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等离子体化学热处理
设备
及
工艺
多用离子轰击化学热处理炉 为一种新型的离子轰击化学热处理炉,与普通的离子渗氮炉不同,可以根据工艺要求,在炉内组装辅助加热器、金属隔热屏及封闭式陶瓷纤维绝热套。该装置可以进行离子渗氮、离子软氮化、离子渗硼、离子渗碳和离子碳氮共渗等工艺。 可用于纺织机械、机床、航空、汽车、石油化工等耐蚀等离子渗氮、离子软氮化等方面。●离子轰击化学热处理炉的节能、均温装置&nb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轿车用高性能特殊钢
工艺
开发
、
技术
标准
及
产业化
成果建立在国家“十五”攻关“特殊钢生产工艺与装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完成的基础上,并进一步开展高纯净度钢的成分精确控制技术和高均质低偏析的连铸连轧技术的研究,完善装备和稳定工艺,进而实现轿车用高性能特殊钢的规模化生产。/line项目组将项目研究任务分为钢水纯净化、连铸坯均质化、连铸坯表面/内在质量、轧材表面质量、轧材尺寸精度等五大子课题展开研究。通过LF+真空精炼技术、中间包冶金及加热技术、大方坯连铸机结晶器复合搅拌及轻压下技术、大断面连铸坯表面质量及内部质量的分析、钢坯熔削技术及无损检测技术、高精确度控制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使生产轿车用高性能特殊钢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圆满完成产业化研究开发任务。
东南大学
2021-04-10
特种高性能防老化橡胶复合材料的关键制备
技术开发
在橡胶基体内加入反应型多维微纳碳材料,实现高性能橡胶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可控调控生物质硅炭与多维微纳碳材料的复合结构,获得具有高力学性能和耐老化功能的新型橡胶加工技术;首次在橡胶基体内构筑具有电子共辄离域效应的交联复合结构,获得具有超耐老化能力的新型橡胶复合技术。该成果涉及的上述创新点,体现出具有国际领先的加工技术,青岛科技大学拥有独占的关键加工技术,橡胶在高温高压差非常规环境中表现出耐老化超长效工作的能力。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5-11
土地调查监测空地一体化
技术开发
与装备研制
"该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1.建立了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的数据组织管理模型,提出了全数字土地实地调查理论,建立了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实地调查空地一体的土地调查监测模式及与土地管理日常业务驱动相结合的数据库更新模式,开发了支持上述技术的内业系统,实现了城乡土地无差异化的调查和管理,解决了原城镇、农村分别管理所带来的城乡区域的动态变化问题,确保了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的实时变更,为城乡土地统一管理和调控提供了决策依据。 2.攻克了多平台多传感器的海量遥感影像多机并行镶嵌技术,提出了面向地类图斑变化的遥感影像自适应阈值自动发现方法,研发了融合高性能计算技术与数字摄影测量处理技术的遥感云服务平台,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区域影像镶嵌耗时长等难题,实现了多源多时相地类图斑变化的自动发现、海量数据规模化快速生成,遥感影像或地图数据的存储、发布、在线实时更新与处理。 3.突破了土地利用变化自动发现定点监控、车载动态快速景象—图谱实时匹配与地类图斑变化自动识别、嵌入式GIS千兆级土地数据组织与表达等关键技术,研制了车载集成轻小型土地调查无人机及车载超算平台。
东南大学
2021-04-10
深基础自平衡法承载力测试成套
技术开发
应用
项目团队从1996年开始,率先提出自平衡法理论,发明了自平衡测试方法,研制了系列核心加载设备,形成了自平衡法承载力测试成套技术,突破了传统静载法反力小、测试效率低等瓶颈,破解了新型深基础测试手段缺乏的困境,成功应用于复杂场地(江河湖海、高山峡谷、狭窄空间)及超高吨位的高层建筑、大跨桥梁等国内外12000多个工程深基础承载力测试,并创造多项世界纪录。该项目成果对建筑、公路、铁路、水利和电力等行业技术具有重大影响,对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和推进作用。
东南大学
2021-04-10
不饱和单双甘油酯新型高效包埋微胶囊
技术开发
发榜企业:广州嘉德乐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悬赏金额:15万元 需求领域:精细化工 技术关键词:包埋微胶囊技术 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
广州嘉德乐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2021-11-02
二氧化碳减排与资源化绿色利用的 关键
技术开发
及
应用
CO2是引起地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极难与普通化合物发生反应,本项目是以CO 2 为原料,通过过程耦合和产品耦合等方法,开发了一系列产品清洁生产新工艺,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1)借用了环氧化合物生产二元醇过程浪费的活性和能量活化CO 2 ,发明了近临界催化反应、热循环节能和反应吸收耦合过程强化新技术,经碳酸丙(乙)烯酯,合成绿色化工原料碳酸二甲酯并联产二元醇;2)在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技术领域首先提出了原子有效利用率和社会资源有效利用率的环境友好的评价理论体系,开发了反应耦合过程特性多尺度模拟与优化及工程放大技术;3)从CO 2资源化绿色利用的角度,通过碳酸二甲酯间接实现CO 2 代替剧毒光气,开发了原光气为原料生产的碳酸酯系列产品等;4)发明了产品耦合、过程耦合、能量耦合与系统集成等多项过程强化关键技术和塔设备单元强化技术。本项目推广应用12家企业,与国外先进的甲醇氧化羰基化法相比节约投资75%以上,节能90%以上,投资少、成本低。本项目推广应用后,碳酸酯系列产品从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本项目是减排CO 2并实现资源化绿色化利用的节能、可持续发展、低碳技术。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已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2010年中国石化行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超/特高压
设备
用系列绝缘材料
开发
及
应用关键
技术
青岛科技大学先进电工材料研究院是学校从事高压绝缘与电工材料科研机构,由我国著名电气绝缘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雷清泉教授担任院长。研究院是山东省高压绝缘与电工材料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现有教职员工2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教授3人,副教授5人。目前围绕电力和能源形成了以下几个特色研究方向:高压直流电缆材料研发及应用、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硅橡胶材料研发及应用、特高压设备环氧树脂材料开发及应用、动车组车顶高压设备绝缘关键技术及应用、极端环境下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先进电工材料研究院具备开展电工绝缘材料性能测试和研究的先进实验平台,拥有介电阻抗--热激电流综合分析仪、C3型固体介质空间电荷测试系统、真空沿面闪络测试系统、交/直流击穿测试系统、表面电位衰减测试系统、电流变仪、扫描电镜、真空型红外光谱仪等大型仪器,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00万元。建有材料制备与化学合成、材料加工、电气性能测试、微观结构表征等专业实验室,处于国内电工材料领域研究先进水平。近几年团队围绕制约超/特高压设备发展的绝缘材料卡脖子问题,不断加强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南方电网科研院、山东电科院、浙江电科院,以及特变电工、中天科技等一线科研院所和制造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在高压直流电缆绝缘材料、半导电屏蔽材料、高压电缆附件硅橡胶材料和新型电工绝缘材料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于团队前期电工绝缘材料的研究基础和研究特色,本次拟在特高压设备用增强型环氧树脂体系开发及应用关键技术(96)、特高压绝缘子用特种硅橡胶材料开发及应用技术(98)两个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技术分析(1)高压直流电缆绝缘料及半导电屏蔽材料开发及评价方法:团队针对高压直流电缆电荷积聚问题,突破对其传统认识,于2017年首次提出半导电屏蔽层电荷发射评价方法。近两年申请国际/国家专利10余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3项(获“青岛市PCT专利创造资助资金”资助)。该成果对于不断发展和深入研究半导电屏蔽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可为我国绝缘料、半导电屏蔽料的性能提升和国产化提供理论指导。(2)高压电缆附件硅橡胶材料配方研究及评价方法: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合作开展土500 kV柔性高压直流电缆附件制备关键技术研究,研究了500 kV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硅橡胶材料的配方,以及硅橡胶与电缆主绝缘的界面匹配特性;建立了基于矩形图法的双层绝缘介质界面电荷评估方法。该成果用于指导500 kV柔性高压直流电缆附件材料选型及界面电荷评估。(3)新型电工绝缘材料研究:雷清泉教授于2017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超电绝缘体结构原型——维氧化铝纳元胞,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能源材料领域的顶尖学术刊物NanoEnergy 上。该成果对传统电介质击穿理论、材料结构形态研究及制造工艺将会产生根本性变革,对现代高端电缆制造及特/超高压输变电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4)高导热绝缘环氧树脂材料研究。研究院郝春成教授开展了高导热绝缘环氧树脂研究,通过改性提高环氧树脂的耐击穿电压、导热性能,改善了力学性能,可用于特高压设备绝缘体系。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5-11
汽车制动系电控系统
开发
配套
技术
及
关键
设备
1 项目介绍近年来,汽车电子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汽车综合性能和现代化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制动系统电控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以 ABS、 EBD、 ESP 为代表的若干主动安全电子控制系统,广泛装配在各种类型的道路车辆上。这些电子系统最重要的特征是:技术附加值高性能评价标准苛刻可靠性要求严格以往由于开发过程具有较高的资金和技术门槛,此类产品的市场仅由少数几家欧美大型零部件商分割占据。在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已有多家本土零部件厂商涉足这一巨大市场,推出了初期产品,获得了少量市场份额,但面临技术门槛、性能瓶颈和资金压力,迟迟不能取得有效突破。 目前商用车气压制动领域及乘用车液压制动领域均面临着普通 ABS 产品全面普及, ESP 等高端产品利润丰厚的良好市场态势,把握技术机遇、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 1) 降低开发成本:缩短样机研发时间,争取市场主动权;降低测试( 包括室内及道路实验) 费用,节约直接开销。 ( 2) 提高产品品质:保证产品在复杂行车状态下的控制性能,及实车环境条件下的电气性能及电磁兼容性能。 清华大学追踪汽车电子行业技术发展最新趋势,总结形成了一整套能够支撑 ABS、 ESP 等复杂电控单元( ECU)开发的配套技术,涵盖产品开发——室内测试——道路匹配的各个阶段,尤其是硬件在环仿真( Hardware-In-Loop Simulation——HIL 仿真)测试及 EMC 电磁兼容性测试两个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效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并极大节省了测试费用。HIL 仿真测试技术: HIL 仿真测试是一种将全套 ECU+执行器硬件植入软件环境,通过软硬件协同工作实现运行工况逼真模拟的工程应用技术,被 Bosch 等著名厂商广泛采用,是业内公认的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费用的有效途径。我处开发的 HIL 测试设备可实现如下功能: ( 1) 测量制动系部件性能,指导 ECU 控制原理开发; ( 2) 构建室内车辆运行模拟环境,衔接道路测试; ( 3) 构建标准测试工况,实现同类产品同等条件横向对比; ( 4) 安全模拟极限道路运行工况,确定道路实验安全边界; ( 5) 安全模拟部件故障运行模式,评估部件失效对行驶安全的风险。 实际运用中, HIL 设备实现了 ECU 控制逻辑实现——室内 HIL 测试——道路定型三阶段的顺利衔接,大量 ECU 控制功能的验证及深入改进可在室内完成,不断丰富的仿真运行工况还有效的降低了产品开发对于道路试验的依赖,缩短了控制功能改进周期,降低了路试强度,控制了技术风险和成本膨胀。EMC 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 ECU 等电子部件在实车环境下的可靠性是产品品质的重要体现。制动相关电子产品在外界干扰下的故障运行将带来极严重的安全隐患。我处除有能力按照 ISO16750《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等标准完成产品可靠性的一般性检验,还在汽车电子的电磁兼容性方向开展了着重以下两方面工作: ( 1) ISO7637-2: 2004《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标准测试环境建设引进瑞士 EM Test 公司 LD200、 UCS200、 VDS200 等测试设备,构建完成了能够进行较全面的车辆零部件 EMC 瞬态传导试验的正规化电子实验室,能够有效的模拟通过线缆传递的干扰甚至破环信号,是控制器 ECU 电气可靠性品质的有效保证手段。 ( 2) 特殊功能电路的专业化测试 针对电控制动系统的专门应用,对轮速调理、电磁阀智能驱动、电机控制单元等特定功能电路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提出了缩减成本、提升性能的若干备选技术方案。 现有大型设备: 经过多年实际使用及改进,已有能力设计制造适合多种车辆类型(客车、半挂列车、轻型乘用车等)、多种电控系统(气制动及液压制动 ABS、 ESP 等)的 HIL 仿真测试系统,运行中设备包括: ( 1) 商用车气压制动仿真测试系统 最大支持三轴商用车(可变形适合 6×6、 6×4、 6×2、 4×2 等配置)气制动系统的 ABS、 ASR、EBS 等控制器开发。 ( 2) 乘用车液压制动仿真测试系统 支持中小型乘用车液压制动系统 ABS/EBD(4S/4M 或 4S/3M)、 TCS、 ESP 等控制器开发。2 应用说明经过多年校企合作,在前述各种配套技术支持下, 已经实现了多款控制器 ECU 的开发并已向市场推广,除在研产品外,主要的产业化成果如下:商用车气制动 4S/4M ABS 控制系统商用车气制动 ABS/ASR 控制系统挂车/半挂车气制动 2S/2M ABS 控制系统乘用车液压制动 4S/4M、 4S/3M ABS 控制系统
清华大学
2021-04-13
汽车制动系电控系统
开发
配套
技术
及
关键
设备
1 项目介绍近年来,汽车电子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汽车综合性能和现代化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制动系统电控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以 ABS、 EBD、 ESP 为代表的若干主动安全电子控制系统,广泛装配在各种类型的道路车辆上。这些电子系统最重要的特征是:技术附加值高性能评价标准苛刻可靠性要求严格以往由于开发过程具有较高的资金和技术门槛,此类产品的市场仅由少数几家欧美大型零部件商分割占据。在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已有多家本土零部件厂商涉足这一巨大市场,推出了初期产品,获得了少量市场份额,但面临技术门槛、性能瓶颈和资金压力,迟迟不能取得有效突破。 目前商用车气压制动领域及乘用车液压制动领域均面临着普通 ABS 产品全面普及, ESP 等高端产品利润丰厚的良好市场态势,把握技术机遇、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 1) 降低开发成本:缩短样机研发时间,争取市场主动权;降低测试( 包括室内及道路实验) 费用,节约直接开销。 ( 2) 提高产品品质:保证产品在复杂行车状态下的控制性能,及实车环境条件下的电气性能及电磁兼容性能。 清华大学追踪汽车电子行业技术发展最新趋势,总结形成了一整套能够支撑 ABS、 ESP 等复杂电控单元( ECU)开发的配套技术,涵盖产品开发——室内测试——道路匹配的各个阶段,尤其是硬件在环仿真( Hardware-In-Loop Simulation——HIL 仿真)测试及 EMC 电磁兼容性测试两个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效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并极大节省了测试费用。HIL 仿真测试技术: HIL 仿真测试是一种将全套 ECU+执行器硬件植入软件环境,通过软硬件协同工作实现运行工况逼真模拟的工程应用技术,被 Bosch 等著名厂商广泛采用,是业内公认的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费用的有效途径。我处开发的 HIL 测试设备可实现如下功能: ( 1) 测量制动系部件性能,指导 ECU 控制原理开发; ( 2) 构建室内车辆运行模拟环境,衔接道路测试; ( 3) 构建标准测试工况,实现同类产品同等条件横向对比; ( 4) 安全模拟极限道路运行工况,确定道路实验安全边界; ( 5) 安全模拟部件故障运行模式,评估部件失效对行驶安全的风险。 实际运用中, HIL 设备实现了 ECU 控制逻辑实现——室内 HIL 测试——道路定型三阶段的顺利衔接,大量 ECU 控制功能的验证及深入改进可在室内完成,不断丰富的仿真运行工况还有效的降低了产品开发对于道路试验的依赖,缩短了控制功能改进周期,降低了路试强度,控制了技术风险和成本膨胀。EMC 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 ECU 等电子部件在实车环境下的可靠性是产品品质的重要体现。制动相关电子产品在外界干扰下的故障运行将带来极严重的安全隐患。我处除有能力按照 ISO16750《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等标准完成产品可靠性的一般性检验,还在汽车电子的电磁兼容性方向开展了着重以下两方面工作: ( 1) ISO7637-2: 2004《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标准测试环境建设引进瑞士 EM Test 公司 LD200、 UCS200、 VDS200 等测试设备,构建完成了能够进行较全面的车辆零部件 EMC 瞬态传导试验的正规化电子实验室,能够有效的模拟通过线缆传递的干扰甚至破环信号,是控制器 ECU 电气可靠性品质的有效保证手段。 ( 2) 特殊功能电路的专业化测试 针对电控制动系统的专门应用,对轮速调理、电磁阀智能驱动、电机控制单元等特定功能电路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提出了缩减成本、提升性能的若干备选技术方案。 现有大型设备: 经过多年实际使用及改进,已有能力设计制造适合多种车辆类型(客车、半挂列车、轻型乘用车等)、多种电控系统(气制动及液压制动 ABS、 ESP 等)的 HIL 仿真测试系统,运行中设备包括: ( 1) 商用车气压制动仿真测试系统 最大支持三轴商用车(可变形适合 6×6、 6×4、 6×2、 4×2 等配置)气制动系统的 ABS、 ASR、EBS 等控制器开发。 ( 2) 乘用车液压制动仿真测试系统 支持中小型乘用车液压制动系统 ABS/EBD(4S/4M 或 4S/3M)、 TCS、 ESP 等控制器开发。2 应用说明经过多年校企合作,在前述各种配套技术支持下, 已经实现了多款控制器 ECU 的开发并已向市场推广,除在研产品外,主要的产业化成果如下:商用车气制动 4S/4M ABS 控制系统商用车气制动 ABS/ASR 控制系统挂车/半挂车气制动 2S/2M ABS 控制系统乘用车液压制动 4S/4M、 4S/3M ABS 控制系统
清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9
10
11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