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多晶硅铸锭炉的隔热块及包括该隔热块的多晶硅铸锭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晶硅铸锭炉的隔热块,设置在多晶硅铸锭炉的坩埚底部外周,用于坩埚加热或冷却多晶硅过程中的隔热保温,该隔热块为中空方形筒体结构,筒体筒壁为中空夹层结构,其中内壁用于包覆设置在坩埚底部的热交换块外周壁面,且该内壁与所述热交换块外周壁面具有间隙,所述外壁用于与设置在坩埚外围的竖直隔热板固定接触,所述坩埚中心线、热交换块中心线以及隔热块中心线重合,且所述隔热块顶部低于热交换块顶部。本发明还公开了具有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电弧炉炼钢高效洁净化技术
针对电弧炉炼钢冶炼周期长、能量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本项科技成果以高效、低耗、节能、优质生产为目标,研发了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技术,发明了电弧炉熔池内气-固喷吹脱磷、高效吸附脱氮、出钢在线连续喷粉脱氧等新方法,攻克了电弧炉高品质钢生产的世界难题。1、以集束供氧、同步长寿底吹搅拌等技术为核心,开发了电弧炉复合吹炼技术(图 1),实现了电弧炉炼钢供电、供氧及底吹等单元的操作集成,满足多元炉料条件下的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的技术要求。2、发明了电弧炉熔池内气-固喷吹冶炼新工艺(图 2),利用钢液面下的喷枪向熔池内部直接喷射 O 2 -CaO,依靠反应气体裹挟熔态渣粒直接反应实现快速深脱磷,颠覆了传统的渣-钢界面反应脱磷方式,冶炼终点磷含量降至 0.004%,实现了电弧炉炼钢低成本快速深脱磷。3、研发了电弧炉多元介质混合喷吹脱氮工艺及装备(图 3),冶炼终点钢液氮含量由原来的 0.0060%以上稳定降低至 0.0045%以下,突破了电弧炉炼钢氮含量控制技术瓶颈,是炼钢洁净化技术的重大创新。4、发明了电弧炉出钢过程在线连续喷粉脱氧技术(图 4),利用载气-脱氧粉剂高速射流直接冲击出钢钢流,碳质微粒与高温钢液快速接触,瞬态反应生成脱氧气泡实现无铝(硅)优先脱氧 150-200×10 -6 ,显著提高了合金收得率,钢中初始沉淀脱氧产物减少 40~50%,产品质量明显提升。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超高功率电弧炉冶炼工艺优化
目前国内由于电费、废钢昂贵,电炉一般需要添加铁水才能保证其经济性,添加铁水量受到铁水供应的影响,较难保证铁水兑入比例的稳定性。采用全废钢冶炼时,各个钢厂都有固定的供氧、供电、造渣制度,冶炼节奏稳定。但添加铁水,尤其是铁水兑入比例不稳定,导致冶炼工艺不容易掌握,电炉炉长对工艺的理解不够,全凭经验操作,冶炼指标受到极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冶炼周期长、电耗高,石灰、氧气、天然气等辅料消耗高。以某厂 110t 超高功率电炉为例:在工艺优化前,电炉兑入铁水比例在 40%
江苏大学 2021-04-14
大型高温台车式电阻炉
技术原理及用途 :大型高温台车式电阻炉是一种大型热处理设备,主 要用于热处理加工行业的设备制造。 本成果主要由大型高温台车炉和计算机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台车 炉温度 1100°C,全纤维节能电加热炉, 总安装功率 4500kw,装料 250 吨, 计算机控温系统采用工业 PC 机和 PLC 二级控制系统。它的创造性、先进 性首先是通过对纤维的二次加工和冷端固定方法减少了热短路, 创新了
南昌大学 2021-04-14
电弧炉电极系统智能控制技术
成果简介在三相交流电弧炉自动控制系统中, 三相电极的升降控制是核心部分, 其作用是快速调节电极位置, 保持恒定的电极电弧长度, 以减少电弧电流的波动, 维持电弧电压和电流的比例恒定, 使输入功率稳定; 本项目利用神经网络智能控制技术对炉电极控制系统, 采用神经网络逆辨识与逆控制策略, 结合 PD 控制, 构成复合控制器, 通过 SIEMENS 的 WinAC 自动化软件, 在工控网和 Profibus 上实现了三相电极电流的实时在线解耦与控制。 并在冶炼过程中, 建立被控对象的神经网络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技术需求:解决中频炉谐波技术难题
1.引进熟练掌握基于IGBT的PWM整流,IGBT驱动保护及谐波控制技术的高级工程师,解决中频炉谐波技术难题2. 引进精通中频炉节能技术及串联谐振主回路设计及控制回路设计的高级工程师,解决中频炉节能技术难题。3.引进熟悉DCS系统设计及工业自动化设计的高级工程师,解决客户中频电炉生产自动化技术难题。 4.引进基于网络技术的嵌入式高级工程师,解决中频炉远程诊断和维护的技术难题。
山东神州电炉有限公司 2021-08-24
CR-604锅炉专用液位计
产品详细介绍CR-604锅炉专用液位计                       CR-604锅炉专用液位计(锅炉液位测量系统)1、概述:CR-604锅炉专用液位计,基于射频电容测量技术,输出4-20mA连续的标准信号,用于各种锅炉汽包液位的精确测量和控制。产品采用独特结构,将抗高温、耐高压、抗腐蚀、抗波动性能集于一身,变送部分利用军工器件,使信号输出更加稳定、可靠。该液位计安装简单,维护量小,测控精确,性价比高,是传统的电极式、差压式、磁翻板式液位计最理想的换代产品。2、工作原理:电容式液位测控仪均采用电容原理,即电容两极间介质量的变化可引起电容量的变化。其原理模拟图如图3.1所示,把一根外包绝缘层的金属棒插入装有导电介质的金属容器,金属棒和容器内壁之间形成电容,其填充介质的变化量△H与形成的电容变化量△Cx关系如下式:                                                                                                       当被测介质液位变化时,传感器电容量Cx也随之发生变化,电容变化增量△Cx通过变送器电路转换为与液位成正比例的标准电流信号。转换过程可用图3.2所示的方框图示意: 3、结构说明:图中的内部探极和测量筒构成电容式传感器,汽相口和液相口分别和锅炉汽包的法兰相对接,利用连通器原理将锅炉中的液体引入测量筒,而探极位于测量表筒的中心位置,液体的流入或界面的变化引起传感器内电极与测量表筒内壁之间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电容量的变化。此时,由传感器将此电容量的变化采集并送之电器盒,再由电器中的电路板转换成4-20mA信号输出,则此时被测出的测量筒内的介质高度就是设备内介质的高度,从而实现对设备内介质的测量。图中的排污口,可定期将液位测控仪内污物对外排放,保持液位测控仪测量表筒内清洁干净,避免传感器粘附污物。4、技术参数:工作电压: 最大:40V     最小:6.5V电 流 环:两线制4.00mA ~ 20.00mA(±0.5%)防爆等级:ExiaIICT6 (-40℃~70℃)          ExiaIICT1~5 (-40℃~85℃)防爆参数:Ui=30V,Ii=100mA ,Pi=0.75W          Ci=100pF,Li=10uH             测量范围:0~2200mm Max               测量周期:0.5秒                      分 辨 率:0.02mm                       温度漂移:±0.5mm Max (-40℃~85℃)     工作压力:40MPa Max                    线性偏差:±(1+0.05%FS) mm            介质温度:300℃ Max.                    环境温度:-40℃~85℃ (ExiaIICT1-T5)  存储温度:-55℃~100℃                   防护等级:IP675、安装与调试:①、安装:安装前务必将设备上的引出管内孔清理干净,确保设备引出管的畅通及法兰密封面的完好无损。同时,应在液位计与设备引出法兰之间加上阀门,以便维修或更换时拆装仪表的方便。然后将液位计上的气液法兰与设备上的气液相阀门对接,中间加入密封垫,用螺栓固定即可。②、接线: ③、调试:本液位计在出厂时,零点与量程值已经用精密仪器调好,一般情况下无需用户自行调试,如果现场容器的量程与仪表输出值相差太多,此时则需要按照下述方法进行,调试时需要采用专业精密电流表。本液位计的电路调试分为智能型和模拟型两中:A:采用智能电路的调试方法:逆时针拧开变送器前盖板,内部电路外观如下:                 a.“零点”调试方法当液位在下限时,将本液位计接入24V直流电源,串入直流电流表,之后同时按下“Z”键和“S”键8秒钟以上,观察电流表读数为12mA左右时,松开两个按键,然后再按一下“Z”键,可以看到电流表的读数已为4mA,即已完成零点的调试。b.“量程”调试方法       当液位在上限时,同时按下“Z”键和“S”键8秒钟以上,观察电流表读数为12mA左右时,松开两个按键,然后再按一下“S”键,可以看到电流表的读数已为20mA,即已完成量程的调试。B:采用模拟电路的调试方法:a.调整“零点”:当液位在下限时,用螺丝刀缓慢旋转“Z”电位器,观察电流表的读数接近4mA。 b.调整“量程”:当液位在上限时,用螺丝刀缓慢旋转“S”电位器,观察电流表的读数接近20mA。       如此反复2-3次以上,直到零点和量程都分别为准确的4mA和20mA。6、订货须知和验收(一)订货须知:1、型号:CR-604 □(填写清楚)2、连接方式及尺寸3、量程4、被测介质5、设备压力6介质温度(二)用户验收        用户收到本厂产品应及时验收,如果有误或发现液位测控仪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请及时与相关联系人联系.在安装之前可以按前章所述调校验方法来验证液位测控仪的性能好坏。
香港长润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2021-08-23
全不锈钢真空碳管炉
产品详细介绍 全不锈钢真空碳管炉  产品编号:898435416  ◎产品说明  设备特点:  本电炉为周期作业式,广泛用于功能陶瓷、光学材料、碳复合材料、硬质合金、粉末治金等高温下进行上海烧结处理,也可在充气保护下成型烧结。  技术参数:  1、型号:ZT-20-22   2、 额定功率:20KW   3、 额定温度:2200℃  4、仪表控温精度:正负1℃   5、控温方式:钨铼热电偶+红外衣  6、工作区尺寸:直径80x100mm   7、冷态极限真空度:5x10-3 Pa   8、压升率:2Pa/h   9、电源电压:380V 50Hz 单相  10、充气压力:<0.03Mpa(可充氮气、氩气)   11、发热元件:石墨管(高纯石墨)  结构组成与说明  1、炉体:采用双层水夹层结构,"内层为不锈钢(1Gr18N9Ti)抛光。上、下法兰组焊筒形结构,法兰平面开设封闭槽。采用“0”圈真空密封,并设有水冷装置(防止因温度过高“0”圈老化)。开设有抽气、热电偶、红外仪等。  2、炉盖:采用双层水夹层封头结构,设有观察窗,屏蔽锁紧、开启装置,并通水冷。  3、炉底:采用双层水夹层封头结构,设有电极引出装置,支撑平台等,并设有水冷装置。  4、炉架:山型钢及钢板组焊成箱式结构,炉体安装放在箱体内,美观大方。  5、真空系统:又一台K-100扩散泵配冷阱,一台2XZ-8D直联泵、手动高真空蝶阀、真空压力表(Pa)、充气阀、放气阀和真空管路等组成,扩散泵采用金属波纹软管快速接头联接(减缓震动),真空度的测量采用数显复合真空计。  6、控制系统PLC控制:控制系统是由我公司自行开发人机对话操软件,画面显示友好,操作简单,要以炉内工况进行实时监测,软件彩色模拟屏显示,加热升温显示及真空阀门的控制都集成到电脑上操作,现场也可以手动操作,需要电脑操作时,直联由232接口连接到笔记本电脑上启动软件,可检测到各种状态,也可通过485通讯连接到办公室操作,本设备可采纳温度、真空度曲线和烧结时间,方便用户根据历史曲线分析烧结工艺。控温方式为1300℃以下热电偶升温。1000℃-2200℃红外仪表自动控制。压力控制可采用手动及自动方式。控制系统上设有过流、超温及断水等分类报警功能。  7、气路系统:整个系统中设有1个j进气口、1个放气口、可冲气氛。  8、电气控制:采用各种管道阀等相关装置组成,具有断水声光报警自动切断电源能。 
上海晨鑫电炉有限公司 2021-08-23
Sps放电等离子热压烧结炉
产品详细介绍    
上海晨鑫电炉有限公司 2021-08-23
煤的铝甑试验低温干馏炉
产品详细介绍煤的铝甑试验低温干馏炉是本厂在原有基础上的升级换代产品。该产品主要用于煤矿化验室、煤炭焦化行业及相关教学科研、质量监督等单位,对褐煤和烟煤的焦油产率、半焦产率、干馏水份产率等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性能特点:铝甑低温干馏试验是一个格金低温干馏试验是一个多指标的综合性试验,既有结焦性指标焦型的判定,又有干馏产物半焦产率、焦油产率和总水产率的测定。低温干馏试验的基本原理是将一定量的煤样放在铝甑中,送入预升到专用的干馏炉内,以5℃/min的升温速度隔绝空气加热。技术参数:本干馏炉由炉体、温度控制记录箱(含温度程序控制仪、超温保护装置)、干馏物冷凝收集器等部分组成。;炉体以青铜合金恒温块为核心,由于其良好的导热性,使炉体的各部分温差小于1℃。; 温度程序控制仪按时间设定升温曲线,使其符合GB/T480-2000“煤的铝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的要求;1炉膛尺寸:直径100mm,高180mm2工作温度:510℃(连续工作)A、 最初15-20 min内应使温度升到260 min;B、 260—510℃期间,升温速度为5℃/min,升温总误差为±5℃;C、 最终温度可达510℃;D、 侧面和底部同时加热。3最高温度:850℃4加热元件:电阻丝5控温方式:可编程控制(518P)6升温速率:≤10℃/min(可调)7热电偶类型:K型8恒温精度:±1℃9炉门结构:翻开式10锥形瓶:容量250ml,冷却水槽垂直方向可调节;11水分测定管:刻度范围为0-5或0-10 ml,分度值0.05 ml。12冷凝管:直管式,冷凝部分的长度不小于300㎜。13工作电源:220V/50Hz14额定功率:3KW15外形尺寸:宽366*深315*高570
上海密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24 2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