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城轨车辆门-电动双开塞拉门
应用范围 城市地铁、轻轨车辆乘客室车门 特点 采用全数字控制技术的电子门控器,实现对车门的控制、检测、诊断、自学习和网络通讯等功能;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电磁干扰少、寿命长、可靠性高; 采用全机械式车门锁闭装置,结构简单、寿命长、可维护性高; 由导柱和直线轴承组成的十字运动型传动系统,使机构简洁、可靠、运动阻力小,具有重量轻、占用空间小、运行平稳、寿命长等特点; 免维护特制丝杆螺母副传动,环境适应性好、寿命长、可靠性高; 铝蜂窝复合结构门板,重量轻、强度高,隔音、隔热性能好; 关闭后,门扇与车体外表面平齐,提高车辆整体美观性。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干线车辆门-电控电动塞拉门
应用范围 高速铁路车辆乘客室外门 特点 多重锁闭、压紧装置,门系统安全高,门系统动态载荷最大可至正负6000Pa; 气密封性能优异,确保乘客免受压力波影响; 高性能复合材料填充门扇,高隔音、隔热性能; 全数字智能化控制实现网络通讯和远程监控;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电磁干扰少、寿命长、可靠性高; 采用全数字控制技术的电子门控器,实现对车门的控制、监测、诊断和网络通讯等功能。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车辆安全带保护作用体验装置
产品详细介绍车辆安全带保护作用体验装置本车辆安全带保护作用体验设备模拟在真实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对驾驶员和乘车人员的保护作用。安全带的主要作用便是约束乘车人员在原始的座位上,避免乘车人员飞离座位而引起更大的伤害。当体验者在设备上从既定高度上沿轨道滑下,用人体自身重力所产生加速度去模拟车辆碰撞过程。使体验者能够直观、感性地了解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带的保护作用及系带安全带的必要性。
北京紫光基业科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该书分析研究了我国居民消费行为演变特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中国居民消费行为在不同历史时期适用不同消费理论的假设,并进行了验证等.
南京审计大学 2021-04-28
医疗保险违规和欺诈行为的数据挖掘平台
项目简介 “医疗保险违规和欺诈行为的数据挖掘平台”属计算机软件与其他学科交叉领域, 是数据挖掘技术在医疗保险业一个典型的应用。平台具备挖掘项目的自定义,使数据挖 掘过程直接面向业务问题,降低医疗保险业内部业务人员对医疗违规欺诈行为进行监管 的技术门槛。通过将业务问题关联的数据挖掘结构、对应的算法、关联参数、结果界定 规则及评估方法进行固化配置,降低了使用者在挖掘项目构建时的难度。通过对挖掘结 果的界定规则及评估,监管及执法提供了定量依据。通过自定义展示
江苏大学 2021-04-14
智能声纹识别系统
一、项目简介 声纹识别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司法、社保、银行等领域的身份认证,但还存在跨信道、噪声、短语音等技术瓶颈,需要持续研发改进。 二、前期研究基础 有超过15年的研究积累(实验室网址:speech.xmu.edu.cn),已研发dnn i-vector, x-vector等核心算法,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应用开发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STEW-1、POATi、OLR2017等国内外评测名列前茅。 三、应用技术成果 课题组研发的文本相关说话人识别系统,已应用到全国10个省市的司法社区矫正平台。课题组与合作企业研发的文本无关声纹采集与辅警系统,应用到厦门110接处警系统。课题组研发的基于i-vector的大规模声纹检索系统,应用到市场调查电话录音的筛查中,处理语音超过50万条,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受到客户的好评。 四、合作企业 厦门天聪智能软件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5年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安部声纹识别行业标准制定单位,专业从声纹识别、语音技术和人工智能软件的研发和销售。经过13年的发展,天聪公司已成为国内领先的语音声纹识别技术开发商。天聪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授权和受理专利9项、科技鉴定成果1项、制定声纹标准1项。天聪声纹识别技术及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司法鉴定、社区矫正、市场调查、公安刑侦、社保养老等领域,其中社区矫正声纹识别系统市场占有率第一。
厦门大学 2021-04-11
大熊猫面部识别技术
西华师范大学发布关于大熊猫保护的最新研究成果:大熊猫面部识别技术。据悉,目前该技术主要针对圈养大熊猫,可为各只大熊猫建立专属ID,既方便工作人员管理,也方便游客们对每只熊猫的识别、了解。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研究员张晋东表示,“从2015年开始计划做这个事情,找人来合作,从思路到确定方法,一直到2019年才把数据的手机、模型的训练、最后的结果得出来。”接下来,会逐步向野生大熊猫种群推进,为其保护研究做更深入的工作。西华师范大学副教授韦伟称,目前主要用第三代红外线相机,把它放到大熊猫旁边就不用管了,只要熊猫从旁边过,它就能拍到个体的图像。但是“人脸识别技术”是比较先进的,它可以运用人工智能通过不同的模型来矫正,且准确率是比较高的。未来,大熊猫种群身份库的建立,可以解决大熊猫长期野外跟踪和监测数据,没有合适方法来识别、监测的难题,为野生大熊猫保护研究做更深入的工作。
西华师范大学 2021-04-10
一种射频识别标签
一种射频识别标签,包括封装体和位于封装体内的射频电路,所述封装体内轴向开有至少一个导流孔,导流孔的一端开孔小于另外一端,导流孔远离轴线的侧壁形成导流斜面,这些导流斜面以封装体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通过控制导流斜面的斜率而控制射频识别标签投掷到油井管道盐水中时的下落速度,且所述射频识别标签在盐水中下落时不易旋转,运动更加平稳。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征识别的数字水印技术
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人们几乎每时每刻都需要证明自己的身份,为此需要记住许多能够标识份的有效信息,如信用卡等,但利用密码来进行身份识别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何准确方便的进行身份鉴定是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利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不仅能够提供相对方便,快速,准确的身份识别方法,而且还能够解决传统身份识别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识别,无论是生物特征数据库还是网上传输的生物特征,都需要确保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然而网络信息的全透明性和易操作性,使得恶意攻击者可以轻易地对其进行篡改和伪造,因此有效的保证网上生物特征数据的安全性是利用生物特征进行准确身份识别的前提条件。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采用近年来兴起的数字水印技术。一方面,可以利用数字水印技术实现信息的隐蔽传输;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认证水印技术对其进行完整性和真实性认证。同时结合密码学、数字签名等技术对网络环境下的生物特征数据进行安全维护,进一步提高生物特征数据的安全性。该课题是网络环境下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推广与应用必须解决的关键问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3
有机无线射频识别标签(ORFID)
本项目着重研发一系列不同工作频率与不同储存信息量有机射频识别(ORFID)标签或有机射频卡为主,研究各种有机集成器件,为大面积集成柔性电子产品产业化奠定了有机电子方面的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不同有机导电材料及制作工艺使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集成于塑料基底上,制备出RFID塑料芯片。工作采用一套新的完整的技术方案,包括结合应用需要进行有机RFID标签的结构,电路设计,在柔性衬底上进行芯片集成电路的制作(通过掩模板及光刻工艺制备高性能的低聚合物RFID标签集成电路,喷墨打印方式制备便宜的高分子等有机RFID标签集成塑料芯片两种路线),印刷天线,及选择合适的测试系统进行应验标签和分析标签工作机制等部分。制备出工作频率为125kHz、13.56MHz 及储存信息量为1字节及8字节的有机RFID标签。其中晶体管的性能达到开关比在104以上,迁移率0.4~0.7cm2/Vs,电路工作电压在15V左右。本项目是国内首批研发有机RFID标签的实验室研究工作,从而给国内有机RFID技术的研发工作建立一个良好的平台,弥补国内在有机RFID标签领域的空白。 主要应用范围: 从长远发展看,有机RFID有可能成为将来主导各行业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有机RFID标签作为一个低成本的选择,并不会代替常用、标准的无机RFID标签,而是开辟另一个新的市场,到时在RFID市场,有机半导体将与Si片技术相互补。有机RFID技术除了具有半导体RFID技术的优点以外,还具有便宜、厚度可以非常薄等特点,可以制成柔性电子标签,使用时可以随意粘贴,不受软硬度及厚度等限制,将来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军事物流等众多领域。 有机半导体的生产工艺将彻底改变了以往的Si集成电路生产流程,省去了复杂及昂贵的CMOS工艺过程(扩散、光刻、刻蚀、离子注入、薄膜生长、抛光等步骤),便宜并且环保。因为有机电子学能够实现大规模应用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其能通过印刷工艺来实现有机电子器件的低成本。同样有机RFID标签的研究中,各国研究者的目的是想通过有机半导体材料制备有机集成电路,最终可以通过印刷的方式来得到有机RFID标签产品。这意味着有机RFID标签的到来将带动印刷行业领域的进展。采用打印制备RFID标签的工艺将碳基材料的微细颗粒喷射到芯片的基底上,不到几分钟就可以制造出芯片成品,且塑料芯片可以单片制造,其成本甚至不到0.1美分。而目前如果要建造一座生产Si芯片的工厂,其资金可能要高达百亿美金以上,然而同样的资金却可以建造超过100个生产塑料芯片的工厂。不论从前端厂房及材料成本,到后端的应用与生产成本,有机RFID技术的生产都极具优势。 目前世界各国都认为有机RFID市场前景巨大。至于技术的发展,目前全球都还在探索阶段。各国家、地区和机构纷纷加大研发力度,尤其各国已经有专门的公司进行相关项目的投资。比如,美国Organic ID、IBM和德国PolyIC等公司。而中国的大部分企业一直处于观望的状态,虽然目前已经开始尝试无机RFID在一些领域的应用示范,但在技术基础方面远远落后于欧美各国,加之标准待确立和产业基础薄弱,诸多因素制约着RFID技术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难以大规模运行。如果有机RFID的研究及应用方面迟迟不肯投资,在未来新崛起的有机RFID产业里又必将落后于欧美、日韩和新加坡等国。只有在快要占领市场的有机RFID技术方面尽早投入,将来才可能分得一杯羹。 制备出基本器件后,随着研发不断深入发展,将制备存储量和响应不断提高的器件。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44 4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