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长虹Qlink教育软件
PC服务端:点击下载
四川长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安道同屏软件
安道云教育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2021-08-23
软件定义摄像机
进入智能时代,摄像机将从“看得见”迈入到“看得深”、“看得懂”、“能预见”的多维智能感知视界。相比较传统摄像机因软硬件绑定而产生的应用局限性,华为推出软件定义摄像机理念,明确三大核心标准暨拥有专业AI芯片、开放的摄像机OS、开放的算法和应用生态,华为采用智能算法与硬件底座分离的设计理念,在硬件底座算力充足的情况,通过对摄像机前端算法的不断在线迭代与自主学习实现一次硬件投资、全生命周期内算法可持续成长。软件架构开放,汇聚生态伙伴优秀算法,实现普惠AI;开放的硬件架构,可以接入各类感知终端;为客户持续创造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 MVB(MachineVisionBenchmark)是机器视觉图像质量评价体系,从场景适应度与识别准确度两个方面对“给机器看”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划分6个质量指标进行分析,包括清晰度、噪声、对比度、亮度、色彩还原、色彩饱和度,给出各单项的质量评价及与整体质量的相关度,用于指导图像调优。 SuperColor低照全彩成像技术是好望三大根技术之一,作为图像根技术,打造全天候极致图像体验。SuperColor作为好望的图像根技术,依托“墨子”系列镜头、“烛龙”系列Sensor、ISP算力换图像等黑科技,打造全天候极致图像体验,让人看更舒适、让机器看的更准。目前好望软件定义摄像机已有多款应用了SuperColor技术。 面对多变的需求,海量的信息和数据,AI算力成为智能视觉产品的一大重要基础,华为软件定义摄像机(Software-DefinedCamera,简称SDC)以超强算力AI芯片加持打造X、M、C、D四大系列,通过不同算力,加载不同算法,以服务于多样的智能化需求。 •X系列:超强算力AI芯片加持,以全算法合集,多算法加载,打造智能新高度 •M系列:适配单一场景智能化专业需求,打造专业级AI产品,同时支持软件定义架构,实现算法可按需定义 •C系列:轻算力,轻智能,解决不同场景下的基础智能需求 •D系列:主打分销市场,打造面向千行百业的普惠AI的系列化产品 全息感知 开放架构,多维感知,在不同场景下,助力客户快速择优上线智能新应用,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识别逆光、低照度、雨雾、人物、车辆等不同场景,自主调整摄像机参数,帮助客户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确保关键信息不丢失。同时通过“生态仓”设计,实现与物联传感器的生态互联,构建全息感知的入口。 全时智能 全时可用,持续成长,依托于专业AI芯的超强算力,用算力换图像,实现全天候的极致高清体验和智能感知,同时,专业AI芯使能自主学习能力,让SDC在交通、平安城市、园区等各类应用场景中持续优化,越用越聪明。 全景协同 按需定义,协同共享,华为充分考虑不同客户、不同场景下的摄像机智能化需求,SDC支持算法应用商城,算法可在线加载更新,具备算法持续演进能力。产品算力充足,实现1个智能摄像机带动周边N个普通摄像机智能升级,实现多目摄像机的多镜头的智能协同,有效提升企业效率。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22-09-19
【央广网】走进代码与创新碰撞之地——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年4月10日,央广网客户端以《走进代码与创新碰撞之地——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21
第七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大会成功举办
2024年11月15日-16日,第七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大会在重庆成功举办。主论坛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天津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家俊为大会致辞。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校长王树新,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玉新作主旨报告,会议由天津大学原副校长、新疆大学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马新宾主持。
天津大学 2024-11-19
北创触摸屏浏览器软件 触摸屏查询软件
产品详细介绍北创触摸屏浏览器软件界面简约不简单,触摸查询导航方便,程序对外接口丰富,提供了在触摸屏一体机上使用的丰富实用功能:网站浏览、退出密码保护、自动返回首页、访问网站白名单设置、隐藏导航条、屏幕软键盘感应、多种输入法、支持多种分辨率等。 北创触摸屏浏览器是专门针对触摸屏一体机应用而开发的,用于在触摸屏一体机上浏览网页和网站。该浏览器基于IE和谷歌内核,具备触摸屏应用所需要的各种实用特性,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序接口,方便与第三方程序协同工作,并且提供了很多用户定义功能,满足用户的各种实际需求。
南昌北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商贸服装鞋帽管理软件、服装进销存软件
产品详细介绍  商贸服装鞋帽管理软件、服装进销存软件 用友软件成立于1988年,致力于把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最佳管理与业务实践普及到客户的管理与业务创新活动中,全面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管理/ERP软件、服务与解决方案,是中国最大的管理软件、ERP软件、集团管理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及小型企业管理软件提供商。目前,中国及亚太地区超过80万家企业与机构通过使用用友软件,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快市场响应速度,提升绩效的业务价值。         如果您是中小型的快速消费品批发商、批发兼零售的中间商、小型加盟连锁店、小型超市、小型商贸公司,关注全面业务管理,对于审核流程、业务员考核、会员管理、价格管理、分析类信息收集、财务报表上报需要进行深入管控,同时经营者多家批发点、零售网点、卖场柜台的多点经营请采用连锁加盟版软件,如果渠道资源汇集顾客、经销商、加盟商等多种形式,请采用连锁加盟版和加盟商管理插件(分销通)的打包产品。 应用价值     服装鞋帽版产品解决小型鞋服批发零售企业的联网应用,实现了企业多点批发统一管理的要求,具体表现在:   n         实现服装鞋帽企业多点批发,汇总查库的需求;   n        订购、入库、出库、退货、换货、委托、受托,全部业务采用标准打印样式,即安全又准确;   n        预置了商品属性管理、服装退换货管控、品牌管理、会员管理、业务员考核,多种特色商业管理功能;   n         颜色尺码销售排行榜、品牌查询、退换货额度控制、颜色尺码销售库存分布、滞销畅销品查询等信息,帮助鞋服行业的老板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到企业的经营情况。 功能介绍   n        行业商品属性管理:提供被服类商品的统一管理平台,多维度记录商品的颜色、尺码、品牌、质地、季节、规格型号、条码信息;   n        业务管理:订购、进货入库、销售出库、退货、换货、委托、受托、零售、低值易耗品管理、往来款管理;   n        特色功能:颜色尺码二维录入、会员卡管理、业务员提成管理、颜色尺码销售排行版、颜色尺码销售库存分布、按照颜色尺码查询库存   n        门店数据自动传输;   n        预置了手机信息、电子邮件、uu通三种信息工具,解决业务流程协同、客户关怀、信息发布等管理难题。   咨询顾问:侯俊松 咨询电话:13791038104 E-mail:song6253@163.com Q    Q:249180469
山东济南用友软件 2021-08-2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应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隶属中央(军委)气象局,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学校坐落于南京江北新区,校园占地面积约两千亩。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万余名、硕博研究生近4000名、留学生1500余名。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两次蝉联全国第一、获评A+等级,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气象装备、环境工程、通信工程等8个学科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4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拥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科学技术史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0个本科专业分布于理、工、文、管、经、法、农、艺8个学科领域,学校还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等19个专业学院,拥有雷丁学院(中英合作)、长望学院(拔尖培养)、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藕舫学院(创新创业)、滨江学院(独立学院)等高水平办学机构。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00多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海外院士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青4人、国家千人计划9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四青”人才15人,各类国家级人才工程共50多人,省部级人才工程、教学名师共440多人次,拥有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长江创新团队、江苏双创团队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25个,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达80%、具有一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达53%。 学校坚持科教融合理念,教学科研资源丰富,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集群计算机中心等27个实践教学平台,拥有一批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国家级规划教材;建有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省重点智库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等2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设有气候与气象灾害协同创新中心、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创办有《大气科学学报》(中文核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阅江学刊》三份学术期刊。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16万余册,数据库总量40余种,累计中外电子图书总量为168万种,电子期刊1.9万种,年订阅纸质中外期刊1056种,是国内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高校图书馆。 学校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的优良校风,恪守“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培养拔尖精英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国际化人才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获得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入选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学生获得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唯一特等奖“高教社杯”、“挑战杯”竞赛全国特等奖、英语竞赛特等奖,在大学生电子设计、机器人、智能车等全国竞赛中均获得一等奖以上佳绩,连续三年获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算法竞赛冠军,大学生男排获得全国联赛总冠军。学生技能竞赛获奖率达40%,本科生高质量就业率达98.66%、升学率达31.85%。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10万人,校友中涌现出一批两院院士、部委领导、央企高管、战略专家、国际组织官员等杰出人才,众多校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科研精英,学校被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十二五”期间,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2900多项,获授权专利1800余项。2017年,获批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40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3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10项,其中重大1项,全年科技到账经费达3亿元。学校教师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百余项,学校教师还获得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章、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等国际性大奖多项,多项研究成果刊发于《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学校积极推动海内外合作共建,着力汇聚办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与全国各省市区气象局,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大气所、海洋所、遥感所、自动化所,中船重工724所,江苏省社科院等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建有无锡、苏州等校地联合研究院和研究生院。学校国际化办学特色鲜明,与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夏威夷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台湾大学、东华大学等50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学校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创办雷丁学院,是首批“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20+20联盟”高校;建有国际教育学院,拥有中国政府、国家汉办、江苏省政府茉莉花奖学金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创办巴哈马大学“孔子学院”;设在我校的“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及“亚太经合组织台风委员会培训中心”,已为156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500余名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成为全球培训规模最大、质量名列前茅的培训中心,受到世界气象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特别嘉奖。 在新的发展时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将聚焦“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坚持“开放、协同、特色”发展理念,厚植大学精神,笃行以生为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国家气象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推进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2-0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1954年转为地方建制,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1956年,学校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学校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航空港、龙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学校拥有馆藏丰富的图书馆和设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校园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学校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质、系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现设有17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有20000余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2000余名研究生,有6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13名省级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有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9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近两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3项。学校借鉴国际CDIO工程教育理念,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中国西部高校唯一的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 学校全面加强学科建设,学科特色与优势日益凸显。学校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工、理、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融合发展。现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大气、信息、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群。 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攀升。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含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哲社重点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1个。近五年学校承担了国家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71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7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 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不断壮大。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博士420余人,高级职称550余人,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80余人,聘有100余名院士、长江、杰青等高层次专家为我校兼职教授。本校教师担任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20余人,比较有影响力的主要学术兼职46项。 学校认真贯彻国家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及“一带一路”对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40余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院),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大学精神,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努力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航空港校区地址: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邮编:610225;电话:028-85966502;传真:028-85966503。 龙泉校区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阳光城幸福路10号;邮编:610103;电话:028-84833333;传真:028-84833333。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21-02-01
工程风险分析技术
工程风险分析与能源、安全相关联,是近年新兴的技术,被列入国际公认的21世纪闪光技术。尤其是在化工、石油化工行业,控制风险进行管理,对延长设备运转周期,提高企业效益有着显著的作用。我校在八十年代初就率先开展了化工装备可靠性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于九十年代后期又率先提出《风险工程学》学科体系,在工程风险分析技术方向上承担了以下重大科研项目:“863”项目-典型石化装置动态风险分析技术研究 中石化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杭州湾海底管道安全运行与风险控制技术研究 中石化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金陵扬子原料油互供管道风险分析技术研究中石化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石化装置风险可接受准则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112 11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