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北京市2022年度边缘计算节点(MEC)设备研制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指南的通知
为进一步支持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有关工作,强化科技支撑力量,推动边缘计算节点设备的研发应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市自驾办),面向本市征集边缘计算节点(MEC)设备研制科技攻关项目,本次征集采用“揭榜挂帅”形式进行,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2-05-26
由生成对抗网络(GAN)驱动的进化多目标算法 为计算智能与深度学习的结合开辟新路
随着计算智能方法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其从问题本身学习的能力亟待增强。为此,越来越多研究提出使用机器学习模型来驱动计算智能。通常,这种基于模型的进化算法的性能高度依赖于所采用模型的训练质量。而传统机器学习方法需要大量训练数据进行模型训练,而且受维度灾难的影响,这类方法通常很难解决维度较高的问题,约束了计算智能方法的应用范畴。课题组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上发表了一种由生成对抗网络(GAN)驱动的进化多目标算法。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郑元世教授团队在多智能体网络化系统的鲁棒性和可扩展性上取得新进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多智能体研究中心郑元世教授团队通过引入了智能体及邻居的历史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记忆信息的一致性协议并建立了该协议下显式的一致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5-02-26
基于 Win CE 的车载信息系统系统
车载实时信息终端和智能化仪表系统是为汽车驾驶员或乘客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电 子系统。它包含车载信息终端和车外综合信息服务,借助移动通信技术与无线网络将两 者整合为一。车载实时信息终端和智能化仪表系统不仅是未来车内信息显示及娱乐设备, 还是连接汽车与移动商务和交通信息服务的桥梁。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开发出集汽车实时信息指示、汽车诊断、远程服务、后视/ 侧视系统等功能的车载实时信息终端和智能化仪表系统;同时,研究该类系统的发展趋 势,及开发该类系统的技术路线;最终,实现车载实时信息终端和智能化仪表系统产品 的自主开发,推动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 
同济大学 2021-04-11
视频监控开放系统互连协议及系统
将各个互不兼容的安防系统,通过统一协议,实现集中管理。使用开放系统互连协议,可以兼容目前市面上各种视频监控系统,打破各个厂家的壁垒,便于升级和集中管理
扬州大学 2021-04-14
2023中关村论坛开幕式发布十项重大科技成果 涉区块链、量子计算等
今晚,2023中关村论坛在京开幕,开幕式上发布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十项重大科技成果。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5-26
复合加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加热系统,用于利用烟道里废气的热量和太阳能对自来水进行联合加热以产生热水,包括:废热回收装置,太阳能集热器和加热仓.因为废热回收装置能够对废热进行回收并利用该废热加热自来水,太阳能集热器能够对太阳能进行收集并利用太阳能加热自来水,所以本复合加热系统能量利用效率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加热系统中,烟道安装热管的部分单独为一个整体,清洗时可以方便卸下,方便清洗.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5-04
快速安检系统
据了解,应急管理研究院利用其在减灾救灾、应急通信与指挥、太赫兹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协同产学研合作企业克服疫情时期的各种困难和压力,依托自主研发的红外核心技术,采取保障措施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红外测温安检门和红外太赫兹复合人体安检设备。电子科技大学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陈伟介绍说:“在疫情扩散期,这两个设备解决了快速、非接触式筛查体温异常目标的难题,筛查准确率高,并且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接触被感染的几率,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同时提升了大人流场景下的检测通关效率。”此类设备适用于多种场景,刚投入使用就得到了北京市、河北省、医院、铁路、机场等相关部门用户的好评。现在正根据疫情进展实际和相关方订单要求,全负荷满足疫情防控需求,保障防疫工作顺利开展。另外,应急管理研究院正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组织精干科研力量,积极参与科技部组织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重大研发需求征集工作,针对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已凝炼并申报完成多个前瞻性研发方向,力图为我国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贡献成电智慧。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数字病理系统
数字化病理系统是指将计算机和网络应用于病理学领域,是一种现代数字系统与传统光学放大装置有机结合的技术,它是通过全自动显微镜或光学放大系统扫描采集得到高分辨数字图像,再应用计算机对得到的图像自动进行高精度多视野无缝隙拼接和处理,获得优质的可视化数据以应用于病理学的各个领域。数字病理系统可一次装载多片载玻片,XY行程80mm*60mm,XY轴速度可达30mm/s,最小步进0.25 μm,Z轴行程10mm,运动速度0.2mm/s,最小步长0.1 μm,可以实现实时拼接和实时对焦功能,在荧光染色方面也支持荧光扫描。
北京大学 2021-02-01
智慧供热系统
智慧供热系统是以供热系统的信息化和自动化为基础,以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深度融合为技术路径,运用物联网、空间定位、云计算、信息安全等“互联网+”技术感知连接能源系统“源-网-荷-储”全过程中的各种要素,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建模仿真等技术统筹分析优化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运用模型预测等先进控制技术按需精准调控系统中各层级、各环节对象,从而构建具有自感知、自分析、自诊断、自优化、自调节、自适应特征,支撑供热系统运行调控过程中人的思考决策,进一步提升系统能效、安全性、清洁性,降低碳排放的新一代供热系统。
浙江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8 49 50
  • ...
  • 560 56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