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鳜鱼健康高效养殖理论与技术体系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本成果首次揭示鳜鱼专吃活饵料鱼而拒食死饵及人工饵料这种奇特食性的感觉神经机制,率先发现鱼类摄食过程的感觉整合现象(鳜鱼摄食过程中侧线机械感觉被视觉抑制的现象),并据此建立了鳜鱼驯食人工饲料的专门操作程序及鳜鱼人工饲料的特殊工艺技术。另外,通过微卫星与SNP分子标记进行了鳜鱼饲料利用与生长等优良性状的基因辅助选育,并通过群体与个体选育、杂交育种和雌核发育等方法建立了易驯食鳜鱼与快速生长的核心保种群。提高了鳜鱼养殖的饲料转化效率并减低环境氮、磷排放,通过集约化、工业化方式在可控环境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新型轻木结构房屋体系开发应用
1、完成了三个系列足尺整体轻木结构模型试验研究工作,包括: 在国内首先开展 二层对称开门洞模型、二层不对称开门洞模型试验;在国际上首先开展轻木-混凝土混 合结构模型试验。创新成果为,对于平面布置对称的木结构房屋,其振型以平动为主, 并且地震反应沿结构高度方向增加,而对于非对称结构,有明显的扭转振型产生;开门 洞越大,结构反应愈剧烈,变形也随之增加;在大震作用下,结构滞回曲线出现非线性, 并出现捏拢现象;对于轻木-混凝土混合结构房屋,底部钢筋混凝土框架使得地震反应 增大,震害集中于木结构一层,并且开门洞率小的模型震害较轻。 2、完成了 20 榀足尺木剪力墙模型构件试验,包括在国内首先开展单层剪力墙模型 试验、在国际上首先开展二层剪力墙模型试验。创新成果为,剪力墙在反复荷载试验中 的滞回曲线具有明显的强度折减、刚度折减和捏拢现象,滞回曲线不饱满;静力试验中, 剪力墙的破坏形态主要是墙板钉连接破坏和墙骨柱与底梁板的分离;有竖向荷载作用的 剪力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作用在翼墙上的竖向荷载可以降低横墙端部的墙骨柱上拔, 部分提高抗剪强度;洞口尺寸的变化主要影响到墙体的极限位移和耗能。 3、完成了试验结果分析、数值模型分析等,形成整体结构弹塑性分析方法和简化 设计分析方法;填补同类结构试验、研究和设计上的国内空白。 项目研究引进国际先进轻木结构技术,结合国情消化调整为整体结构模型,开展试 验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应用研究。取得了创新性成果,申请 2 项实用新型专利;完成 两个轻木结构工程应用;研究成果应用可改善结构抗震性能及使用过程安全,为轻木结 构在国内推广提供理论基础和实用技术,提高了我国在木结构抗震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技 术水平。 
同济大学 2021-04-13
作物单倍体育种高效技术体系创建
传统玉米纯系的选育,周期长、效率低,是玉米育种过程中的限速步骤和“卡脖子”技术难题,陈绍江教授团队在玉米单倍体育种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关键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解决了这一难题。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传统玉米纯系的选育,周期长、效率低,是玉米育种过程中的限速步骤和“卡脖子”技术难题,陈绍江教授团队在玉米单倍体育种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关键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解决了这一难题。 (1)在单倍体诱导的理论层面实现重大突破:发现并成功克隆2个玉米单倍体诱导关键基因ZmPLA1、ZmDMP,并基于诱导基因在国际行率先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麦、番茄、油菜等双子叶植物单倍体诱导体系,实现了单倍体诱导由二倍体向多倍体、由单子叶向双子叶植物的拓展应用。相关论文在Nature Plants等作物研究领域的顶级期刊发表,在国内外居领先地位。 (2)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创建单倍体育种高效技术体系:针对传统的单倍体诱导效率低、单倍体鉴别不准和加倍困难等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创建了基于双诱导基因分子标记的高效辅助选育方法并育成了系列高效单倍体诱导系。单倍体诱导效率由原来的2%提高到15%左右;提出基于籽粒油分的单倍体鉴别技术原理,开辟了精准鉴别的新路径,实现了单倍体的自动化和精准鉴别;创建了基于幼胚组织培养的鉴别和加倍工程化技术、高效芽苗加倍技术,实现纯系全年、工厂化的高通量创制,效率提高5-10倍。基于上述关键技术的集成,成功构建单倍体工程化育种高效技术体系。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8-15
生猪及其产品可追溯体系的研究
一、成果简介 “生猪及其产品可追溯体系的研究”项目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猪养殖和猪肉生产的全过程,对生猪繁育、饲养、屠宰和猪肉产品加工、流通等各环节,建立标识制度和溯源制度。通过对生猪活体、猪肉产品等进行标识,在养殖、生产场所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建立中央数据库和信息传递系统,采集、转换和记录各生产环节的关键信息,实现了生猪的疫病可追溯管理及其产品的质量可追溯管理。其核心技术内容包括:建立了中国生猪及其产品可追溯体系的技术标准架构;创新设计的二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棉花化学控制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
该成果先后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技术体系提出棉花“全程系统化控”理论和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在苗蕾期、 初花期、 盛花期、 成熟吐絮期应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生长调节剂,实现对棉株各器官发育的定向和定量诱导,从而形成合理的株型和群体结构,符合高产棉花的标准,最终达到早熟、优质和高产的目标。
扬州大学 2021-04-14
运动传导路(锥体系)XM-656
XM-656运动传导路(锥体系)尺寸为38×36×45cm 相关产品: 中枢神经传导电动模型 微电脑中枢神经传导直观模型 视觉传导瞳孔对光反射电动模型 心脏传导系模型 脑干内部结构及传导模型 脑干脑神经核传导束 本文中所有关于运动传导路(锥体系)http://www.xinman8.com/525.html的文字、参数、图片等如有产品更新换代、参数变动请联系我们的销售、技术工程师。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655A锥体系传导束模型
XM-655A锥体系传导束模型   XM-655A锥体系传导束模型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延髓束,前者以深红色表示,后者以粉红色表示,神经核用彩色球表示,传导束用铁丝表示,主要显示它们的起止经过和联系。 尺寸:放大,50×23×73cm 材质:铁丝+塑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视听融合的智能导盲机器项圈系统
1.成果原理:通过图像增强算法优化恶劣天气下导盲犬视野,结合Transformer模型实现环境多模态语音描述,并通过手机平台实现远程监控与交互。 2.创新点:恶劣天气适应性(突破传统导盲设备在雾霾、雨雪等极端场景的视觉限制);多模态交互(支持语音合成、家人音色定制及实时场景描述,兼顾安全性与情感需求);轻量化设计(项圈重量适配犬只行动,避免传统穿戴设备的负担)。 3.应用场景:视障人士日常出行、导盲犬训练基地、公共复杂环境。 4.应用案例:与吉林外国语大学、科大讯飞联合开展技术验证,完成实验室原型测试。 5.成果获奖: 2023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吉林省铜奖 2024年“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6.成果评价:丰富了国内导盲生物辅助设备研究内容,获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点支持,技术专利布局中,市场潜力预估超800万视障人群需求,助力东北地区智能装备产业升级与民生福祉提升。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5-05-07
寒旱地区被动式生态户厕系统
该方案针对寒旱区户厕用水不便、冬季上冻、清掏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太阳能加热技术与柔性材料结合,有效减缓冬季上冻问题,同时提高粪便堆肥发酵效率,确保极寒天气下的正常使用。方案优势如下: 人性化设计:粪便无害化处理减少蚊蝇滋生和异味,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温感座圈、扶手、置物架及太阳能照明等设施,提高冬季如厕舒适度和老年人如厕安全性。 环境友好:便器无需用水,粪尿经无害化处理后可直接还田利用,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和碳排放。 经济可持续:相比同类设备,施工和使用成本显著降低。高效防冻措施减少施工复杂度,太阳能加热和好氧堆肥技术降低水电支出,减量化处理减少清掏频率,便于农民自行还田利用,进一步降低维护成本。 获得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2024imaGen Ventures全球挑战赛,最终十佳项目(中国唯一团队),获得国际可持续专家一致好评,5月份正式发布。
清华大学 2025-05-16
“铁磁体/拓扑绝缘体异质结构界面存在磁性斯格明子的证据
磁性斯格明子是由拓扑保护的纳米涡旋磁结构,其微观的形成机制与非共线性作用(Dzyaloshinskii—Moriya Interaction)有关。该结构在物理上可以被看成一种受拓扑保护的磁准粒子,拥有很长的寿命,可被电流、热、光等条件所驱动。值得一提的是,其存在和消失的这两种状态可以被定义为磁存储中的“1”和“0”状态,使它成为一种颇具潜力的存储信息载体,在未来的自旋电子学和存储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558 55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