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空间钢框架高温下试验加载与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间钢框架高温下试验加载与测试装置,涉及钢结构抗火试验技术领域,包括反力架、千斤顶、千分表、温度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仪,所述千斤顶通过滑块安装在反力架上,千斤顶的前端设有千分表,空间钢框架安装在地面凹槽内,空间钢框架的外部设有火灾试验炉,所述千斤顶的施压端安装有延伸至火灾试验炉的施压棒体;本实用新型的加载与检测装置适用于空间钢框架结构,通过耐高温钨钢棒传递压力千斤顶的力,有效的避免了加载装置直接受高温的影响;通过利用激光测距仪可以测试框架任一点的坐标值,通过不同时间下的坐标值,可以方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用于预制夹心保温墙体钢芯纤维复合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预制夹心保温墙体钢芯纤维复合连接件,设置于预制夹心保温墙体的内叶混凝土墙板、中间保温层和外叶混凝土墙板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纤维增强塑料连接体,所述的纤维增强塑料连接体包括上、中、下三段,所述上段和下段分别位于外叶混凝土墙板和内叶混凝土墙板内,上段和下段的外表面具有等间距的凸起圆环;纤维增强塑料连接体的中段紧密套置有塑料套筒,所述塑料套筒的长度与所述中间保温层厚度相等,位于塑料套筒的上、下端面上设置限位环;纤维增强塑料连接体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钢芯,所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改善高速钢强韧性的热处理工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高速钢强韧性的热处理工艺方法,包括对高速钢件经等温球化退火预处理后再施以等温淬火、分级淬火及深冷处理和回火复合最终热处理,等温球化退火预热处理后,以便于机械加工,并为后续淬火处理做好组织准备;在预热处理完成后进行最终热处理,其步骤为:在下贝氏体转变温度等温油淬,然后深冷处理24小时或以上,再经二次循环处理:520~600℃分级淬火+深冷处理,最后在520~600℃保温1-2小时回火。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0
中央实验台.实验边台.实验台[全木钢木结构]
产品详细介绍  1、台面板: 台面板采用实芯理化板 2、柜体: 柜体采用18mm厚国家一级三聚氰胺双贴面中密度成型板制作。柜门及抽屉面采用2mm厚PVC封边条封边,所有封边连接处均做圆弧过渡处理。 3、连接件: 连接件采用尼龙制预埋母,优质锌合金连接杆,锌合金偏心轮三合一连接件连接,既保证牢固耐用又便于组装搬运。 4、铰链: 采用锌合金铰链,二段力,开门角度110度。 5、抽屉滑道: 抽屉滑道采用自滑式静音滑道,滑道钢板厚度为1.2mm,滑轮使用纯尼龙料。也可根据用户需要采用450mm黑色二节式钢制滑道。 6、柜门、抽屉拉手: 可根据用户要求选用锌合金U型亚光拉手、内嵌式拉手或封边拉手。 7、电源: 每组单位长度实验台或边台配有国产优质电源插座。  
济南杰康净化设备厂 2021-08-23
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不锈钢20孔厂家直销
产品详细介绍      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是使用玻璃仪器的各类实验室、化验室干燥玻璃仪器的适用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它具有快速、节能、无水渍、使用方便、维修简单等优点。该烘干器分A、B、C型三种型号。A型为基本型,无调温控制装置,B型为改进新型,有调温自动控制装置(可调温40-120℃),C型为全不锈钢调温型。      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是使用玻璃仪器的各类实验室、化验室干燥玻璃仪器的适用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它具有快速、节能、无水渍、使用方便、维修简单等优点。该烘干器分A、B、C型三种型号。A型为基本型,无调温控制装置,B型为改进新型,有调温自动控制装置(可调温40-120℃),C型为全不锈钢调温型。特点:   该产品是各种实验室干燥玻璃器皿的设备,它具有快速,节能,无水则,使用方便,维修简单等规格:(1)12孔 20孔 30孔 可依需要任意选择。(2)标准管、异形管,粗细长度不等,还可根据需要另订制作。
郑州杜甫仪器厂 2021-08-23
超特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背景 超特高压电网具有电压等级高,输电容量大,输送距离远,覆盖范围广等特点,电网故障带来的系统安全影响更加严重。超特高压系统故障后的暂态特征及继电保护与控制装置的配合关系复杂,超特高压工程带来的继电保护新问题对传统继电保护配置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研究超特高压电网继电保护新原理是当前超/特高压电网建设的重大课题。 主要成果 构建了超特高压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模型,揭示了超特高压系统故障机理及其电磁暂态特征。在超特高压继电保护新原理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的科研成果,如:提出dR/dt振荡闭锁原理,解决了电力系统振荡过程中距离保护容易误动的难题;提出“按相补偿”方法,改革了接地阻抗继电器的接线方式,有利于阻抗选相和距离保护的快速动作;提出“虚拟电流”的构成方法,解决了母线保护的故障判别及TA饱和、断线的判别难题;提出基于电压回路方程的变压器保护新原理,解决了励磁涌流引起差动保护误动的难题等。研究开发的微机保护、继电保护测试仿真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变组保护系统及故障录波装置等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学术影响 研究团队在20世纪80年代初研发了我国第一台微机继电机保护装置,而后研发的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率先在西电东送工程的首个500kV变电站投入应用;1000kV线路保护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也成功投运;依托研发技术创建的四方公司已成为我国二次设备三大制造商之一,年产值超过20亿元。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实际电网中,先后2次2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取得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一种超双亲多孔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超双亲多孔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步骤如下:(1)室温下,先将碳纳米管粉体和表面活性剂分散于水中,形成均一混合溶液;(2)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水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溶液,混匀制得所需反应液;(3)将上述反应液刷涂或喷涂在干净的多孔基材上,80~120℃干燥固化10~30min,即可制得超双亲油水分离用多孔膜材料。本发明所述的多孔膜材料既保持了原有泡沫铜基底良好的机械性能,同时又具有很好的超双亲性,即可截留水让油通过,也可截留油让水通过,从而具有双重分离效果。
东南大学 2021-04-11
徐亚东教授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超构表面方面研究成果
电磁波/声波的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在粒子操控、信息传递和获取、先进通信系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针对重大应用需求,如何实现对涡旋波OAM的自由调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前沿问题之一。 近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徐亚东教授团队以“Sound vortex diffraction via topological charge in phase gradient metagratings”为题,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论文。在之前研究成果(Y.Xu et al. Nat. Commun. 10, 2326 (2019))基础上,把发现的奇偶性相关的“光栅衍射新规律”从“自由空间”拓展到三维圆柱波导“受限空间”,创新地提出“广义拓扑荷守恒原则”,揭示了操控轨道角动量新的自由度,为操控“受限空间”中涡旋波的OAM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设计并开展声波实验研究,验证了一种不对称涡旋波传输器件,该器件在基于OAM通信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苏州大学 2021-02-01
超/特高压设备用系列绝缘材料开发及应用关键技术
青岛科技大学先进电工材料研究院是学校从事高压绝缘与电工材料科研机构,由我国著名电气绝缘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雷清泉教授担任院长。研究院是山东省高压绝缘与电工材料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现有教职员工2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教授3人,副教授5人。目前围绕电力和能源形成了以下几个特色研究方向:高压直流电缆材料研发及应用、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硅橡胶材料研发及应用、特高压设备环氧树脂材料开发及应用、动车组车顶高压设备绝缘关键技术及应用、极端环境下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先进电工材料研究院具备开展电工绝缘材料性能测试和研究的先进实验平台,拥有介电阻抗--热激电流综合分析仪、C3型固体介质空间电荷测试系统、真空沿面闪络测试系统、交/直流击穿测试系统、表面电位衰减测试系统、电流变仪、扫描电镜、真空型红外光谱仪等大型仪器,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00万元。建有材料制备与化学合成、材料加工、电气性能测试、微观结构表征等专业实验室,处于国内电工材料领域研究先进水平。近几年团队围绕制约超/特高压设备发展的绝缘材料卡脖子问题,不断加强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南方电网科研院、山东电科院、浙江电科院,以及特变电工、中天科技等一线科研院所和制造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在高压直流电缆绝缘材料、半导电屏蔽材料、高压电缆附件硅橡胶材料和新型电工绝缘材料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于团队前期电工绝缘材料的研究基础和研究特色,本次拟在特高压设备用增强型环氧树脂体系开发及应用关键技术(96)、特高压绝缘子用特种硅橡胶材料开发及应用技术(98)两个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技术分析(1)高压直流电缆绝缘料及半导电屏蔽材料开发及评价方法:团队针对高压直流电缆电荷积聚问题,突破对其传统认识,于2017年首次提出半导电屏蔽层电荷发射评价方法。近两年申请国际/国家专利10余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3项(获“青岛市PCT专利创造资助资金”资助)。该成果对于不断发展和深入研究半导电屏蔽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可为我国绝缘料、半导电屏蔽料的性能提升和国产化提供理论指导。(2)高压电缆附件硅橡胶材料配方研究及评价方法: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合作开展土500 kV柔性高压直流电缆附件制备关键技术研究,研究了500 kV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硅橡胶材料的配方,以及硅橡胶与电缆主绝缘的界面匹配特性;建立了基于矩形图法的双层绝缘介质界面电荷评估方法。该成果用于指导500 kV柔性高压直流电缆附件材料选型及界面电荷评估。(3)新型电工绝缘材料研究:雷清泉教授于2017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超电绝缘体结构原型——维氧化铝纳元胞,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能源材料领域的顶尖学术刊物NanoEnergy 上。该成果对传统电介质击穿理论、材料结构形态研究及制造工艺将会产生根本性变革,对现代高端电缆制造及特/超高压输变电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4)高导热绝缘环氧树脂材料研究。研究院郝春成教授开展了高导热绝缘环氧树脂研究,通过改性提高环氧树脂的耐击穿电压、导热性能,改善了力学性能,可用于特高压设备绝缘体系。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5-11
铁电量子隧道结亚纳秒超快忆阻器的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晓光团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基于铁电隧道结量子隧穿效应,实现了具有亚纳秒信息写入速度的超快原型存储器,并可用于构建存算一体人工神经网络,该成果在线发表《自然通讯》杂志上。研究人员制备了高质量Ag/BaTiO3/Nb:SrTiO3铁电隧道结,其中铁电势垒层厚为6个单胞(约2.4nm)。基于隧道结能带的设计,以及其对阻变速度、开关比、操作电压的调控,该原型存储器信息写入速度快至600ps(注:机械硬盘的速度约为1ms, 固态硬盘的约为1-10ms)、开关比达2个数量级,且其600ps的阻变速度在85℃时依然稳定(工业测试标准);写入电流密度4×103A/cm2,比目前其他新型存储器低约3个量级;一个存储单元具有32个非易失阻态;写入的信息预计可在室温稳定保持约100年;可重复擦写次数达108-109次,远超商用闪存寿命(约105次)。即使在极端高温(225℃)环境下仍能进行信息的写入,可实现高温紧急情况备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6 77 78
  • ...
  • 92 9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