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陈超
陈超,男,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1、组建中国科大图书馆信息化系统。带领组建安徽省数字图书馆系统。带领组建安徽省网络课程共享平台系统。 2、帮助对接中国科大同贵州省六枝特区定点帮扶工作,带领六枝特区发展电子商务,县域电商销售额每年平均增长60%以上。 3、组建中国科大法律事务办公室,规范学校法律事务流程,协同学校成果转化办建立学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4、参与中国科大科技成果赋权体系的建设。
陈超 2023-03-24
便携式脉搏血氧仪、脉搏血氧监护模块
脉搏血氧仪是一种无创伤、连续监测人体动脉血氧饱和度的新型医学仪器,国外于八十年代中期投入临床使用。我国从九十年代初期引进该仪器,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研制的便携式脉搏血氧仪和脉搏血氧监护模块完全系我们自行设计,达到国外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水平,在国内属领先。脉搏血氧监测是八十年代中期国际上新开展的监护项目。目前已列为临床术中麻醉监护、危重病人术后监护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铜铝双金属复合材料
项目简介铜铝双金属复合材料是一种在铝材的一面或者两面复合一层铜板带的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铜材导电、导热性能好,接触电阻低,电镀容易以及大气美观等优点,而且兼具铝材的质轻、散热性能优良、经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电器、电力、散热、汽车、建筑装饰、生活用具等领域。本成果创新采用低温液-固复合技术生产铜-铝复合材料,解决了铜与铝复合时容易形成金属间化合物,铜与铝界面结合强度低,容易出现开裂的问题;实现了铜-铝复合材料的焊接,解决了焊接接头容易出现脆性化合物的问
江苏大学 2021-04-14
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79年,肩负国家赋予的“摆脱我国铜工业落后面貌,振兴中国铜工业”的光荣使命。41年来,受益于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亦有赖于自身的专业与专注,已成为中国大型阴极铜生产商及品种齐全的铜加工产品供应商。 公司致力于持续发掘资源价值,恪守可持续发展承诺,满怀感恩和敬畏之心发掘矿产资源价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多元化的业务包括铜、金、稀土、银、铅、锌、钨、铼、碲等多品种矿业开发,以及支持矿业发展的金融、投资、贸易、物流、技术支持等增值服务体系,在中国、秘鲁、哈萨克斯坦、阿富汗等国建立了矿业基地。通过我们的创造,十多种矿产资源转化为商品并最终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旗下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于1997年和2001年分别在香港、上海完成H股和A股上市。2008年江铜集团实现整体上市。2013年起,进入世界500强企业,2017年,集团完成公司制改革,成为国有独资公司。2019年战略并购恒邦股份,进入双上市平台企业。    
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2021-11-01
无砂无冒口绿色铸造技术
“无冒口铸造成套技术”根据流变铸造和液态模锻原理,对铸件生产工艺与装备进行改造,实现无冒口零缺陷铸造,旨在根除传统铸造冒口大造成巨大的材料消耗和能源浪费的行业共性问题,实现质量与效益双提高。  技术特点: 该成果已经申报了国家专利,技术成熟,处于针对铸件的具体规格范围进行推广应用的阶段,可以提供工艺、工装和设备的一体化成套技术。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主要技术指标: 工艺出品率:由现在的60-70%左右提高到95~100%;收缩缺陷发生率:小于0.5%;综合质量:比同材质铸件稳定提高10%-20%以上。 应用范围: 其适用于铸钢件、球墨铸铁件和有色合金铸件。也适用于各种铸造轧辊,如整体铸造的铸钢和铸铁轧辊、复合浇注的铸钢和铸铁轧辊、离心铸造的各种铸钢和铸铁轧辊。 该技术适用于新建铸造厂,也适用于已有铸造厂进行工艺技术改造。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矿用无轨胶轮纯电动车
本课题形成了一台矿用无轨胶轮纯电动车的样车,初步结果满足了相关法规,目前正在进行更为细化的性能测试(如下图),其图片为方便配重实验卸掉后载客轿厢的样车。   验车装配现场  样车道路试验-装配负载 技术创新点:     1)形成了针对井下不同道路条件的整车部件参数匹配技术;     2)形成了井下包括动力电池组及其他电气设备的防爆技术;     3)形成了采用相变材料进行散热的热管理技术;     4)形成了主从模式的分布式电池管理技术。 本项目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 1.井下恶劣道路条件的适应性,一是坡度较大、较多,6°至14°的坡道常常见到。二是坡道距离长,几百米的长距离坡道常常见到。三是巷道积水和巷道顶部漏水,巷道顶部有时会有少量地下水滴落下来,巷道地面有时还会有少量积水,给电池组的布置带来考验。四是有的道路平整度较差且比较泥泞,正式投产的煤矿,其地下大巷一般都做了地面硬化处理,但大巷之外的其他运输通道和正式投产前的大巷,一般都不做地面硬化处理,地面平整度很差,而且由于煤泥的存在,巷道有时会有些泥泞,特别是在靠近工作面的地方,给车辆的动力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井下作业的运输任务,纯电动车在整车布置、动力系统参数匹配、适应煤矿井下条件的整车控制策略优化等方面需要做出与地面常规纯电动车辆不同的方案; 2.电池组的防爆问题。井下经常有瓦斯的泄露,在这种工作环境中电池组的防爆问题十分重要,不仅仅是需要外覆盖防爆壳,对于电池组的内部也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以降低电池组起爆的可能性并进一步降低起爆带来的危害; 3.大量电池组的管理问题。形成了主从结构的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采用了外部离线均衡的方式对电池单体的不一致性问题进行了处理; 4.对目前暂行的矿用电动车电池及电气系统的标准进行了分析,掌握了其主要的技术要求,后期可能参与部分标准的制定工作。 应用范围: 全国各种规模的煤矿的辅助运输。 特种防爆车辆的纯电动改造。 普通车辆的纯电动改造。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SoundAlarm纯软件智能语言报警系统
项目概况 SoundAlarm能为应用于各行业的计算机监控系统(DCS、PLC等控制系统)扩展真人发声的语音报警信息管理和报警功能。SoundAlarm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公用数据接口获取实时信息,根据组态结果对报警信息进行报警状态、报警级别管理,结合操作人员的操作结果进行语音报警。 主要特点 1、不影响数据源系统的安全运行:以只读方式获取数据源系统(如DCS、PLC、MIS等系统)的实时数据;对数据源系统不存在任何操作。 2、对硬件要求低:只需一台低档通用多媒体计算机就可实现语音报警;当SoundAlarm与信息源运行在同一站点时,则只需对原站点计算机加一块普通声卡和多媒体音箱即可。 3、可实现分布式语音报警:SoundAlarm可以利用企业原有的局域网,利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实现分布式报警。 4、配置灵活:报警点和控制界面可灵活配置和修改;语音报警的级别分紧急、正常、一次三种优先级;监控的报警点分模拟量(分>、>=、一、>、=>五种方式)、开关量(分正向、反向两种方式)。 5、后台运行:正常运行时处于后台运行;只有在调试和修改配置时才调出其控制界面,进行育关配置和控制操作。 6、无需专门的维护:正常运行时其维护工作量近似为零。 技术指标 报警迟延:<ls。 CPU占用率:没有报警,平均低于0.5%,瞬态低于1%;有报警,平均低于1%,瞬态低于5%。 内存管理:占用2~2. 5M的内存,进行独立的内存管理。市场前景 成功应用于多台300MW机组DCS系统、热电厂全厂DCS系统、输煤程控系统、化学水处理车间控制系统等控制系统。可以为对语音报警有较高要求的DCS、PLC、FCS、MIS、SIS等计算机测控和信息系统实现语言报警功能扩展。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超高纯铝及氧化铝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超高纯铝及氧化铝
国内首套精铝和高纯铝定向凝固偏析法高效提纯技术与装备,成功应用于4N5精铝的低成本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制备出了国内第一块5N5和第一块6N的超高纯铝锭,可为半导体用高纯铝合金电子靶材以及高性能铝合金制备提供原材料,亦可通过直接水解法制备高纯氧化铝。该技术在能耗、提纯效率以及环境友好性方面均超过国外同类技术,实现了从4N精铝到6N超高纯铝的规模化生产,杂质元素平均提纯效率超过75%。
上海交通大学 2023-05-09
超高纯铝及氧化铝
国内首套精铝和高纯铝定向凝固偏析法高效提纯技术与装备,成 功应用于4N5精铝的低成本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制备出了国内第 一块5N5和第一块6N的超高纯铝锭,可为半导体用高纯铝合金电 子靶材以及高性能铝合金制备提供原材料,亦可通过直接水解法 制备高纯氧化铝。 技术背景: 国内首套精铝和高纯铝定向凝固偏析法高效提纯技术与装备,成 功应用于4N5精铝的低成本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制备出了国内第 一块5N5和第一块6N的超高纯铝锭,可为半导体用高纯铝合金电 子靶材以及高性能铝合金制备提供原材料,亦可通过直接水解法 制备高纯氧化铝。 技术水平: 该技术在能耗、提纯效率及环境友好性方面均超过国外同类技术,实现了从4N精铝到6N超高纯铝的规模化生产,杂质元素 平均提纯效率超过75%。 获上海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16 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和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 1 项。
上海交通大学 2021-10-2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