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农业物联云平台
农业物联网云平台结合了最先进的物联网、云计算、传感器、自动控制等技术,在浏览器或手机客户端实时显示大棚、大田、温室、茶园等温度、湿度、PH值、光强度、CO2含量,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 平台架构: 农业物联网架构可分为三层: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采用各种传感器,如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等来获取植物的各类信息。 传输层:由各种网络,包括互联网、广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能将温度、湿度、PH值、光强度、CO2数据远传到云端数据服务器中,也可以将数据进行本地存储,具有远程查询,断点续传的特点,确保系统的数据完整性。 应用层: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平台可灵活配置实时画面,展现趋势图、报表、告警等,如温湿度、光照参数等,收集每个节点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实现整个测试点的信息动态显示,并根据各类信息进行自动灌溉、施肥、喷药、降温补光等控制。对异常信息进行自动报警。 平台监测功能(以茶树为例): (1)PH值监测 茶树是喜酸性土壤的作物,它只能在酸性土壤中才能生存,要求土壤PH值在4~6.5之间,以4.5~5.5之间最适合茶树生长。当酸度不在正常范围时,可通过施肥改变土壤酸碱性; (2)水分监测 茶树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0%~90%之间,以70%~80%为宜,保证茶树水分的补给,满足生长要求; (3)湿度监测 茶树生长的相对湿度以80%~0%为宜,在空气湿度较高,土壤水分适当的情况下,新叶的持嫩性强,叶质柔软,叶面富有光泽,角膜层薄,品质更加精良; (4)雨量监测 茶树虽喜潮湿,但也不能长期积水,茶树最适合的年降水量在1500mm左右。茶园中应设排水沟和滴灌装置,一旦雨量超出正常范围,可及时采取措施; (5)温度监测 茶叶最适合的温度是15~35℃。10℃以下生长缓慢或停止;10℃左右开始发芽;35℃以上嫩叶灼伤,生长受限;-13℃,茶树冻枯甚至死亡; (6)光照监测 茶树耐阴,但也需要一定光照使其产生营养物质,根据光照分析叶片光合作用效率,避免在茶树适合生长的光照条件下采摘,避开生长期,完成采摘工作; (7)害虫监测 病虫害发生,是导致茶叶欠收和品质影响的重大因素,同时也是茶农使用农药,导致农药残留超标的罪魁祸首。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和防治,采用科学防治技术,不仅可以保证茶园的生态环境,更能保证茶叶质量; (8)数据分析 通过茶园安装的监测装置将茶树生长的环境实时传输到后台管理中心,对所有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 (9)数据推送 后台对茶园采集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后,当某一数值超出设定范围时,后台管理中心会向茶农发送报警信息提示茶农; (10)自动控制 后台管理中心监控到茶树的土壤水分或者湿度等数值偏离适合茶树生长的范围时,自动控制系统会打开茶园相应的水阀实施喷灌或者滴灌,当达到适应值时自动关闭水阀。
新立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开放式教学平台
  最适用的教学资源平台   平台以课程为核心,以点播、直播、互动技术为基础,通过一系列贴合应用的教学活动栏目,为学校和师生提供了强大的网上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教学环境,完成以课程为载体的知识互动与分享,开展丰富完善的网络教学应用,可以广泛应用于Mooc、网络教研、互动教学、“一师一优课”等多种应用场景,助力教学业务信息化水平提升。   教学资源建设   自动收集和管理录播教室生产的教学视频资源,自主管理个人空间的教学资源,如上传图片文档、课件等,实现教学资源的建设、积累和存储。   在线教学   支持教学活动在线直播,便于实时共享教学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学生也可以在线点播课堂实录或课件,进行在线学习。通过课程评论、课程打分、论坛等互动社交性活动,以及以此为依据的课程推荐、课程排名等功能,构建良性的完善的资源服务利用模式。   互动课堂   支持多个教学地点间进行实时在线的互动教学,支持主讲教室与互动教室间的师生互动,从而推动区域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均衡。   网络教研   学校能够通过平台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支持课例教研和视频研讨等教研模式,可以将录播教室的实时授课场景、参与教研讨论的老师和专家的视音频信号展现在同一网络界面,实现教研组成员间的文字、语音实时互动,跨越地域限制,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多级门户   完善的多级门户架构,可进行差异化的显示和管理。例如区教育局门户通过学校列表、组织机构管理等方式整合所有学校的教育资源,统一管理;学校门户通过课程中心、名师讲堂等方式主管校内教学资源。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通过常态录播和网络教研完成磨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然后将经后期精编的课堂实录作为优课资源上传至精品资源课程平台,在线展示和评选,组织区域化的晒课和赛课活动;最后在优课中心集中展示优质资源,最大化地发挥优课资源的教学影响力,促进区域化教育教学的发展。
北京中广上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宽正教育云平台
产品详细介绍 平台功能       1.网络教育单位的整合管理        2.网络教育信息的交流互通        3.网络教研活动的策划组织        4.网络教育资源的征集展示        5.网络教育人物的学习空间  平台优势:        1.教育理念的先进性:        1)应用功能的信息化。公司开发产品走的是“应用信息化”,我们着眼的是把教研和教学整体功能“搬”到互联网上。        2)提供制作资源的工具——“第三代”网络教学产品。        2. 方案的唯一性        1)项目的部署:        三个星期既能完成一个省的账号生成和标准化作业,通过下级单位申请注册,上级单位审核通过,层层部署。实现了省-市-区(县)-学校标准化的四级部署机制。        2)项目的实施:        从组织—实施—人员选聘—评价—管理—资源呈现提供了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并且在组织实施网络教研、网络教学过程中,自动形成本地化的资源库。        3.技术的独创性        1)网络教研、网络教学是通过“互动+直播+点播”实时同步进行。        2)突破了P2P技术,实现了“百万在线,十万并发”规模化的应用。实现本区域相关人员全员参与,大大增加了人员参与度,真正意义实现有组织的教研教学。        3)实现同步录制功能。网络教研、网络教学在应用的过程中,同时实现了教研、教学自动同步录制到服务器上,不需要特殊的地点和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4、应用的规模化截止2013年6月,宽正网上教育教学平台学校注册用户11790所,教育局、教研室用户776所,注册用户涉及 18个省,168 个地市;正式用户161万7156人。 
淄博宽正数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多轴精密运动平台
产品详细介绍多轴精密运动平台:采用直接驱动电机,无丝杠传动,全伺服驱动。微光栅编码器作为信号反馈机制,有多种结构形式,重复定位精度1微米到10微米,行程可定制。  支承系统可选空气轴承、滚珠导轨、滚柱轴承等。速度快,最大速度5米/秒(300米/分),加速度大,最大加速度1G到10G可选。  主要应用领域:精密运动设备、精密测试测量、电子设备、数控机床、MEMS、医疗设备等。
北京慧摩森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惯性导航教学实验平台
1 系统用途 MIS-3DM-GD20惯性导航教学实验系统(惯导/航姿/运动传感),该系统标配双轴电动转台、转台控制器和一个MEMS器件的AHRS航姿参考系统,该传感器由九轴惯性测量组合,包含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三轴磁强计传感器,能满足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的学生了解惯性导航及飞行控制原理,有助于学生理解、熟悉、掌握惯性导航/航向姿态/运动状态采集的原理、技术及其应用,也可以满足其它专业如飞行技术、航海技术、无人机技术、测绘技术等不同专业的惯性导航技术的科研和教学的使用。还可设计开发各类飞行器、车辆、船舶、机器人、工程机械、穿戴式等各类运动载体测量及控制的创新实验。虽然我们完善了该系统的实验教学功能,同时,该系统也是一个二次开发平台,可以作为其他项目的数据采集验证平台。 2 功能特点 (1) 较低的价格,可以让众多学生同时动手实验,引领国内惯导/航姿/运动传感教学和实验进入普及化时代; (2) 国内首家配备低成本电动转台,可做定量实验,更好的掌握惯导/航姿/运动传感技术; (3) 提供全面的相关教学和实验配套服务,减轻教师的负担; (4) 集成度高,包含了各类运动相关传感器; (5) 实验覆盖全面,从单一运动传感器实验到所有运动传感器融合的综合实验; (6) 通过自身在国内惯导/航姿/运动传感领域的领先技术,实现惯导/航姿/运动传感实验室方案的不断升级,真正使高校教学/实验/科研水平跟上技术发展的潮流; (7) 可为学校量身定做相关实验系统; (8) 系统集成了多种模型,能够完成各个学科,包括航天,航空,航海,陆地等载体的惯性导航实验项目; 3 实验设备 图1-1 实验设备示意图 3.1 双轴电动转台(TT-3DM-2E-10)   机械台体采用UO形铝合金框架结构,由内环横滚轴框架和外环俯仰轴框架组成相互垂直的转动架构,采用直流电机驱动旋转,实现三维空间任意位置和角度的姿态测量。具有位置、速率和摇摆三种测试功能。技术指标如下:     负载尺寸重量 50mm×50mm×50mm / 0.5 kg 负载及夹具安装空间 120 mm×120mm×120mm 主轴与俯仰轴转角范围 连续无限 角位置综合测量精度 ±0.08º 控制到位分辨率 ±0.01º 速率范围 0.1º/s~300 º/s 速率精度与平稳度 1% 测角数据采集频率 20Hz 用户导电滑环 12 环/每环2A 台体重量 15Kg~20 Kg 台体尺寸 520mmL×400mmW×485mmH 串口波特率 115200 bps 工作电源 220VAC/200 3.2 双轴采集控制器(CC-3DM-2E-10) 采集控制器通过USB或串行接口连接计算机实现航姿模块信号的采集与电动转台的测量控制。     测角数据采集频率 20Hz 外形尺寸 300mmW×150mmW×170mmH 串口波特率 115200 bps 工作电源 220VAC/200W   3.3 惯导/航姿参考系统(3DM-E10A) 3DM-E10A是一款微型的全姿态测量传感装置,它由三轴MEMS陀螺、三轴MEMS加速度计、三轴磁阻型磁强计等三种类型的传感器构成。三轴陀螺用于测量载体三个方向的的绝对角速率,三轴加速度计用于测量载体三个方向的加速度,在系统工作中,主要作用是感知系统的水平方向的倾斜,并用于修正陀螺在俯仰和滚动方向的漂移,三轴磁阻型磁强计测量三维地磁强度,用于提供方向角的初始对准以及修正航向角漂移。可提供的输出数据有:原始数据、四元数、姿态数据等。技术指标如下:   尺寸:28mm×34mm×19mm; 重量:18g 内部更新率:80Hz; 启动时间:< 1 sec; 静态角度误差(俯仰、滚动):± 0.1 degree 动态角度误差(俯仰、滚动):± 1.0 degree; 静态角度误差(航向): ± 0.5 degree; 动态角度误差(航向): ± 2degree; 航向角分辨率: <0.1degree; 加速度计测量范围:±2g; 速率陀螺测量范围:±300°/sec;  
上海紫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20
组合导航教学实验平台
随着导航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大量应用,国内高校很多都已经开设了导航及相关专业,但是长期以来都没有一个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实验系统,尤其是和组合导航相关的教学实验系统更是空白。对此上海紫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开发了适用于导航、制导、控制、无人车/船/无人机、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智能控制、物联网通讯等专业的组合导航教学实验系统。 1. 组合导航开发实验系统的组成   组合导航实验系统,由一套教学用RTK基站和一套组合导航实验开发板组成。 本系统由RTK基站MS800A-ED、GNSS/INS组合导航教学实验开发板ZHDK3000A)、GNSS天线(AH3226  2只)、无线电台及其天线、JLINK开发仿真器及相关电缆、以及相关配套实验开发说明文档等组成。实验系统配备标准便携实验箱,携带方便,可随时展开实验和及时撤收实验。   2.系统性能和技术指标 该系统能实现模拟组合导航过程,在室外开阔地带实验,(具有卫星信号良好的状态下)可以开展高精度卫星定位原理实验和GNSS/INS 组合导航实验。 航向角0-360度 滚动角±180度 姿态角分辨率0.05度 位置精度0.25m 速度精度0.02m/s 更新率100HZ 连接RTK基站,能达到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 1)定位精度(GNSS): RTK定位精度:2cm+1ppm(RMS) 2)航向精度指标:测量范围:0~359.99°,全温度的静态精度:0.3°,动态精度:0.5°,角分辨率:0.05°(GNSS双天线辅助,基线长>1米) 3)姿态精度指标:测量范围:俯仰角±90°,横滚角±180°,全温的静态精度:<0.3°,动态精度:0.5°,分辨率:0.05°(GNSS辅助) 4)速度精度:<0.1m/s 5)授时精度: 20ns(RMS) 6)准备时间:(数据稳定)120s(空旷无遮挡) 7)数据格式:标准NMEA-0183 ,CMR/CMR+,RTCM2.3,RTCM3.0,自定义数据格式 8)通讯接口:2个RS232 9)蓝牙:4.0 10)数据更新率: >50Hz 11)电气特性:输入电压:5V~36V DC(推荐12V DC),功耗:小于5.0W 3. 组合导航演示系统各分系统的构成 3.1GNSS/INS组合导航教学实验开发板(ZHDK3000A) ZHDK300A是一款GNSS/INS组合导航教学实验开发板,它是实验系统的核心部分,该硬件实验开发板用于组合导航核心算法的教学实验。 硬件资源主要包括有高性能板载惯性测量单元和高精度GNSS双天线接收机,处理器采用目前流行的ST公司STM32F405RG主频168MHz的ARM核处理器,板子上预留SWD仿真和烧写接口,外接4路串口,支持SD卡存储,同时支持蓝牙通信。ZHDK3000A外观图如图1-1所示。      (a)开发板外观图                           (b) 装壳外观图   图1-1  ZHDK3000A外观图 3.1.1GNSS天线(AH3226) 为了便于应用于无人机、智能小车,GNSS天线采用结构小、重量轻的设计,采用八臂四馈零相位技术,保证了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支持进口和国产的大部分RTK高精度GNSS接收板卡,AH3226天线外形如图1-3所示。   顶视图                              侧视图 图1-2  GNSS天线AH3226 性能指标: 支持定位信号 BDS:B1、B2、B3 GPS:L1、L2 GLONASS:G1、G2、G3 GALILEO:E1、E5B 极化方式 右旋圆极化(RHCP) 天线轴比 <2dB(天顶位置) 水平面覆盖角度 360° 天线单元最大增益 ≥5dBi 输入阻抗 50Ohm LNA增益 26dB±2dB 噪声系数 ≤2dB 输出端口驻波比 ≤2.0 带内增益平坦度 ±2dB 总增益 36dB±2dB 工作电压 3.0~16VDC 工作电流 23~35mA 接口类型 SMA线缆(线长0.50米) 工作温度 -40°C~+85°C 存储温度 -55°C~+85°C 相对湿度 5%~95%(无凝结)       3.1.2 无线电台 无线电台 ZH61-DTU-433T17D是高速型433M无线数传电台,内置高性能单片机和高速无线RF芯片,串口透明传输,工作在425~450.5MHz频段(默认433.0MHz),发射功率 50mW 。   图1.3  无线数传电台 支持高速连续传输,不限收发数据包长度; 数据连续不断帧分包,完美支持 数据连续不断帧分包,完美支持 ModMod Bus 协议; 支持传输密文有效提高用户数据的保性; SMA -K接口,可方便连接同轴电缆或外置天线接口。   3.1.3DAP仿真器 DAP仿真器支持下载和在线仿真程序,支持XP/WIN7/WIN8/WIN10这四个操作系统,免驱,不需要安装驱动即可使用,支持KEIL和IAR直接下载。(详见配套文档)   图1-4  DAP仿真器  GNSS/INS组合导航实验开发板ZHDK3000A GNSS/INS组合导航教学实验开发板ZHDK300A是实验系统的核心部分,该硬件实验开发板用于组合导航核心算法的教学实验,ZHDK3000A结构组成如图1-6所示。       图1-5  ZHDK3000A组成图 ZHDK3000A配置有高性能的板载惯性测量单元IMU,采用ADI公司的ADIS16365,性能优异,稳定可靠。卫星接收模块采用诺瓦泰高精度GNSS双天线接收板卡OEM718D,支持高精度RTK,配合上海紫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参考基准站,能使系统实验精准可靠。 3.1.4高性能惯性测量单元ADIS16365 ADI公司的MEMS惯性测量单元 (IMU) ADIS16365模块以多轴方式组合精密陀螺仪、加速度计,即便是在极为复杂的应用和动态环境下,也能可靠地检测并处理多个自由度(DoF)。惯性测量单元ADIS16365模块出厂已经进行了完整的校准、嵌入式补偿和传感器处理。   图1-6  惯性测量单元 (IMU) ADIS16365 ADIS16365的主要特点: 三轴数字陀螺仪测量范围:±300°/秒 正交对准精度:<0.05° 三轴数字加速度计测量范围:±18 g 启动时间:180 ms 休眠模式恢复时间:4 ms 校准温度范围:-40°C~+85°C 带宽:330 Hz 数据输出速率:>100Hz 内部嵌入式温度传感器 ADIS16365器件均为完整的惯性系统,内置一个三轴陀螺仪和一个三轴加速度计,各传感器器件均集业界领先的MEMS技术与优化动态性能的信号调理功能于一体,出厂校准针对各传感器的灵敏度、偏置、对准和线性加速度(陀螺偏置)进行校准。因此,各传感器均有其自己的动态补偿公式,可提供精确的传感器测量。
上海紫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20
传媒院校实训平台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技术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因此对传媒高校的全媒体技术培训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校园教学信息技术化的发展,使校园实训系统这一新型的教学方法也逐步进入高校,为高校的教学活动添光增彩。实训练习不单是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补充,更是完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操能力,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趣看院校实训平台应运而生,方案满足基础和高阶视频制作的实训需求,覆盖融媒体生产的所有环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地实践与专业媒体机构生产相似的全过程。
杭州趣看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27
医学教学管理平台
平台介绍: 立方幻境虚拟仿真教学管理平台旨在构建资源共建、共享、教研一体的教学新模式,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师生可通过PC、移动终端接入,可获得对应授权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和教学应用。 平台特点: 教师端:可通过教师端开展教学活动,如发布课程、课程直播、收发作业、组织考试、发布教学资源,教师个人资源管理等。通过平台大数据可了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进度。 学生端:实现在平台的学习功能,包括选择直播或录播课程,接收查看通知、查询教学资源、完成作业、考试、教学互动等。 一、示教:多种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合,多种展现方式,理论示教教学。 二、练习:虚拟仿真软件,不受场地、时间、空间限制,学生自主练习,释放教师反复授课的时间。 三、实操:通过5G+VR\AR\MR技术,虚拟与真实重叠,虚拟与真实交付,亦真亦假,既有虚拟模拟,又有真实操作。   
厦门立方幻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23
工业通信教学平台
涵盖工业通信领域三大主流技术:工业以太网、工业总线、工业无线,分别选用了能耗监测,生产管理,物流监管三个应用场景辅助工业通信教学平台教学。
新大陆教育 2022-06-23
数字孪生基础应用平台
仿真现实的工业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自动化生产线关键技术、智能装备与产线智能化、PLC虚拟组态和仿真、工业数字孪生技术和工业场景应用等知识。
新大陆教育 2022-06-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90 9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