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延迟容忍网络的路由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延迟容忍网络的路由方法,属于计算机 网络通信领域。该方法具体为:首先定义了基于节点连接时间和历史 相遇频率的消息递交概率,节点携带的每条消息有自己对应的目的节 点,当消息所在的源节点相遇另一中继节点时,将源节点将消息传递 到目的节点的消息递交概率与中继节点将消息传递到目的节点的消息 递交概率进行比较,选取消息递交概率较大者作为该信息的下一个载 体,按照此方式,一步一步将信息进行传递直到到达目的节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可见光的无线路由接入系统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4-14
基于路由交换的异构计算系统算力扩展
01项目背景 片上网络将片上路由器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互连,从而构成一个片上微网络结构。不同功能的IP核通过网络接口NI接入到片上网络中来,网络接口对IP核发送的数据进行数据封装,形成固定格式的分组。片上路由器根据分组的目的地址信息,将数据分组在网络中正确的传输到目的IP核。片上网络可以为系统中任意一对IP核之间实现透明的数据通信。互连网络中的一些控制协议,例如流量控制机制、路由算法、任务调度机制、服务保障机制等,都可以应用到片上网络中来,以提高系统的通信效率。由于片上网络采用分组交换,IP核之间数据通信的基本数据单元是分组,不同的分组根据目的地址信息在网络中独立传输。片上网络技术能够有效的克服基于总线结构的片上系统在大规模集成下的瓶颈,在时延、吞吐、功耗、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体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多核,多片架构将成为芯片设计的发展趋势。 处理器多芯片之间的通信已经成为制约系统性能的瓶颈,处理器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能力或将成为下一个集成电路发展的关键技术指标。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根据各自的架构设计出更适合的高效而可靠的片间互连(NetworkonPackage,NoP)协议,将使得集群芯片的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 02项目简介 研究基于路由交换的异构计算系统算力扩展总体架构,包含异构计算资源节点之间、片上交换路由与片上处理资源之间、片上处理资源与外部接口之间的互连结构与互连拓扑,如图3所示。 设计与物理层解耦的轻量级网络架构,使之可以在不同的物理连接方式之上灵活的构建多种拓扑的网络。针对机载计算任务的算力提升需求,研究异构计算节点的算力扩展问题,通过基于路由交换的、可扩展的互连构建异构计算系统,采用轻量化互连协议实现异构计算节点的低延时、高带宽互连,验证基于路由交换的异构计算系统对于特定应用的高速并行分布式处理效果。本系统的主体思想是将片上网络(NetworkonChip,NoC)互连协议扩展到片间互连(NetworkonPackage,NoP),实现芯片内部计算资源到集群芯片的延伸。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2-07-05
复杂网络路由技术在智能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本技术成果将网络负载均衡与路由技术延生至交通领域中的车流量导航与道路控制,通过基础图论中的关键理论,结合大数据分析与聚类技术,旨在解决现有城市道路路网中存在的潮汐效应与拥堵问题,项目拥有多项自主核心知识产权,涵盖路径规划与搜索算法、数据并行存储与计算。通过仿真表明,项目实施后,能在现有路网规模的基础上,显著提升现有道路的负载通行能力,缓解城市道路因局部负载过大导致的负载不均与交通拥堵,改善出行体验,降低尾气排放,提升智能交通效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复杂网络路由技术在智能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本技术成果将网络负载均衡与路由技术延生至交通领域中的车流量导航与道路控制,通过基础图论中的关键理论,结合大数据分析与聚类技术,旨在解决现有城市道路路网中存在的潮汐效应与拥堵问题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一种主动诱导式农业物联网深度路由组网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诱导式农业物联网深度路由组网方法,包括根据节点地理位置生成节点通信路径图,在所述节点通信路径图中,建立相邻最短路径通信图和最大横向路径通信图;上位机预先设定每个节点的路由级数信息、优先级信息,并将设定的信息反馈给各个节点,当路由级数不大于6级时,根据相邻最短路径通信图向对应的相邻节点发送信息转发请求;当路由级数大于6级时,根据最大横向路径通信图向对应的相邻节点发送信息转发请求;当前节点向相邻节点发送信息时,只有所述的对应的相邻节点被唤醒,并与当前节点建立链接并接受信息,其余相邻节点仍保持睡眠状态。本发明中经过深度路由处理后,网络质量明显提高。
浙江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研发团队以设计制备宽光谱超材料吸收器和像元级集成红外探测器为研究主线,在超薄宽带高吸收原理与策略、材料/器件设计与制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围绕器件吸收率低、噪声等效温差(NETD)大、集成兼容性差的难题,提出了无损与损耗型介质结合、多模谐振耦合光吸收的思路,获得超薄宽带高吸收率材料;提出将超薄宽带高吸收率材料与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像元级集成新思路,获得了宽谱、NETD小、多色探测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NETD降低3倍,研究成果已在中国兵器北方夜视广微科技应用转化。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DTS CANOpen动态高抗震倾角传感器
产品介绍DTS CANOpen是瑞惯科技自主研发生产的新一代数字型MEMS动态双轴倾角传感器,专为测量运动载体的姿态而设计,尤其适用于运动或振动环境下的倾角测量。该传感器内置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结合卡尔曼滤波算法,能够准确捕捉并输出载体在运动或振动状态下的实时姿态数据。采用CANOPEN通讯协议,DTS CANOpen在工业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和实用性。该产品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技术,能够实时输出当前姿态倾角,安装简便,无需校准相对变化的两个平面。其内部集成了高精度的AD转换器和陀螺仪单元,能够实时补偿非线性误差、正交耦合、温度漂移以及离心加速度的影响,有效消除运动加速度带来的干扰,显著提升动态测量精度。因此,DTS CANOpen能够在复杂运动场景和恶劣环境中长期稳定工作。作为一款动静双模测量传感器,DTS CANOpen具备强大的抗电磁干扰能力,适用于各类高强度冲击和振动的工业环境。其卓越的性能使其成为工业自动化控制中测量姿态的理想选择。主要特性★ 量程双轴±90° ★ 分辨率0.01°★ 动态精度±0.1° ★ 静态精度±0.05°★ CANOpen协议 ★ 三种防护等级可选主要应用★ 强冲击振动碎石设备 ★ 工程车设备测控★ 施工设备调平 ★ 农用机械测控★ 飞行器姿态控制 ★ 船舶姿态监测 性能参数 DTS CANOpen 单位 参数 测量范围 ° 横滚±180,俯仰±90° 测量轴 轴 X Y 双轴 横滚俯仰分辨率1) ° 0.01 横滚俯仰静态精度@25℃ ° ±0.05 横滚俯仰动态精度(rms)@25℃ ° ±0.1 陀螺仪 陀螺仪量程 °/s ±300 零偏稳定性(10s均值) °/h 8.5 零偏不稳定性(allan) °/h 4.5 角度随机游走系数(allan) °/sqrt(h) 0.25 加速度 加速度量程 g ±4 / ±16(可选) 零偏稳定性(10s均值) mg 0.02 零偏不稳定性(allan) mg 0.005mg 速度随机游走系数(allan) m/s/sqrt(h) 0.005 零点温度系数3)@-40~85℃ °/℃ ±0.01 灵敏度温度系数4)@-40~85℃ ppm/℃ ≤100 上电启动时间 S ≤3.5 响应时间 S 0.01 通讯协议 - CAN Open 电磁兼容性 - 依照EN61000和GBT17626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 小时/次 ≥98000 绝缘电阻 兆欧 ≥100 抗冲击 - 100g@11ms、三轴向(半正弦波) 抗振动 - 10grms、10~1000Hz 防护等级 - IP67 / IP68(可选) 重量 g 单连接头≤165g(不含电缆线) / 双连接头≤180g(不含电缆线) 1)分辨率:指传感器在测量范围内能够检测和分辨出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值。 2)精度:指在常温条件下,对角度多次测量(>16次),取测量值与实际角度误差的均方根差。 3)零点温度系数:指传感器零值状态下,在其额定工作温度范围内相对常温的示值变化率。 4)灵敏度温度系数:指传感器在其额定工作温度范围内,满量程示值相对于常温满量程示值的百分比,随温度的变化率。
深圳瑞惯科技有限公司 2025-04-12
DF-101S集热式磁力搅拌器
集热式磁力搅拌器型号:101S    产地:郑州技术参数DF-101S 特征:平板 ; 搅拌容量:最大2000ml ; 搅拌速度:无级调速 0-2600; 加热温度:室温-400℃ ; 控温方式:智能自动; 工作电压:220V/50Hz ; 整机尺寸:239×245×220 ; 主要特点随意设定,自动恒温,使用更加方便、直观,控温精度高、准确可靠。 仪器介绍DF-101S在DF-101B基础上,增加了高精度时间比例式数显温控仪和智能型数字显示温度两种型号,随意设定,自动恒温,使用更加方便、直观,控温精度高、准确可靠。
巩义市城区众合仪器供应站 2025-05-12
高精度图像对焦伺服控制器及显微成像系统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领域存在着景深影响效率的突出问题,本产品以高性能异构处理器为核心运算单元,以嵌入式手段通过视觉流与控制流的严格对位,高性能实时完成视频控制信息的结算,并直接输出电机驱动信号控制相关执行机构完成闭环控制。         本产品主要面向高性能伺服闭环控制的视频应用领域,能够显著提升显微工业自动化领域的视频对焦及对位处理的效率及精度,亦可实现宏观领域的视觉嵌入化控制闭环应用。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14 31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