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无水坝抽水蓄能技术是一种全新原理的电能高效储存新技术,它同时具有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优点:充放电效率高(大于 70%),相对抽水蓄能技术而言,其储能密度高,建造周期短,投资低,不受地质环境制约。该技术是西安交通大学王焕然教授团队最新发明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跑地位,目前团队拥有 6 项发明专利,在国外发表高水平的 SCI 论文多篇,其中 ESI 高被引论文 1 篇。无水坝抽水蓄能系统已经在实验室完成了原理性验证,为加速推进该技术的工程应用进程,正在建造 MW 级的实验电站。  无水坝抽水蓄能技术同其它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一样,是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弃风、弃光及电网调峰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属于能源领域科技前沿技术。其应用前景极其广阔。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电化学储能材料
包括多孔金属氧化物材料、石墨烯基复合材料、柔性超薄超级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技术。这些材料的研发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希望与企业合作,一方面加快向可穿戴电子产品电源的研发进度,提升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希望对制备工艺进行放大,实现产业化。也希望一起合作申报项目、工程技术平台等。
南京大学 2021-04-14
太阳能功率优化器
太阳能功率优化器直接与光伏组件相连,对各光伏组件实施最大功率跟踪,保证其在任意光照条件下和组件特性下的最大功率输出。由于组件只与功率优化器相连,光伏组件之间不存在任何的相互连接,能够从根本上消除不同光伏组件之间的影响,避免由于光照条件变化、组件局部遮阴、组件老化以及组件之间特性不一致造成的发电量损失,实现系统发电量的最大化。多个功率优化器形成的组串之间并联连接,对每组串内部所串联的功率优化器数量没有严格限制,极大的增加了系统配置的灵活性。数据采集器在存储光伏组件的发电数据和状态信息的同时,还可实时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太阳能照明灯
白天,由太阳电池板将光能转换给蓄电池充电,当夜晚来临时,蓄电池的电能由高频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使灯点亮,经过设定时间后,灯即自动熄灭。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佰能微信预约助手
佰能预约助手结合共享系统配套应用,为广大实验者提供手机微信在线预约大型仪器设备和送样检测服务,为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和检测机构提供仪器共享移动互联网应用方案,使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工作更简单便捷。提供仪器展示、资格申请、机时预约、送样检测预约、消息微信推送、微信认证自动登录、扫码开关机、预约状态查询、使用计费记录和送样检测状态查询功能。
广州佰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24025能的转化实验器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24024能的转化演示器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朗能LED护眼灯
朗能教室照明LED灯具光源采用CSP柔净光技术,外置优质透光亚克力 罩,光色纯净、自然饱满、无频闪.
广东朗能电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高地隙链轮减速门架支撑式驱动桥及行驶车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地隙链轮减速门架支撑式驱动桥及行驶车辆,包括主驱动桥,主驱动桥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门架,门架内设有减速装置,减速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主动轮与主驱动桥的半轴连接,从动轮通过轮边减速器与驱动轮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可以缩小主驱动桥中部壳体的径向尺寸,并使主驱动桥提升到驱动车轮中心之上,提高了驱动桥体与地面之间的空隙,车辆通过野外复杂地形能力强。可适用于各种林用车辆、农用轮式拖拉机、工程用装载机、越野汽车等。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2-01
高性能车辆底盘结构创新设计与协同控制关键
"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组经过数年的研究,创新设计底盘驱动/制动、转向、悬架等系统的关键组件,构建了智能底盘多智能体动态协调控制架构,提出纵向、横向及垂向耦合集成与协同控制技术,形成以四项创新点为代表的技术群: 1、驱动/制动关键部件结构优化设计及车辆行驶敏捷性、稳定性协同控制技术。鉴于现有研究多聚焦于车辆驱动/制动系统独立控制且忽视内在耦合关系,割裂影响机理、系统结构及控制方法。从驱动/制动系统结构优化与方法设计两个方面,提出融合路面附着系数估计的车辆驱动防滑(ASR)、能量回馈型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及制动力精细调节技术、驱动/制动协同的车辆稳定性强鲁棒控制技术,解决车辆行驶敏捷性与稳定性控制所面临的参数摄动、控制时滞、多执行器耦合与冗余等难题。 2、车辆线控转向系统优化设计及转向操纵主动控制技术。针对转向系统存在的耦合摆振、结构参数时变不确定和线控时滞问题,项目组分别提出了考虑悬架与摆振问题耦合机理的车辆系统优化设计技术、减轻操纵负荷的前轮主动转向驾驶员共享控制技术和全电控四轮线控转向轨迹精确跟踪及横摆稳定性控制技术。
东南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5 36 37
  • ...
  • 364 36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