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络合萃取法处理工业含酚废水技术
工业中含酚废水来源甚广、危害极大。焦化厂、煤气站、化学化工厂、树脂厂、染料厂、制药厂、农药厂、香料厂及其他化工厂都会产生各类含酚废水。处理工业含酚废水,回收其中的酚类,时改善环境、造福人类、创造直接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任务。本项技术从基于可逆络合反应的有机物稀溶液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二十余个工业生产的实际废水体系的工艺研究,确定选用混合型络合萃取剂A-B-K和N-B-K,提出了络合萃取法处理工业含酚废水的新工艺及相应配套设备。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分离因数高、操作简便、设备投资及操作费用少、酚类可回收复用和溶剂损失小等特点。对于化工类工业含酚废水采用A-B-K络合萃取剂,仅通过单一萃取操作、通过2~3级错流接触,均可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残液含酚小于0.5ppm)。对于焦化厂含酚废水(中性或弱酸性),采用N-B-K络合萃取剂予以实施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处理结果。
清华大学 2021-04-10
钛白粉后处理工艺技术和机理
钛白粉作为白色颜料之王广泛应用于油漆、涂料(水性)、塑料、造纸等不同应用领域 中。该项目为了提高钛白应用性能,在后处理表面工艺技术进行多年的研究,申请了多个钛 白粉领域相关的专利。研究控制钛白粉包覆膜的致密度、厚度等不同质量的包覆膜,提高钛 白粉在油漆、涂料(水性或油性)、塑料(色母粒)、造纸等领域中应用性能,提高分散性, 遮盖力等应用指标。 项目负责人的研究经历,1996年开始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论文题目是“氯化法金 红石钛白粉后处理工艺和机理研究”。该项目是清华大学与锦州氯化法钛白粉企业合作,项 目内容是金红石钛白粉后处理包膜工艺条件和机理研究。 发表了与钛白粉领域相关文章十多篇,申请钛白粉包膜专利十余项。
清华大学 2021-05-08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坐落于河北省唐山市,北依燕山,南临渤海,物产丰富,交通发达,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丰厚。在国家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下,与北京、天津构成了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金三角”。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本科)始建于2001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华北煤炭医学院举办渤海分院。2002年6月28日,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渤海分院更名为华北煤炭医学院冀唐分院。2004年1月,经河北省教育厅同意并报请教育部批准,将校名规范为华北煤炭医学院冀唐学院(独立学院)。2010年12月,华北煤炭医学院与河北理工大学合并成立河北联合大学,学院更名为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2015年4月,河北联合大学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学院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2008年8月,冀唐学院丰南校区建成并交付使用,新校区占地500亩,总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具有功能齐全的教学区、运动区、学生生活区及后勤服务区,设施完备、环境幽雅,是河北省为数不多的按照现代化标准要求建设的独立学院校区。 学院依托华北理工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传承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全国招生,现已开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技术、药学、中医学、法学、英语、护理学等9个专业,学科涉及医、理、文、法四个学科门类,有本科在校生近八千人。学院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教育的同时,积极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生工作为重点,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院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工作,不断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目前已建立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等7所承担临床教学全过程的教学基地,并建设了包括北京航空总医院、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等多家国内知名医院的46个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创造了高层次、高水平的学习实践平台。 为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学院负责评选、发放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同时学院还设立了“校园十佳”、“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专业成绩优秀奖”、“大学英语考试成绩优秀奖”、“先进班集体”、“文明宿舍”等十余项个人和集体奖项,奖励面宽、针对性强,每年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和集体进行表彰和奖励。 就业工作中,遵循“学院推荐、面向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原则,坚持“就业部门主导,学院动员形成合力”的工作策略,积极促成学生就业。近几年来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以过硬的政治素质、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勤奋的工作作风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同时,学院不断完善教学设施,营造良好学风,鼓励学生继续深造,近年来,毕业生考研率稳步提升,学院就业率、考研率在河北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十余年来,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一代代冀唐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凝练出了 “博雅、严谨、奉献”的院训精神,今日的冀唐学院以海纳百川之胸怀、心怀高远之精神、育人筑梦之追求,开创了桃李天下、硕果累累的喜人局面,在《2015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公布的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300强榜单中,冀唐学院以79.73分的成绩在全国众多医药类独立院校中位列第四名,同时荣获“区域知名独立学院”称号。 植根沃土、面向未来,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必将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办学条件、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迎接祖国各地的莘莘学子共创盛业,再继辉煌,朝着建设国内一流独立学院的目标奋勇前进!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2021-02-01
一种胡柚原料综合处理工艺
研发阶段/n一种胡柚原料综合处理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胡柚原料综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首先进行原料选择,然后进行原料综合处理,其步骤包括清洗、热烫、去除果皮、去囊衣、酶解、打浆、取汁、过滤、果皮脱苦处理工序,可以同时获取高品质的果肉原料、果汁原料、果浆原料、果粒原料和果皮原料,其中,去除果皮,并进行果皮脱苦处理,可获得果皮原料;去囊衣后,可获得果粒原料;将果粒原料进行打浆后,可获得果浆原料;打浆后的原料进行过滤,可获得果汁原料及果肉原料。本发明的胡柚原料综合处理工艺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胡柚原料固有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钛白粉后处理工艺技术和机理
项目成果/简介:钛白粉作为白色颜料之王广泛应用于油漆、涂料(水性)、塑料、造纸等不同应用领域 中。该项目为了提高钛白应用性能,在后处理表面工艺技术进行多年的研究,申请了多个钛 白粉领域相关的专利。研究控制钛白粉包覆膜的致密度、厚度等不同质量的包覆膜,提高钛 白粉在油漆、涂料(水性或油性)、塑料(色母粒)、造纸等领域中应用性能,提高分散性, 遮盖力等应用指标。
清华大学 2021-01-12
应用臭氧的VOCs生物处理工艺强化方法
1.痛点问题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许多工业过程和市政设施都会产生VOC废气,需要对其进行收集和处理。VOCs气体处理工艺种类繁多,其中生物处理方法近年来由于能耗低、二次污染小等诸多优点得到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实际工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工程中,许多场合下单独生物法无法达到当地排放要求。 2.解决方案 本技术成果创造性地提出增加紫外单元(会产生臭氧)或臭氧氧化单元作为生物法的前置单元,构建臭氧强化的VOCs生物处理工艺,此时气体中会含有一定浓度(一般小于300ppm)的臭氧,对后续生物处理单元中的微生物活性起到促进作用,通过臭氧浓度的精准控制,避免臭氧对微生物产生抑制和杀灭作用,同时能够控制生物膜的生长速度,避免生物填料床的堵塞。 除了严格的工艺控制方法外,实现本技术的关键在于得到和应用耐臭氧的VOCs降解菌。本技术成果筛选获得了一株能够以甲苯作为碳源生长繁殖,具有臭氧耐受能力的菌株。该菌株具有增殖慢的特点,能够减少菌体积累对生物滤塔的影响,降低生物滤塔填料层堵塞的可能性,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合作需求 欢迎合作方以各种方式共同进行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包括: 1、提供技术孵化的资源,如工程化、产品化所需的资金、场地、实验条件、团队等; 2、提供技术成果应用的市场渠道; 3、欢迎工业行业领域(化工、制药等领域)的综合供应商加盟合作。
清华大学 2022-06-10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是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天津理工大学和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坐落于全国十大魅力城镇的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古镇。 学院紧密依托天津理工大学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的雄厚实力,瞄准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内涵建设,实施转型发展战略、人才强校战略、校企合作战略、文化引领战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努力建设中环特色的应用技术型高校。 学院设置了自动化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工程、经济与管理5个系。开设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23个本科专业(含方向),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理多学科协调发展态势。目前,学院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3%,现有在校学生(含高职升本科、中职升本科)7000余人。 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改革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探索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与企业、社会机构广泛合作。充分挖掘校企双方的优质资源,通过课程体系与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为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和适应社会能力提供了广阔舞台。已建成校企共建实验室2个、校外实习基地23个,建成自动化控制、机械、电子、计算机网络、管理等66个基础及专业教学实验室。控制工程实验中心、电工电子教学训练中心被列为“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学院以社会、学生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致力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积极开辟学生就业渠道,加大众创空间建设力度,为毕业生提供创业、就业平台,并推荐优秀毕业生到中环集团下属企业就业。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建院以来共有12600余名莘莘学子从这里出发,开始了人生新的征程。同时,累计有430余名毕业生考取了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继续深造。百余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专业项目挑战杯、天津市普通高校数学竞赛等国家、省部级大赛中屡获殊荣。 学院现建有现代化教学楼、专业实验室、图书馆、室内外体育场馆、学生公寓等教学生活配套设施,图书馆馆藏丰富。同时,建立了严格的教学、生活管理和安全保卫制度,为学生在校生活提供了安全舒适的环境。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雅,学习和学术气氛浓厚。学院距市区15公里,各种交通出行方式便捷。 “十三五”期间,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转型发展信心,出实招、重实绩,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向着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行。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2021-02-01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简介办学定位:云南领先,区域知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学科专业定位:以工科类专业为骨干,以经管、法学类专业为羽翼,以语言、教育类专业为桥梁,多学科协调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专业素养、优良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高尚人文情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服务面向定位:立足云南,面向产业,服务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由昆明理工大学申办、云南省国有大型企业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经云南省教育厅审核、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独立学院,下设6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39个本科专业,现有高新、空港2个校区,校区占地总面积1200余亩,在校学生11000余名,教职工700余人。学校现有图书资料88.9万册,37个校内实践基地61间实验室,137个校外实习实训及联合培养基地,设有云南省国资委干部培训中心、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园、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园。学校2015年获批“云南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6年获批“云南省优势特色民办本科院校”、2017年获批“云南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等重点建设项目,通过项目的推进,学校进一步明确了以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主动服务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云南工业人才、中高层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基地的服务面向定位。同时以“错位发展”的理念为引领,以工科专业为骨干,以经管、法律类专业为羽翼,以语言、教育类专业为桥梁,以道德、情怀教育和文体教育为保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主动融入“新工科”的教育理念,开展新工科建设,通过专业认证促进一流学科与一流专业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学科建设水平,全方位推进现代应用型大学建设,努力建成云南领先,区域知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为“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做出积极贡献。学校社会声誉与影响稳步提高,2014年学校建筑工程专业群获批"云南省转型发展支撑产业升级重点专业群建设项目";2015年在云南省民办本科院校办学水平评估中,我校被评为"A级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群获批"云南省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云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建筑工程类专业群获批“云南省教育厅第五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2018年这两个专业群又分别获批“云南省高校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等重大建设项目。2019年学校共有32个本科专业计划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新时代高教40条》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以“教书育人、服务社会、务实创新、追求卓越”为办学宗旨,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强化国际化办学,强化校企融合、协同育人,多样性应用型人才。同时推行学分制管理,开辟辅修第二专业,逐步构建了多样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多证培养、卓越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培养、国际交流培养、辅修第二专业培养、企业定向培养、交换生培养、本硕直通车),以满足社会对多样性人才的需求。学校已建成一支由1名云岭教学名师、5名省级教学名师领衔,老中青结合、专兼职结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技术职称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倡导教师立德树人,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目前学校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中达42%,“双师型”教师达4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1%,毕业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教师占75%,教师队伍具有优良的理工类高校影响力和教育教学声誉,保障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学校集中专业优势,支撑相关行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以优势专业为核心构建了以装配式建筑、建筑信息化技术(BIM技术)为引领、服务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建筑工程类专业群;以校企合作、探索推行实施“新工科”工程教育新模式、服务信息产业的信息技术类专业群;以服务路网建设为基础的交通机械类专业群,以校企深度融合、订单式培养为模式、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群;以服务能源网建设为基础的能源工程类专业群。同时,构建了语言类,法学类专业群,为相关产业的全面配套提供了较强的人才保障与支撑,专业群建设与“一带一路”、国家中西部和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重点产业布局匹配度高。学校充分利用举办方昆明理工大学的学科资源优势和投资方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有大型企业的实践基地、双师型教师资源优势,学校适时优化专业结构,不断强化学科优势, 广泛开展与海外、省外、校企、校政、校研和校校多元化合作。现设有“云南省国资委干部培训中心”、“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EMBA联合办学点”、与云南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联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云南省未来研究会挂靠单位”、“云南省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会”、“云南省泛亚物流研究中心”和面向东盟的“GMS中外合作法律研究咨询中心”等36个校企、校政、校校合作产学研联合单位,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校校联合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制。目前,学校与国外高校、机构签署协议总数已突破110项。启动、运行国际交流活动和项目已达83个,派出师生赴欧美、加拿大、韩国、日本、东南亚及台湾地区学术交流、培训深造、带薪实习、一学期研修、短期访问、暑期课程学习、国家汉办汉语志愿者、本科及硕士留学等,人数达到300余人次。学校每年接待来自美国、德国、泰国、菲律宾以及台湾地区高校代表等以及海外合作院校的学者和有意向建立合作关系的校方代表到学院交流、讲学和考察访问以及麻省理工学院、泰国清迈大学、泰国农业大学、菲律宾光启中学等学校的学生到我校学习学术文化交流约350余人。学校从2014年启动汉语300句项目至今,建立了5个海外教学点,培训人数已经超过3800人,为泰国、老挝等当地的窗口行业从业人员、汉语爱好者以及中学生进行汉语培训,效果好,影响大。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团学工作,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坚持每月举办一期“津桥讲坛”,每年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每年暑期学生“三下乡”活动,开展“三大文化月”,“四大双语课堂”,“五大体育赛事”,“六大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社团数达51个,涵盖科技类、语言类、时尚休闲类、体育类、表演艺术类和公益实践类6个类型,覆盖学生3000余人。学校团委连续两年获得“云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为使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切实做好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困、助学和育人工作,学校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资助政策全面落实,并设有“城投”等社会奖助学金,不让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辍学。学校相继培养了荣获第一届“云南省创业省长奖”的刘尧;荣获“云南民办教育十大人物”,创办了云南长水教育投资集团的张韶维;荣获“云南省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被墨尔本大学录取的吴思思;荣获“云南省创业之星”的侯易非;创办M60文化创意园,荣获第七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提名奖的方彬;荣获第十二届“云南省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的戚盛楠等优秀学生。学生出国深造、考研升学、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及各类职业资格考试通过人数也不断攀升。津桥——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的金色之桥。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学校力争在规模、质量、特色和品牌四个方面做大、做高、做精和做强,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云南领先,区域知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而努力。College Achievement二、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主要成就(一)学校荣誉: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全国教育管理创新十大独立学院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大学生创业园津桥基地国家大学生科技园津桥分园云南省民办示范院校云南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云南省优势特色民办本科学校云南省改革试点院校云南省民办本科高校办学水平评估A级学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转型发展支撑产业升级重点专业群建设项目云南省高校首批学分制教学管理试点单位云南省教育厅海外留学生招生资格学校云南省众创空间云南省省级创业平台云南省国资委干部培训中心云南省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中国昆明泛亚交通物流研究院云南省教育厅第五批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华为网络与信息技术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思科网络技术学院(二)主要成就:专业建设成果: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28项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及教改项目152项云南省省级科研项目及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28项2013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成为云南省独立学院中省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省级特色专业 2个:“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个:“土木工程”、“建筑学”、“汽车服务工程”建筑工程类优势专业群获准“云南省2014年部分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支撑产业升级重点专业群建设项目”引入“BIM”模型设计应用新理念,聚“卓越人才培养”、“BIM技术”培训、“联合毕业设计”、“工程示范中心”建设等多个项目共同推进电气工程类优势专业群通过与华为集团共建“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华为网络与信息技术学院”,与中兴集团、中科曙光等国内领先企业建立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联合培养高技术人才,并与美国Cisco公司共建"思科网络技术学院"2016年学校获批“云南省优势特色民办本科院校”建设项目;2017年获批云南省教育厅第五批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2017年学校获批“云南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建设项目创新创业、学团成果:近六年学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在98.9%以上连续六年荣获云南省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国际、国内各类竞赛获22项国际奖、200余项国家奖、300余项省级奖国家法律职业资证、教师资格证、会计证等中获多种职业资格证书“安之集结号”获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入围奖“全国大学生KAB教育示范基地”“云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云南省众创空间”“云南省校园创业平台”学生参与创业项目168项、获的省级以上奖99项云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会云南省青年创新创业战略联盟云南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2021-02-01
第七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大会成功举办
2024年11月15日-16日,第七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大会在重庆成功举办。主论坛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天津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家俊为大会致辞。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校长王树新,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玉新作主旨报告,会议由天津大学原副校长、新疆大学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马新宾主持。
天津大学 2024-11-19
汽车热量管理
在汽车热管理技术方面,从车辆角度,合理有效地对车辆的发动机,变 速器、冷却系统、空调系统、进气、排气系统进行热流的控制及利用,使各系统 在一个最佳的工作环境下高效地运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188 18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