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的优化调谐系统
一、 项目简介针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中压电网,研制了一套具有电网电容电流在线测量、电网脱谐度全局优化、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调谐等多种功能的装置,在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使电网的综合性能指标达到最优。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完成了全部设计任务和部分硬件的制备,已制成的子系统在现场实测中性能良好。三、 技术指标(1) 电网电容电流测量过程在线进行,测量系统误差小于0.64%;可在[-l56%, 84%]的大范围内对电网脱谐度进行跟踪监测;可实现优化意义下的消弧线圈自动调谐;(2)已获专利授权6项,在申专利1项。四、 市场前景本系统应用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中压电网。本系统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克服了技术上的诸多不足。另外,因采用模块化设计,拥有单一功能的子系统可独立工作,故不仅可服务于新电网的建设,亦可服务于老旧电网的改造,扩展、提升现有设备的性能。五、规模与投资需求本系统需研发资金20-30万元,制备系统的场地仅为一间普通实验室,系统测试时需运行中的电网。六、 效益分析生产一套拥有上述功能的完整系统的成本仅1-2万元,而当前市售的、功能与性能远不及本系统的装置售价达20余万。七、 高清成果图片3-4张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使板料均匀变形的电磁成形线圈获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板料均匀变形的电磁成形线圈获取方法, 包括下述步骤:针对多道次电磁成形的平板坯料获得变形量,根据变 形量选用与之相匹配的电磁成形线圈;根据待成形的板料的电导率、 电磁设备的放电频率以及真空磁导率获得电磁成形线圈的集肤深度; 根据集肤深度获得电磁成形线圈的参数范围;采用控制变量法在参数 范围中选择多组电磁成形线圈的结构参数;分别对多组电磁成形线圈 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板料进行变形模拟,根据板料变形结果选择最优的 结构参数,并根据最优的结构参数获得电磁成形线圈。采用本发明提 供的电磁成形线圈可以获得变形均匀的金属板料,有利于板料的进一 步成形。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DH4501N三维亥姆霍兹线圈磁场实验仪
1、学习霍尔效应原理,测绘霍尔元件的VH-1s,VH-ls,VH-lM曲线 2、测量单个通电圆线圈轴线上(X方向)各点的磁感应强度; 3、测量亥姆霍兹线圈轴线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比较和验证磁场叠加原理; 4、测測量两个通电圆线圈不同间距时的线圈轴线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 5、测量亥姆霍兹线圈Y方向和Z方向上B的分布。
杭州大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2021-02-01
一种利用机器人拆装高压导线防震锤的末端工具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机器人拆装高压导线防震锤的末端工具及方法,末端工具包括夹紧末端和拆装 末端。夹紧末端包括两个夹爪、防震锤承托钩、防震锤托板、夹持丝杆、夹爪基座、以及驱动夹持丝杆 的驱动机构,可实现对防震锤定位夹紧及承托防震锤;拆装末端将防震锤螺母拧松,实现防震锤仅通过 防震锤挂板悬挂在导线上。夹紧末端和拆装末端分别安装于机器人平台上的三自由度作业臂和四自由度 作业臂,调节双作业臂各个关节,携带末端工具到达工作位,进而实现末端对防震锤的安拆。本
武汉大学 2021-04-14
通信用高温超导滤波器设计及规模生产
一、 项目简介  高温超导滤波器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其插损小、选择性好、带边抑制比高的技术优势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可,高温超导多通带滤波器对于民用通信系统和军备系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项目将产学研密切结合,发挥各自优势,解决其中的设计和制造关键技术,推进高温超导双通带滤波器的产业化的实施工作。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  项目已经攻克高阶高温超导滤波器设计制作中的关键问题,为解决无线系统带内干扰,提高信号接收灵敏度,提升无线通信质量带来了新的途径,它对于民用通信系统和军备系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技术已经成熟运用在多个移动通信和军事通信系统中。三、 技术指标  项目是国家 863计划课题“第三代移动通信用高温超导滤波器系统设计及规模化生产研究开发”成果,鉴定结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滤波器样机相关成果已连续发表在2010和2011年的《中国科学》和MOTL等杂志上,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2011年第9 期《科学通报》还以特别简报的形式报道该成果“我国成功研制双通带高温超导滤波器—我国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双通带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并完成了一个L波段双通带高温超导滤波器的设计和制作,该成果可充分发挥超导材料的低微波表面电阻的优势,在微波通信、高灵敏度接受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项目已经提出并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样机特性参数已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四、 市场前景  高温超导滤波器系统显著的性能优势,在通信、卫星、雷达与电子对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民用通信系统比如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警用集群通信系统,以及军备系统已有广阔应用实例,国内市场总容量每年可达20亿人民币。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 项目初期基础投资大概1亿人民币,需要建设一个中等规模的大概2000平米的,半导体万级洁净厂房,如果按照年产500台滤波器计算,需要至少80人。六、 生产设备半导体万级生产线、各类测试仪器等七、 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将打破国外对高温超导滤波器系统产品的垄断,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超导滤波器系统设计平台和批量生产技术,可以扩展超导电子产品的应用范围,提升国内国防军备设施的技术性能,研制与生产成功,对超导基片材料、真空杜瓦系统、等相关的研究生产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批量生产后,利税可增加3000万元/年。八、 合作方式投资方式面议洽谈。九、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项目负责人:马杰,电话:13920381537,联系人:马杰,电话:13920381537邮箱:jma@hebut.edu.cn 。十、 附件:成果图片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狄拉克半金属超导电性调控
随着拓扑绝缘体、拓扑半金属等拓扑材料的发展,寻找和理解新的拓扑物态也激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近些年,随着拓扑分类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拓扑物态的深入研究,高阶拓扑绝缘体、高阶拓扑半金属的概念随之诞生。高阶拓扑物态的“高阶”体现在体-边对应关系上。对于传统的d维拓扑绝缘体,其体态是有能隙的绝缘体,而在(d-1)维的边界上会出现无能隙的受拓扑保护的边界态,如三维拓扑绝缘体具有二维的狄拉克表面态,二维拓扑绝缘体具有一维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环形高温超导磁体传导制冷结构
一种环形高温超导磁体传导制冷装置,属于超导磁体传导制冷 装置,通过制冷机进行传导制冷,解决现有环形磁体传导制冷结构存 在的导冷效率低、磁体热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上导冷盘、下 导冷盘、导冷棒和 N 个导冷单元,导冷棒两端分别与上、下导冷盘固 接,导冷棒上端端部固接有铜块,铜块和上、下导冷盘组成超导环形磁体的主要热沉;N 个导冷单元排列成环形位于上、下导冷盘之间; 上、下导冷盘之间还穿有内侧、外侧导冷杆,用于所述上、下导冷盘 之间导热。本发明可以在制冷机冷量充足的情况下使超导磁体降至预 定的温度,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用于超导电机的力矩传导结构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超导电机的力矩传导结构,包括与处于低 温状态超导线圈端面相连的第一环、与处于常温状态电机轴端相连的 第二环,以及连接前面两者的环形力矩传导部件,其中环形力矩传导 部件由多个环形传导件和多个弧形连接件组成,环形传导件同心设置 在第一环与第二环之间并沿径向间隔分布;弧形连接件沿周向安装在 各个环形传导件的间隙内且彼此间隔地交错分布,热通量从第二环经 弧形连接件后沿着与其相连的环形传导件周向流动,再经下一弧形连 接件依次进入与之相邻的下一环形传导件后继续沿周向流动。本发明 在利用环形周向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超导磁体出线端的焊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导磁体出线端的焊接方法,用于高温超导 磁体电流引线中的超导磁体出线端和过渡铜编织带之间的焊接。首先 将超导磁体出线端的表面绝缘剥离,将焊锡丝紧密地螺旋缠绕在超导 带材表面,然后装入铜编织带的套管中。固定好位置后,用环氧挡板 将焊接部分与超导磁体隔开,用电烙铁从铜编织带的一端逐渐向后移 动,反复几次,使内部的焊锡完全熔化,起到固定带材与铜编织带的 作用。待焊锡完全冷却后,将铜编织带的另一端与电流引线连接。最 后将铜编织带固定在环氧筒上。本发明操作简单可靠,既能做到有效 保护超导带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混合调节超导可控电抗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调节超导可控电抗器,它包括铁芯组, 超导控制绕组,工作绕组,超导短路绕组和非导磁低温杜瓦;铁芯组 包括依次并行排列且相互间隔的控制绕组铁芯,工作绕组铁芯和短路 绕组铁芯,各绕组铁芯通过上、下铁芯板无缝连接成一个整体;超导 控制绕组和超导短路绕组均放置于非导磁低温杜瓦中,短路绕组铁芯 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在空间上错开的铁芯柱构成,工作绕组用于与电网直接连接,超导控制绕组用于与直流电源连接。本发明采用分档调节 和连续调节相互配合,实现电抗器的大容量连续调节。工作绕组电感 调节范围大,谐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11 1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