分析(背景、跟踪、时空、反应等)和预判决策等功能。系统利用统一数据融合服务(UDFS)和统一视频融合服务(MVFS)等技术手段,将跨界多源动静态交通数据进行融合利用,并产生统一的道路交通基础知识图谱(DKG),然后统一提供给拥有计算能力的融合计算引擎基础算力平台(TAIOS),训练和调度各类模型算法(TAIMODEL),生成基础应用工具和基础应用指标,最后通过组合统一用户管理(4A)和统一指挥调度(TBOCC)到具体的业务流程中,构成各类闭环场景应用,从而产生智能、精准的道路交通治理优化方案,提升道路的畅通程度和安全水平。 图1. 数据融合图2. 态势感知02. 应用前景 广度学习基础计算系统集成平台应用于智慧交通领域,其创新成果已在贵州省交通管理局复合型大数据交通态势感知指挥云平台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填补了国内在交通管理领域大数据融合应用空白。是提升交通管理的跨界数据融合、功能融合、管理融合、指挥融合的创新型技术。促进了我国交通大数据智能管理建设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交通管理行业的技术进步。该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03. 知识产权 已申请发明专利9项。04. 团队介绍 本项目以清华-青岛数据科学研究院(挂靠软件学院,以下简称数据院)韩亦舜执行副院长团队为核心。数据院于2017年8月下设交通大数据研究中心,该中心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专注跨界融合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行业全流程数据科学和数据工程的核心技术创新应用研究,在交通管理、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公共交通、物流运输等领域开展跨界大数据融合智能交通应用示范。05. 合作方式 投融资 / 专利许可。06. 联系方式 邮箱:liuc1988@tsinghua.edu.cn、liuyi2017@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 2021-04-13
边缘计算处理平台
随着物联网设备的指数型增长,传统云计算的集中式处理方法已不能满足数据处理和数据安全等需求,边缘计算应运而生。边缘计算可以提升物联网的智能化,促使物联网在各个垂直行业落地生根。但是,一般的应用都默认只支持一种物联网组网协议或使用一种边缘计算框架,且组网协议跟边缘计算框架的接入十分繁琐,用户使用操作不便,耗时长。 一种集成多组网协议多边缘计算框架的边缘计算处理平台可同时兼容多种组网协议和集成多种边缘计算框架,简化接入步骤,大幅度降低用户的操作步骤和时长。同时,部署简单快捷,通过配置文件执行一键启动脚本即可实现平台的自动化部署及统一管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平台配置变更灵活。针对不同的服务器,不同的设备,只需要修改配置文件就可以直接部署生效。无须重新编译代码,无须重新创建镜像。此外,该平台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极高的并发处理能力和很强的稳定性。可利用硬件加速数据处理,通过对FPGA、GPU和ASIC等的加速算法实现对数据的加速处。
北京大学 2021-02-01
SaaS云计算平台
SaaS在线CAE计算仿真平台,改变了CAE应用模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计算服务。平台基于标准的Web浏览器开发,利用云计算、高性能计算和先进的仿真技术,为用户提供模型的轻量化展示、行业SaaS服务以及公有SaaS服务。平台支持CAD模型创建、模型前处理、数据分析配置与运行和结果后处理过程,用户可通过网络在不同的终端上进行操作。核心求解程序部署在私有云或超算中心,让客户可以随手调用计算资源,客户只需要支付传统模式十分之一的价格就可以进行仿真计算工作。
青岛数智船海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09
云计算服务平台与桌面虚拟化系统
1 成果简介系统是由曹军威研究员自主研发的,融合虚拟桌面、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网络中间件产品。该系统不但能够解决 Anytime, Anywhere, Any Application( A4)的问题,并可以将应用延伸到任意时间和空间,彻底解决支持应用完成的所有因素的跨域共享问题,而这是传统的计算模式所不能支持的, 而且可以将桌面虚拟化系统和云计算服务平台进行有效整合。 系统主要由云计算服务平台和桌面虚拟化系统两部分组成。一台 PDA 桌面虚拟机可以实时访问多个云计算虚拟机资源;每个云计算虚拟机资源也可以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用户通过桌面虚拟技术对云端虚拟机进行各种操作;后台云计算服务平台对外提供各种类型服务,包括虚拟桌面服务,存储服务,计算服务等。 系统主要功能:前端虚拟桌面技术提供接入云计算服务平台、展示云平台虚拟化系统及应用、使用云计算服务和使用云存储服务;后端云计算服务平台解决应用需求繁杂、资源分散且不固定、资源配置复杂等问题以及提供能够自由获取的云计算服务功能。 现阶段,系统已有原型产品,并将逐步应用于南方电网等各个领域。2 技术指标采用成熟的 RDP 标准协议;嵌入式实现的 rdesktop 客户端;以远程显示管理避免 C/S 应用开发的复杂性;强化实施软件开发的工程化和标准化,启动软件 CMM、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实现“产品无缺陷、系统无故障、服务无投诉”的质量目标。3 应用说明通过用户请求,嵌入式终端访问云计算服务平台的云端虚拟机资源,利用桌面虚拟化技术,系统将云端虚拟机桌面映射到嵌入式终端,通过映射桌面,用户可以对云端虚拟机进行操作。 图 1. 系统终端展示图 用户终端可以同时对多个云端虚拟机进行操作,各云端虚拟机装有不同的操作系统,独立运行各种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在多个虚拟桌面间进行切换显示,或在一个终端中同时显示多个虚拟桌面。用户通过虚拟桌面选定一个云端虚拟机后,就可以对其进行操作。 图 2. 嵌入式终端虚拟桌面控制界面 系统被用于智能电网监控物联网解决方案: 该方案充分利用基于云计算服务平台的桌面虚拟化技术,传感器采集硬件系统数据传输给云计算服务平台,经过平台处理后的信息展现在用户端的虚拟化桌面上,以便用户决策、控制硬件设备。同时,在统一框架下,系统完成虚拟桌面展示与通信管理、系统辨识和预警、实时闭环控制的协调与优化、事故后及时自愈等,复杂互联大电网的物理系统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信息系统深度嵌入,充分实现各种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互动。图 3. 智能电网监控物联网系统架构图 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构建基础:PMU/WAMS,相位测量、远程测量;中国广域测量系统规模世界第一,但海量数据远未有效利用;电力系统的新型控制手段-FACTS;数据中心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性价比的提高;桌面虚拟化技术在动态监控中的应用。 图 4. 智能电网监控南方电网原型分布图4 效益分析产品的竞争优势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优势。实验室拥有实力雄厚的技术队伍,掌握了当今物联网、云计算等的信息技术;产品组合优势。实验室已经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中间件软件组合包,并将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可为电力等行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全面的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市场优势。实验室与南方电网等电力企业保持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它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其他省市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决策;质量、成本优势。实验室对云计算、物联网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参与过多项国家级项目的实施,因而可以减少大量的调研活动,缩短开发进程,降低开发风险,提高产品的质量,大幅度降低成本;管理优势。公司管理队伍整体素质较高,有着良好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富有激情和创新精神。
清华大学 2021-04-13
云计算服务平台与桌面虚拟化系统
1 成果简介系统是由曹军威研究员自主研发的,融合虚拟桌面、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网络中间件产品。该系统不但能够解决 Anytime, Anywhere, Any Application( A4)的问题,并可以将应用延伸到任意时间和空间,彻底解决支持应用完成的所有因素的跨域共享问题,而这是传统的计算模式所不能支持的, 而且可以将桌面虚拟化系统和云计算服务平台进行有效整合。 系统主要由云计算服务平台和桌面虚拟化系统两部分组成。一台 PDA 桌面虚拟机可以实时访问多个云计算虚拟机资源;每个云计算虚拟机资源也可以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用户通过桌面虚拟技术对云端虚拟机进行各种操作;后台云计算服务平台对外提供各种类型服务,包括虚拟桌面服务,存储服务,计算服务等。 系统主要功能:前端虚拟桌面技术提供接入云计算服务平台、展示云平台虚拟化系统及应用、使用云计算服务和使用云存储服务;后端云计算服务平台解决应用需求繁杂、资源分散且不固定、资源配置复杂等问题以及提供能够自由获取的云计算服务功能。 现阶段,系统已有原型产品,并将逐步应用于南方电网等各个领域。2 技术指标采用成熟的 RDP 标准协议;嵌入式实现的 rdesktop 客户端;以远程显示管理避免 C/S 应用开发的复杂性;强化实施软件开发的工程化和标准化,启动软件 CMM、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实现“产品无缺陷、系统无故障、服务无投诉”的质量目标。3 应用说明通过用户请求,嵌入式终端访问云计算服务平台的云端虚拟机资源,利用桌面虚拟化技术,系统将云端虚拟机桌面映射到嵌入式终端,通过映射桌面,用户可以对云端虚拟机进行操作。 图 1. 系统终端展示图 用户终端可以同时对多个云端虚拟机进行操作,各云端虚拟机装有不同的操作系统,独立运行各种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在多个虚拟桌面间进行切换显示,或在一个终端中同时显示多个虚拟桌面。用户通过虚拟桌面选定一个云端虚拟机后,就可以对其进行操作。 图 2. 嵌入式终端虚拟桌面控制界面 系统被用于智能电网监控物联网解决方案: 该方案充分利用基于云计算服务平台的桌面虚拟化技术,传感器采集硬件系统数据传输给云计算服务平台,经过平台处理后的信息展现在用户端的虚拟化桌面上,以便用户决策、控制硬件设备。同时,在统一框架下,系统完成虚拟桌面展示与通信管理、系统辨识和预警、实时闭环控制的协调与优化、事故后及时自愈等,复杂互联大电网的物理系统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信息系统深度嵌入,充分实现各种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互动。图 3. 智能电网监控物联网系统架构图 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构建基础:PMU/WAMS,相位测量、远程测量;中国广域测量系统规模世界第一,但海量数据远未有效利用;电力系统的新型控制手段-FACTS;数据中心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性价比的提高;桌面虚拟化技术在动态监控中的应用。 图 4. 智能电网监控南方电网原型分布图4 效益分析产品的竞争优势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优势。实验室拥有实力雄厚的技术队伍,掌握了当今物联网、云计算等的信息技术;产品组合优势。实验室已经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中间件软件组合包,并将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可为电力等行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全面的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市场优势。实验室与南方电网等电力企业保持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它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其他省市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决策;质量、成本优势。实验室对云计算、物联网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参与过多项国家级项目的实施,因而可以减少大量的调研活动,缩短开发进程,降低开发风险,提高产品的质量,大幅度降低成本;管理优势。公司管理队伍整体素质较高,有着良好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富有激情和创新精神。
清华大学 2021-04-13
面向工业系统智能优化与决策的边缘计算平台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康琦教授团队面向复杂工业过程智能运维,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设计开发了高集成度与模块化的边缘计算平台。该技术采用云-边-端一体化的系统架构设计,结合迁移学习、演化计算等智能技术,构建了可持续学习的通用网络进化框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通过模型与算法的模块化管理与轻量化学习,可实现边缘侧模型定制与部署,全面感知系统动态,自适应环境与工况变化,实现无人值守的工业过程在线学习、智能控制与持续优化,显著降低运行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边缘计算平台架构 目前该技术已经获得相关授权发明专利6项,面向钢铁冶炼、汽车制造、污水处理、轨道交通等领域,在多个省市的节能控制与运营优化相关智能化工程项目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平均节能达30%,经济效益明显。基于该平台技术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曝气过程进行自适应软测量建模与学习优化控制,实现了多目标联合优化的在线智能监控系统,年平均节电超过27%。对大型制造企业的多车间冷源系统实现了全自动在线优化与智能控制,系统能效提升一倍,年平均节电36.9%。
同济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计算系统
为教学科研服务,面向科研院所和高校用户提供科学与工程等高性能计算服务。
赛尔网络有限公司 2023-04-25
高密度高性能并行计算平台
高密度高性能并行计算平台是将CPU刀片、DSP卡、GPU卡通过高速总线进行互联;采用异构并行计算框架,实现多机、多卡、多核的资源分配和负载均衡;提供适合大规模并行计算的算法平台。用户在该平台上采用传统的串行思路编程即可实现大规模的并行计算。 该计算平台相对于传统的服务器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计算能力强的优点。由于CPU适合逻辑业务、DSP适合粗粒度的并行计算、GPU适合规整数据的细粒度计算,所以通过CPU刀片、DSP卡、GPU卡数目的组合配置,可适合多种、不同类型的计算业务。 1. 硬件环境 硬件环境为6U高标准的服务器,最多可支持三类(CPU/DSP/GPU/)、9张板卡。在板卡间提供网络和PCIE的高速数据总线,示意图如图1所示。 平台硬件包括一个主控板和8个扩展插槽。主控板集成1片Intel i7的CPU;8个扩展插槽可插CPU刀片、DSP板卡、GPU板卡及其任意组合。因此即可组成小型的PC集群,也可以组成高性能的GPU服务器、DSP服务器,或它们之间的组合。该硬件平台还可通过InfiniBand高速网络进行扩展,最大可形成20个服务器互联的统一的软硬件系统。 2. 软件环境: 平台中的CPU主要起控制作用,计算任务主要由DSP和GPU承担。针对高密度计算资源,通过软件框架屏蔽硬件差异。软件框架如图2所示。 平台提供动态链接库,封装任务的调度、CPU与DSP之间的通信、CPU与GPU之间的通信等功能。用户在动态链接库基础之上进行二次开发,实现自己的业务逻辑。 3. 参数指标: ? 单台计算能力:插8张DSP卡,做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相当于40台8核Intel i7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插4张GPU卡,做场强计算,相当于50台Intel i7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 尺寸:6U标准高度,(420±0.6)mm×(256±1)mm×(≤500)mm(宽×高×深);重量:<35公斤;功耗:<1000瓦。 图1高密度高性能并行计算平台硬件示意图 图2高密度高性能并行计算平台软件框架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1 2 3 4 5 6
  • ...
  • 638 63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