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浸没相转化法制备PVDF中空纤维超/微膜技术及装备
本项目通过合理的膜液配方与纺丝工艺设计,制备出完整无缺陷的非对称性PVDF中空纤维膜,这种膜结构没有大孔生长,因此表现出高度的完整性、微观结构的圴匀性、具有高开孔率的膜表面分离层、可靠的机械性能和较强的化学稳定性。得到的中空纤维膜具有完整非对称多孔结构,膜孔从皮层到支撑层逐步增大,而且呈互穿的胞腔状或网络状。膜通量提高了30~50%,且具有耐污染和易清洗的突出优势;由于彻底消除了支撑层中的大孔,膜丝的拉伸强度从2.5 MPa提高到4.5MPa。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净化工作台
产品详细介绍生物安全柜 产品特点 :独特可靠的新颖结构,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带有10度倾斜角,为使用者提供最大的舒适性和视觉效果。安全柜的操作区均采用四面(左右二侧、后部、低部)双层结构,所有污染部位均处于负压状态和被负压通道和负压通风系统包围。前视窗采用光学透视清晰、清洁、消毒剂不对其产生负面影响的钢化玻璃。滑动玻璃门升降门,自由轻松,随意定位,在行程范围内的任何位置不产生卡死现象,而且有联锁系统保证在悬挂系统出鼓掌时不脱落而给操作者带来危险。内胆、集液槽及托盘均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内胆一次成形,圆弧处理,工作台面可移动。集液槽下部配有排污接口便于清洁。 详细参数:指标/型号 XJK-1100Ⅱ/A2(美国联邦NSF49) XJK-1360Ⅱ/B2(美国联邦NSF49) 洁净等级 100级@≥0.5μm(美联邦209E) 100级@≥0.5μm(美联邦209E) 菌落数 ≤0.5个/皿·时(φ90mm培养平皿) ≤0.5个/皿·时(φ90mm培养平皿) 风速 流入气流平均风速:大于0.5 m/s 流入气流平均风速:大于0.5 m/s 下降气流平均风速0.25-0.5 m/s 下降气流平均风速0.25-0.5 m/s 噪 音 ≤55dB(A) ≤55dB(A) 振动半峰值 ≤4μm ≤4μm 光照度 ≥500LX ≥500LX 电 源 单项交流220V/50Hz 单项交流220V/50Hz 重 量 205Kg 246 Kg 215Kg 260 Kg 工作区尺寸 1100x600x680mm 1360 x600x680mm 1100x600x680mm 1360 x600x680mm 装置外形尺寸 1240x790x2250mm 1500 x805x2250mm 1240x790x2250mm 1500 x790x2250mm 送风过滤器规格及数量 1000x470x69x① 1260x470x69x① 1000x395x69x① 1260x395x69x① 排风过滤器规格及数量 570x400x69x① 700x400x69x① 1000x320x90① 700x400x90x① 荧光灯/紫外灯规格及数量 30w x ②/ 20w x ① 40w x ②/ 40w x ① 30w x ②/ 20w x ① 30w x ②/ 30w x ① 适用人数 单人单面 双人单面 单人单面 双人单面 备注:我厂生产的生物安全柜是依照美国NSF49标准组织生产的二级通用型生物安全柜。对于用户若有B型生物安全柜需求的,可在定货中提出。对于有三级生物安全柜需求的用户可单独制作
济南杰康净化设备厂 2021-08-23
一种可同时吸收挥发性有机物并高效捕集细颗粒物的褶式滤筒
(专利号:ZL 201410258557.5)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吸收挥发性有机物并高效捕集细颗粒物的褶式滤筒,属于空气过滤领域。该褶式滤筒的过滤介质分为两层,靠近迎风面侧的一层为粗效或中效过滤介质,另一层为高效过滤介质,所述靠近迎风面侧的一层过滤介质中通过喷洒或浸渍方法浸渍了一定量的以活性氧化铝为载体的铁、银离子颗粒物;褶式滤筒的外径为160~350mm,滤筒外圆周上褶与褶间的弧长为3.9~4.5mm,褶高为褶数的18%~25%。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原位合成Al3Ti颗粒表面增强铝基复合气缸及其制备方法
为提高气缸服役期,延长发动机的寿命,通过压铸和激光熔覆的复合工艺在气缸的工作面,原位合成一层具有耐高温、耐磨损的复合涂层,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复合气缸显微组织致密,复合涂层硬度可达 HBS>80 、韧性较好,具有较好抗氧化性和抗耐磨性能,质量能减少 1/2~1/3 ,且不降低气缸本体的机械性能,从而大大提高气缸和发动机的寿命。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过共晶铝硅合金发动机缸套挤压铸造成形技术
1. 成果简介预制缸套然后铸造或装配是采用铝合金制造汽车发动机缸体的一种主要成形工艺。传统的缸套都是用铸铁制造,铸铁耐磨性好,但热导率较低,铝合金导热率是铸铁的 4 倍,采用铝合金制造缸套的优势是迅速将发动机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出去,避免机油焦化,从而显著提高发动机的升功率(功率密度)。过共晶 Al-Si 合金具有热膨胀系数小、耐磨性好、热导率高、高温性能好等特点,是制造发动机缸套的理想材料。图 1 挤压铸造件              图 2 机加工后零件                 图 3 初生硅和共晶硅分布 采用常规铸造方法成形过共晶铝硅合金,疏松倾向大,强度和韧性低,而且显微组织中初生硅的尺寸难以控制。挤压铸造是液态金属在较高外加压力(百兆帕)作用下凝固成形的一种先进铸造工艺,铸件在低速下充型,高压下凝固,内部致密,组织细小,并能通过热处理强化。 清华大学成功开发了过共晶铝硅合金缸套挤压铸造成形技术,具有非常好的发展潜力和产业化应用前景。2 应用说明采用铝合金制造发动机缸套甚至全铝发动机缸体是国外主要汽车企业开发高性能发动机的重要技术之一。采用喷射沉积加挤压或锻造工艺已有相关产品,但由于工序多、流程长造成生产率低、成本高。清华大学开发的过共晶铝硅合金缸套挤压铸造成形技术具有短流程、近净成形、优质、高效、节能等优点,目前正在与汽车发动机制造企业合作,进行技术评价与应用。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 项。3 效益分析缸套作为汽车发动机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配件,其用量大,产品和技术相对独立,原材料充足,设备投资小,适于中小企业给发动机厂配套,特别是适合于已经在给发动机厂配套铝合金活塞等部件的企业发展这一技术和产品,易于在现有客户渠道基础上丰富产品种类,同时较高的技术含量可以避免被简单模仿和恶性竞争。
清华大学 2021-04-13
过共晶铝硅合金发动机缸套挤压铸造成形技术
1. 成果简介预制缸套然后铸造或装配是采用铝合金制造汽车发动机缸体的一种主要成形工艺。传统的缸套都是用铸铁制造,铸铁耐磨性好,但热导率较低,铝合金导热率是铸铁的 4 倍,采用铝合金制造缸套的优势是迅速将发动机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出去,避免机油焦化,从而显著提高发动机的升功率(功率密度)。过共晶 Al-Si 合金具有热膨胀系数小、耐磨性好、热导率高、高温性能好等特点,是制造发动机缸套的理想材料。2 应用说明采用铝合金制造发动机缸套甚至全铝发动机缸体是国外主要汽车企业开发高性能发动机的重要技术之一。采用喷射沉积加挤压或锻造工艺已有相关产品,但由于工序多、流程长造成生产率低、成本高。清华大学开发的过共晶铝硅合金缸套挤压铸造成形技术具有短流程、近净成形、优质、高效、节能等优点,目前正在与汽车发动机制造企业合作,进行技术评价与应用。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 项。3 效益分析缸套作为汽车发动机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配件,其用量大,产品和技术相对独立,原材料充足,设备投资小,适于中小企业给发动机厂配套,特别是适合于已经在给发动机厂配套铝合金活塞等部件的企业发展这一技术和产品,易于在现有客户渠道基础上丰富产品种类,同时较高的技术含量可以避免被简单模仿和恶性竞争。4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5 所属行业领域先进制造。
清华大学 2021-04-13
一种用于镀锌板、铝及铜合金表面处理的无铬钝化液
(专利号:ZL 201410008509.0)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镀锌板、铝及铜合金表面处理的无铬钝化液,属于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领域。该无铬钝化液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双(三乙醇胺)钛酸二异丙酯0.5-15%、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0.5-15%、三乙醇胺0.1-2%、醋酸铵0.1-5%、纳米氧化硅0.01-2%、氟钛酸0.1-5%、偏钒酸铵0.01-5%、余量水。本发明无铬钝化液的组分简单、产品环保及使用前无需预处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超特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背景 超特高压电网具有电压等级高,输电容量大,输送距离远,覆盖范围广等特点,电网故障带来的系统安全影响更加严重。超特高压系统故障后的暂态特征及继电保护与控制装置的配合关系复杂,超特高压工程带来的继电保护新问题对传统继电保护配置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研究超特高压电网继电保护新原理是当前超/特高压电网建设的重大课题。 主要成果 构建了超特高压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模型,揭示了超特高压系统故障机理及其电磁暂态特征。在超特高压继电保护新原理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的科研成果,如:提出dR/dt振荡闭锁原理,解决了电力系统振荡过程中距离保护容易误动的难题;提出“按相补偿”方法,改革了接地阻抗继电器的接线方式,有利于阻抗选相和距离保护的快速动作;提出“虚拟电流”的构成方法,解决了母线保护的故障判别及TA饱和、断线的判别难题;提出基于电压回路方程的变压器保护新原理,解决了励磁涌流引起差动保护误动的难题等。研究开发的微机保护、继电保护测试仿真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变组保护系统及故障录波装置等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学术影响 研究团队在20世纪80年代初研发了我国第一台微机继电机保护装置,而后研发的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率先在西电东送工程的首个500kV变电站投入应用;1000kV线路保护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也成功投运;依托研发技术创建的四方公司已成为我国二次设备三大制造商之一,年产值超过20亿元。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实际电网中,先后2次2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取得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一种超双亲多孔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超双亲多孔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步骤如下:(1)室温下,先将碳纳米管粉体和表面活性剂分散于水中,形成均一混合溶液;(2)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水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溶液,混匀制得所需反应液;(3)将上述反应液刷涂或喷涂在干净的多孔基材上,80~120℃干燥固化10~30min,即可制得超双亲油水分离用多孔膜材料。本发明所述的多孔膜材料既保持了原有泡沫铜基底良好的机械性能,同时又具有很好的超双亲性,即可截留水让油通过,也可截留油让水通过,从而具有双重分离效果。
东南大学 2021-04-11
徐亚东教授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超构表面方面研究成果
电磁波/声波的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在粒子操控、信息传递和获取、先进通信系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针对重大应用需求,如何实现对涡旋波OAM的自由调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前沿问题之一。 近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徐亚东教授团队以“Sound vortex diffraction via topological charge in phase gradient metagratings”为题,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论文。在之前研究成果(Y.Xu et al. Nat. Commun. 10, 2326 (2019))基础上,把发现的奇偶性相关的“光栅衍射新规律”从“自由空间”拓展到三维圆柱波导“受限空间”,创新地提出“广义拓扑荷守恒原则”,揭示了操控轨道角动量新的自由度,为操控“受限空间”中涡旋波的OAM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设计并开展声波实验研究,验证了一种不对称涡旋波传输器件,该器件在基于OAM通信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苏州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1 42 43
  • ...
  • 53 5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