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5月16日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组织开展更多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支持毕业生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
新华社 2022-05-17
关于开展2023年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备案工作的通知
为引导和规范我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发展,加快推动先进适用技术在我省转化落地,根据《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备案管理办法(试行)》(鲁科字〔2022〕4号),现开展2023年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以下简称“中试示范基地”)备案申报工作。
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 2023-07-17
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工作推进会在浙江召开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创业孵化机构体系化、专业化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形成示范带动效应,现开展2023年山西省省级众创空间认定和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07-24
关于开展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
为进一步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根据《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沪府令18号),现就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有关事项通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2-07-08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 高等教育数字化工作进展情况
一年来,教育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推进教育数字化”要求,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部署,以高等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引领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支撑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23-02-09
关于开展2020-2021年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工作的通知
提高我市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利用效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 2022-04-06
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3月19日,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作会议在京举行。学会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学会副会长管培俊、杨振斌、张大良,监事长孙维杰,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出席会议。副秘书长郝清杰、吴英策,副监事长迟刚毅、监事鞠传进、晏维龙、査道林、陈志坚等参加会议。省市高教学会会长、秘书长、分支机构负责人、秘书处中层干部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张大良主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03-20
一种基于调控微管聚集的靶向性多肽-葫芦脲超分子组装体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基于调控微管聚集的靶向性多肽‑葫芦脲超分子组装体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苄基咪唑通过化学修饰到多肽的骨架上,不仅保留了多肽靶向微管蛋白的能力,还为苄基咪唑与CB[8]的非共价包结提供了锚点。形态学研究表明,微管的自组装形貌通过的交联可以戏剧性地从纤维状的纳米聚集体转变为颗粒状的纳米聚集体。此外,细胞和活体实验证明,广泛的超分子交联可以诱导细胞凋亡,最终抑制肿瘤的增殖。本发明的优点是:证明了微管之间的聚集可以通过多肽‑微管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多肽‑葫芦脲之间的超分子作用进行有效地调控,这可能被发展成为治疗癌症等许多退行性疾病的有前途的疗法。
南开大学 2021-04-10
一种用于海洋超软土原位测试的十字形全流触探探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超软土原位测试的十字形全流触探探头,包括测试系统和探端,所述探端呈十字形状,所述探端垂直固定于测试系统下方,所述测试系统上部与探杆相连,所述测试系统包括传感器、信号传输线和套设在探杆上的套筒,所述套筒包括摩擦套筒和端阻套筒,所述摩擦套筒设置于端阻套筒上方,所述传感器包括设置在摩擦套筒上摩阻压力传感器以及设置在端阻套筒上的端阻压力传感器和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所述摩阻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侧摩阻力,所述端阻套筒靠近探端一侧设置有孔压过滤环。本发明能够针对海底/水下超软土层开展全流触探,准确的测定超软土层的相关物理力学性质参数,为海洋工程勘察和基础施工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东南大学 2021-04-11
新型微波超材料对空间波和表面等离激元波的自由调控或实时调控
成果介绍超材料(Metamaterial),或其二维形式—超表面(Metasurface)由具有亚波长尺寸的人工原子周期或者非周期地排列而成,其描述方式可分为等效媒质和空间编码两种形式。由等效媒质描述的超材料(或超表面)我们称之为新型人工电磁媒质,由空间编码描述的超材料(超表面)我们称之为编码超材料(超表面)和数字超材料(超表面)。对于新型人工电磁媒质,人们通过自由设计单元结构、单元排列方式、以及单元各向异性,可以根据意愿控制等效媒质的媒质参数,实现自然界中不存在或者很难实现的介电常数和/或磁导率,进而控制电磁波。本成果对于新型人工电磁媒质对电磁波的调控作用,例如隐身衣、电磁黑洞、雷达幻觉器件、远场超分辨率成像透镜、新型透镜天线、隐身表面、极化转换器、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器件及混合集成电路等。技术创新点及参数对于编码和数字超材料(超表面),我们提出基于空间编码调控电磁波的新思路。其中,一比特编码超材料选用相位差接近180度的两种基本单元(记为0单元和1单元),按照一定规律排列0和1单元构成超材料,以实现所需的设计功能。当电磁编码采用FPGA控制时,可实现现场可编程超材料,即单一的超材料在FPGA的实时控制下可实现多种功能(例如单波束、多波束、波束扫描、隐身功能等)。市场前景本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目突破传统模拟超材料的等效媒质表征方法,创造性地提出用 0 和 1 表征的数字超材料,建了数字编码和现场可编程超材料新体系;在国际上率先从微波传输线的角度研究人工 SPP 超材料,提出一种性能优越的超薄、可共形 SPP 传输线,开辟了基于 SPP 模式的微波领域新分支,实现了超材料研究从跟跑、并跑变成走在世界前列的跨越。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6 117 118
  • ...
  • 142 14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