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表征的图像——当代非洲摄影文化研究
浙江财经大学崇秀全教授编著的《表征的图像——当代非洲摄影文化研究》出版,获2019年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基础理论研究类)。 该著作总体思路遵循影像表征非洲、影像再现和见证非洲两大主旨,即影像表征非洲大陆的政治民主进程、再现西方殖民治理历史,见证非洲社会文化变迁。具体通过扫描当代非洲摄影地理生态,借助当代非洲摄影这一“上帝的眼睛”,透析当代非洲摄影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关联,思考非洲发展中的重要现实和理论问题。
浙江财经大学 2021-04-30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在巍峨庄严的玉龙雪山下,奔腾不息的金沙江畔,坐落着一所具有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高原学府——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这里一流的办学条件,先进的教学理念,开放的培养模式,独具特色的学科专业,专业的师资团队,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莘莘学子深造学习。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于2002年在丽江按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举办,并于2004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首批确认为独立学院。目前,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16880人,为社会培养合格毕业生3万余人。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发展,学院现已成为一所以经济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独立学院。学院设有经济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医学7个学科门类,16个一级学科,28个专业。初步形成了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体系。与美国、法国、印度、日本、泰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高等学校建立了互访、合作关系。 学院校园环境优美,古朴典雅,具有纳西族和白族风格的校园建筑别具一格,获得国家建设部建筑设计银奖,并与人民大会堂等知名建筑一同荣获国家“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是云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授予学院“云南省园林单位”称号;入选全国校园环境满意度50强高校。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条件。 学院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得到了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受到了主流媒体和有关组织的高度关注。2010年云南省民办教育协会授予学院“优秀普通高等学校”称号;2011年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授予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称号;2012年省教育厅授予学院“云南省文明学校”称号;2013年被评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2014年,学院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云南省教学工作检查;2015年,学院被评为“云南省平安校园”,并通过“云南省文明学校”复查; 2016年,学院在云南省高等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2项、团体三等奖2项、个人一等奖2项、个人二等奖2项和个人三等奖1项的好成绩,并有5名指导教师荣获“省级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云南赛区比赛中,学院获得2金、2银、9铜的优异成绩,奖牌总数位居全省参赛高校第一名,并荣获省级“高校集体奖”;学院还先后获得 “云南省教育科研机构先进单位”、 “先进基层党组织”、2017年,学院荣获省级“2016年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荣誉称号、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2016年度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上机考试先进集体”荣誉;在云南省教育厅主办的“首届云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大赛”决赛中,我院参赛团队荣获一等奖3个、优秀奖1个、优秀组织奖1个。 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学院呈现出硬件条件改善、办学实力增强、教学秩序正常、教学质量提高的良好发展局面,“依法办学、民主管理、董事会领导、院长负责、专家治校、教授治学、学生自治”的现代大学制度初步形成,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扎根丽江、立足云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2021-02-01
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
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化工程,焦雪科技设计的实验室安全系列 产品助力学生安全意识的养成,力求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文化氛围, 从而促进教学、科研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并对整个社会的环保、和谐、稳定 起到和的辐射作用。
焦雪安全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2022-05-24
书赢盛世(北京)文化有限公司
书赢盛世(北京)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04-19,法定代表人为陈希,注册资本为2060万元人民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110108553058122B,企业地址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经济开发区南区漷兴三街1号-510,所属行业为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经营范围包含: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技术推广、技术服务;网上经营、销售文化用品、教学专用设备、乐器、体育用品(不含弩)、日用品、工艺品(不含文物)、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机械设备、家用电器、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电脑动画设计;经济贸易咨询;承办展览展示;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版权代理;著作权代理;出版物批发。(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出版物批发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区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书赢盛世(北京)文化有限公司目前的经营状态为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书赢盛世(北京)文化有限公司 2021-12-07
温州瓯西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温州瓯西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04-10,法定代表人为苏尚州,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人民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30300097493314M,企业地址位于永嘉县桥头镇白垟工业区(育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三楼),所属行业为商务服务业,经营范围包含:文化创意信息咨询。(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温州瓯西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2021-01-15
洛阳载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洛阳载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24-04-25
一种基于 XML 建模的印刷出版中多元组合符号自动生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 XML 建模的印刷出版中多元组合符号自动生成方法,包括步骤 1:根据定 义的组合符号模型,在数据采集端使用可视化的符号输入方式自动采集符号;步骤 2:在数据库系统中 添加相应的符号数据字段,根据组合符号模型进行数据采集;步骤 3:按照所需发布信息内容,抽取符 号信息生成符号 XML 模型;步骤 4:通过对符号 XML 模型解析,进行出版显示。本发明基于 XML 描 述语言,对组合符号进行组合设计。使用本方法的模型,可以生成动态的自适应符号,有助于符号发布 的自动化、标准化。而这种模型不仅可用于出版印刷,也可用于网页显示以及其他显示系统。而使用符 号编码调用基本的符号库,可使用 TrueType 字体或 Cad,这又保证了在不同的平台上的兼容性。
武汉大学 2021-04-13
低速电动车电池保护板、低速度电动车 BMS
目前在低速电动车市场(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轿车、 观光车、叉车等)正在大力兴起,过去大部分都采用铅酸电池,随着新能源电池(如:磷酸铁锂、三元电池等)技 术日趋成熟,用新能源电池替代铅酸电池已是大势所趋。 而其中的保护板、BMS 是新能电池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主要作是在充满电时能保证各单体电池之间的电压差异小于设定值,实现电池组各单体电池的均衡,有效地改善了串联充电方式下的充电效果,同时检测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的过压、欠压、过流、短路、过温状态, 保护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与同类产品相比,我司产品主要优势有均衡能力较强,保护措施全面且稳定可靠,可适用于多种新能源电池,同时具备通讯、定位、人机交互等多种功能,以广泛应用到多款电动车、叉车、观光车等车 型中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多功能立体固沙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立体固沙车,包括车体,车体的前端设有割灌平茬装置,车体上设有液力喷播装置和草沙障铺设装置,车体的后端设有苗条插植装置。能够实现割灌平茬、喷播种草、草方格沙障铺设、苗条插植等功能。通过将草方格沙障大面积铺设在沙丘上,起到固定流沙的目的,为其他治沙方法,如生物治沙提供了可能。通过液力喷播机,将水、草种的混合液体喷在草方格固定的沙丘上,草方格沙障有短期蓄水的功能,为沙生草籽提供了生长条件。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流动沙丘的固定问题,实现工程治沙与生物治沙的完美结合。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2-01
多功能立体固沙车
项目成果/简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立体固沙车,包括车体,车体的前端设有割灌平茬装置,车体上设有液力喷播装置和草沙障铺设装置,车体的后端设有苗条插植装置。能够实现割灌平茬、喷播种草、草方格沙障铺设、苗条插植等功能。通过将草方格沙障大面积铺设在沙丘上,起到固定流沙的目的,为其他治沙方法,如生物治沙提供了可能。通过液力喷播机,将水、草种的混合液体喷在草方格固定的沙丘上,草方格沙障有短期蓄水的功能,为沙生草籽提供了生长条件。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流动沙丘的固定问题,实现工程治沙与生物治沙的完美结合。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6 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