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公路工程文档管理系统V2.0简介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高速公路建设周期长,来往函件多,且部分函件非常重要,在工程建设中要经常查询使用。变更性函件要及时对变更内容进行处理,并在后续施工中按变更要求执行和验收。工程竣工后,还要将这些资料分类整理。本软件能将这些函件按具体的工程分类要求整理,且工程分类能动态定制,并能制作快速检索标签,能设计各种函件的标准格式,比如施工、监理日报,各种来往函件等。提供一些实用图表、统计工具。同时新版提供了将扫描施工图矢量转换为CAD格式,在转换过程中能加以专业智能判断,大大提高了识别率,转换后用户能在Au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算法及测试平台
成果介绍针对采用比例积分观测器法,结合电池荷电状态估计,设计能够同时对模型参数和电池荷电状态同时进行估计的算法,可应用于整车的BMS软件算法设计。搭建的软硬件平台可应用于BMS算法测试。技术创新点及参数(1)采用比例积分观测器法,结合电池荷电状态估计,设计能够同时对模型参数和电池荷电状态同时进行估计的算法;(2)在观测过程中模型参数可实时更新,算法满足李雅普诺夫方程,估计计算时可保证收敛;(3)更好的动态特性与电池充放电周期整体估计精度,且在电流信号有噪声时仍有较好的估计精度;(4)基于STM32芯片主控,AD7280芯片采集数据,μC/OS-III系统完成了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台架实验表明,系统信号采集精度良好,性能实现成功;(5)采用OCV法对Ah法进行纠正,获得新的综合SOC估算值,针对性地设计了初值确定方法,得到改良的SOC估计算法。*明该算法能在整个电池恒流放电过程中稳定估算SOC;(6)为考虑电池工作过程中的产热,对传统的SOC估算方法,引入温度约束,建立改良的SOP估计算法。*明该算法能很好地考虑电池温度对SOP估测影响而提升估算精度;(7)采用STM32F103芯片主控,AD7280A芯片采集信息,μC/OS-III系统建立了BMS软硬件系统,并进行了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后的估计算法精度良好可靠,所设计BMS具备出色的控制性能。市场前景本项目的涉及的算法设计及软硬件架构,可以采用成果授权、成果转让或者技术服务的形式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产生合作。
东南大学 2021-04-13
L2-L4智能驾驶控制系统
成果介绍ADAS/AD系统核心是决策算法,团队在这方面掌握全套的核心控制算法,并通过实车封闭赛道测试。在实车控制方面,选用农机测试是针对农田复杂环境判断决策后的实车控制效果,实际效果有很大优势,应用到铺装路面的乘用车属于向下兼容。技术创新点及参数搭建了红外成像、彩色可见光成像、多线激光雷达成像等技术组成的车载超模态光学传感;研发高精度同步定位与建图技术,研制高鲁棒性自适应车辆路径规划和轨迹跟踪控制系统;针对车路协同的基于4G网络的专用LTE-V直联通讯技术;市场前景1、实现车道线实时检测和可行驶区域的识别;2. 多目标交通场景的准确识别和定位;3. 实现全局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4. 超模态低辨识度目标识别,构建超模态低辨识度目标同步拍摄系统;5. 组合导航技术;6. 红外感知技术。
东南大学 2021-04-13
火电机组热能流失智能巡测系统
热力系统热能流失是高温、高压蒸汽未经做功或放热直接漏入低压系统的现象,故发生热能损失必然会使蒸汽品位下降,最终在热力循环终端回收工质的同时徒增冷源损失。大型火电机组在生产环节中的热能流失是普遍存在却又无法从根本上杜绝的问题。 本项成果利用蒸汽品位下降时温度、压力随动的特点,建立一个涵盖整个热力系统的热能流失监控系统,对相关参数进行连续监视,使系统具有判断发生热能流失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复杂管系的判断,这不仅能有效提高机组的循环热效率,更能减少因管阀吹损导致的设备损坏。 应用本智能巡测系统后,可实现: ⑴ 可建立覆盖全系统的能量流失自动监测系统,连续监控、精准定位; ⑵ 减少阀门内漏引起的热力系统管阀吹损,提高相关设备的可靠性; ⑶ 为机组运行期间及时调整运行方式提供方向,为机组检修期间的消缺堵漏工作提供依据。 本智能巡测系统已在二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上安装运行,从目前的巡测情况看,巡测结果完全正确。
东南大学 2021-04-13
低品位热能驱动新型高效吸收除湿空调系统
目前的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热源温度往往需要100℃以上才能满足要求,且装备体积大。当采用与溶液除湿有机结合的热湿独立处理方法后,热源温度75℃以下,系统高效运行,且体积小。 本技术从溶液除湿技术和吸收式制冷技术的相似点出发,将二者有机的结合,使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发生器对除湿后的部分稀溶液进行再生,节省了再生器的占用空间。 本技术可由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的75℃以下热源驱动,相比一般的溶液除湿系统能效可提升30%~40%。本技术可以用于工业建筑工位空调或者废热较丰富的场合。该技术已获中国发明专利和美国发明专利授权。
东南大学 2021-04-13
某型火箭武器自动控制系统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客运专线GSM-R网络接口监测系统
GSM-R网络在客运专线上为列车控制、列车调度等铁路运营工作提供通信业务,GSM-R网络是否可靠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输组织是否能正常进行。客运专线GSM-R网络接口监测系统是为了保证GSM-R通信网络正常运行而研发的一套系统。它监测GSM-R网络与信号设备之间的接口、监测GSM-R网络内部各关键设备之间的接口,在对运行设备无任何影响的前提下,捕捉这些接口上各设备之间交互的信令、业务数据,作为故障诊断、网络运行状态分析的依据。本项目的技术创新如下:      首先,本项目提出了GSM-R接口监测系统的概念,业内以往存在如信令分析仪、信令测试仪等设备,但均是孤立地对几个接口进行监测,并未形成系统,这导致某些突发故障、随机故障由于没有数据支持而无从分析,本系统的提出解决了此问题。      其次,本系统将监测的接口从GSM-R通信系统内部扩展到通信系统与外界信号设备之间的接口,从而能对故障的划分提供依据。      第三,本系统除了传统的信令监测以外,还对各个接口的用户业务数据进行监测,拓展了接口监测的覆盖内容,从而能更全面地分析由于业务信道不通畅导致的故障,这类故障仅靠传统的信令分析方法是无法完成的。      第四,本项目提出了不同于公网的分析GSM-R网络故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公网的分析更侧重经常发生的,有规律的问题,更注重大部分用户的通信情况,对通信失败的个例并不十分关心,而GSM-R网络要做到对每次通信故障进行分析,查找原因,这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项目形成的分析思路和方法,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适用于客专GSM-R网络的方法。      在国内GSM-R领域,本项目提出的客运专线GSM-R接口监测系统是国内首创,利用接口监测系统作为故障分析的支持手段,与以往的路测、查看网管记录、挂接信令分析仪等方法,对分析和解决随机故障,随时掌握网络工作状态方面,有突出优势。      随着国内客运专线的建设不断深入,各条线路均需要建设相应的GSM-R网络接口监测系统,本系统的应用,能更好地保证GSM-R网络正常运行,进一步保障列车运行准点率,提升铁路旅客的旅行体验,提高铁路服务质量。此外,一旦本系统在国内各客运专线的建设全面开展,在国内的铁路市场将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应用范围:     本系统应用于国内客运专线,尤其对于国内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均需要应用本系统以提高GSM-R网络维护水平。     此外,在国际市场上,随着国内高速铁路技术的输出,本系统也可作为方案之一推广到国际市场。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分布式机车故障检测及诊断系统
 车载故障检测与诊断信息网络是网络化的机车运行状态信息和故障数据的监测和管理。列车信息网络是把机车上各个具有独立功能的模块化检测与控制设备通过网络连接了起来,司机对整个列车的控制命令通过列车通信网络送到列车的各个车厢,各个车厢工作状态通过列车通信网络送到司机室显示屏,这样既便于机车运行情况的集中监测和管理,又分散了机车的控制与管理功能减少了机车上的布线数量,提高了机车运行的可靠性。      当机车发生故障时,一方面各个模块可以把当时的状态信息记录下来,另一方面又可以及时地提示司机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在故障车到段之后,通过无线通信装置或者显示屏上的USB接口进行数据转储,利用微机上的专业的处理软件,可以分析出故障的原因。整个信息系统的各个模块可以通过网络联合工作,又可以单独行使一定的功能。另外,本系统还具有十分灵活的网络接口和协议,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系统扩展,安装其它功能检测控制设备。     当前,在本系统中的智能节点模块有司机室显示屏、无触点逻辑控制模块、瞬间故障监测记录仪、机车状态监视模块等。      目前开发的分布式机车故障检测及诊断系统已经成功的应用在SS4G,SS3B,DF7B等机车上,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列车驾驶员疲劳监测预警系统
本系统首先通过摄像头设备采集视频图像,然后对图像进行实时处理快速定位驾驶员脸部,进而准确地进行驾驶员眼部定位、跟踪,通过记录驾驶员眼睛开闭状态曲线判定驾驶员疲劳状况,最后对一定时间内眼睛缓慢闭合所占时间比例满足疲劳上限的驾驶员进行预警。     技术创新点为采用主动人眼定位、跟踪方式进行列车驾驶员疲劳检测,在不干扰驾驶员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对疲劳驾驶员发出预警。     同类技术多采用让驾驶员定时按动按钮等操作性设置来检验驾驶员是否疲劳,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驾驶员的正常工作。能为列车驾驶安全提供一项保障。应用范围:    所有列车及公共交通工具。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50T普及型车床数控系统
50T 数控系统是一款可控制步进电机、细分步进电机及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的第三代普 及型数控系统。采用高分辨率液晶显示、人机对话、中文界面,采用高速 16 位 CPU 处理器 和 FPGA 大规模门阵列,分辨率 0.001mm,具有高集成化、高可靠性、高精度,操作方便, 适用各类数控车床的配套及改造。 40 系统具有适合任意机械传动比的电子齿轮;编辑/自动/手动/单步/手轮/诊断等操作方 式;圆弧 R 编程;公、英制螺纹加工;绝对/增量编程;恒线速加工;内外圆柱切削、端面 切削、螺纹切削循环;自动直线/指数升降速;4-6 刀位自动刀架或排刀控制;主轴无级变 频调速或多档控制;关机坐标、刀号、间隙补偿方向、系统状态记忆及开机恢复;与 PC 机 的串行通讯与程序双向传递等先进与实用的功能。 由于对产品成本进行了严格控制,具有很强的价格竞争力。经过近 4 年的市场推广和功 能不断改进与完善,其技术与生产工艺已经非常成熟,性能稳定可靠,适合产业化与市场推 广。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59 260 261
  • ...
  • 541 54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